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七十年代在台湾,家家户户都在编草席,草帽,各种草制品,我印象好深呢,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太都在编这个东西,我在她旁边待了很久很久,我知道不能随便为人家拍照,所以没有拍下那张照片,可是她的印象一直留存在我的脑海里。这样一个盲人却能很快地编出一个物品,我完全不能理解一个失明的老人只用手和触觉,来做这么高难度的工作。她所编织出来的手工艺品,会一批一批地送往一个市镇去卖,那个地方在台湾很有名气的。一个学经济的人和一个学美术的人,在对待一个问题上是否有所不同,我不知道,产业的创造那是美的,我们也可以说它人情纯厚,这是一个信仰的东西,就把地方生产出来的一种草大夹令,用来编织成许多许多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色彩的工艺品,并且还不断地在创新。70年代产业都在转型,我不能跟人家说“园里”是多么多么地美,那样会被人家误解或嘲讽,你也太怀旧了吧?社会是要快速进步的,二十多年来我们有了太大的进步,都有许多新的产业科技发展出来,这“进步”的定义,我们是不是太急躁了,当我们急匆匆地把小镇的产业都丢掉了时,好像我们赢得了一个好的竞争力,我虽然不敢快速地下上结论,它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但是,我常常思考的是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流失掉的东西我们是否还能用如此大的代价再把它找回来?包括经济、伦理、美学。“园里”是民间产业的一个基础,我现在住的地方是在一个观山脚下,这个地方沿着淡水河,由于“观音石”的出产便成了打石业的一个重要基础,过去所有的石雕都沿着这座“观音山”而闻名。刚来这里时,还有一家一家的小店,用手工砸或雕刻这些石头,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做这些东西了。从美术的角度来讲,我有些恐惧,那些手工的东西在慢慢地消失。我在东海担任系主任的时候,还经常带领学生到水里的一个制缸业来参观,我们现在家里的大缸已经不多见的,当我看到一个师傅把一团泥土快速地丢到转盘上的时候,脚一推,很快就拉出了一个大缸,有30公分高,通常我们的水缸是最高的,当他把它拿下来之后,放在一处阴干,一个好工一天可以做出400多个这样的缸。84年,我带着一批一批的人去看时,那缸已经有点卖不出去了,因为那时已经有塑胶的白色水缸出现,这种传统的产业就这样在慢慢消失,我常常被朋友们批评说我太怀旧了,那种乡愁,很可能会将台湾停滞在原始阶段。所以我也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太怀旧。其实,我怀念的并不是什么草编、土缸,而是怀念日渐萎缩下去的手工艺。那些先进的国家,在这方面都有保留或保存,像日本做和服的老师傅,他的染带技法,都把其视为国宝,要求他把他的和服染带技法流传下来,如果失传,那将失去很多东西。我们的双手,当它触碰到一种东西,并用这种东西,制造出脑海里的造型,那是一种创造,凡是人类进行的艺术活动,都与我们的双手分不开的,跟观念分不开,跟材料的认知有关系。就现在做高科技的人,大概也离不开这三样东西,手、材料、思维,将我们的大脑中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样的人类文明一直在发展。每一个乡镇的发展都是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思维和手而成的,这是一个产业的基础,但是当它经过一个大的经济转变时,可能就被遗忘或丢弃。美农(好像是一个地名)那里,刚开始时是制造雨伞、油纸伞、竹帘,非常漂亮的竹帘制作,慢慢转型到种植烟叶,我去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在种烟叶。那时很多朋友会跑到美农那里摄影,在台北快速转型的过程当中,美农还保留了“美”,这是我用的字,麻烦的是,这个美到底是什么?是那些客家太太们穿的蓝布老式的衣服吗?是那些黑瓦红砖盖起来的房子吗?其实,美,很抽象。可是到过美农的人都说:“美农很美!”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个时候台北都在盖现代房子,老房子都在拆掉。那些永远也没盖完的房子,总是露出一个白灰色的水泥墙,总是在楼上露出四个柱子,是钢筋柱子,直到现在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好像总是有一种“野心”,还要往上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半截子工程”。这些让我很是压抑,而原来的美农,它只要是房子盖完上了瓦,它就收尾了,一切都是利利索索的,这里面有一种安心的东西,虽然它们盖这些房子的时候,时间很长,但是它与整个环境是一个和谐、和种别致的搭配。美农有一位知名的作家,他说:美农就像是一座“笠山”斗笠的“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能够和谐在融在一起。可是当我看到房顶上四根柱子立在那里时,我就会感觉,这个小镇突然有了很大的野心或是其它什么东西。如果美这种东西在传统里面能够传承下来的话,就是土、木,它是一种非常简单简约的东西,当我们从各国进口新型建筑材料时,我们有没有判断力和选择能力,还有审美能力,就决定了一个地方是不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并不多,它是一种选择。不多并不代表少,它具有一种谐调性、一种统一性。我朋友从大陆回来后,说江南很漂亮,白墙黑瓦,因为它很简约就是白加黑,不杂。它们从明清以来就是这样的白墙黑瓦,所以,它们保留下来了,可能现在也不行了,无非是因为东西多了,这就是对美的一种考量,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怎样将它们放在一起才是对的。我们并不怕花样品种多,但是这些东西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怎样和谐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才是最重要的。以前,一到放假时,我们常常会往乡村里跑,因为那里有一种稳定的力量、厚实的力量,很多朋友会去“陆港”,那里有传统的做席的工艺,一个酒壶、一个烛台,他们的手的灵活性真是让我们目瞪口呆。而头几年它们就建筑了一座香客大楼,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建筑这么一座大楼,这样一来我对小镇的古文化一下子就失去了信心,我们没有保留,只有失去,失散的东西被一些虚夸的东西所替代。原来那些我们认为很美的乡镇,现在都变得很尴尬,没有几个能自觉地将原来遗留下来的古迹保留得更好,原来我们到“陆港”,我们看到那些雕花床、雕刻的椅子,都非常非常漂亮,而现在他们舍弃了,而是买回来那些充塞了稻草或是麻类的沙发,他们不懂那些木头制作的家具有多好,我想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是我刚才所讲的“选择”,在这样的一种迷乱和遗失的选择面前,美,就完全失去了。我常常问:美跟竞争有关吗?1984年东海要成立美术系的时候,让我做系主任,然后我就跟校长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所有的系都设完了才想到美术系?一直到今天,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如果在社会上打拼,要他选择一个职业,他肯定不会选择美术,也不会选择艺术。总觉得美没有什么竞争力(说得好,我就是这样想的)。都可能会选择医学、法律。这时校长对我说,我也没有想设美术系,我是想设“大众传播系”,只是教育部门觉得我们这里没有艺术系,只有这两个系,一个是美术系,一个是大众传播系,让我选,我就选了美术系(大家都笑了)。四月分通知说成立美术系,我就开始紧张筹备,我的心里很虚,因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竞争力,在这么强大的竞争力面前,你如何指使“美”成为你的竞争。尤其我是一个从事美术教育,如何将一班人一进到学校(30人吧),就能让他们觉得美是有竞争力的,其实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如果你有那么一天,花了好贵的钱买了一座房子,一进去才发现,里面的主墙都是空的,也不会相信那张画会是他的画,这实在上大费周章,我们所说的美,就是墙上挂的那幅画吗?如果是音乐呢?如果是戏剧呢?如果是舞蹈呢?我想那个竞争力,你就更不敢去想它了。但是我们又看到在人类的整个文明过程当中,美,从来没有缺席过,在先进国家的发展中,美,从来都是如影随形,这也就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现在我们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看不见的竞争力。“看不见”这三个字非常有趣,它如果是墙上的一幅画,是能看得见的;如果它是一种音乐,它也能听的到,感觉得到。而我们现在谈美,不一定非得和艺术结合在一起,而往往是和另外一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创造。前两年,在台湾办了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是全世界巡回,我的一些美术界的朋友都去看了,都很失望:没有蒙娜丽莎啊!再离谱一点地说:没有最后的晚餐啊!那我解释说:最后的晩餐那是一幅壁画。那个展览我是很关心的,那是达芬奇六千件手稿,他有一个笔记本,在现场上大家都看到了,很小的一个笔记本,里面全是他的记录,很珍贵的,是他在去世以前都有被其他人买去了,最后一本是比尔-盖茨买去了,他一直认为这一批手稿将是21世纪非常重要的。里面有桥的理论,还有飞行理论,特别是他对鸟飞行,他曾经解剖过很多鸟,看到它们翅膀的伸缩,他还尝试用不同材质把鸟儿的翅膀复制出来,后来他自己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错了,不是鸟的翅膀问题,而是空气的压力问题,使得它们能够展翅飞翔。在这个小本子里记录了他无数无数成功或失败的东西,是近五百年来所有科学发展的基础,正因如此,这个展览在世界各地展出时,人们发现达芬奇不是一个纯粹的画家,至少不是一个画家,他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者,他所关心的原本的东西都是跟创造有关的。上次来展览的时候,有一个马头琴,那是达芬奇自己设计的,他懂音乐,算是一个音乐家,他将一根草系在琴上,来拨动它发出声音,多大的力气才能使它振动以及它的频率等等,他都记录得很清楚,他相信声音是一种波,他可能声波最早的一个研究者,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都是他研究声音理论的基础。等一下我们将会讨论绘画并不一定只是画,它很可能是思维的一种模式,所以在画画的过程中,是你揭开很多神秘理论的一个过程,有时我们看不大懂它的图,他画的那些水波,也常常到水边把石头丢到水里,观察石头多大的力气才能使它升起多大的浪花,多大的力气才能使涟漪荡起多少圈,到什么情况下才会停止等等,这种波各声波有什么联系呢?研究表明,他曾经还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划开一根火柴,他写道:光可能也是一种波,只快和慢我无法计算。我想这就是达芬奇,并非是一张画的问题,而是他在为人类进行着某种探讨,对那个神秘领域的探讨,他所探讨的东西是非常复杂的。有人托他画一张圣教的画,里面有一个很瘦的老人,手里拿着一块打击身体的石头,被称为“苦行教派”,很多人都画过这样的画,只要找一个瘦瘦的老人,手里拿着一块石头打击着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而达芬奇却想了解哪几块骨头或肌肉会动起来,因为当时没有解剖学,因为宗教认为身体是神创造的,所以是不可以研究的,所以他就偷偷地用尸体来解剖,这样的事情在当时是会被人家告状的,会误认为他是在搞巫术,所以他必须是秘密地进行,我们知道他对解剖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他在米兰时,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公墓里面研究了30具尸体,包括老人、小孩、女人男人,还有怀着孩子死去的女性,把子宫解剖出来,看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连动脉和静脉都做了解剖,第一个发现进入心脏的血液和从心脏出来的血液是不同的,他从医学、生理学、解剖学上他都称得上是一个鼻祖,这人的身体这么地复杂,当一具尸体所有的都腐烂了,只剩下毛发,如何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惊人的探索过程。其实他与我们现在所讲的美差别很大,可是他也是在寻找一种不可知的东西,有一个东西是非常让我感动的,那么精密的解剖被他做完之后,在一堆毛发和奇怪的东西里面,他只说了一句,“我没有找到灵魂的东西”。那么,人类一直说的灵魂到底在哪里?达芬奇的一句话,这里的美就出来了,我相信,美是在人类存活中的艰难、辛苦、幸福、欢乐当中所发生的信仰的那种东西。或许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相信什么灵魂、什么信仰,达芬奇要证明的东西,和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到底存在否?现在看来,美,就是一种信仰。它跟灵魂一样,到现在都无法得到一个证明,无论它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它对人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达芬奇是第一个找到人体内静脉的人,直到今天,我们也很难给他归类于科学界还是艺术界还是音乐界,而美却是这些的桥梁,它或许是一种秩序,也许是一种信仰。在一个社会里,美,并不是有多少音乐家、多少画家、多少美术家,而更在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当中怎样把美作为他自己行业里面的一个潜在的创造力。我们可以把美看成是创造力的一个征兆,它也以变成自己习以为常生活状况,一种美,可以使一个普通的行业状况变成创造力。如居里夫人,当她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但是,她总是相信,她所需要的东西就在那里,当她最后终于研制出来后,那种永不放弃的潜能从她的脸上表现出来。可见,美,是一个重要事件的开拓者。我们在看一朵花时,就会觉得花很美,花没有不美的,但是,它在生活里根本没有什么功利,可是它却使你有一种征兆,它会让你的生活里充满了生机和美。当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布道时往往也是拿着花示众。如圣经里当耶酥拿花时,他的弟子笑了,他就把花给他了,这时,所有的道理都在花里了,不用语言、不用文字来传,这就是心心相印,是一种领悟,那么去参悟一朵花的开放,不见得就比知识逊色。这也让我想到我们的教育里,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少了一点。当我们看到漫山遍野盛开的花儿凋谢时,你走过去,你是不忍心去踩它的,你的这种不忍,就是文字和语言所不能的了。这样的东西虽然不能考试不能算学分,这就是生命里面考试和学分都不及的东西。生命里的这一时刻,是你生命中的不糜烂、不肮脏的部分、不堕落的部分、不腐败的部分。当一个社会都变得肮脏不堪,你能对一朵花产生不忍,不折损它、不侮辱它、不蹂躏它,是对生命本质的东西的尊重,是生命中的最高典范。所以,这样的竞争力是完全看不见的。但它在整个生命当中潜伏着,是我们无法估量的东西。美学,真正研究的内容是艺术里的美,更恰当的说法是“感觉学”。研究人类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感观经验。这五种感觉潜伏在我们身上,为我们提供的情报,也影响我们的情绪,它跟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关系。可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是用这五种感观去收集、去储藏一些信息。这就是印度古老文明中据说的眼、耳、鼻、舌、身。如果与艺术发生关系的话,这五种感观不一定全备,艺术行为是与眼睛有关;音乐是与耳有关;触觉是摸的艺术和闻的艺术(即嗅觉的艺术)都还没有完全成型,严格讲起来,人类真正运用这些感觉并没有那么大。即使在动物身上这几种感观也是非常活跃的。康德是一位对美学有很大贡献的人,他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这个句子不太容易懂,我来解释一下,比如我们在听一首音乐,我们在看美丽的晚霞,这种喜悦感是没有目的、没有功利的。我们平常的许多快乐都与功利有关。特别是德国的美学系统,它与未来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被限定在一个功利的范围内,如考取了好的成绩,你帮助了别人而别人给了你更大的好处。我们都应该来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是无目的的快乐!那么如悠闲生活,这种生活可以说是有目的的、也可以说是无目的的,看你自己如何去想它。如果你觉得你自己的存在更是一种作品,那样它的目的性才能解除,也包括功利性。所以说我们今天所讲的“看不见的竞争力”与“无目的的快乐”是内涵的相通,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的话,那就能保持你自己的一种创造力,不是当下的,而是在未来的生命里去突破的。在科学上已经证明,人类的视网膜可以看到2000多种颜色,而现在我们是看不见的,只能看到几种色彩,这种感觉是粗糙的,真正开发出来,那是非常惊人的。音乐也是一样,曾经的一些音乐是不被接受的,而今却称之为古典音乐,非常受欢迎,也就是说我们在听觉系统里面,对音的感觉也受制于感性,对于现代的某些音乐,我们认为是噪音。这就是说某个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新的东西,我们都有一种美的惰性,美是有惰性的。佛罗伦萨美术馆里的维纳斯雕塑,上面的颜色有无数种,所有的仿制品都做不出来。若你看到原作那你一定会说真漂亮!我们现在所有美的资源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怎么开发?如巴黎的罗浮宫,当你有钱了,你也有一定的审美标准,你一定会想到罗浮宫去看看,这样的一种梦想,那是媒体不断地宣传的结果,蒙娜丽莎是怎样变成美的符号的,是背后一直推才变成人类的符号记忆的,看了蒙娜丽莎,是使你如何将自己的美激发出来,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个完美的母亲,这个母亲温柔、美丽、善良、慈悲,可是这些是你心中的母亲形象,而现实当中,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贫穷家的女儿,如果你能画出他心中的母亲的样子,那你是胡说,你永远也画不出你想象中的美丽,因为他母亲是缺席的,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人的一生怎样活,都会有遗憾,如果你有信仰和渴望,那你就会产生出一种美,这种美的产生会使你很痛苦,关键的是你怎样去理解遗憾给你带来的崇高的向往,然后尊重、包容,将这种遗憾变成生命中的圆满。而处理不好这种遗憾,变成了生命中的抓狂,它将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无论从美、从伦理、从道德上、从权力和财富上都是如此。财富怎样赚也有遗憾,伦理如何妥帖也有遗憾,面对母亲的衰老,面对兄弟姐妹的不和,面对子女的种种情况,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而面对遗憾时的一个从容,那就是美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时刻。如果你面对遗憾,你无法理智从容地对待它时,你将变成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当我们吃得饱,还有许多食物放在你面前,你开始选择你想吃的东西时,这时会产生一种美。你的感觉在最舒畅的情况下才会有美。这种看不见的竞争力是非常有趣的,它是不炫耀的、不嚣张的东西。一个朋友装潢一个豪宅,里面全部是牛皮包装的,华丽的大吊灯,还有大厅里的小桥流水而这一些,从美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放到僻静之处产会有美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东西太多了,无从选择,只要是值钱,全部用上,没有节制那种传统的东西,有人说这是道德的东西,但我觉得是审美的东西,而美恰恰是刚好的、不是多余的、不是一个反自然的状况。所以,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感观最大的挑战时刻,而我感觉我们的感观现在是一败涂地,我作为大众美学教育,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对感观的不尊重,以及个体的无限的嚣张和扩大,沉静下来时,我不觉得我做了什么,我们必须从这里面好好的检讨和反思。下一步我们应该做的是,让那些浮动的东西沉静下来。我自己经常会回到一个小镇里住上几天,看看书,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访广告公司心得体会模版
- 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护理
- 住宅-生活用房
- 世界旅游形象大使长三角特别赛区
- 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 课件 第四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交叉与融合
- 疮疡日常护理
- 运营能力规划
- 作业治疗器材
- 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牛羊产后护理
- 德阳市绵竹市2023年三下数学期末含解析
-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医学专题-呼吸困难识别、处理与转运原则
- 管理英语3课件
-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考核试题
- 同济大学实验报告封面
- 《医学影像诊断学》分章节试题库含答案大全
- 申根签证申请表
- 知识点一RLC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 淘宝运营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