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_第1页
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_第2页
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_第3页
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_第4页
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版本/0 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编 制质量手册(LZXBZX/SC2015) 发布日期:2015年2月10日 实施日期:2015年2月10日地址:*电话:*邮编: 邮箱: 密 级: 密兰州西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质 量 手 册文件编号: -2015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版 本: A/0 受控状态: 受 控 发放编号: 发布日期:2015-2-10 实施日期:2015-2-10修 改 记 录文件编号:LZXBZX/SC-2015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修改日期修改条款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5目 录文件编号: -2015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目 录公司简介4组织机构简称5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6颁 布 令7任 命 书8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91、适用范围101.1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101.2 删减说明与理由101.3 运行的依据101.4 评价的依据101.5 质量证实102、引用及执行标准122.1引用标准:122.2执行标准:123、定义和术语134、质量管理体系144.1总要求144.2 文件要求144.3 支持性文件17文件控制程序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85、管理职责115.1管理承诺11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15.3质量方针115.4策划125.5 职责、权限与沟通135.6 管理评审145.7 支持性文件15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66、资源管理216.1 资源的提供216.2 人力资源216.3 基础设施226.4工作环境226.5 支持性文件23人力资源控制程序247、产品实现297.1产品实现的策划29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307.3设计和开发327.4 采购357.5 生产和服务提供36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407.7支持性文件40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41工程咨询控制程序47工程招标代理控制程序54工程造价咨询控制程序588、测量、分析和改进658.1策划658.2 监视和测量658.3不合格品控制698.4数据分析708.5改进718.6 支持性文件73顾客满意度测评分析控制程序7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77不合格品/服务控制程序81改进控制程序84附录一:程序文件目录及对应标准条款88附录二: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89附录三:领导层及各部门职责和权限91附录四:产品实现过程流程图96文件编号: -2015公司简介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公司简介 组织机构简称文件编号: -2015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组织机构简称 文件编号: -2015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总 经 理管理者代表咨询部造价部发展经营部招标部业务副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综合部说明:贯标办职能由综合部承担。17文件编号: /SC-2015颁布令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颁 布 令公司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实际,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A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保持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二O 一五年二月十日文件编号: -2015任命书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任 命 书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领导,兹任命 为公司管理者代表。除了其原有职责以外,应按照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的规定和最高管理者的授权执行以下职责: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总经理:二O 一五年二月十日文件编号: /SC-2015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质量方针:求实为本 依法为准严谨执业 服务至诚公司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特色管理理念,持续创新发展,诚信务实,规范管理;以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适应行业发展,以最优质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组织的生命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质量赢得市场,持续改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潜在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目标:1、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过程有效控制率100%;2、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过程有效控制率100%;3、顾客意见处理率100%,确保顾客满意。总经理:二O 一五年二月十日文件编号: /SC-2015适用范围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1、适用范围1.1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覆盖的部门:综合部、人力资源部、发展经营部、造价部、招标部、咨询部;覆盖的产品范围为: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1.2 删减说明与理由 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产品实现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无设计和开发过程,故对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条款“7.3设计和开发”予以删减; 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产品实现过程中,严格按国家和行业规范及标准进行,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服务可被后续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加以验证,也未使用和不涉及监视和测量设备,故对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条款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6“监视和测量设备”予以删减。1.3 运行的依据本手册是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而成,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是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和期望,实现产品符合性的重要依据;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本手册的要求。1.4 评价的依据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的依据,评价包括:1、内部评价;2、顾客评价;3、第三方认证审核;4、其他相关评价。1.5 质量证实本手册是公司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证实性文件之一:1、证实公司有能力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2、通过公司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包括持续改进体系实施的有效性,确保满足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以达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3、证实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在运行。文件编号: /SC-2015引用及执行标准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2、引用及执行标准2.1引用标准:本手册引用以下标准: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2.2执行标准:在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中执行国家标准规范,具体见有效文件清单。文件编号: /SC-2015术语和定义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3、定义和术语本手册采用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涉及产品提供方面的专业术语在相关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汇编中进行定义。本手册中,术语 “产品”仅适用于:a)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b)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文件编号: SC-2015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在总经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公司按照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由管理者代表具体组织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层次文件和质量记录等体系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为此应做到下述要求: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进行确定。对所确定的过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包括标准中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以及公司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程序(见本手册);确定过程之间的顺序和接口关系,明确对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和准则(详见管理制度汇编和产品实现过程流程图);提供或配置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行和对过程的监视;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过程;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外包过程为:咨询项目的局部分包。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可受如下因素影响: 外包过程对公司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对外包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按GB/T 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7.4条款以及相关控制程序的要求对这些外包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公司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公司满足所有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按照标准要求对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2 文件要求根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的要求,考虑公司现行的质量管理规模及未来的发展、产品特点与复杂程度、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等,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部门,对应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策划,确定需形成的文件;综合部根据策划的结果,组织各部门编制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文件,并贯彻实施。根据策划的结果,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介)包括以下二个层次: 4.2.1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第一层次文件: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第二层次文件:管理制度汇编;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行政文件;质量记录(对公司管理、生产与服务过程所设置的质量记录和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所要求的记录);其中: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文件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宗旨、方向和目的;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是用于规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覆盖了标准除7.5.2、7.6条款外的全部条款;为公司质量活动和生产过程规定了途径,包括标准要求的必须形成文件的程序以及公司为确保生产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程序;b)管理制度汇编规定了公司确保生产与服务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规范、制度要求等,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管理制度、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操作规范/规程、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行政文件规定了公司确保生产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规定等内容;c)质量记录是阐明公司产品质量活动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质量活动的证据的特殊文件,所需要的质量记录,应在程序文件、规章制度、质量计划和其他质量文件中规定。4.2.2质量手册目的:证实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主控职责:a)总经理采用签署或加盖印章的方式负责批准、发布;b)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并组织实施;c)综合部负责编写、标识、编号、更改、分发和保管等控制。控制要求:a)明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见本手册1.1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包括删减的具体内容和理由说明;b)对于已编制了程序文件的过程,在手册的描述中对程序文件的内容进行了摘要描述或引用;c)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控制要求和主要职责,说明了公司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生产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d)对质量手册的具体控制要求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2.3文件控制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控制,以确保文件的有效性,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主控职责:a)总经理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批准;b)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c)行政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外来行政文件的管理和控制;d)业务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过程中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和控制;e)综合部负责编制文件控制程序,并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和控制;f)造价部/招标部/咨询部负责本部门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控制要求:a)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公司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综合部负责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校审、使用、保管、评审、修订、作废、销毁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编制公司的有效文件清单,每年更新、评审,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版本;各部门负责工作职责范围内的相关文件的编写、校审、使用、保管。具体控制要求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2.4记录控制目的: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产品提供过程的符合性,并实现对产品实现过程和体系管理过程的可追溯性。主控职责:a)行政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性质量记录的控制;b)业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质量记录的控制;c)综合部负责编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负责公司管理性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所需的控制;d)各业务部门负责质量职责范围内生产性质量记录的填写、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控制要求a)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b)应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要求。综合部编制公司的质量记录清单。具体控制要求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3 支持性文件4.3.1 文件控制程序4.3.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编号: /CX-01文件控制程序程序文件密级:密版本/次:A/0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予以控制,确保公司内各相关部门及时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2.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类文件的管理和控制。3.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管理制度汇编;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和管理制度汇编; 行政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外来行政文件的批准签发;业务副总经理负责技术文件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有效性的审批;综合部a)负责公司行政公文的起草、发放;并负责行政归档文件、作废/销毁文件的整理、编目、标识、储存、借阅、销毁等;b)负责公司外来行政公文的签收和转发; c)负责公司各类合同文件印章加盖并负责合同的存档工作;d)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修)订、发放和有效性以及质量记录的控制;造价部、招标部、咨询部a)负责本部门技术文件的编制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的识别并负责分发、传递、有效性的控制与管理; b)负责编制本部门的有效文件清单和计算机有效软件清单; c)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汇编的编制、使用和本部门文件的保管;d)负责本部门日常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文件的控制与管理。4.工作程序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a)按文件来源分类: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内部文件 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汇编; 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行政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的质量记录;外来文件 接收的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上级部门、相关方的文件; 顾客、供方提供的文件; 国家、行业和地方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等;b)按文件受控状态分类: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对分发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再实施修改/更改和回收的文件称为非受控文件;反之,为受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接收部门以文件分发部门识别的“受控”或“非受控”标识加以区别。发文部门在文件分发前,依据文件的作用、批准层次、文件使用期限和文件批准的发放范围判断和确定“受控”或“非受控”,并在文件上加盖“受控”或“非受控”标识章。c)按文件有效性分类:有效文件和作废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并在规定的文件使用期限内的受控文件称为有效文件; 超过规定的文件使用期限或失效的受控文件或非受控文件称之为作废文件。公司应按本程序条款的要求对有效文件和作废文件进行管理。文件的构成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第一层次文件: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第二层次文件:管理制度汇编和质量记录;其中: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宗旨、方向和目的;质量手册是用于规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覆盖了标准除7.5.2、7.6条款外的全部条款;程序文件为公司质量活动和生产与服务过程规定了途径,包括标准要求的必须形成文件的程序以及公司为确保生产与服务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程序; 管理制度汇编规定了公司确保生产与服务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规范、制度要求等,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管理制度、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责任制和任职条件、操作规范/规程、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及外来文件等;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阐明公司产品质量活动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质量活动的证据的特殊文件,所需要的质量记录,在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汇编、质量计划和其他质量文件中规定;包括以下记录: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所要求的记录;对公司管理和生产与服务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所设置的各类记录;适用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所规定的各类记录。b)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行政文件:内部各类通知、行政公文、会议纪要等;接收的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上级部门、相关方的外部行政文件;文件的形式公司文件可采用多种载体形式,如文本文件、电子文件、表格、磁盘、录像等。文件的编号与编写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质量手册: LZXBZX/SC-2015;管理制度汇编:公司管理制度: LZXBZX/ZD-;部门工作职责: LZXBZX/BZZ-;岗位职责: LZXBZX/GZZ-;规程与规章(自编): LZXBZX/GC-;质量记录: JL/CX-程序文件顺序号-;其中: LZXBZX表示兰州西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SC、ZD、BZZ、GZZ、GC、JL分别表示质量手册、管理制度、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职责、规程与规章(自编)和质量记录; 表示顺序号; 2015表示文件发布的年份;产品实现过程中,国家、行业有编号规定的作业记录按原编号;外来文件编号沿用原文件号,内部行政公文编号执行公司相关规定。b)文件版本和修订顺序号 版本用:A、B、C;修订顺序号用:0、1、2;组合使用,如B/0表示A版0次修改(首版);第一版一律为A /0,每修订一次,提升版本号“/”后面一位数字,修订五次进行换版,如:版本号:A /1表示第一版第一次修订;A/2表示第一版第二次修订版本号;B/1表示第二版第一次修改,以此类推。质量记录的编号为:JL/-程序文件顺序号-,JL表示质量记录,XX表示程序文件中质量记录的流水号。c)文件的编写质量手册由综合部组织编写,有关部门参加讨论;管理制度汇编由实施该作业的部门负责编写,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讨论;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报告、记录、表格等,由参与上述文件编写的部门、人员编制。文件的批准与评审 a)文件的批准为确保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 质量手册由综合部负责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管理制度汇编由各部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b)文件的评审必要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体系文件进行评审,以确定其是否需要修改或更新。若对文件进行了修改或更新,需按文件批准程序再次得到批准。文件的修改或更新a)提出修改或更新文件要求的部门,应书面说明修改或更新的内容及原因,对重要的修改还应附有充分的依据。填写文件修改(评审)记录,经过评审认为文件确需修改或更新时,由提出修改或更新申请的部门按评审意见进行修改或更新;b) 修改或更新后的文件得到批准后,由发文部门通知文件持有人进行修改或由发文部门将原文件收回统一修改后,再发还文件持有人;c)更新、换版的文件经批准后,由发文部门先将原文件收回报废后,再按原发放范围换发新文件。文件的发放a)发文部门应:发送文件应及时,应按批准的范围发放文件;确保在所有使用处都能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受控文件应编制分发号,文件领用人应在文件、资料发放登记表上登记签收;外来文件中的行政文件;由综合部负责登记和发放,领用人签收;b)文件更新或换版时,文件发送人应严格执行先收回作废文件,再分发现行有效文件的原则。文件的管理文件的使用部门应保持清晰、完整,便于识别。a)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识别对有效文件由综合部负责编制公司有效文件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发布;每年年初由综合部对公司有效文件清单进行确认和修订;国家、地方及行业部门颁布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的更新换版,其有效性、适宜性由综合部识别并及时更新有效文件清单,发放并通知有关部门。b)文件的标识质量手册、管理制度汇编由综合部在封面上加盖“受控”印章或“非受控”印章,注明分发号; 发往体系覆盖各部门、发往认证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盖“受控”印章;发往顾客和相关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盖“非受控”印章; 其他受控文件纳入有效文件清单进行控制和管理,加盖“受控”印章。综合部将所发文件名称、数量、发放范围登记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中,文件接收部门签收;收文部门将接收到的文件记入本部门的收文登记表中,以便于识别与追溯。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对已失效或作废的文件,由综合部加盖红色“作废”;需保留的作废文件或资料都必须在文件和资料的醒目之处加盖“作废留用”章,并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以防错用、误用。c)文件的归档、编目与防护各类文件或资料(包括声像技术文件和资料)按规定归档、编目立卷,同类文件和资料应统一登录、编目,易于识别和检索;归档后的文件,需临时使用时,应按规定要求申请借阅,并及时归档。文件持有者工作调动时,应向综合部清退所有领用的文件和资料。归档的文件和资料经接收人验收,确认完整、齐全后方能存档。归档文件和资料应妥善保管,确保文件完整、清晰。综合部应建立资料管理制度,并有可靠的防鼠、防潮、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d)文件的销毁综合部将需销毁的文件名称、数量等进行登记,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文件销毁可采用粉碎等适宜方式;文件销毁后,销毁人和监销人签字确认。5.相关/支持性文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文件修改(评审)记录有效文件清单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文件归档登记表收文登记表 文件销毁清单 计算机有效软件清单91 文件编号: /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程序文件密级:密版本/次:A/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以及为公司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范围 适用于为证实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各种记录的控制。3.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质量记录清单;行政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性质量记录的控制;业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质量记录的控制;综合部a)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质量记录的发放与存档工作;b)负责本部门体系运行记录和管理记录的收集、标识、编目和保管与控制。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体系运行记录和生产/服务过程记录的收集、标识、编目和保管与控制。4 工作程序质量记录的分类a)按作用划分:管理性记录和生产性记录;b)按质量体系要求划分: 质量手册、管理制度汇编所要求保留的记录; 为确保生产与服务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记录(来自顾客、供方的质量记录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要求保留的记录;质量记录的形式与格式a)公司质量记录可采用多种载体形式,如文字记录、电子记录、表格、磁盘、录像等。b)质量记录格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所规定使用的记录格式;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前或后,在生产/服务和管理活动中仍适用的记录格式;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重新提出的或对原表样更改的记录格式,由各使用部门负责编制后,报综合部申请编号,经确认后的表样,由综合部登记、编号、保存和公布。质量记录的要求a)质量记录应完整、清晰、真实、准确,易于识别和检索; b)填写质量记录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记录一经填写,不允许涂改,如经验证原始记录确实有误必须更正的,由原填写人“杠改”并签名和注明更正日期。质量记录的管理a)质量记录的标识每个记录都应有唯一性标识(表式编号)。由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统一设计表式和编号;国家、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标识方式有明确规定的应采用规定的方式;综合部建立公司的质量记录清单,各部门建立和保持本部门质量记录清单,管理者代表批准;综合部每年对公司的质量记录清单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确认,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及时公布下发。b)质量记录的归档、保存、保护质量记录保存期限执行质量记录清单的规定; 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规定有关的记录保存期一般为三年; 与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有关的行业记录,保存期按行业的相关规定执行; 保存期限国家、地方和行业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要求;各部门必须把本部门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记录分类,依日期顺序整理好,达到归档要求,完善保存;有报送要求的质量记录,应按规定要求归档到综合部保管,执行公司管理规定;记录的贮存环境要适宜,确保符合防火、防潮、防鼠、防蛀、防尘和防污染的要求。日常要及时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质量记录保存的媒介形式可以是磁盘、光盘、录音、录像、照片、纸张等。c)质量记录发放,借阅或复制各部门向综合部申请领用所需记录空白表,由综合部统一发放;各部门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重新设置的质量记录在使用前执行记录的要求和标识的规定;各部门保管的质量记录应便于检索,需借阅或复制时要经所属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借阅登记。d)质量记录的销毁质量记录若超过保存期限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销毁时,由本部门填写质量记录销毁申请交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由综合部执行销毁。5.相关/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清单质量记录发放表质量记录销毁申请文件编号: /SC-2015管理职责质量手册密级:密版本/次:A/05、管理职责总经理及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积极充分地参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的活动,并发挥领导作用;将公司的经营宗旨,奋斗方向和内部环境高度统一起来,激励所有员工为实现公司经营宗旨、质量方针和目标而努力工作。5.1管理承诺总经理是公司对顾客进行管理承诺的代表。按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的要求,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总经理应做到以下工作: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制定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评审活动;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其它必要的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运行。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总经理应在公司上下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的质量管理原则,以实现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为最终目标。公司各级领导通过市场调查、合同洽商、网络等机会,收集与顾客有关要求的信息,与顾客进行充分沟通,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各种方式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在公司的各个层次上进行沟通、传递和执行,确保准确及时地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质量要求,改进管理过程和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公司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也会随时修订,因此公司已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5.3质量方针目的:明确公司质量宗旨和方向,为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主控职责:a)总经理负责制定、评审、批准和实施质量方针;b)管理者代表负责收集、参与评审质量方针,并监督检查质量方针的实施;c)综合部负责质量方针的实施与管理;d)各部门负责质量方针的具体落实与执行。控制要求:a)必须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适合公司的规模和所有制形式;充分体现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b)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c)在公司内得到沟通,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d)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公司质量方针见本手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5.4策划5.4.1质量目标目的:为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并确保质量方针的实现。主控职责:a)总经理负责制定、评审和批准公司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分目标;b)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质量目标、质量分目标考核的控制; c)综合部负责对质量目标的分解、汇总和考核进行规定,并组织实施; d)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分目标的日常考核与实施;控制要求:a)必须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b)包括满足顾客要求、产品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内容以及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c)定量描述为主,确保目标可以测量;d)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e)各部门质量目标的制定应充分结合部门质量职责,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目标内容见本手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发布令和关于下发公司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具体控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目的:达到和满足质量目标和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4.1规定的总要求。主控职责:a)总经理负责主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b)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结果的实施,组织编制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要求:a)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生产/服务过程和活动,包括删减及删减理由;b)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需要投入的总体资源;c)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效率,定期评审质量目标的实现状况,寻找不足和改进的机会,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d)及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体系文件、生产/服务过程、资源等的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因内外部环境或条件或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具体控制执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汇编、产品实现过程流程图、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和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等。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完成后,总经理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中各部门的质量管理的职责、权限;应充分考虑各部门之间的接口问题,保证他们的职责分工明确,相互联系顺畅,使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发生作用时,成为一个有机的、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系统。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应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相互有联系;通过各部门行使各自的职责、权限,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见“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和“领导层及各部门质量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在本公司管理层中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见本手册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和“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5.5.3内部沟通目的:沟通信息,协调步骤,统一行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主控职责:a)行政副总经理负责内部沟通活动的控制;b)综合部负责内部沟通的协调与实施;c)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内部沟通的协调和实施。控制要求:a)沟通的内容: 包括顾客、供方、相关方或公司自身需求的变化;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产品实现过程应用和控制的充分性和适宜程度;顾客投诉等;b)沟通的方式:各类专题会、内部办公会、板报、电话、面谈、内部文件、局域网、内部刊物等;c)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沟通渠道,在履行职责和权限的过程中,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顾客意识、法律意识,清楚了解让顾客满意是最基本的要求,努力实现内部沟通的有效性。具体控制执行管理制度汇编等。5.6 管理评审目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主控职责:a)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并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b)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活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c)综合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并负责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d)各部门负责管理评审活动输入、输出信息及评审结果措施的实施。控制要求:a)总经理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 根据质量方针、目标的完成情况、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审核结果(重点是第三方审核)确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两次间隔不超过12个月; 当社会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内部组织机构等发生较大变化时,或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以及顾客等相关方提出重大投诉等由最高管理者决定增加评审的频次。b)管理评审输入要求:管理评审输入资料(报告、质量记录等)由各部门依据质量职责进行编制和提供,并于管理评审活动开始前,按规定时限报送综合部。 审核结果:包括各种审核(如内审、第二方、第三方)的结果;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 生产/服务过程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对生产/服务过程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组织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 改进的建议。c) 管理评审输出要求:管理评审输出结果由综合部汇总,综合部保持管理评审活动记录并督促检查和验证各部门制定措施的实施效果。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生产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资源需求等。管理评审活动具体控制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7 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改进控制程序管理制度汇编文件编号: /CX-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程序文件密级:密版本/次:A/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全面评审,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确定持续改进的方向。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控制。3职责总经理 a)负责策划、组织并主持管理评审,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b)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对现行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改进做出决定;c)负责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资源的配置。管理者代表a)协助总经理制订管理评审计划,审阅各部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b)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会议;c)向总经理报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建议;d)组织并监督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的实施。综合部a)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做好管理评审活动的组织准备工作;b)负责会议的通知、签到和会议记录,根据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交总经理批准,保存管理评审记录;c)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组织检查各部门对管理评审决定的实施情况,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各部门a)按照管理评审通知的要求,针对本部门的职责准备本部门的评审输入材料并形成文字,交送综合部;b)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结合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情况,向总经理报告本部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需要在管理评审中解决的问题;c)组织本部门实施管理评审的决定,向管理者代表书面报告实施情况及效果。4. 工作程序管理评审的频次与时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在特殊情况下(当社会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内部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化时,或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以及顾客等相关方提出重大投诉等)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的频次。管理评审的时机根据质量方针、目标的完成情况、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审核结果(重点是第三方审核)确定。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管理评审的重点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绩效的评价,即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以及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a)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质量方针和其他要素是否符合公司的性质、规模等控制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合于市场需求、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变化; 是否适宜于公司产品的变化,是否适宜于本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b)对管理体系的充分性的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体系对公司在生产与服务过程识别是否充分;内、外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体系范围内是否得到充分运行;体系建立、实施、保持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否充分。c)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体系能否保证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体系能否对生产与服务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评价体系能否通过监测、测量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活动,形成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评价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否得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反馈意见。d)自上一次评审以来执行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