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吴惟粤E-mail:wuweiyue,2005.7.6深圳基础教育新课程,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改革目标领域,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二、语文教学改革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高中(一至三年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小学初中2001年2001年,普通高中2004年,一、如何认识课程改革,课程的内涵课程一直在改新课程的愿景目标新课程与贯彻8号文,课程的内涵,课程学校学习的内容及其构成。课程的基本元素:知识、技能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语文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基本元素: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语文教育涉及:感受、领悟、思考,形成语言反映机制,培养品味、情趣、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的课程(汉),“六经”诗:诗以道志兴、观、群、怨书:书以道事文告大事礼:礼以道行制度礼节乐:乐以道和陶冶情操易:易以道阴阳推求哲理春秋:春秋以道名分评价褒贬,西方古代的课程(公元前四世纪),“七艺”文科:文法、修辞、逻辑学理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民国中学课程(1923年),社会科:公民、历史、地理言文科:国语、外国语算学科:算学自然科:博物、物理、化学艺术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生理卫生、体育选修科目:职业科目、补习必修科目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文革”后普通中学课程的发展,80年代重点中学教学计划90年代高中“两项改革”2001年实施“过渡方案”2004年实验新课程,变化发展的主要阶段,1978-1981199019962000-2002试验试验修订稿定稿2004新课程,80年代普通中学课程,1981年教育部发出两种中学教学计划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拨乱反正,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强调扎实打基础,努力实现双重任务,对整顿秩序、正常教学、提高质量起了较好作用。高二分流,从此形成高中文理分流办学模式。实行10年,影响20年师资参差、条件悬殊、学生差异,多数学校不适应。,90年代普通高中课程,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减少学科内容,减轻过重负担,降低过高要求解决文理偏科,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问题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深、拓宽)促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实施,传统课程的基本特点,受政治因素影响较突出以升学与就业作为培养目标基本上是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侧重学术性课程,尤其是工具性学科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实施评价主要取决于选拔考试,普通高中课程“过渡计划”,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和12个学科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新课程已见端倪首次把高中作为独立学段制订课程计划1997年开始在江西、山西、天津进行试验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限定选修课强调创新、实践、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探索、研究、自主学习和实践降低难度,增加人文,贴近生活和社会,过渡计划(2001年),2001年广东省实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此届学生2004年毕业所使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教材除语文提早一年使用外,均为2004年毕业。(见粤教基200116号关于我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计划的通知,过渡计划(2002年),2002年教育部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调整了课时,配合高考2003年起提早一个月的举措此届学生2005年毕业印发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教学大纲解决理科要求过高,容量过大,探索性、实践性内容薄弱等问题。,过渡计划的特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选修课程空间,允许跨文理选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沟通课程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信息技术教育逐步普及为拓宽学生视野、形成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提供课程支持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验过程,获得发展已经与新课程非常接近,实验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意义,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规模发展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促进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抢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制高点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工作的主要内容,1.实施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2.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3.进行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4.进行教学管理改革5.研究学习型社会建立的途径和模式,新课程各科目课程标准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1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2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3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4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依据各门课程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革命传统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义务教育主要体现公民素质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正在修订,进一步突出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以及民主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改变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普通高中在基本要求前提下有一定层次性和选择性;使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课程实施要求和保障,1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2培养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4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二、语文教学改革,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高中(一至三年级),课标:语文教育的任务,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育的特点,对语料体验独特实践性很强母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文字影响思维发展讲求语感整体把握和运用,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关注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爱护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主动意识进取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制订课程性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制订课程性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1,语文5,语文4,语文3,语文2,语文,必修10学分,选修系列16学分以下,现代应用文,经典著作选读,书法,高中语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领会)系列表达与交流(表达)系列组成五个模块:,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衔接,拓展、深化组成若干系列、模块:现代应用文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经典著作选读文化专题语言与逻辑专题书法,选修模块,中国现代诗歌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短篇小说欣赏戏剧欣赏电影文学欣赏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语言文字规范与运用说话的艺术常用文体写作论语选读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新闻传媒素养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语文课程素材?,文言文白话文台湾高中:6:4最近考虑降低文言文比例美国中学:离开语文课本的英文教育所有课程都是英文课在其他课程中、在活动中形成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语文实践环境语文资源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校园网络其他媒体,课外学习资源,其他图书讨论会报刊戏剧表演电影电视广播图书馆网络博物馆报告会纪念馆演讲会展览馆辩论会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语文课程资源和实践环境,自然社会人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三、如何组织新课程教学管理,课程开设教学组织课程评价,教学组织,行政班与教学班分层分类教学教学课时长短课课堂内与课堂外积极探索,务实高效,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常模评价与描述评价学习成绩与学习经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考试评价的功能?,四、关于教材,教材功能教材的不同取向价值必修、选修各科目教材特点教材选择,教材,教材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的载体。传统教材的基本形式:纸文本(书),教材的地位,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反映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参照系。教材包括了教师教育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教材的作用,教材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教材的功能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可以调整、筛选和补充。课程内容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资源”是对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重点难点在于研究学生,而不是知识系统的建立及其演绎。教材是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五、关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材的把握和使用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如何对待理论争论理论与实际理想与现实三维目标的实现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理解和把握教材认识教材的价值取向正确使用教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六、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新课程与8号文新课程与和谐社会建设新课程与考试新课程与教师水平新课程与教学条件新课程与学生负担,新课程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1课程开设与全面发展。2班级管理与实时到人。3教学实施与面向全体。4评价、考试与发展。5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案例一:神奇武侠进课本?,单元名称:神奇武侠课文:王度庐卧虎藏龙节选金庸天龙八部节选高中语文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版打杀场面、言情描写如何对待和处理?,案例二:武侠小说与通俗文学,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琼瑶、三毛的言情作品蜗牛、老鼠爱大米我进了曼联能进教材吗?,案例三:“新新人类”词汇?,Q版语文出现“MM”、“视频聊天”“晕菜”、“兔巴哥”、“机器猫”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与时尚的关系?,案例四:民间教材?,青春读书课崔健一无所有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否另类语文课本?,案例五:“之乎者也”就是国学教育?,某小学校园一幅巨大的孔子像下,有一段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道德智慧。学生每日两诵“之乎者也”,“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民间发起1998年发起至2010年500万少年儿童参加影响3000万成年人使一亿以上中国人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熏陶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和重视,案例六:“语言贫血”谁之过?,一篇600字作文出现72个“死了”心里烦死了功课紧张死了热死了积累不足?标准答案?规范过度?,案例七:“标准答案”孰是孰非?,不辞长作岭南人不妨长作岭南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苏东坡苏轼如何处理?如何应对?,案例八:爱情走进中学课本?,上海初中语文课本专门安排一个爱情专题“爱情如歌”:5篇文章、2首诗歌全部围绕青春期“敏感”话题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普希金致凯恩舒婷致橡树苏童老爱情节自简爱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公刘只有一个人能够唤醒它秦观鹊桥仙即为爱情教育?即为青春期教育?课程不能随意炒作学生:惊讶新奇面面相觑恢复平静,案例九:作文考级语文教学改革?,某报专版刊登:作文考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假以专家名义提出“对中小学作文能力的评估,也并非绝对不可量化”的观点。实为借考级形式收取学生费用,且违背语文学习规律不符合课程改革方向。,案例十:“新闻炒作学”?,2005年春开学,湖南师范大学的“新闻炒作学”课程在一篇争议声中开设仅上了两次课,学校教务处于3月28日通知开课教师:暂停一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案例十一:学生哥博物馆里走过场,学生到博物馆、科学馆、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授权经销商合同书官方版样式
- 2025年中国钢琴簧风琴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教师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报告
- 2025餐厅厨房设备采购合同
- 新能源行业企业2025年国际化储能技术应用报告
- 2025年办公室副主任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责暴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手表柔性传感技术革新与市场分析
- 离婚房产分割与财产分配及财产清算及子女抚养协议
- 生物制药企业内部股权变更与产业链优化协议
- 单招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建筑行业员工劳动合同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解读课件
- 继电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职工干部禁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
- 供销社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无人机维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详细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