角膜移植诊疗常规_第1页
角膜移植诊疗常规_第2页
角膜移植诊疗常规_第3页
角膜移植诊疗常规_第4页
角膜移植诊疗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透性角膜移植诊疗常规一、 适应证(一) 角膜瘢痕1. 炎性瘢痕 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后所致的角膜瘢痕,要求病程稳定后36个月进行手术。因为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上皮愈合后,角膜组织仍会有炎性水肿,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过称,瘢痕水肿消退后,使病灶直径缩小到最小程度,患者的视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应避免过早地施术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最终的瘢痕形成是否需要穿透性角膜移植,一是要看瘢痕是云翳、斑翳还是白班,另一方面还要看实力恢复到何种程度,如果视力=0.5,手术绝不应做;如果视力=0.3对有丰富经验的手术医师来说要很慎重考虑;如果视力=10mm/5min后才能进行手术。3. 眼内活动性炎症 如葡萄膜炎、化脓性眼内眼等不宜手术。如果因角膜穿通伤形成化脓性眼内炎,角膜透明度不够,可以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4. 麻痹行角膜炎 该病因角膜营养障碍导致角膜混浊,在原发病治愈之前不宜手术。5. 视网膜和视路功能障碍 弱视、严重的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或视路的其他损害,术后难以达到增视效果的患者不宜手术。如果是因美容的要求可以考虑行美容性角膜移植术。6. 附属器化脓性炎症 如慢性泪囊炎、溃疡性睑缘炎等,要待化脓性感染治愈后再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7. 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眼科手术 患者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应在得到内科有效治疗后,再考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 不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三、 术前准备1. 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清洁结膜囊。正常人2小时一次,如有结膜囊或附属器化脓性炎症,炎症控制后,必须做结膜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手术。2. 术前应洗眼、冲洗泪道。3. 角膜感染或穿孔的患者,20%甘露醇250ml术前1小时静滴,以减轻眶内和玻璃体腔内压力。4. 术前2小时,口服Diamox 0.5g和安定5mg。(非必须)5. 全麻患者,应按全麻准备。6. 角膜穿孔患者,术前不洗眼,应在麻醉后手术台上抗生素溶液冲洗结膜囊。7. 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患者,术前应计算植入人工晶体的屈光度,并准备人工晶体植入器械。8. 有角膜新生血管或虹膜新生血管者,应在术前应用止血药物。如角膜表面大量新生血管、假性胬肉等,首先应行眼表重建手术,等眼表稳定后才能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四、 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1. 眶内压过高 麻醉不当,注入眼内药液过多或框内出血,均导致眶压过高,使眼内压相对过高。这种情况应较长时间的间歇加压,使眶内压下降,眼压高也自然缓解。如果眶压解决不好,眼内压过高,宁可终止手术改日在做,也不应强行手术。因为制备植床后,虹膜和晶体均会前突,增加术中缝合的难度和虹膜前粘连及眼内组织脱出的风险。2. 植床出血 常见于角膜有新生出血管的患者,因为治疗性穿透抑制植床或多或少的有新生血管,故钻切植床时出血实属常见。因为肾上腺素能使瞳孔散大,故不宜应用肾上腺素类药物压迫止血,可以应用透明质酸钠注入到出血部位等待23分钟后可以止血,如不止血一定不要烧灼止血,还可用压迫止血以防组织灼伤。对有较多血管的植床不宜做常规穿透移植,应列为高危移植病例去处理。3. 植孔偏位 植床偏位关键是预防,通过术前压痕确定准确的穿透部位。一旦发生偏位,也不宜再作纠正。4. 虹膜损伤 压力过大突然钻透角膜而损伤下面的虹膜,当时不易发现,只在术后发现虹膜组织表面有环形或半环形损伤,虹膜损伤处萎缩,瞳孔轻度或中度散大或不圆。极个别情况下会出现钻透虹膜,使其部分环形断裂,更严重的损伤就是晶体也被钻破,形成外伤性白内障,属恶性并发症。一旦出现应用11-0尼龙线缝合虹膜,并做晶体囊外摘除,二期再考虑植入人工晶体。常见的虹膜损伤是在剪切角膜片时,剪刀头把嵌入虹膜组织剪破,可用11-0尼龙线缝合。5. 晶体损伤 一种是上述钻切中失误,另一种是因为术前药物或其他原因瞳孔散大,术中缩瞳无效,在制备植孔时误伤晶体,只能做囊外摘除,二期植入人工晶体。6. 植孔边缘不规则 制备植孔时,植床周围钻切的深度不一致,故剪切时常不容易在原钻切部位剪切整齐。因经验不足,剪切时剪刀不与切口垂直,形成内外口的直径不同,这种情况不易形成水密状态,或易造成手术性散光。7. 眼内出血 因突然穿透角膜后房水溢出,眼压快速降低,视网膜片状出血现象会有发生,如不在黄斑区,术后不容易发现,也不影响视力。严重的并发症是脉络膜出血,术中可发现虹膜逐渐贴近角膜组织,在穿透处有虹膜脱出,此时会感到眼压不仅不消失而且在升高。应立即间断缝合,关闭切口,终止手术。回病房应用降压和脱水药物。8. 供体内皮细胞损伤 发生于制备植片时,环钻不锋利或冲切时用力过猛,会使植片边缘部位内皮细胞受挤压伤而死亡,可在上皮面看到灰白色浑浊环,这种情况在治疗性移植时仍可使用,但术后植片内皮密度会受影响。手术技术不熟练,缝合是操作粗暴,是植片在书中多次推拉移位,或缝合时加持不当均会导致内皮细胞严重损伤。重建前房时不顺利,反复向前房注水注气,植片会立即水肿加剧。是否会恢复透明,取决于术中内皮损伤程度。五、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处理常规1. 常规检查(1) 视力、眼压。(2) 定期检查曲率、验光(术后1周、1月、3月、半年至1年)。(3) 裂隙灯检查注意植床有无睫状充血、新生血管长入、免疫排斥线、缝线情况等。2. 常规用药(1) 强的松a 术后1周内,按1mg/kg*d口服QDb 1周10天减量,按每周减5mg(儿童除外)。c 原则上,1.52约内停用口服强的松。(2) 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眼水及眼膏)a. 术后1月内,每天点眼46次,眼膏每晚用。b. 眼膏QN,用至23周,无排斥迹象可停用。(3) 抗生素局部应用(眼水及眼膏)a 感染性角膜溃疡,术后根据情况继续局部抗感染治疗23周,每天点眼46次,眼膏每晚用。b 光学性PKP一般不使用抗生素。(4) 环孢素Aa. 术后1014天,根据角膜上皮情况,开始用CsA眼水,qid,用至术后1年至1年半b. 对有经济能力的高危角膜移植患者,口服CsA胶囊50mg bid(成人量),同时强的松减至维持量。CsA可口服至术后6个月以上。(5) 辅助用药a. VitB、C、肌苷等。b. 服用糖皮质激素应同时补充K、Ca3. 原发病治疗 根据原发病继续抗感染等治疗。4. 术后拆线常规(1) 必须立即拆线a. 缝线周围有感染,应拆除并使用抗感染药物。b. 术后12月内发现缝线松动,应拆除松线并根据术后角膜曲率及验光结果,考虑是否重新缝合。(2) 发现缝线处及周围有新生血管a. 术后1月内,应随诊观察。b. 术后1月后,应考虑拆除。(3) 术后6个月开始,根据角膜曲率和角膜地形图,考虑调整缝线,拆除屈光力大的子午线上的缝线。(4) 术后1年,原则上拆除全部缝线。5.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1) 感染a. 角膜溃疡行涂片、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查。b. confocal检查c.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用药;若病原学检查无明显证据,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用药。d. 正常用药35天,视力继续下降,角膜溃疡病灶大于5mm,且有增大趋势或趋于穿孔,应立即收入院,准备手术治疗。(2) 免疫排斥反应 应分清哪型排斥反应,并尽可能去除引起排斥反应的诱因,如心声血管、缝线、泪液少等(3) 继发性青光眼 a 去除病因,对因治疗b 药物治疗c 手术治疗:虹膜广泛与植片前粘连造成前后房阻滞者,行透明角膜植床侧隧道切口,用healon注入一辅助分离前粘连和重建前房;瞳孔广泛后粘联用高效散瞳药不能使之扩大者,虹膜呈驼背状,充分控制炎症后,行YAG激光虹膜打孔术;严重化学伤,对药物不能控制眼压而结膜情况良好者,选择小梁切除术。结膜囊瘢痕严重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眼患者行抗青光眼阀植入术或行睫状体光凝术。(4)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散光等六、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植片存活的评价一般而言,成功的穿透性移植术后,首次换药时植片透明,后弹力层没有皱褶,缝线在位,前房形成良好,瞳孔对光反应存在,裂隙灯观察厚度较正常角膜略增厚,约术后2周可恢复到正常厚度。对反应稍重的植片,植片增厚,透明性交正常差,内皮面表现为浅灰色水肿混浊,术后1周内无明显改善,植片在透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