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选题类型应用型课题来源自选项目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漆雁斌职 称教授姓 名郑颖年 级2007级学 号200736871 立题依据1.1 选题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速超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成为衡量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当属旅游服务贸易,旅游服务业以其投入少、产出高、壁垒少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发展相关产业,更有扩大就业、创汇增收、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等积极作用。旅游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408.4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5倍,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1998年2007年,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的比重达到1/3到1/2,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是我国公认的旅游资源大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其西部是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数亿年的地质运动,沧桑巨变,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级文化遗产风景区。四川正位于中国民族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自2001年来,除2003年遭受“非典”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外,四川旅游外汇收入呈稳定上升趋势,在西南地区仅次于云南,排名第二。1.2 选题意义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四川常常被人们提及并与云南省进行比较。地处西南的四川拥有如此多的自然人文资源,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却比云南省慢了23年。目前对四川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评价并未有较权威的研究成果,影响因素也未有学者进行分析。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四川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式和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2 文献综述2.1 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与分类旅游服务贸易是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 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 即国际支出旅游, 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 即国际收入旅游。按照WTO 服务贸易理事会对服务贸易分类的规定,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四项:(103) 宾馆与饭店(包括供应饭菜);(104) 旅行社及旅游经纪人服务社;(105) 导游服务;(106) 其他。2.2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概况目前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相当丰富,下面就国内外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的回顾。2.2.1 国外研究情况国外学者在美国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产业的特性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构建了不同的模型,对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此选取部分进行简述。2.2.1.1 概念模型杰弗里克劳奇和布伦特瑞奇(Ritchie J R B , Crouch G I, 1999)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依据,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即Crouch & Ritchie 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全球环境、竞争环境、辅助性资源和设施、核心资源和吸引物、目的地管理、目的地规划和开发、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等因素, 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基础上发掘竞争优势( 资源配置) 的过程。2.2.1.2 哈桑恩(Hassan) 模型哈桑恩(Hassan ,2000) 建立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模型,该模型建立在与旅游目的地环境可持续紧密联系的因素上, 4 大决定因素为环境因素、产业结构、竞争优势以及需求因素。这里的需求因素主要用来理解新时期目的地对旅游需求性质的改变的反应能力。2.2.1.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模型Dwyer&Kim(2003年)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继承和新建资源、支持因素、目的地管理因素、需求状况、位置条件等因素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模型,并用框图和箭头表明了各个因素与目的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2.2.2 我国研究情况2.2.2.1 理论研究黎洁、赵西萍(1999)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六大影响因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行为)和四个演进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总结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张明清,刘超(2000)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指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三个层次上,并分析了我国旅游业面临的竞争问题。2.2.2.2 实证分析我国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将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指标比较分析。赵书华、李辉(2005)运用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对全球9大旅游服务贸易收入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存在比较优势的国家依次是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墨西哥、中国、美国,而英国和德国比较劣势较为明显。董小麟、庞小霞(2007)采取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其他9 个旅游服务贸易强国彼此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状况,提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竞争力, 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距离。此外还有许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我国部分学者近年来将研究对象缩小,针对我国各省市和地区也进行了具体分析。李阳、高媛、李莉(2008)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及比较优势指数来评价山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进而针对山东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利用资源、提高从业者素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提升公民素质五项建议。王晖、黄沛(2009)分析了我国六大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格局,并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研究我国各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得出西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具有旅游创汇的比较优势(其中西南地区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华东、华南的旅游服务贸易存在比较劣势的结论。针对四川旅游服务贸易,多位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冯丽萍、何凡、况红玲(2005)从产业规模、产业地位、市场化程度、旅游产品竞争力、核心企业竞争力对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将四川省与云南、陕西两省进行旅游资源比较,得出四川的旅游资源在西部首屈一指,有很高的资源品味,有的甚至具有国际垄断性。朱华(2007)运用波特竞争力优势理论, 结合四川国际旅游业现状, 对四川国际旅游竞争力做较为详细的考察和论证,认为四川旅游业严重依赖于资源型的旅游观光产品, 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依赖自然天赋和相对便宜的劳动力等初级要素, 国际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提出了合理规划和整合四川旅游资源, 提高旅游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积极培育四川旅游消费市场, 培养一支成熟的、高质量的旅游消费群体,加强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 开拓国际客源市场等政策建议。2.3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概况2.3.1 国外研究情况影响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许多,国外学者主要从价格、环境、市场、人力资源、政府政策等方面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内外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爱德华兹(Edwards ,1995) 从价格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在中长期内,目的地相对价格的增长和它的每一个海外客源国的市场份额的下降是相联系的。从环境因素的角度,杰弗里克劳奇和布伦特瑞奇(Ritchie J R B , Crouch G I,2000)认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变得有竞争力,其发展必须是时刻持续的,不仅仅是在经济和生态方面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在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也应该是具有可持续性。从市场因素角度,特蕾沙(Teresa ,2007) 运用1991 2003 年17 个西班牙的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德国人入境旅游的需求数据, 建立了旅游需求动态模型,进行了德国人对西班牙的旅游需求的研究,发现需求大小决定于不断变化的德国和目的地之间相对的旅游价格和成本,而前期的旅游需求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玛亚卡(Mayaka &Akama ,2007) 等指出,具有实用性的旅游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鲜明活跃的人力资源对于一地提高旅游业的质量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在国际旅游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关于政府政策因素,斯蒂文史密斯(Stephen ,2003) 对加拿大政府发表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和假想对本国发展旅游业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假想对引导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使这种假想发挥积极作用的建议措施。2.3.2 我国研究情况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模型,试图解释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最主要因素。周经、吕计跃(2008)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旅行社数量对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 旅游交通对中国旅游出口收入有显著影响, 其影响力要大于旅游产业组织的影响; 中国的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中国东西部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与东部相比,西部旅游服务出口收入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业就业人数的绝对份额, 从而显示出西部旅游服务出口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东部。李小牧、宋玮玮(2008)以外部均衡作为切入点,着重考察汇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支的影响,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1 994 年至2004 年的中国旅游贸易收支账户进行分析,并利用马勒条件进一步阐述,在影响中国旅游产品的出口因素中,本国旅游产品价格,汇率和本国国民收入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显著,而外国的国民收入和本国居民消费价格对本国旅游产品的影响很小。孙夏(2009)借鉴波特竞争力理论、旅游业系统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建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结合旅游业自身特点,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介入辅助因素等5 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 指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 并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 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 提升旅游企业竞争优势; 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 充分发挥中介因素对旅游经济的辅助作用。针对各省市,我国学者也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实证分析。黄秀娟、黄福才(2007)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PCR) ,对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以中国31 个省级区域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率。得出结论: 区域旅游竞争力受到区域旅游产业因素、区域环境因素和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区位条件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 当前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可进入性、旅游企业竞争能力、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丁疆辉、吴建民(2007)在研究旅游竞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旅游竞争的组成要素,指出河北应该从旅游资源、需求条件、旅游环境、周边市场4 个方面来采取措施。洪涓、张楠(2008)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提出入境旅游者人数、国际旅行社的数量和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是影响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的主要因素。2.4 简单评述通过阅读文献,笔者发现我国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国家的范围,针对各省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的案例较少,并且鲜有针对四川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关于竞争力测评,学者运用的研究方法多为计算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但是少有将各省进行优势比较的文献。目前我国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相当丰富,大多采用定量实证分析,主要运用方法有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但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层面,缺乏对各省市和地区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四川省的研究目前还处于零的状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从四川省的角度进行分析,能从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该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3 研究目的与范围3.1 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西南地区四省一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省和重庆市)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的竞争力,测评出四川省在西南地区的竞争力情况,并确定影响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我省的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3.2 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主体为四川省旅游服务贸易,为对其竞争力进行有效的评估,因此将其在西南地区的四省一市中进行各指数的比较,涉及到的数据有:四省一市各年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出入境旅游人数、全国各年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世界各年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等。4 研究的主要内容4.1 研究思路本文研究思路见研究路线图:借鉴指数测评法文献综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选取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竞争力指数借鉴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国内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国内研究成果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测评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国外研究成果4.2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竞争力指数的计算,测评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并分析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研究背景、意义及文献综述。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的陈述,并对关于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和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介绍。对使用的各种指数及回归分析法进行概念解释,说明使用理由。第三部分,竞争力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运用所选方法,结合相关数据,对四川旅游服务贸易在西南四省一市中的竞争力进行测评,并分析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第四部分,提出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及建议。针对四川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及分析所得出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5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指标测评法、比较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研究方法。5.1 指标测评法 本文将利用四省一市各年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出入境旅游人数、全国各年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世界各年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等指标,计算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评各省市竞争力情况。5.2 比较分析法 本文把四川省各项指标与其他三省一市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四川省在西南地区的竞争力排名。5.3 回归分析法本文将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从而为四川省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出改进方向。6研究重难点与可行性分析6.1 研究重难点6.1.1 研究重点第一,计算四省一市各项竞争力指数的大小及比较分析;第二,确定影响因素,计算影响力大小;第三,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6.1.2 研究难点 本文将采用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由于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未有学者获得较权威的成果,因此影响因素的选取将是一大难点。6.2 可行性分析6.2.1 理论基础笔者目前已阅读大量文献,了解了本领域的发展情况,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包括运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为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支撑。6.2.2 获取数据本文所需的各项数据,笔者均可在中国统计年鉴、世界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等找到,为本文的顺利撰写提供了有力支持。6.2.3 分析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方法除回归分析外,笔者都已经掌握,近期笔者也正在学习计量经济学,完善知识体系,保证论文顺利完成。7 论文提纲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综述1.2.2 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 研究方法2.1指数介绍2.1.1 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2.1.2 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TC)2.1.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2.2 回归分析3 竞争力测评3.1 指数计算3.2 比较分析4 影响因素分析4.1 指标的选定4.2 结果分析与讨论5 对策及建议6 参考文献7 致谢8 预期目标8.1 明确四川旅游服务贸易在西南地区的竞争力地位,并得出对四川旅游服务贸易产业影响较大的各项因素,从而为四川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措施和建议;8.2 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9 论文进度安排9.1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2月5月2010年1月2月,收集相关文献,大量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积累理论知识;2010年3月,完成开题报告;2010年35月,进行开题报告答辩,根据答辩情况修改不足之处。9.2中期实施阶段:2010年7月10月2010年7月, 通过各省统计网、统计年鉴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010年8月,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完善论文思路和结构框架;2010年9月,根据已收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论文撰写并完善。9.3后期完成阶段:2009年10月11月2010年10月,将论文提交老师指导并进行修改;2010年11月,最终定稿,进行毕业论文答辩。10 主要参考文献1Ritchie J R B , Crouch G I: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137-152.2Hassan Salah S.Determinants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in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0,38(2):263-271.3 Dwyer L,Kim C.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Determinants andIndicator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3,6(5):369-414. 4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J.社会科学家,1999,14(5):19-22.5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4):116-119.6赵书华,李辉.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59-63.7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78-83.8李阳,高媛,李莉.山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农业经济,2008,(9):92-94.9王晖,黄沛.我国六大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71-172.10冯丽萍,何凡,况红玲.四川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5,(8):173-174. 11朱华.提升四川国际旅游竞争力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7,(5):78-85.12Edwards A. Asia Pacific Travel Forecasts to 2005 M. Research Report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London ,2005.13Ritchie J R B,Crouch G I.The co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堤灌维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文勘测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纸浆模塑行业运营形势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与金融科技监管的合规认证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 2025-2030中国红外耳机行业消费状况与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铸造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广播电视天线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环境监测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实战能力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技术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数字经济与市场结构-洞察及研究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学校餐厅试吃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