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2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3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4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立法权B财政权C监督权D审判权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D竞争的范围不同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5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6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1【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是他的理论品质。教材1921页。2【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恩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教材27页。3【答案】C【解析】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教材35页。4【答案】D【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教材44页。5【答案】A【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教材51页。6【答案】D【解析】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教材68页。7【答案】A【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教材102页。8【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教材108页。9【答案】B【解析】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限制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因此,任何真理都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教材116117页。10【答案】A【解析】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教材157页。11【答案】D【解析】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教材134页。12【答案】B7【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教材139页。13【答案】C【解析】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材173页。14【答案】B【解析】商品的二因素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教材184页。15【答案】D【解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教材190页。16【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把资本家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并不全部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教材205页。17【答案】C【解析】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教材219页。18【答案】A【解析】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一年之内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一年之内资本的周转次数越少,资本周转的速度就越慢。教材228页。19【答案】C【解析】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教材232页。20【答案】D【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便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教材237页。21【答案】D【解析】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教材253页。22【答案】C【解析】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教材257页。23【答案】A【解析】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教材273页。24【答案】B【解析】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教材291页。25【答案】D【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它已经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发展日益受到单个私人资本限制和束缚。教材298页。826【答案】C【解析】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教材332页。27【答案】A【解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教材323页。28【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教材323页。29【答案】B【解析】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教材342页。30【答案】A【解析】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教材22页。31【答案】BCD【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教材5671页。32【答案】ABD【解析】用成语故事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教材66页。33【答案】CD【解析】真理的客观性包括两层含义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只能是实践。教材114115页。34【答案】ABCD【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教材153162页。35【答案】ABC【解析】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教材214页。36【答案】ABCD【解析】垄断阶段竞争的特点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教材272页。37【答案】ABD【解析】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教材225页。38【答案】AB【解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教材202页。39【答案】ABCD9【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腐蚀,又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压制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教材317页。40【答案】ABCD【解析】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教材341349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教材9396页。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答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教材176页。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答1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叫可变资本(V)。(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教材201页。10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答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从上层建筑方面看,政治制度与法制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扩展,意识形态中的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教材293296页。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教材331335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答1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2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时分析形式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主流。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前进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那是支流。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好形势。教材64页。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围绕取得有利投资场所和争夺较高利润率而展开竞争。竞争的手段是资本再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即资本家把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投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原来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生产的商品数量相应减少,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利润率提高。相反,原来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利润率则逐步降低。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要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112平均利润的本质平均利润就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教材241243页。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12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11生产方式是()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基本动力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D唯一动力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先进思想的传播C英雄人物的组织D人口数量的增多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最多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最少劳动时间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自由竞争规律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价值规律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使用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交换价值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A运输时间B劳动时间C非劳动时间D流通时间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B平均利润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13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B股息和汇率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A卡特尔和托拉斯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B恩格斯C马克思D斯大林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波兰人民共和国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和压迫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A产生B性质C具体特点D变化发展14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A(VM)CB(CVM)CCC(CVM)(VM)(VM)D(CM)V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金融寡头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42简述意识的本质。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15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6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材1516页。2【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教材5页。3【答案】A【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教材35页。4【答案】D【解析】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见教材40页。5【答案】C【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见教材56页。6【答案】D【解析】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见教材85页。7【答案】A【解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见教材100页。8【答案】C【解析】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即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实践认识实践。见教材105页。9【答案】B【解析】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认识和对象(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见教材113页。10【答案】B【解析】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见教材147页。11【答案】D【解析】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17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见教材134页。12【答案】C【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见教材158页。13【答案】A【解析】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见教材159页。14【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见教材186页。15【答案】D【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见教材191页。L6【答案】C【解析】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叫可变资本(V)。见教材201页。17【答案】B【解析】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见教材205页。18【答案】C【解析】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见教材210页。19【答案】D【解析】流通时间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时间。见教材228页。20【解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见教材241页。21【答案】D【解析】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因此,利息与企业利润成反比。见教材251252页。22【答案】A【解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见教材260页。23【答案】C【解析】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因素。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见教材255页。24【答案】B【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见教材284页。25【答案】C【解析】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见教材286页。1826【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的它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见教材296297页。27【答案】A【解析】1921年春,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见教材310页。28【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见教材334页。29【答案】C【解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举行了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见教材309页。30【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见教材320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答案】BCD【解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因地制宜”反映的哲学原理是根据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教材66页。32【答案】ABCD【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见教材9596页。33【答案】ABD【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见教材145页。34【答案】ABC【解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见教材174175页。35【答案】ABC【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劳动力;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见教材198页。36【答案】ABC【解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VM)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引申条件(CVM)CC,即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CVM)VMVM,即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见教19材233页。37【答案】ABCD【解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见教材323324页。38【答案】BCD【解析】见教材277278页。39【答案】ABCD【解析】无产阶级革命史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最终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见教材305306页。40【答案】ABCD【解析】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全体劳动者都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成果也属劳动者所有。人民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全民教育高度普及,人们的潜在才能和各种爱好,都有了通过学习培训和深度教育而得到发挥和提升的机会。见教材347348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一身,是因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一致性。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通过科学性来保证。(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见教材1618页。42简述意识的本质。答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20(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见教材8284页。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答(1)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见教材257261页。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答(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见教材273页。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答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见教材360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邓小平总结了新的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素中去时,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21(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见教材138139页。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技术》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事档案委托管理合同模板
- 某戏剧家协会剧本创作扶持工作方案
- 某舞蹈家协会艺术扶贫推进计划
- 第5课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2007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2007
- 某包装机械厂精益生产推进工作方案
-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统编版)
- 2025年汽车销售代理佣金合同协议
- 某食品机械厂研发部小试实验计划
-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与应急救援预案
- 无讼学院实习律师培训结业考试题目含答案
- DG-TJ08-2021-2025 干混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 养老院护理员培训课件
- 关于畜禽交易管理办法
- 神经内科眩晕病例讨论课件
- 管制刀具班会课件
- JG/T 528-2017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率测试方法-测试舱法
- 林火监测与预警课件
- 会计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电子书
-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与进步跟踪表
- 2025年驾驶证资格考试科目一必刷题库及答案(共42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