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诗两篇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四环节教学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金色花教学过程第一循环自学质疑1、请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参考资料: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轻声读一遍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在课本上做上标记。【2】读完后,借助工具书,读准并掌握做标记字词的读音或意义。注意标注重音,把握语速、节奏和感情合作释疑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标记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在标记有争议的地方说明理由,达到意见基本统一。展示评价1、各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可读某一节也可读全文)2、听读后,临近的两个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第二循环自学质疑1、 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钢琴曲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 练读,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根据听读和自己的体会,说说各节表达的朗读情感:合作释疑1、与小组伙伴交流你对这首散文诗朗读情感的理解,并选择两节读给小组伙伴听听。2、小组内通过交流对这首散文诗的朗读情感达成一致意见。展示评价1、各组的_号进行朗读展示,要求:读出文章的情感美。2、展示后,老师简要分析朗读时各节应体现的情感和各组朗读表现并评价打分。第三循环自学质疑默读诗歌,感知诗意,思考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小男孩(妈妈),从_看出。”句式说话。 【2】细心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7)诗人为何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合作释疑与小组伙伴交流你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并虚心请教小组伙伴,修改完善答案,准备展示。展示评价1、按照老师的分工,请各组的_号口答展示,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2、老师在听答中评价打分。参考答案:【2】(1)(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2 ) (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 (3)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4) (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 (5) (妈妈寻找孩子的焦急和找到孩子后的惊喜心情;“我”为妈妈做好事保密的高兴和调皮。) 【2】(6) (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 【2】(7)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巩固提高 让学生根据以下板书内容对课文进行复述并总结文章主题,然后让学背诵课文。板书 :金色花 泰戈尔 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 母子情深。 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第一循环自学质疑1、请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参考资料: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轻声读一遍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在课本上做上标记。【2】读完后,借助工具书,读准并掌握做标记字词的读音或意义。注意标注重音,把握语速、节奏和感情合作释疑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标记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在标记有争议的地方说明理由,达到意见基本统一。展示评价1、各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可读某一节也可读全文)2、听读后,临近的两个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第二循环自学质疑1、老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配乐班得瑞钢琴曲童年)(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合作释疑1、与小组伙伴交流你对这首散文诗朗读情感的理解,并选择两节读给小组伙伴听听。2、小组内通过交流对这首散文诗的朗读情感达成一致意见。展示评价1、各组的_号进行朗读展示,要求:读出文章的情感美。2、展示后,老师简要分析朗读时各节应体现的情感和各组朗读表现并评价打分。第三循环自学质疑细心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3、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4、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5、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合作释疑针对以上问题请同学们在认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法,有分歧的地方小组进行讨论解决,做好展示准备。展示评价老师让每组的组长从以上各题中抽题,根据所抽题目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分。解决不了的问题或不容易掌握的问题老师进行讲解。参考答案:1、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2、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 3、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4、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5、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