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六讲人力资源创新课件_第1页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人力资源创新课件_第2页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人力资源创新课件_第3页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人力资源创新课件_第4页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人力资源创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2,第一节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第二节知识与发展第三节教育与发展第四节中国的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3,第一节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4,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口素质质的规定性: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浪费与人才流失,5,人力资本理论早期:亚当斯密对劳动力的论述“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衍生理论:交换价值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实务:岗位分工和部门分工人力资源理论,6,引伸:管理学中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初期:泰勒制与科学管理法经济人科学操作规程、工具化、机械化梅奥与“霍桑实验”光照实验(1924.11-1927.4)、福利实验(-1929.6)、访谈实验、群体实验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7,引伸:管理学中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德鲁克与“人力资源管理”1946:公司概念中提出“分权”“事业部”(M型组织)1954:管理的实践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唯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三个石匠的故事: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8,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经济: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1950年代开始的产业大转移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理论、雁行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制造业外移、第三产业主导社会结构的转型1951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居于资本家与工人中间阶层仍然被囚于科层制笼子消费主义对工作异化的弥补,9,舒尔茨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简介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成员、芝加哥大学教授及经济系系主任(1946-1961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从而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0,舒尔茨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著作由教育形成的资本(1960)人力资本投资(1961)教育的经济价值(1963)人力资本投资(1971)对人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1981)恢复经济均衡经济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本(1990)1960年,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在学术界引起轰动,11,舒尔茨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在197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1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价值和伦理因素导致回避人力资本概念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存在相关性“资本收入”比率持续下降国民收入增长快于国民资源的增长工人实际工资大幅度增长人力投资三类投资:纯消费、纯生产、二者兼有人力投资的具体领域(1)医疗和保健(2)在职人员培训(3)正式基础教育(4)各类学习项目(5)迁移投入,13,舒尔茨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1、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2、实证计算:人力资本贡献收益远大于物质资本后续E.Denison及J.Mincer等实证研究,14,贝克尔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微观分析贝克尔简介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1930年2月25日-2014年5月4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5,贝克尔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微观分析主要贡献1、新家庭经济学:从家庭生产和个人资源分配的角度阐述人力资本投资2、对生育率的微观分析:提出孩子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家庭时间价值、时间配置、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等概念3、以此解释人力资本性质及人力资本投资行为,16,贝克尔对人力投资行为的分析人力投资是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和消费的投资家庭内部对Z产品消费、闲暇的时间配置考虑当前与贴现收入决定投入企业和个人在一般培训和专门培训上的支出存在差别,17,一个引申:新家庭主义(盛洪),(1)在个人主义看来生命是有限的,而在家庭主义看来生命是无限的;(2)在个人主义看来个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平等的,在家庭主义看来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人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平等的故事:一个移民北美家庭初期的决策,18,一个引申:新家庭主义(盛洪),表一个人主义家庭与家庭主义家庭的资源分配和收入比较,19,延伸讨论一:价值与伦理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应被视为财富,因为财富真实为了人的缘故存在的约翰S穆勒,20,延伸讨论一:价值与伦理古典资本理论资本与异化问题劳动与资本的内在对立结构功能与人的工具性新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人对自身的投资与家庭扩大再生产人成为高级的要素、资源劳动者变成资本家、“知本家”社会资本理论资本的社区属性与网络属性“脱嵌”与“嵌入”问题(卡尔波兰尼),21,延伸讨论二:企业治理企业剩余的来源问题节约交易费用队生产理论企业治理的难题要素边际产出的不可分性监督与激励问题治理的依据资本专用性问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专有性,22,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教育方面、保健方面、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移民入境的支出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连续性、动态性受益者与投资者不完全一致收益的多方面性,23,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浪费与人才流失人才浪费人才流失,24,专栏:人才浪费的十大现象1、就业门槛高的现象;2、拿来主义现象;3、盲目引进,招非所用现象;4、偏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现象;5、招而不用,束之高阁现象;6、拉大旗作虎皮、装门面贴金的现象;7、奔驰拉土豆现象;8、先驱成先烈现象;9、“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现象;10、人才逆淘汰现象(詹圣泽)思考:人才是什么?学历?能力?经历?执行力?创造力?IQ/EQ/AQ?,25,26,人才流失,人才回流,27,二、知识与发展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措施,28,知识与发展的关系知识与经济增长TFP对知识作用的解释;“知识经济”与R&D;(1998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1994)(保护与开放之间的平衡),29,知识与发展的关系知识与福利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卫生健康状况;促进计划生育反思:“知识改变命运”(不同的版本)如何认识知识?如何树立正确的选拔、引导机制?,30,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措施从国外获取知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许可制国内创造知识本地知识与知识转化提高国民吸收知识的能力培养人们相互交流知识的能力,31,三、教育与发展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32,33,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教育的成本个人成本:上学支出、机会成本社会成本:公共开支、税收及租金收益教育的收益个人收益:经济收入、社会生活收益、代际收益社会收益:产出、创新与技术进步、制度有效性(靠右行、可操作的民主),34,35,36,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37,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主要问题人均占有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与实际脱节、扩大了不平等发展战略与对策调整投资方向、重视非正规教育、重视教育公平中国的实际情况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学校衰落流动农民工子弟上学困难,38,四、中国的科教兴国与人才战略198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科教兴国战略,39,四、中国的科教兴国与人才战略发展教育事业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人才资源开发,40,第七章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41,第一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第二节创新过程的微观机制第三节创新的产业部门特征与宏观动态过程第四节国家创新体系第五节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42,引子:大历史视野中的“创新”与“创业”,43,近代欧洲资本经济兴起的背景中世纪以前行会、公平价格、耻于盈利市场社会的出现行商(travelingmerchants)与城镇化十字军东征:资金积累近代国家整合:君主与新兴资产者结合政府支持的探险:贵金属流入宗教改革,44,工业革命技术变化速度加快从飞梭、珍妮机到水利织布机1750年:技术及制造商促进会设立工业发明奖项第一波创新与创业潮工厂兴起工业企业家与新富人诞生工人阶层,45,问:在生意旺季,这些女孩早晨几点钟来工厂上班?答:旺季大约有6周时间,她们早晨3点钟上班,晚上10点或将近半夜下班。问:在这19个小时的劳动时间里,她们可以休息几次?答:15分钟早餐,半个小时午餐,15分钟喝饮料。问:他们中有没有人由于这种劳动而出现意外事故?答:有,我最大的女儿,齿轮咬住了她的食指指甲,把她指关节一下全都拧断了,46,新的创业创新潮与经济社会变革新发明的冲击内燃机取代蒸汽机美国汽车化工业规模化社会城市化工业变化的执行者现代企业家产业领头羊产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垄断竞争,47,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与“创新理论”“新熊彼特”与创新经济学,48,熊彼特与“创新理论”熊彼特简介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18831950),就教于马歇尔,一生推崇瓦尔拉斯。1912年出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举成名。1918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21年弃仕从商,任私营银行行长。1924年破产,重回学界。,49,熊彼特与“创新理论”著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经济周期(193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创新理论”贯彻三部著作的始终;,50,经济发展理论副标题“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可见,本书考察的范围极广,,51,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的含义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P=f(a,b,c,n)创新的五种形式(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52,经济发展理论资本的性质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桥梁”“利润”与“利息”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利息来源于“余额价值”、一种“创新”和“制度”利息论,53,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发明是新技术的发现,而创新是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为当事人带来利润企业家与创新活动企业家精神: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快乐企业家特质:素质、才干、预见性、首创性与冒险精神,54,引申:企业家与“企业理论”企业理论的演变古典企业:所有者与控制合一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兴起现代企业:企业家管理经营、利益相关者治理企业家的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与“专用性”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资本家的企业理论企业是企业家的定价器,55,经济发展理论商业循环或经济周期创新的出现并非连续均匀分布在时间序列之上,时断时续、时高时低,产生“商业循环”或“经济周期”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对经济发展影响有大小、暂久之分,形成了周期的升降起伏波动,56,延伸一:多层次的经济周期理论第一种是经济“长周期”又称“长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1926首先提出,以其名命名每个周期历史50年或略长一点熊彼特照此说法将近百余年资本主义分为三个“长波”,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及其应用,作为命名长波的标志,57,延伸一:多层次的经济周期理论,58,延伸一:多层次的经济周期理论第二种周期“尤格拉周期”法国克莱门尤格拉于1860年提出周期平均9年到10年第三种“基钦周期”由美国的约瑟夫基钦1923年提出平均大约40个月(将近三年半),59,延伸一:多层次的经济周期理论,60,“新熊彼特”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研究科学技术问题的演化的方法“创新”作为连接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换媒介,而非庸俗的“技术决定论”“新熊彼特”(1)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2)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知识的进步(3)企业自身R&D的重要性(4)“干中学”与“用中学”(5)技术进步的积累性,61,二、创新过程的微观机制传统理论知识、组织与学习,62,创新机制的传统理论技术创新与模仿主要因素:模仿比例、相对盈利率、投资补充因素:折旧年限、市场前景、时滞、经济周期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竞争、企业规模、垄断,63,知识、组织与学习组织与专有知识积累普遍知识与专门知识可整理知识与意会知识公开知识与秘密知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马歇尔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类似活动、互补活动与组织形式,64,三、创新的产业部门特征与宏观动态过程创新分类产业部门特定的创新创新的动力,65,创新分类增量创新生产时间、市场需求带动基本创新企业、高校、公共部门研究机构基础研究“技术体系”的变革对若干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导致全新部门出现“技术革命”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影响,66,产业部门特定的创新,67,创新起源(1)速成水佑次朗(日)拉坦Rutton(美)假说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或者说,一种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是诱致能节约该要素的技术实行创新的原因“要素稀缺诱导论”。(2)“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学说这个学说关注市场需求,认为“对一种商品的新技术的可得性,是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函数”。“市场需求诱导论”,68,四、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分析框架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观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69,五、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提出的背景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基础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历史经验与我国的战略选择,70,思考讨论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全面的视角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思想与意识形态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