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1)初读一遍,粗通文意,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2)再读一遍,借助已有文言文知识、事物的道理和逻辑对细节进行推断。,(3)对于要求翻译句子的题,紧扣原文,按照原文词序和句式,用对译法逐字逐句翻译。,庚寅(yn)冬,予自小港欲入蛟(jio)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例题精解(2011年成考真题),1文意分析题,根据文意思,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作出“速进则阖”的推测?作者反思渡者的话,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解题技巧,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回文查对,将选项(如有选择题)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根据文意思,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作出“速进则阖”的推测?,答案:渡者注意到小奚“以木简束书从”,如果“速进”可能会“束断书崩”,延误行程。整体阅读后理解前后因果,才能将“速进则阖”与前文的“熟视小奚”相联系,得出结论后将所答内容代入原文,查看是否与文意相悖,作者反思渡者的话,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答案:欲速则不达,躁急自败根据解题技巧,关键句往往不在开头就在结尾,掌握文章关键句就是掌握文章中心,在文章最后提炼出关键词“躁急”。综合文章其他信息,发现该句话可概况文章,则为关键句,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翻译题技巧:,留、删、补、换、调、变,2翻译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kui)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答案:于是问船夫:“还能赶上南城大门开吗?”,例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例2:,翻译:,曾子衣敝衣以耕。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例3:,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一18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类。五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凶:荒年。填:形容鼓声,拟声词。数罟(c):细网洿(w)池:池塘。庠序:学校。颁白:斑白。,16.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答:17.孟子提出的“仁政”措施,除了保障“黎民不饥不寒”之外,还提出了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6分)答: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答:,梁惠王的为政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意思对即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这一措施的意义是:办好学校教育,提升民众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形成文明和睦的社会风气。(意思对即可),七十岁的老人们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有肉的饭食,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不能为王,是没有这种情况的。(意思相近即可),5.(20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秦恶楚而善于齐。王翦帅师伐楚,田璆谓齐王曰:“盍救诸?”齐王曰:“秦王与吾交善,而救楚是绝秦也。”邹克曰:“楚非秦敌也,必亡,不如起师以助秦,犹可以为德而固其交。”田璆曰:“不然。秦,虎狼也,天下之强国六,秦已取其四,所存者齐与楚耳。譬如摘果,先近而后远。其所未取者力未至也,其能终留之乎?今秦岂诚恶楚而爱齐也?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以地言之,则楚近而齐远,远交而近攻,秦之宿计也。故将伐楚先善齐以绝戎援,然后专其力于楚。楚亡,齐其能独存乎?谚有之曰: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则折之之易也。此秦之已效计也。楚国朝亡,齐必夕亡。”秦果灭楚,而遂伐齐,灭之。注:璆:音qi,翦:jin,宿(s):旧有的,一向有的。攒(cun):聚集,集中。,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6分)答:,现在秦国难道真的是恨楚国爱齐国吗?齐楚两国如果联合起来,还足以抵抗秦国。按地理位置来说,就是楚国近齐国远。结交远的而攻打近的,这是秦一贯使用的计谋。所以秦将要攻打楚国就首先同齐国友好,以断绝对楚的军事援助,这以后便集中军力攻击楚国。楚国灭亡了,齐国又怎么能独自存在呢?(意思对即可),17、秦恶楚而善齐,出兵伐楚,概括说明齐国君臣对此各持怎样的态度。(6分)答:18、田璆所引用的“谚语”,意在说明什么?(4分)答:,齐王:主张与秦和好,不要得罪秦国(2分)邹克:主张发兵助秦,巩固和加强与秦国的关系(2分)田璆:力主援楚抗秦(2分)(意思对即可),说明秦国分离对手可以很容易各个击破。说明齐楚是命运共同体,唇亡齿寒,合则共存,离则相继而亡。(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6.(200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贵贱,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月一易,岁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趋少缓,再期,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与上官,其去也,无以僦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之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注赢:利润。不较:不计较。限:门槛。再期:两年。期,周年。肆:店铺。楚鄙:楚国的边远地方。尹:此指县官。不获与:不被赏识。僦(ji):租赁,雇用。尤:指责,怪罪。,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答:17.用文中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世人对“楚鄙三县之尹”的态度各自是:答:18.郁离子将“蜀贾三人”与“三县之尹”这样对比意在说明什么?(4分)答:,其大意:“其中一个,横征暴敛,无所不贪,用索取的钱财,贿赂上司,他像对儿子一样对待下属吏卒,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对待富家。”(意思对即可),(6分)世人对“三县之尹”的态度是:其一“人皆笑,以为痴”;其一“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百姓亦称其善”。,(4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奸商与贪官没有区别。大奸大富,小奸小富,不奸不富;大贪大富,小贪小富,不贪不富。(意思相近即可),7.(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注】间:间谍。马服君:赵奢的封号。胶柱而鼓瑟:瑟。古代弦乐器;柱是用来调弦的;鼓,弹奏。把柱胶住,弦不能调,声音就没有变化了。,佯装,16.把文中划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17.从赵奢对赵括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18.赵国的长平惨败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赵王于是任命赵括为将军,替代廉颇。蔺相如说:“赵王根据名声来任用赵括,如同把柱胶住来弹琴啊。赵括只能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懂得活用应变。”赵王不听从,还是任命他为将军。(意思对即可)。(5分),赵奢是一个行事谨慎、以国家利益为重、有预见性的人。(意思对即可)。(5分),(1)决策者用人不当,一意孤行(意思相近即可,3分)(2)指挥者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意思相近即可,3分),8.(20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ij),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sh)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注】玃(ju):大猿猴。母猴:又叫沐猴、猕猴。过:错误。穿井:打井。子夏:孔子的学生。史记:史书。经:界限。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16.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17.“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6分),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举例论证。(2分),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2分),因为丁氏传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说课稿1 (新版)商务星球版
- 2025服务类招标代理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牌照转让规范合同书
- 教科版信息技术高一必修 4.1.2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
- 大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7.2.2(一)平行线判定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Unit 1 My futur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牛津沪教版(三起)
- 化肥厂应急演练组织规章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稿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股权质押合同
- 食管纵隔瘘护理
- 建筑项目水泥采购合同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水果采购协议样本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1)Part01-Unit2-Transportation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 2024-2030年中国止痛药品市场供需形势及未来前景动态研究研究报告
- 风电110KV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 房屋漏水维修合同书范文
- 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