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六讲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认识的基本方法,课程目的:方法论的自觉“道”与“术”methodologyvs.method“自觉”与“日用而不知”本专题旨在探讨社会科学认识活动的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中重点探讨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总原则上,产生了两种研究倾向:一是尽可能去掉研究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追求自然科学一般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即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倾向;另一种是突出研究主体的阐释和批判,注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文主义倾向。,社会科学的双重维度:科学性与价值性,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两重不同的维度,科学维度与人文维度。这两种维度也可表述为“真理性与价值性”、“事实性与规范性”、“规律性与目的性”。,科学的核心在于事实和规律。世界本身如何?人文的核心在于价值和目的。世界(人)应当如何?科学:重实证,发掘世界的客观知识。-真人文:重价值,探讨人类世界的目的和意义。-善、美科学与人文,分别偏重两种认识:“实然”与“应然”(“是”与“应当”),实然:法律的起源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什么?某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和构成是什么(比如贫富差距、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etc)?应然: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美好社会应当是什么样的?某种社会现象是否是正义的?,问题的产生科学与人文:两种认识范式的分立,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斯诺指出,在文化整体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正在被割裂为两种文化,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正在成为两个语言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知识分子群体。人的认识裂变为两类:一类是科学;一类是人文。,“一极是人文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他们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科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科学家则认为,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深层意义上反知识,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斯诺两种文化,基于科学与人文分殊的现代教育体系: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s),研究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学科。工程学(Engineering),研究应用技术,包括机械、建筑、水利、电子、化工等学科。人文学(Liberalarts),研究人文现象,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文科生:右脑思维、感性、浪漫天马行空、缺乏常识、不懂科学,理科生:左脑思维、清晰、准确单调、刻板、无趣、不解风情,理科生眼中的文科生:酸、不严谨,文科生眼中的理科生:呆、没灵魂,文理分殊教育模式下的两种“人”,科学(是)与价值(应当)的分离史:,1.古典哲学:“是”与“应当”的混沌不分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世界是一个目的论的环圈。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的思想。,2.近代,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现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意识。笛卡尔:“整个哲学就像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从这棵树上长出的树枝就是其他一切科学。”休谟:“是”与“应当”的区分(认识论与伦理学)从“是”能否推出“应该”,即从“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是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这个问题被后人称作休谟问题,它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休谟,3.科学与价值的领域划分康德:纯粹理性、实践理性的区分;(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当怎么做)韦伯:“是什么”与“应当是什么”相区分,4.科学主义盛行,人文和价值研究式微实证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拒斥形而上学波普: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在于能否被经验证伪。实证主义出现在理性主义占主导及科学思想流行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自近代自然科学的各部门获得独立和长足发展以来,科学与人文日趋分立,使人类认识能力趋于专门化,对于认识的效率和发展有很大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科学与价值逐渐相脱离的问题。,科学是人类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基础,但没有价值导向的科学必将走向异化。科技异化:作为人发明和创造的工具,科学技术本应当服务和造福于人,但却日渐“异己”,成为一种摧残人、宰制人的力量。,偏离“人文”的科技异化:苏丹红、三聚氰氨等食品添加剂生化武器毒品生态危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原则: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获取真理,而真理的首要品格是客观性,因此,坚持客观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规范。,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培养科学精神,摒除先见,保持“价值中立”。施特劳斯:“道德上的迟钝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科学无国界”,马克斯韦伯提出,为了保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提出在研究中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反对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将学术研究与价值判断相混淆。社会科学研究应对社会现象做出解释性说明,不应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原则,社会由带着不同意志和利益的人组成,研究者也必然带有本身的主观性,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同时又提出“价值关联”的概念。社会科学依据一定的价值与社会实在发生联系,这便是价值关联。价值关联是研究文化事件的逻辑前提。,“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实在的社会文化事件,某一种社会实在之所以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域成为文化科学的对象,并非因为它原来就如此,而是因为它在与研究者的价值关联中变得重要了。具体来讲,包括三个层次:(1)人类的任何行动都受价值支配的;(2)研究者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以及它要得到什么样的说明,取决于他们的理论范式;(3)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联系行动者的主体价值。”,“他在假定一个理想的研究者,而要完全实现这种理想状态,会受到人格统一体的抵制;既使在认识活动中,也很难把人的思想和活动截然两分。不过,一位研究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并尽可能接近这种理想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应当清楚地认识并让别人也认识到,在哪里是用理性说话以及在哪里诉诸感情。玛丽安妮韦伯,科学与价值相统一,既要尊重科学,又要反对科学沙文主义。伯林:“现代科学没有办法解决令人类困惑的价值问题。”科学主动靠向现实,而人文对现实有反思和批判,有价值的维度人文社科研究,尊重科学,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意识。在进行现象研究时避免带入主观因素,排除非理性的情感、习惯等因素,用实证、经验的方法为人文观点提供支撑。科学研究要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有自觉的价值追求,把求善求美作为科学研究的内在旨趣,要有实现人类幸福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异化理论:对人生存状态的忧虑“异化”是一个现代社会批判学说中的关键术语。哲学意义上所讲的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却变成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情怀:,现代社会中,人的四重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世界相异化(物的异化)人与他人相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异化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人与对象世界相异化,“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成为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对对象的占有竞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人与他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马克思对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实证研究:社会的发展有无规律可循?社会现象和历史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历史发展、社会更替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偶然的还是有其演进的必然性?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实证研究: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劳动、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地租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危机,青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批判带有浓烈的道德和价值色彩。在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带领下,马克思逐渐转向经验科学研究,即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结构和运行逻辑,并将研究成果作为现代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以实现其理论中最高的价值目标。,第七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授课教师林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清算自己先前的哲学信仰的夙愿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40多年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与黑格尔的关系,始终没有给予全面、系统的说明,也没有回顾过费尔巴哈、深入考察过自己的学说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在英国等国的某种程度的复活施达克评论费尔巴哈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出版,一、恩格斯写作本书的原因,“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现存”与“现实”必然性合理,二、恩格斯对黑格尔一个著名命题的分析,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的、革命的方法的矛盾,由于唯心主义体系的需要,他不得不给人类的认识和历史设置一个终点,三、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及其局限性,老年黑格尔派:以保守为特征青年黑格尔派:以激进为特征费尔巴哈哲学: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四、黑格尔主义的衰落和黑格尔学派的分裂、解体,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时,应克服将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的具体的社会发展成果、思想成果绝对化、无限拔高的形而上学做法,充分意识到这些成果的局限性和相对性。社会科学研究者在评价本学科中的思想先驱者的学说时,应坚持一分为二、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既应意识到他们及其学说的局限性、不足,也应承认他们的理论贡献、他们的学说的思想价值。,从恩格斯的前述思想中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及其内容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五、哲学的基本问题,局限性:仅仅从力学角度、用机械的原因来解释一切现象;用静止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缺乏运动、发展、过程的观念原因: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方法,六、法国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其原因,费尔巴哈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解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名称的偏见费尔巴哈未能推进唯物主义的发展,消除法国唯物主义局限性的主要原因:自然科学的状况、德国哲学界的状况、费尔巴哈长期的孤寂生活,七、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施达克:唯心主义=对理想目的的追求、承认理想的力量、相信人类的进步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流行偏见,八、施达克对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费尔巴哈: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不应废除宗教,而应使其完善化,建立无神的“爱”的宗教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一个错误命题的分析:“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九、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费尔巴哈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抽象、狭隘理解费尔巴哈对人的抽象理解:根本忽视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抹煞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差别费尔巴哈对善恶问题的认识的肤浅,十、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费尔巴哈道德观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准则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十、费尔巴哈的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所产生的“唯一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及其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因素的继承、对其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辩证法: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客观世界的辩证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辩证规律的区别和统一性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十二、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及其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和形而上学的衰亡、辩证法的兴起传统的自然哲学、历史哲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对立,十二、唯物主义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发展的差异性、统一性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受其内在的一般规律的支配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十三、唯物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性质: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精神动力背后的更深刻、更根本的动因要探究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就必须注意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必须注意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十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具体过程时,应自觉确立联系、发展的观念,克服孤立、静止地认识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的形而上学做法。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具体过程时,应通过坚实的科学研究来发现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之间的客观联系,克服用主观臆想的、虚构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的唯心主义做法。,从恩格斯的前述思想中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具体过程时,不能停留在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表面现象、偶然现象上,必须自觉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三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安丘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阿勒泰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石家庄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沧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北京2025年会计证《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试题
- 社区网格实体化建设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清华附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农村腌菜销售合同范本
- 瓷砖商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供应链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水浒传》核心知识点与深度解读》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诊断学血管检查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