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肖少北,进入,1,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学习理论第三章学习迁移第四章知识学习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六章品德学习第七章动作技能学习第八章动机与学习第九章人格与学习第十章认知与学习第十一章外部因素与学习,2,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作出适当的评价;2、能陈述教育心理学的任务;3、能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4、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列举各个发展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贡献。重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提要绪论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进入,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4,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综述。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二)通过评说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种种心理现象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一)理论任务,即不断完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以及邻近学科的发展。(二)实践任务,即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帮助和建议。,5,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论(一)哲学方法论(二)具体科学方法论,主要讲述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研究设计的方法论问题。二、具体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调查法;(四)个案法等。,6,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一)初创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三)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第一阶段(191730年代末);(二)第二阶段(40年代50年代末);(三)第三阶段(50年代以来)。三、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史(一)49年以前的发展概况;(二)49年以后发展概况。,7,本章复习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比较教育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8,第二章学习理论,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陈述学习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各种学习事例;2、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各种学习现象进行分类;3、能对各种学习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作出适当的评价。重点学习理论难点元学习理论内容提要本章分为三部分:一是学习概述,介绍学习的概念、分类;二是学习理论,也称一般学习理论,主要探讨个体获得经验的学习问题。主要分为两大派:联结派和认知派;三是元学习理论,主要讨论个体学习机制的形成问题,即个体是如何获得其赖以进行学习的机能的问题。,进入,9,第二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论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元学习理论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10,第一节学习概论,一、学习概念(一)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引起心理和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二)次广义学习(人类的学习):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和主动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三)狭义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二、学习分类(一)潘菽的分类;(二)莫雷的分类;(三)加涅的分类;(四)布卢姆的分类等。,11,第二节学习理论,一、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可以归结为剌激(S)和反应(R)之间联结的形成。学习发生的原因在于外部的强化。主张研究学习的外部条件,忽视学习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的研究。(一)桑代克的试误说;(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的联结,而是主动地通过顿悟或理解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主体的内部认知因素在学习形成中的作用,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条件。(一)Gestalt的完形理论;(二)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五)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2,第三节元学习理论,一、元学习的概念(一)元学习的涵义:是指个体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它涉及的是个体如何获得其赖以进行学习的机能的问题,它较一般的学习更具本源性。(二)元学习与一般学习的关系二、元学习理论(一)元学习理论的涵义:主要探讨个体的学习机制的形成问题,或者说是探讨个体的心理机能特别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问题。,下一页,13,(二)个体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外部活动包括外部实物活动(基本属于广义的实践范畴)与外部符号操作活动,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因此,从根本上说,实践是个体心理机能发生的本源。个体在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传递,在外部对客体或符号化的客体进行新的操作活动,在解决主客矛盾的过程中,这种新的外部活动方式与主体原有的图式实现协调、整合,从而内化为新的心理活动方式。这就是个体的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即个体学习机制的习得过程。,上一页,14,本章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学习?主要有哪几种学习分类?说明学习分类的意义。2、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对它作适当的评价?谈谈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意义。3、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对它作适当的评价?谈谈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4、评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指出它的教学含义。5、什么是元学习?个体的学习机制是如何形成的?,15,第三章学习迁移,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陈述学习迁移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各种学习迁移现象;2、能分别指出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适当的评价;3、能应用实例分别说明现代迁移理论的教学含义;4、能根据迂移理论提出促进迁移的策略。重点与难点迁移理论内容提要本章所介绍的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涉及的实际上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不同的情景中去的问题。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认知学习中,而且还存在于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中。本章分为三部分:一是学习迁移概述,介绍迁移概念、分类及研究迁移的设计方法;二是讨论迁移理论;三是讨论有效促进迁移的策略。,进入,16,第三章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第二节迁移理论第三节有效促进迁移的策略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17,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概念迁移含义: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二、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一般迁移和特殊迂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等。三、研究迁移的设计方法(一)各种设计方法;(二)迁移量的测定。,18,第二节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二、共同元素说;三、概括说;四、关系转换说;五、学习定势说;六、认知结构说;七、产生式迁移理论。,19,第三节有效促进迁移的策略,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二、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三、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促进迁移,20,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型?2、如何评价现代迁移理论并说明它们的教学含义?3、说明有效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21,第四章知识的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理解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概念,并能用实例说明;2、能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3、能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过程,并能说明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4、能说明知识怎样向技能转化;5、能陈述同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和条件的异同。重点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难点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内容提要本章所说的学习属于认知学习,是广义的知识学习。本章分两个部分:陈述性知识学习和程序性知识学习。,进入,22,第四章知识的学习,第一节陈述性知识学习第二节程序性知识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23,第一节陈述性知识学习,一、广义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二、陈述性知识学习(一)习得过程(二)表征(representation):指信息在头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三)分类:加涅的分类和奥苏贝尔的分类三、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与条件(一)符号表征学习;(二)概念学习;(三)命题学习。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一)复述;(二)精加工;(三)组织。,24,第二节程序性知识学习,一、智慧技能的学习(一)学习过程(二)表征(三)分类;(四)智慧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1、辨别技能的形成;2、概念学习;3、规则学习二、认知策略的学习(一)认知策略的性质与分类(二)认知策略学习过程与特点(三)影响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四)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的关系,25,本章复习思考题,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是如何获得和表征的?2、比较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特点。3、分别说明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4、陈述性知识如何向智慧技能转化?5、比较同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和条件的异同。,26,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说明信息加工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观点;2、能举例说明问题解决过程,并说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不同的问题解决中的作用;3、能就创造性培养问题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重点创造性与其培养难点问题解决的过程内容提要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面对新的问题能够解决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是知识学习的自然延伸。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则是问题解决的最高级表现。本章分三部分,先介绍问题解决的一般概念,接着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条件,最后讨论创造性及其培养。,进入,27,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28,第一节问题解决的一般概述,一、问题解决的概念(一)问题(Problem)的含义: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二)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三)问题解决的特点。二、问题解决的模型(一)早期模型:桑代克的试误说和苛勒的顿悟说;(二)奥苏贝尔、鲁宾逊的问题解决模式;(三)信息加工观点。,29,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及三类知识的作用(二)写作过程及三类知识的作用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知识经验;(二)问题呈现形式;(三)定势与功能因着;(四)情绪与动机状态,30,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一、创造性的概念(一)创造与创造性的含义;(二)创造性的构成;(三)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四)创造性与人格的关系二、创造性的培养(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二)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创造性培养;(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性;(四)在知识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五)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六)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31,本章复习思考题,1、信息加工心理学是如何理解问题解决的?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并指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3、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2,第六章品德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指出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2、能对品德形成理论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说明它们对品德培养的意义;3、能就学校教育中品德培养的具体方法提出一些建议。重点与难点品德理论内容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章分为四个部分,先介绍品德的一般概念,然后学习西方品德形成理论,接着讨论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最后探讨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进入,33,第六章品德学习,第一节品德的概述第二节西方品德形成理论第三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第四节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34,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品德的概念(一)品德的含义;(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基本要素;(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5,第二节西方品德形成理论,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主要观点及评价;(二)教育启示二、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一)主要观点及评价;(二)教育启示三、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一)主要观点及评价;(二)教育启示。,36,第三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一、品德形成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一)遵从;(二)认同;(三)内化。二、品德的培养(一)道德认识的提高;(二)道德感的培养;(三)道德意志的锻炼;(四)道德行为的训练。,37,第四节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一、不良品德行为的概念(一)含义:不良品德行为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出现道德过错的行为。(二)产生原因二、转化过程与条件(一)醒悟阶段;(二)转变阶段;(三)巩固与稳定阶段。,38,本章复习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的?2、评价西方主要品德形成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们的教育意义。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你有何建议?4、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过程经历哪些阶段?在转化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39,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用例子说明熟练操作的特征;2、能用实例说明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并了解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3、能说明动作技能保持与一般的认知学习保持的异同。重点与难点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内容提要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求学生要善于动脑,还要善于动手,也就是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智慧技能,还要掌握熟练的动作技能。本章分三个部分,先介绍动作技能的性质,然后探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最后讨论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外因素。,进入,40,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第一节动作技能的性质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41,第一节动作技能的性质,一、动作技能的含义与分类(一)动作技能的含义;(二)分类二、熟练操作的特征(一)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二)利用微弱的线索;(三)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四)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42,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一、动作技能学习理论(一)习惯论;(二)认知论;(三)生态观二、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一)认知阶段;(二)联系形成阶段;(三)自动化阶段三、动作技能的保持(一)动作技能保持曲线;(二)原因。,43,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一、内部因素(一)成熟与经验;(二)智力与个性。二、外部因素(一)指导与示范;(二)练习与反馈。,44,本章复习思考题,1、熟练操作有哪些特征?2、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如何?3、比较动作技能保持曲线与艾宾浩斯曲线的异同。4、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5,第八章动机与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说明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意义;2、能对各种学习动机理论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说明它们的教学意义;3、能对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提供适当的建议。重点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难点学习动机理论内容提要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内部变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本章分三部分,先介绍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然后探讨学习动机理论,最后讨论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进入,46,第八章动机与学习,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47,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概念(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二)心理成分:学习的目的性、学习兴趣和成就愿望。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分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也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还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下一页,48,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非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绝非一种单向性关系,而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动机可以促进学习,而学到的知识和学习中成功的体验及快乐又会反过来增强学习动机,学习中过多的失败与挫折也会降低学习动机。,上一页,49,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理论(一)主要观点;(二)教育意义二、自我效能感理论(一)主要观点;(二)教育意义三、自我实现理论(一)主要观点;(二)教育意义四、成就动机理论(一)主要观点;(二)教育意义五、归因理论(一)主要观点;(二)教育意义六、自我价值理论(一)主要观点;(二)教育意义,50,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含义: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措施和方法,使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学习需要,形成学习动机。(二)培养学习动机的具体建议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使每个学生均获成功的经验;善用教师反馈。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含义:动机激发是指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从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意愿,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二)激发学习动机的建议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多样、新颖;正确反馈与评价;适当开展竞赛;指导学生正确归因。,51,本章复习思考题,l、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评价各种学习动机理论。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2,第九章人格与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陈述人格因素与学习的辩证关系;2、能说明控制点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的;3、能区分正常焦虑与神经过敏性焦虑,指出焦虑与学习的关系,并能提出一些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重点焦虑与学习难点控制点与学习内容提要人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内部变量,健全的人格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先介绍人格的一般概念及人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接着探讨控制点与学习的关系,最后讨论焦虑与学习的关系。,进入,53,第九章人格与学习,第一节人格与学习第二节控制点与学习第三节焦虑与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54,第一节人格与学习,一、人格的概念(一)含义: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型式。(二)人格理论二、人格因素与学习的关系(一)国内外有关研究;(二)互为因果关系:许多人格因素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而且影响认知过程。不同的人格特点会使批评与表扬、奖与惩等手段的教育效果复杂化。与动机一样,人格与学习之间也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人格影响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学习的成败反过来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我评价感和抱负水平,使学生变得更勤奋、进取,失败会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使学生变得自卑,缺乏自信。(三)人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55,第二节控制点与学习,一、控制点的概念(一)含义:控制点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二)分类:一般有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类型。(三)与归因的关系二、影响控制点的因素(一)家庭;(二)年龄;(三)社会文化环境;(四)教师三、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及教育意义(一)影响:控制点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投入学习的精力、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奖励的敏感性及惩罚和分数对他们的意义、责任心和对待教师的态度等一系列变量来影响学习的。(二)意义: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成败观念,促使学生建立内外平衡的控制点。,56,第三节焦虑与学习,一、焦虑的概念(一)含义:焦虑是指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二)分类:正常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三)引起学生过度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的原因。二、焦虑对学习的影响焦虑对学习是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除了与焦虑水平有关外,还与学习材料难易程度、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有关。(一)焦虑水平;(二)学习任务难度,(三)学生能力。,57,本章复习思考题,1、人格因素与学习是怎样一种关系?2、控制点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它是如何影响学习的?3、焦虑与学习是一种怎样的关系?,58,第十章认知因素与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说明智力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并就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出一些适当的教学建议;2、能陈述与学习有关的几种认知风格及其主要特征,并能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重点与难点智力与学习内容提要认知因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内部变量,而且它对学习的作用是直接的。本章分两个部分,先介绍智力与学习的关系,然后讨论认知方式与学习的关系。,进入,59,第十章认知因素与学习,第一节智力与学习第二节认知方式与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60,第一节智力与学习,一、智力概述(一)智力的涵义:一般来说,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智力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三)智力理论;(四)智力测验。二、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一)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二)智力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影响学习的唯一因素。,下一页,61,三、智力差异与学校教学实践(一)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措施: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技术的改进;(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三)超常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四、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教育意义;(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上一页,62,第二节认知方式与学习,一、认知方式的概念(一)含义:认知方式也叫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二)分类: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沉思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序列型。二、认知方式与学习(一)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与学习;(二)沉思型和冲动型与学习;(三)整体型和序列型与学习。,63,本章复习思考题,1、如何通过教学来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2、智力超常学生与智力落后学生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3、适应学生智力发展差异的教学改革应包括哪些方面?4、分别简述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5、说明几种常见的认知方式与学习的关系。,64,第十一章外部因素与学习,本章教学目标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陈述作为一名好教师必备的心理特征;2、能说明学生遵从同辈群体准则的原因,分析学生间相互作用以及竞争与合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能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提出适当的处理建议;4、了解各种教学方法与媒介的特点;5、能正确陈述教学目标,并能科学地编制学绩测验。重点教师心理难点教学心理内容提要本章讨论影响学习的外部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健康汽车跑跑跑课件
- 教育类职业生涯规划
- 在线监测技术优化-洞察及研究
- 智能安全防护体系-洞察及研究
- 中班儿童画扫把课件
- 生物医学控制新方法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版ICP证跨区域服务合作协议
- 2025BIM教育培训与行业应用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吧台餐饮业务承包经营合同书
- 2025年度班组安全风险防控协议范本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培训培训课件
- 济源市新纪元矿业有限公司莲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六君子汤的现代中药制剂研究
- 中职学校招生介绍课件
- 《绷带包扎法》课件
- 打印-初升高衔接教材物理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七版)第04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 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安全技术要求常用版
- 拼音拼读音节带声调完全版
- 泌尿外科利用PDCA循环降低持续膀胱冲洗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中国古代安全文化发展及其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