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_第1页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_第2页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_第3页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_第4页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生豪与梁实秋的莎剧翻译对比研究,朱生豪与妻子宋清如,梁实秋与结发妻子程季淑,梁实秋从1930年开始独立译莎,历时近40年时间完成40卷本莎士比亚全集的汉译工作,朱生豪从1935年开始准备译莎到1944年逝世为止共译出31种莎剧。,两位翻译家克服万难、执着译莎的动力是什么?,对朱生豪来说,前期主要是兴趣和才气使然,向往成就伟大的文化工程,同事亦有经济上的因素。当朱生豪从弟弟朱文振那里听说,莎士比亚全集的日本译者坪内逍遥鄙夷地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的时候,就决心把翻译莎士比亚推崇为民族英雄的事业!,朱生豪一直秉承着“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的文学传统,当他发现,自己的工作可以为民族争光,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联系起来时,这种朴素的爱国思想和炽热的民族感情,成为他完成如此艰难而伟大的任务的精神支柱,这也是他译莎的根本动力。,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使我能断断续续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梁实秋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方向是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所以他受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较大,很强调文学的贵族性,莎士比亚之所以符合梁实秋的选择标准在于“莎士比亚作品就是文本中的贵族阶层,莎士比亚的永久性与普遍性是来自他的对于人性的忠实描写,而人性论正是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核心。梁实秋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了人生百态共有的诗心与文心,他通过翻译,曲折、隐蔽地表达自己对文学、文化、社会与人生的见解,传承文学的真、善、美。他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注重作品里的人性展现,追求作品的永恒价值。,朱生豪与梁实秋的文学观对比,朱生豪的文学观是以“诗言志”为本位的儒家传统文学观,文学可以推动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相比之下,梁实秋的文学观则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学观,倡导“知识贵族主义”,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傅雷曾说:“非诗人决不能译诗,非与诗人气质相近者根本不能译那个诗人的作品!”,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浙江省嘉兴人。在朱生豪现存的文学作品中,除了莎士比亚剧本的译著外,主要可以归纳为诗词、书信和“小言”三大部分。朱生豪的文学之旅:在之江大学求学期间,朱生豪有幸得到一代词宗夏承焘的精心指点,写下了不少优秀的诗作,被誉为“之江才子”!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词典的编纂工作。同时在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和小品集。1936年春着手莎剧翻译,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居4类编排,自成体系。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辗转流离,贫病交加,但仍坚持翻译,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在朱生豪作品中的体现,朱生豪的诗词代表作八声甘州中有这样的句子:“看纵怀四海,放志寥空!慨河山瓯缺,端正百年功。”从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了朱生豪澎湃的爱国热情,要花“百年功”来“端正”“瓯缺”了的“河山!”。,朱生豪在上海孤岛时期为中美日报写的一批时政短论,即“小言”。这些文章都很短小,但思维敏锐,形式多样,笔锋犀利,揭露并抨击了法西斯及其走狗帮凶的滔天罪行和虚弱本质,鼓励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来夺取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梁实秋追求文学独立的艺术性,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攻读方向是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上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的散文以理节情,化俗为雅,趣味醇正,蕴涵淡远,熔性情、经验、学识于一炉,集雅人、达士、学者散文为一体,卓然独立,出版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散文等20余种,成为闲适派散文大家.,朱译和梁译在传递“音美”方面的差异,梁实秋的译文在“音美”方面的效果欠佳。他曾经解释说:“凡原文为无韵诗体,则亦译为散文,因为无韵诗中文根本无此体裁。莎士比亚之运用无韵诗体亦甚自由,实已接近散文,不过节奏较散文稍为齐整。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上,演员并不咿呀吟诵,无韵诗亦读若散文一般,所以译文以散文为主,求其能达原意,至于原文节奏声调之美,则译者力有未逮,未能传达其万一,唯读者谅之。,朱生豪钟情于英国诗歌,之江大学的四年学习经历以及随后的编辑生涯,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功底。同时他具备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古典诗词的创作才能,从四言、五言到六言、七言等,他都理解透彻并且能有意识地运用到翻译莎剧当中。相比之下,阅读朱译莎剧可以感受到平仄、押韵、节奏等和谐悦耳的效果。,请看维洛那二绅士中的台词,原文Song:WhoisSilvia?whatisshe?Thatallourswainscommendher?Holy,fair,andwiseisshe;Theheavensuchgracedidlendher,thatshemightadmirebe.Isshekindassheisfair?Forbeautyliveswithkindness:lovedothtohereyesrepair,tohelphimofhisblindness;And,beinghelpdinhabitsthere.ThentoSilvialetussing;thatSilviaisexcelling;sheexcelseachmortalthinguponthedullearthdwelling;toherletusgarlandsbring.,梁实秋译文:西尔维娅是谁?她是什么人?我们的情郎这样赞美她?他是贞洁,美丽,而又聪明;上天把这些优点送给她,好让她受人崇敬。她的好心能和她的美貌相比?因为美貌和善心常是并存:爱神跑到她的眼边去,去医疗她的一双瞎眼睛;医好之后就居住在那里。我们来对西尔维娅歌唱,西尔维娅是并世无伦;她不和任何人一样,压倒一切尘世的人;我们去拿些花环给她戴上。朱生豪译文:西尔维娅伊何人,乃能颠倒众生心?神圣娇丽且聪明,天赋诸美萃一身,俾令举世诵其名。伊人颜色如花浓,伊人宅心如春柔;盈盈妙目启鼓矇,创平痍复相思廖,寸心永驻眼梢头。弹琴为伊歌一曲,伊人美好世无伦;尘世萧条苦寂寞,唯伊灿耀如星辰;穿花为束献佳人。,朱译和梁译的语体风格差异,莎士比亚的语言是极为难懂的,这并不是因为语言古旧,而是因为他除了运用书面语以外,还大量运用了那个时代生动活泼的口语。口头艺术对于一般中下层市民而言是他们最便于领会掌握,也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它能适应各种情绪。莎士比亚当年主要是为演出而写作,考虑得更多的是舞台上的演员和剧院里的观众,而不是案头的读者。梁实秋在处理这些口语化的内容时,多数地方呈现出书面语的痕迹。朱生豪选择了极具表达力的口语化的文体,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剧中角色的不同身份,使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请看温莎的风流妇人中的台词,原文;QUICKLY:“YoushallhaveAnfoolsheadofyourown.No,IknowAnnesmindforthat:neverawomaninWindsorknowsmoreofAnnesmindthanIdo;norcandomorethanIdowithher,Ithankheaven.”,梁实秋译文:魁:“你只能得到一场无趣!关于这件事我知道安的心,在温莎没有一个女人比我更知安的心也没有人能比我对她更有办法,我谢天谢地。”朱生豪译文:桂嫂:“呸做你的梦,安的心思我是知道的,在温莎地方谁也没有像我一样明白安的心思了;谢天谢地,她也只肯听我的话,别人的话她才不理呢。,再请看哈姆雷特中的台词,原文HAMLET:Hearyou,sir;Whatisthereasonthatyouusemethus?Ilovedyouever:butitisnomatter;LetHerculeshimselfdowhathemay,Thecatwillmewanddogwillhavehisday.,梁实秋译文:哈:听我说,先生;你对我这样是什么道理?我一向是爱你的但这也不必提了;不管赫鸠里斯自己怎样干,猫总要叫,狗总有得意的一天。,朱生豪译文:哈姆莱特:听我说,老兄;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一向是爱你的。可是这些都不用说了,有本领的,随他干什么事吧;猫总是要叫,狗总是要闹的。,朱生豪的意译与梁实秋的直译,朱生豪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写道:“余译此书之总之,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朱生豪翻译莎剧的目的是为了使莎士比亚这个“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所以朱生豪在翻译时不追求字面的简单对等,而是从思想内容、感情色彩以及风格韵味上忠实于莎翁原作。朱生豪在翻译中充分利用了汉语表达的优势,不拘于原文的语言细节,将原文的词、句子结构、句型等加以融化、分解,重新组合,再创造出自然流畅的译文。,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作为一位莎学家,梁实秋有条件来搜集大量图书资料,以便于逐字逐句精研莎氏原文。他译莎的宗旨在于“引起读者对原文的兴趣”因此,他需要“存真”,力将文化的再现达到最大值。梁实秋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直译,力求忠实于原文,而且他全部译出原文,绝不删减任何原文。因此,梁实秋的译文能引导具有英文基础的读者去钻研莎士比亚原著,帮助他们去准确了解莎剧原文,这对莎学研究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请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原文NURSE:WheresRomeo?Friar:Thereontheground,withherowntearsmadedrunk.梁译:乳媪:罗密欧在哪里呢?劳伦斯:在那边地上躺着呢,被她自己的眼泪给醉翻了。朱译:乳媪:罗密欧呢?劳伦斯:在那边地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就是她。,朱生豪的归化风格与梁实秋的异化风格,原文FOOL:Markit,uncleHavemorethanthoushowest,Speaklessthanthouknowest,Lendlessthanthouowest,Ridemorethanthougoest,Learnmorethanthouthrowest,Setlessthanthouthrowest,Leavethydrinkandthywhore,Andkeepin-a-adoorAndthoushalthavemore,Thantwotenstoascore,.,梁译:请听吧,大爷:有的要比露出来的多,你知道的别尽量的说,出借不可多余你所有,能骑马时莫要徒步走,多听而不可太轻信,赌注不可过于野心,莫纵酒,莫宿娼,足迹不可出户堂,你再数你的那二十,就将不只是各双十。,朱译:听着,老伯伯:多积财,少摆阔;耳多听,话少说;少放款,多借贷;走路不如骑马快;三言之中信一语;多掷骰子少下注;莫饮酒,莫嫖妓;呆在家中把门闭;会打算的占便宜;不会打算的叹口气。,请先看李尔王中的一段台词:,梁译更多的是保留了西方语言特征,非常靠近源语,明显的是异化风格。朱译则是用中国戏剧或者曲艺方式来表现非常地靠近目的语,明显的是归化风格,基本采用中国曲艺里的“数来宝”的形式。数来宝:用竹板或系着铜铃的牛髀骨打拍,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有的还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夹叙夹议。,朱生豪与梁实秋对待粗俗语方面的差异,粗俗语是莎剧的一大特色,插科打诨的语言妙趣横生,对增强舞台效果起了不小的作用。梁实秋在翻译时没有顾及任何忌讳,他说:“莎氏剧中淫秽之词,绝大部分是假藉文字游戏,尤其是所谓双关语,朱生豪先生译莎士比亚全集把这些部分几完全删去,他所删的部分连同其他较为费解的所在据我约略估计每剧在二百行以上,我觉得很可惜!我认为莎氏原作猥亵处,仍宜保留,以存其真。”,梁实秋译莎独特之处,梁实秋译文有两点独特之处:一是加了注释。莎翁作品原文常有版本的困难,晦涩难解之处很多,各种双关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