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教学实录、自评及反思[名师].docx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4/93f1f629-2711-4d63-9a75-f7e7daa5231e/93f1f629-2711-4d63-9a75-f7e7daa5231e1.gif)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教学实录、自评及反思[名师].docx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4/93f1f629-2711-4d63-9a75-f7e7daa5231e/93f1f629-2711-4d63-9a75-f7e7daa5231e2.gif)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教学实录、自评及反思[名师].docx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4/93f1f629-2711-4d63-9a75-f7e7daa5231e/93f1f629-2711-4d63-9a75-f7e7daa5231e3.gif)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遇问题教学实录、自评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帮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2、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教学难点:理解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二、 过程实录: 第一节课课堂实录:(一):从生活事例引入:在路上有没不碰到过熟人?当时你从哪里来?你的朋友从哪里来?能说“你相遇了吗?”(板书:两个人或物体、两地、相遇)师:小强和小丽住在同一条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时出门,猜一猜,他们俩会相遇吗?(演示课件)李业伟:当他们两人一个人往右,一个往左走,就会相遇了。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人或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最后相遇的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自我点评:感觉到不是很自然,问题在于没有呈现出相遇问题的多种情况,指明是研究哪一种情况。(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教学目的:理解相对而行过程中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变化,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学校走去。小强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表走70米。4分钟后两个人在学校相遇,小强和小丽两个家相距多少米?师:请位同学读读题。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小强和小丽相遇的过程吗?第一分钟怎样?第二分钟呢?第三、第四分钟呢?学生用手势表示,指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第一、二、。分钟两个人的位置和最后相遇的过程)师:求的是两家的距离,你会解答吗?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下台巡视,并提出:做好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等会提出来。师:谁来说说?邓恒圣:704+604 (师板书)是这样做法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全班绝大多数同学举手了)师:还有不同的做法吗?陈梓鹏:(60+70)4 (师板书)是这样做法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约有一半的同学举手了)师:谁有问题?想提问题吗?李鸿一:704表示什么意思?师:谁来答?张俊宇:表示小丽所走的路程师:还有问题吗?高宇翔:为什么中间有加法?梁金城:因为把小强走的路程和小丽走的路程加起来,就是他们两个家的距离。604就是小强走的路程,704就是小丽走的路程,所以用加法。王忠凯:60+70表示什么?邱楚丹:60+70表示1分钟小强和小丽一共走的路程。师:还可以怎样理解?师: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联系?袁攀莉:第一种是先求出小强和小丽走的路程,再相加;第二种是先求出小强和小丽1分钟一共走的,再乘以时间。邝伦玮: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有简便的关系。黄英豪:是乘法分配律。师:观察得很仔细。并且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了。师:第二种方法中60又可以说成是小强的速度,70又可以说成是小丽的速度,60+70就又可以说成是他们两人的速度和。因此,两家的距离又等于他们两个人的速度和乘以时间。自我点评:课件的演示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行走情况,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同时,学生自己的思考显得不足。速度和的出现显得急了一些,可以先让学生再做一两题,在应用中充分感知后再给出速度和的概念,或者在应用题中再让学生说说对54+42,65+70等的自己的理解。(三)应用巩固(教学目的:以四个层次的练习:模仿、背向、不同时出发,还没有相遇进行巩固)1、书上做一做,与例题相基本类似的练习题:2、背向求相距的问题:3、不同时出发,求相距的问题4、思考题:相遇求时间的问题。自我点评:四个层次的练习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一起讨论,第3题则应放手让学生小组里合作,交流多种做法,在一个开放的时间空间里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开去。(四)总结评价学了什么?表现怎样?自我点评:在总结之后还应让学生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主要问题有:1、 培养问题意识方面:在课中有强调“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在教学例题时也有提出:谁想问?谁有问题?但最后没有时间,最后的总结质疑没有。2、 关注全体学生方面:我在巡视时片偏小了,应有针对性地看几个学困生,或看一个大组了解学生的情况3、 放手还很不够:例题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去尝试解决;最后一道先出发一小时的题可以多给点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4、 重难点还不是很透彻,直观方面很充分,但抽象性不够,如60+70(速度和)的理解不够火侯。可以让学生说出他的独特感受:60+70表示两个人每一分钟接近130米,60+70表示两个人1分钟走的路程的和。总结出速度和乘时间等于总路程也稍微急了一些,学生还不能说出来的时侯,显得这个是老师说出来,塞给学生的。速度和乘时间等于总路程适用的还有好几种情况,应在练习时给点出来。多做几道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后再总结出速度和的概念。 第二节课实录:第一个环节:基本上和第一节课相同第二个环节:(教学目的:唤起学生更多生活经验,理解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可能的多种情况,理解相遇时两个物体的距离为0)师:小强和小丽住在同一条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时出门,猜一猜,他们俩会相遇吗?苏琪:我猜会相遇,李业伟:我猜不会相遇王泽众:可能会相遇,也有不会相遇,面对面走时会相遇,背过来走不会相遇,卢洪光:有可能小强和小丽走到中间就不走了,不会相遇余虹莹:背过来也可能相遇,小强这样转一圈(比手势)就会碰到小丽了。唐博时:也有可能小强小丽同一个方向走,小强在后面追,最后追上了小丽。师:看来两个人或物体同时出发,运动时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有面对面走的,有背对背走的,有相遇的,还没相遇的,有绕一圈又相遇的,(出课件,)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吗?师:你有什么感觉?吴嘉宝:我觉得面对面走两个人越来越靠近了,(学生说得不多)师:面对面走,两个人越来越靠近,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生:越来越小师:那最后相遇时两个人的距离是多少?(是0)教师板书教师逐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了:两个人或物体、同时、不同时、相向、同向、背向、相遇、不相遇、追上等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么多情况中的一种,就是两个人或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面对面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问题。第三个环节:课件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学校走去。小强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表走70米。4分钟后两个人在学校相遇,小强和小丽两个家相距多少米?(教学目的:理解相对而行过程中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变化,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识。)1、分析题意师:谁愿意来读题?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第一分钟他们俩的位置吗?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又会在哪里呢?何碧莹比划得第一分钟走了很长,第二三四分钟较短,再让林贤成来。师:你能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小强和小丽走的情景吗?(让学生闭眼想象了4、5秒)你能画出线段图来吗?(我巡视时看了几个学困生和优生的。)林贤成:画出了速度、并用数字1、2、3、4和小格子表示出了每一分钟的路程,但每个格子长短不一。谢文才:画出了相遇的地方,用两条大弧线表示出两个人走的,但没有用小格子表示每一分钟毛宇龙:一条线,不会画朱华芳:标出了4个60、4个70黄晓容:标出了两个起点,用省略号表示出中间有好几分钟。师在投影上展示出了林贤成和朱华芳,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怎样画好?你喜欢哪一种?师用课件演示出第1分钟。每一分钟表两个人的位置和最后相遇的情景。(自我点评:第一节课我是先在课件上直观演示两个人走的每一分钟的位置情况,再让学生画线段图,而这是一个完全放开的环节。短短的几分钟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情况,让我发现了在前一节课所没有发现的丰富差异。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让学生把直观的图象转为较抽象的线段图;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画,可以让学生先体验先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的不同层次,如学困生的思维障碍在哪里,优生优在什么地方,如上面黄晓容同学画的显示出她的理解脱离了直观形象的演示,抽象化的程度更加深刻一些。在学生思考之后再演示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和学生的抽象思考相互印证,能更好发挥课件的优势,而不是让课件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阻碍。在今天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优势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2、学生自主解答:这一环节基本上和第一节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速度和的概念没有急于出现。第四个环节:1、速度和的概念出现得比第一节课迟一些,在做完书上做一做的模仿练习和背向而行求距离3道题以后,再问学生:52+44表示什么?60+70表示什么?54+44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给这个式子取一个名字吗?从而出现速度和的概念,再总结出:路程=速度和时间。相比第一节课,学生在做了3道题之中对速度和的体验更清晰更深刻了,说怎么理解52+44、60+70、54+44的答案也非常个性化,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是表示两个人或两辆车1分钟一共走的路程,比较自然和更加水到渠成。不像第一节课中由于给出得太快,理解的学生不多,(由于时间关系,第一节课也没有提问很多学生)2、练习做先出发1小时再求两车距离的题时,我放开让学生先自己做再让同桌两人互相看一看,说说你怎么想?与平时相比,绝大多数学生完全参与进来,沉浸其中了。如卢洪光、邹健军、余虹莹、曾程祥、江丽等一些同学。3、最后让学生谈了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并且向学生提出了“还有什么问题?”但由于时间不够仍说得不多。教学反思上了这两个节课后,我觉得收获非常大,也感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感觉得在教学上我像是突破了一个瓶颈,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以为,数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属于数学本身的魅力,就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快乐。那如何培养呢?我以为应该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要在有限的课堂中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因此教学过程的预设就一定要有“放开”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先做先想,然后再“收”回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次,课堂教学中抓住重难点进行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伊春市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水运结构与地基)经典试题及答案四
- 数控铣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溶剂蒸煮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浙江嘉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镀锡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配膳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控铣高级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 漯河市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装修污染管控师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中数学集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导游证资格考试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羽毛球裁判员培训与实施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语言《顽皮的小雨滴》课件
- PPD接种培训课件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3.2.1向量的加法课件(共21张课件)
- 宫外孕大出血护理
- 《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皮纹分析师培训
- 起重机械操作规程(4篇)
- 初级关务水平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