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_第1页
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_第2页
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_第3页
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_第4页
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1计算机基础知识2.2互联网基础知识,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1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CPU和内存储器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除了主机以外的设备,如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统称为外部设备(又称为外围设备)。,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把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及处理中所需的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到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开始工作时,控制器从内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程序中的指令,并按照每条指令的要求执行所规定的操作。例如:如果要求执行的是某种算术运算,则按地址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数据,再送往运算器执行要求的算术操作,然后按地址把结果送往内存储器中。这一过程称为程序控制。,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技术指标1)主板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基板,由多层电路板和各种硬件接口等组成。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机的速度,稳定性决定着整机的稳定性。,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中央处理器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双核就是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的功能的处理器核心。,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3)内存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重要数据。只读存储器包括:标准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去可编程ROM,EEPROM可擦去可编程ROM。随机存储器:数据的中转而不能永久保存。存储器容量以字节为基本单位。1024为一个进阶。,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4)硬盘是最重要的外存储器。接口有:EIDE、SATA、SCSI等几种。EIDE:增强型IDESATA:串行ATASCSI:专业硬盘接口,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5)显示卡作用是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工作在CPU和显示器之间。显示卡分为:集成显卡、独立显卡。注意他们的区别。显示卡的接口:AGP、PCI、以PCI-E为主。,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6)声卡声卡的基本功能:A音乐合成发音功能;B混音器和数字声音效果处理器功能;C模拟声音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声卡接口:LINEOUT、MICIN、LINEIN、游戏杆。,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7)显示器基本输出设备,人机对话的主要工具。显示器主要有液晶(LCD)和阴极射线管(CRT)两种。购买LCD要注意: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8)光盘驱动器光驱分为:CD-ROM、DVD-ROM、COMBO、刻录机等。技术指标:A数据传输率;B平均寻道时间;CCPU占用时间;D数据缓冲区;,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9)移动存储器闪存盘移动硬盘10)其他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1.2计算机软件知识1.计算机软件组成计算机软件是指为运行、维护、管理及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及文档的总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系统,服务程序,通用软件,专用软件,计算机软件组成图,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指直接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本身所使用的程序,它是支持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主要功能对整个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调度、管理、监视及提供服务。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紧挨着计算机硬件的第一层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系统和服务程序。,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应用软件指为用户实现各种具体应用而编制的程序,包括通用软件、专用软件。2.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作用1)MS-DOS操作系统2)Windows操作系统3)UNIX4)Linux5)Macintosh麦金塔(苹果操作系统),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常见的应用软件及其作用1)办公软件2)浏览器软件3)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4)压缩软件5)下载软件6)图像浏览软件7)媒体播放软件8)杀毒软件,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2互联网基础知识2.2.1互联网概述1.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1)互联网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RPANET。2)互联网的发展第一次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飞跃: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现在,商业化推动了发展。,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互联网的特点1)信息传播范围广2)信息容量大3)检索使用方便4)入网方式灵活多样3.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2.2TCP/IP协议TCP/IP协议概述使不同硬件结构、不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互联互通。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际协议,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TCP/IP协议族示意图,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HTTPSNMPFTPTELNETSMTPDNS等,TCPUDP,ICMPIPARP/RARP,以太网、分组交换网、DDN等,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传输层:提供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网络层: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接收IP数据包,并将这些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网络上。,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IP地址及格式IP地址由四段255以内的十进制数组成。IP地址由两个部分组成:网络标识号和主机标识号。相同网络具有相同网络标识号,不同主机具有不同标识号不同网络不同网络标识号,主机标识号可以相同IP地址必须唯一,全球IP地址由ICANN负责统一分配和管理。,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IP地址的分类分为:A、B、C、(供互联网用户使用)D(组播地址)、E(保留地址)等五类。,A类地址(较大网络)54,B类地址(中等网络)54,C类地址(小型网络)54,网络标识主机标识主机标识主机标识,网络标识网络标识主机标识主机标识,网络标识网络标识网络标识主机标识,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特殊的IP地址:本机循环测试;广播地址:IP地址的主机标识部分出现255时示为广播。私有地址:保留用于局域网内使用的IP地址。54A类54B类54C类,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4.子网和子网掩码子网技术的核心是子网掩码,它能将一个IP地址分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个部分。5.IPV6协议的概念为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IPV6长达128位的地址空间。,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2.3域名域名的概念域名地址由主机名和域名共同组成。如:WWW为其主机名。一个完整的域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MS,二级域名一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MS,二级域名一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顶级域名由ICANN定义新顶级域名:.biz适用于商业公司.info-适用于信息服务企业.name专用于个人的顶级域名.pro专用于专业人员的顶级域名.coop专用于合作社的顶级域名.aero专用于航空运输业的顶级域名.museum专用于博物馆的顶级域名,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中文域名系统CNNIC推出了中文域名系统“.中国”、“.公司”、“.网络”注册“.cn”域名用户将自动获得“.中国”的中文域名。注册一条简体域名还能匹配一条繁体域名,两者绑定一起,只收一个域名费用,同时注册,同时注销。,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3.域名的商业价值及保护2.2.4常见的互联网接入方法1.拨号上网通过普通电话线,使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的方式。最高带宽为56Kbps,打电话和上网不能同时进行。设备:调制解调器、电话线、RS232串行电缆。,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ADSL上网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专线的简称。上行(640Kbps2Mbps)和下行(12Mbps)使用不同的速率。用电话线进行传输,可边上网边打电话。设备:网卡、ADSL调制解调器、信号分离器、双绞线(网线)、电话线。,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3.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是指有线电视网络,Modem是调制解调器。)上网利用有线电视网(CATV)上网方式。下行速率高达34Mbps,上行速率达到10Mbps,采用共享带宽的传输方式,用户得不到固定带宽。设备:网卡、CableModem、双绞线(网线)、有线电视线(同轴电缆),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4.移动上网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中国移动使用TD-SCDMA标准,最高上行速率2.2Mbps,最高下行速率2.4Mbps。中国电信使用CDMA2000标准,“天冀3G”提供最高上行速率1.8Mbps,最高下行速率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