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6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对应训练1.(2008年青岛模拟)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变化: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后50年灰尺蛾黑尺蛾灰尺蛾黑尺蛾99%1%1%99%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定向变异作用B.自然选择作用C.灰尺蛾迁入,黑尺蛾迁出D.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答案 B2.(2008年菏泽模拟)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鸡年产卵量仅12个。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逐渐增多,并将此变异遗传下去B.发生了遗传物质变化的鸡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C.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多产卵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变多D.家鸡的起源可以证明,生存环境的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 B 对应训练3.(2008年山东理综,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答案 B4.(2008年南通模拟)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需要下列哪些环节的综合作用(多选)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答案 ACD5.(2009年南京模拟)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答案 C 对应训练6.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 A7.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 B8.(2008年徐州模拟)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答案 B 对应训练9.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答案 D10.(2008年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使用价值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及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答案 D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例1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答案 (1)55%、45% (2)42.5%、32.5% 55%、45% 变式训练1.在自然条件下,基因型为aa个体的出现机会是0.01%,在理想状态下,杂合子出现的机会是 。答案 1.98%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答案 6%细菌抗药性与生物进化例2 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答案 B 变式训练3.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答案 B1.(2008年江苏生物,1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 C2.(2008年广东生物,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答案 AD3.(2007年江苏高考,1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答案 B4.(2006年江苏,2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答案 A5.(2004年北京理综)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保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答案 B鉴别长期地理隔离后的两个种群是否已达到生殖隔离的思路 样题细研(2008年石家庄质检)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和湖泊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 。(2)DNA分析表明,湖泊中红褐色鱼与湖泊中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 。(3)假说甲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什么?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 。答案 (1)假说甲中: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中:湖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2)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3)不符合。因为假设没考虑当地“有时会发洪水”这一实际情况(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或若两种鱼杂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种) 变式训练马和驴、东北虎和华南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还是两个物种?如何鉴定? 。答案 马和驴、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都是两个物种,通过杂交,结果分别产生不育后代骡子和三倍体无子西瓜,但二者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前者经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但后者在人为条件下不经地理隔离直接达到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东北虎和华南虎为两个亚种,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原因是只有地理隔离,并未达到生殖隔离,但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达到生殖隔离成为两个物种1.(2009年无锡模拟)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答案 D2.(2009年青岛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答案 D3.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答案 B4.(2008年湛江模拟)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4% B.5.1% C.6.8% D.10.2%答案 C5.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答案 C6.(2009年济南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 B. C. D.答案 B 7.下列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分布着多种地雀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形成多种地雀的重要原因B.各岛上的不同地雀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C.地雀形态结构和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有差异答案 C8.(2009年日照模拟)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论,该物种将 ( )A.不断衰退 B.不断进化 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答案 B9.(2008年南昌模拟)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答案 A10.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图中能恰当表达这一变化的是 ( )答案 D11.(2008年海淀模拟)在一个种群中,开始时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AA为25%、Aa为50%、aa为25%,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两种基因型的个体。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也在下降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答案 D12.(2009年武汉模拟)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B.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合子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D.该种群基因库中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答案 D13.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 ) 答案 B14.(2008年济南模拟)不同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什么 ( )A.纤维素,自然选择 B.磷脂,地理隔离C.糖蛋白,生殖隔离 D.酶,生存斗争答案 C15.(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项目白色蛾黑化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0%1548253.2%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请回答下列问题:自然选择是 的过程。表中两组数据 大于 、 大于 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答案 (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3.2% 25.0% 13.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以调换)(2)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SO2浓度降低时,有利于地衣生长;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16.美国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2007年10月16日刊登一份政府调查报告说,被称为“超级病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美国国内正呈蔓延趋势,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严重感染这一病菌。请回答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问题:(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属于 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2)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使细菌的 发生定向改变。(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抗生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的观点是错误的。材料和器具:青霉素、培养皿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将实验完善:实验步骤: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个(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 的细菌培养基。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一枚“印章”,在A1上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正确地“复制”到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预期结果: 。本实验的原理: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减缓超级细菌的产生。 。答案 (1)原核 基因突变 (2)选择 基因频率(3)含有青霉素 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具有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A组细菌从未接触抗生素,而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说明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4)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一种抗生素可以治愈的不要使用第二种;因为病毒引起的感冒,没有炎症的时候不要使用抗生素;利用其他药物替代抗生素治疗疾病(只要回答合理过关检测1.如果CGUUUUCUUACGCCU是某基因产生的mRNA中的一个片断,如果在序列中某一位置增添了一个碱基,则表达时可能发生 ( )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 肽链提前中断 肽链延长 没有变化 不能表达出肽链A. B. C. D.答案 A2.(2009年盐城模拟)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类胰岛素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C.果蝇第号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号染色体上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答案 C3.利用X射线处理麻风分枝杆菌可获得产生利福霉素较多的菌株。X射线诱变的部位是 ( )A.核区 B.细胞核 C.质粒 D.核糖体答案 C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具有的,而只能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没有的现象是 ( )A.基因重组 B.性状改变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答案 A5.(2009年广州质检)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 B6.下图为某种遗传病调查的一个家庭成员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认5号个体致病基因的来源,对其父母进行了DNA分子检测,发现1、2号个体都不携带此致病基因。那么,5号致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基因型(用B、b表示)最可能是 ( )A.基因突变,Bb B.基因重组,BBC.染色体变异,bb 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bb答案 A7.(2009年青岛质检)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72只,死去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而生存下来的个体中,各种性状大都与平均值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等于死亡 B.自然选择不会改变物种C.离开常态型变异的个体易被淘汰 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答案 C8.(2009年黄冈模拟)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之一,即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格里菲思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R型菌落 R型菌落+S型菌落。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变异的来源分别为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答案 D9.(2008年临沂模拟)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答案 C10.(2009年杭州模拟)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物种了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单倍体是不育的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芝麻,因其体内仍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属于二倍体答案 A11.(2008年潍坊模拟)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关于其变异来源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较大的变异性B.前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答案 B12.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到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从而为癌症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方向。请推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P53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B.细胞的DNA受损时,可能会激活P53基因C.正常的P53基因相对于异常基因是显性基因D.转入P53基因后,癌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 D13.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理、化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答案 D14.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答案 A15.(2008年哈尔滨模拟)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夏威夷果奶油制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初一上册期末生物非选择综合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广西河池市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6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电子商务平台售前售后服务管理
- ISO多技能员工培训考核表单
-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报告
- 2024年高考生物全章复习题含解析
-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
- 英语现在进行时专项训练及详解
- 2025合同延期还款合同范本
- 超市消防安全制度
- 机械点检安全操作规程
- 汽车工程部各岗位职责
- 华与华合同范例
- 秋季流行服饰与衣料的准备-生产计划讲义教材
-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知识清单
-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方案
- 二十案例示轮回
-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颅高压危象课件
- 《椎管内肿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