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一、形成的历史背景二、法兰克王国,一、形成的历史背景(一)西罗马帝国的衰弱(二)日耳曼人原始社会的解体(三)民族大迁徙,二、法兰克王国(一)墨洛温王朝(二)加洛林帝国的建立及分裂(三)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进程,(一)墨洛温王朝(481-751年)1、法兰克国家的建立481年克洛维被推选为法兰克人的首领。486年克洛维成为真正的国王(苏瓦松花瓶的故事)。496年克洛维皈依罗马基督教。晚年组织编纂萨利克法典。,克洛维(466511)墨洛温王朝创立者,法兰克王国第一代国王。,萨利克法典编篆于克洛维时期,最初稿本65章,反映了5-6世纪法兰克人社会。法兰克人已组成农村公社,经营农业,兼营畜牧,使用耕牛犁地。公社土地已分到各户耕种,土地可以世袭,最初女系不得继承。公社内部有奴隶和半自由人,偿命金是100金币。全权的公社成员是自由人,可以分得公社份地耕作,偿命金是200金币。贵族的偿命金高达600金币。,2、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背景:无条件的土地封赐。内部的松散性。兵源的枯竭。内容:采邑一词本意为“承担义务的封地”。分封土地条件:向王权宣誓效忠、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赐予者保护受领者限终身占有不得世袭影响:中央与地方(内部联系的加强与王权的巩固)。等级结构(递进式分封)。农民地位(对于土地和领主的依附)。兵源与军制(农民步兵封建骑兵)。,封君封臣关系:仪式: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效忠、帮助、劝告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护、维持,(二)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及分裂1、751年矮子丕平夺取王位建立加洛林王朝(751843年)。(丕平献土)2、768年,查理继位,这便是著名的查理曼(768814)。3、查理曼的历史作为:对周边地区展开大规模侵略扩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地方上设巡按使出巡地方制度;利用教会巩固统治;重视文化教育。(814年查理曼帝国)4、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东法兰克、西法兰克和勃艮第。,丕平献土742年,查理马特之子丕平继任宫相。751年,苏瓦松会议上,矮子丕平在贵族、尤其是教皇的支持下,废黜墨洛温国王,当选为法兰克国王(751-768年),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为了报答教皇的支持,丕平两度出兵攻打威胁教皇的伦巴德人,并把征服来的从拉文那至罗马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AnequestrianfigureofCharlemagne,查理曼帝国,843年凡尔登条约对法兰克王国的划分,870年墨尔森条约对东法兰克、西法兰克与意大利三国的划分,(三)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进程1、封建化:所谓封建化就是大土地所有制形成与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确立的过程。2、第一阶段,建国和内战时期:政治混乱,劳动者的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封建化的表现为:“委身”和“请求恩地”。第二阶段,查理马特改革时期:采邑制改革加速了封建化进程。第三阶段,加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的封建制度确立。,委身所谓“委身”,就是一些已经丧失了土地,衣食无着的自由农民投靠到封建主的门下,充当奴仆,从而失去了人身自由。请求恩地就是农民还保有自己的地产,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经营下去了,只好把土地献给封建主(包括教堂和修道院),然后再以纳租服役为条件,请求赐予原来属于自己的土地作为终身或世袭使用地,这种土地称为“恩地”,实际上是自由农民把自己变成了封建主的佃户。,第二节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一、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十字军东征,一、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封建庄园和农奴制(二)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一)封建庄园与农奴制庄园广义的内涵:乡村的地产.狭义的界定:劳役制的农业组织.庄园结构的基本特征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耕作制度的基本特征条田制轮作制敞田制相关税收人头税、结婚税和遗产税(死手捐)。本质:封建主将其作为对农奴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生产单位。,(二)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1、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2、城市斗争的三个阶段3、历史意义,1、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10-11世纪,社会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发展。,2、城市斗争的三个阶段,(1)城市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和城市自治(2)行会及其与城市贵族的斗争(3)行会瓦解的开始和内部手工业者反对行会上层的斗争,(1)城市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和城市自治,A、原因B、方式和手段C、自治城市的标志,C、自治城市的标志,市民一般享有人身自由。城市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可以铸造货币、自行宣战媾和,有选举产生的法官和市政会,市政会推举的市长是城市的最高长官。,(2)行会及其与城市贵族的斗争,A、背景B、行会及其作用,A、背景,应对城市贵族侵扰保护手艺免遭逃亡农奴竞争捍卫同业者的共同利益,B、行会(guild),行会出现于1112世纪。商人行会(gildmerchant)、手工业行会(craftgild)和公会(company)等级制度行会不仅是生产组织,也具有军事组织、宗教组织和互助组织的性质。,行会的作用,行会在团结同行业反对封建贵族掠夺和商人欺诈上起了保障成员利益的作用。行会的发展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有利于劳动经验的积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实现城市人口的政治联合,进而争取自由和自治。,3、历史意义,(1)经济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手工业发展提供集中、方便的场所,为农业发展开辟了市场,又促进了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2)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内部产生了城市贵族、市民和城市平民。在农村,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使封建主阶级发生分化。随着货币地租的推行,农奴的依附关系减弱,大量农奴获得解放。,(3)政治方面:政体的改变。(4)思想文化方面:城市文学开始产生。,二、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1、历史背景2、过程及暴露的问题3、历史影响,1、历史背景:(1)宗教方面朝拜圣地的宗教传统。1054年教会的分裂与重新统一的要求。(2)世俗方面生存空间的需要。乌尔班二世称:“因为你们居住的土地被大海和高山峻岭所围困,不够满足你们众多的居民;而且物产并不丰富,物产填不满庄稼人的肚子走上通向圣墓的征途,把圣地从邪恶的种族手里夺回来,归你们自己占有。正如圣经说的,那块丰饶之国是上帝赐给以色列的子孙的。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世界文明史)。东方财富的向往。过境贸易与商路的控制。10891095年西欧连续七年的自然灾害。,1095年克勒芒宗教会议停止私战。拯救圣城。教会承诺:参加者可免除债务,可无需领主的同意转让土地,家属和财产受教会保护。,1、十字军解救圣墓的行动成了抢劫和屠杀的表演。2、十字军进行远征的过程中,西欧商人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也是西欧首次尝试在外部建立殖民地的过程。,让那些习惯于对同宗兄弟发动无谓的私战的人,去从事值得进行的反对异教徒的战争并取得胜利吧。让那些到目前为止一直做强盗的人,成为基督的战士吧;让那些以前对自己的兄弟和亲戚争斗的人,现在进行反对蛮族的正义之战吧;让那些最近接受微薄工资而被雇佣的人,去获得永恒的报酬吧。让那些身心交瘁的人,去劳动获得双重的报酬吧。我还能说些什么呢?这边的不幸到那边会变成欢乐,这边的穷苦到那边变成富裕,这边主的敌人到那边就会成为主的朋友。”乌尔班二世FulcherofChartres.ChronicleoftheFirstCrusade.1941.,“再也没有如此令人感伤的事情,像我们看到这些可怜的人的情况那样:他们以牛羊当做马用,沿途拖着双轮小车,车上堆着破碎的行李和他们的孩子,每经过一个堡垒,一个城市,孩子们伸出他们的手问道,这是耶路撒冷吗?”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489页。,阿拉伯人逃到了所罗门圣殿的顶上,许多人被箭射死,从房顶上头朝下掉下来。在这一圣殿里,有一万人被斩首。如果你在那里,被杀死的人的鲜血会没到你的脚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没有人能够侥幸活下来。他们连妇女和小孩也不放过。FulcherofChartres,ChronicleoftheFirstOrusade.1941,p.69.,真正移入境内而永久居住的人,是从地中海沿岸港口来的商人阶层。因此,商业兴旺起来,但这是唯一的繁荣象征。政府无能,政治腐败。然而,另有一批人,蜂拥而来,而他们是最坏的分子;就是,西欧社会的渣滓:码头流氓、海岸上拾荒者、陆上小偷和水面小偷、乞丐、亡命之徒、得到假释许可状的犯人、逃犯、释放犯。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3、历史影响政治:1、原来势力强大的地方割据与动荡因素随东征而消失,有利于西欧各国的政治统一。2、市民阶级的兴起和农奴的解放。3、教皇权威与教会势力骤减,有利于君主集权统治的加强。经济:1、获得大量土地和财富,改善西欧社会的经济状况。2、打破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的地位提高。3、东方的繁华使西欧人大开眼界,促进他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三节西欧诸国一、中世纪的英国二、中世纪的法国三、中世纪的德国四、中世纪的意大利五、中世纪的西班牙,(一)中世纪英国概况(6-12世纪)(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12-14世纪),(一)中世纪英国概况(6-12世纪)1、七国时代和统一王朝的建立(1)七国时代(7世纪)(2)维京人入侵(9世纪)(3)阿尔弗雷德大帝与英国的统一,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不列颠以后,相继建立10来个小王国,经过合并剩下7个:3个撒克逊人王国威撒克斯、苏撒克斯、埃撒克斯;3个盎格鲁人王国东盎格利亚、诺森布里、麦西亚;1个朱特人王国叫肯特。,(1)诺曼征服:1066年(2)索尔兹伯里效忠宣誓大会:1086年(3)末日审判书:1086年,2、封建王权的确立诺曼王朝时期(11-12世纪),(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12-14世纪),金雀花王朝(1154-1399)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3、无地王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亨利二世积极改善与城市的关系,给城市以特许状换取其对王权的支持。在司法方面,亨利二世扩大了国王法庭的权力,组建中央常设法庭,设立巡回法庭,建立陪审制度。进行军事改革:骑士缴纳“盾牌钱”。,无地王约翰:1、“无地王”约翰的统治(1)与城市、封建贵族矛盾(2)布汶战争失败(3)与教皇斗争失败2、1215年自由大宪章签署3、自由大宪章的实质和意义,1、大宪章与王在法下2、大宪章与普通人权1)15条“任何贵族不得向自由民征收任何贡金。”2)16条“对于以提供骑士服务而领有采邑者或其他自由土地持有人,不得强其服额外之役务。”3、大宪章与法治1)39条“凡自由人除经同等者依法判决或遵照王国法律的规定外,不得被处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褫夺其法律保护权,或被处以放逐、伤害、搜查或逮捕。”2)40条“国王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之权利与公正裁判。”,亨利三世:1、1258年,牛津条例。2、1261年,亨利废除牛津条例,内战爆发。3、1265年,孟福尔一派召开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爱德华一世模范国会:1295,瓦特泰勒起义:1381年1、原因:(1)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加重(2)理查二世政府为了战费开支而一再增加人头税2、意义:有助于农民争得自由,农奴制加速瓦解。14世纪末,英国已成为独立的自耕农占多数的国家。,参考书目1、英国封建社会研究马克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英国政治制度史程汉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英国政治制度史阎照祥,人民出版社,1999.4、英国史蒋孟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名词解释:阿尔弗雷德大帝;维金人;诺曼征服;末日审判书;大宪章;黑死病简答题:1、英国亨利二世司法改革2、中世纪英国法律与宪政起源,二、中世纪的法国1、法国中世纪史概况(915世纪)2、法国王权的加强3、英法百年战争和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1、法国中世纪史概况(915世纪)(1)加洛林王朝在法国统治的结束(843987年)分裂割据时期(2)加佩王朝时期(987-1328年)法国王权的加强(3)瓦洛亚王朝(13281589年)百年战争与法兰西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2、法国王权的加强加佩王朝时期(987-1328年)路易六世(1108-1137)法国王权有所加强。腓力二世(1180-1223)打击英在法力量。路易九世(1226-1270)行政、司法和军事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腓力四世(1285-1314年)对教会实行控制,法王权达到高峰。三级会议,1、中央,他竭力抑制相权,以出身低微者取代贵族世家。2、地方,他指派地方官总揽行政大权,并派巡按使监督检查地方官。3、司法,规定王室法庭有权复审领主法庭的判决和审理重大案件。4、军事,以募兵制取代骑士服军役制,组织了一支常备军。5、经济,铸造全国通行的货币。,三级会议(1302年)(1)背景在征服佛兰德尔的过程中,为筹集军费开始扩大征税范围,引发了与罗马教廷的冲突。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公开反对教会向世俗政权纳税,双方形成对立局面。(2)历史意义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阶段。等级代表机构的建立是巩固封建国家的重要步骤,它扩大了王权统治基础,促进了法国的政治统一。在三级会议的支持下,取得了与教皇斗争的胜利。“阿维农(Avignon)之囚”,阿维农之囚法王腓力四世(1285-1314年)开始向教会征税,并派人到意大利囚禁与法王发生冲突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1305年选出的教皇是法国人,他宣布取消卜尼法斯加于法王的一切罪名,并移居近法国边界的阿维农,连他在内的七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3、英法百年战争和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1)百年战争的原因(2)百年战争的过程(3)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的原因第一,领土纠纷。第二,争夺佛兰德尔。第三,王位继承问题。,百年战争的过程(1337-1453年)A、13371360年。1346年克勒西战役;1356年普瓦提埃战役;1358年法国爆发全国农民起义(“扎克雷“);1360年布勒丁尼和约。B、13691380年。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法国不断收复失地,英国则节节失利。C、14151453年。1415年10月阿让库尔战役;1428年,女英雄贞德(约14121431年)抗英,1429年的奥尔良战役、1430年的康边战役。,巴黎起义背景1348-1349年黑死病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法军惨败。1356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经过1356年巴黎市民在商会会长艾田马赛领导下暴动。1357年查理开三级会议,颁布“三月大敕令”,确定三级会议有权自行召集,每年开会两次,国王征税须有三级会议批准,由它监督税收的使用,三级会议有权委任国王顾问。结果敕令未执行,引发扎克雷起义。,扎克雷起义扎克雷意为乡下佬,是法国贵族对农民的贱称。1358年5月,吉约姆卡尔为领袖,提出“消灭一切贵族,直到最后一人”的口号,席卷整个法国北部。1358年6月吉约姆卡尔被杀害,起义失败。意义扎克雷起义是中世纪法国农民反封建的一次大发动,但组织不好,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对国王亦缺乏认识。城市也未与农民形成有效的联合,导致起义迅速失败。但起义打击封建势力,有利于促成法国的统一。,1429年的法国,英法百年战争,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英法百年战争增强了法兰西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法兰西的政治统一进程。以巴黎为中心的统一的市场的形成。1438法国教会独立于罗马教廷。共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议会君主制进一步发展。放弃大陆制霸的企图,走上海上帝国的道路。农奴制解体,自耕农从事小商品生产,促进城乡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玫瑰战争,名词解释: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阿维农之囚,名词解释:克洛维;萨利克法典;采邑制改革;丕平献土;查理曼;庄园;行会;十字军东征简单题:1、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与王权的同盟。2、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的内容与特点。3、简述中世纪西欧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论述题1、试述查理曼帝国在西欧历史上的地位。2、试述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其意义。,三、中世纪的德国(一)王朝更替及重大事件(二)中世纪德国的历史特点,1、王朝更替及重大事件加洛林王朝(843911年)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911918年)萨克森王朝(9191024年)法兰克尼亚王朝(1024113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大空位时代(12541273年)哈布斯堡王朝(12731806年),萨克森王朝(9191024年),奥托一世(936-973)1、奥托特权2、96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政教斗争1075年,格里哥利七世(1073-1085)召开宗教会议,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1076年教皇把亨利四世开除出教,废除其“统治德意志王国和意大利”的权力。1077年1月“卡诺沙事件”。1122年,“沃尔姆斯协约”。,法兰克尼亚王朝(10241138年),黄金诏书1356年,德皇查里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七大诸侯(选帝侯)享有选举皇帝的特权。黄金诏书中许多内容承认诸侯领地的独立性,有利于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加强统一和集权。黄金诏书标志着德国分裂割据的合法化,标志着诸侯对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胜利。,哈布斯堡王朝(12731806年),(二)中世纪德国历史的特点德意志地处日耳曼本土,在罗马文化圈外围,因此封建生产关系产生较晚,进展较慢。德国诸侯由原来的部落公国发展而来,这些部落公爵利用血缘关系控制军政大权,独立性很强,长时期在德国历史上发挥作用,不仅阻碍了国家的政治统一,而且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封建化进程迟缓。德国的政治分裂,城市经济职能外向发展;而城市经济外向性,使德国国内长期形不成统一市场,又使德国的政治统一缺乏内在经济联系的黏合作用,从而反过来加剧分裂割据。,四、中世纪的意大利(一)五十五世纪意大利的历史发展概况(二)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发展和繁荣(1215世纪),(一)五十五世纪意大利的历史发展概况中世纪的意大利基本上是一个地理名称,不具备国家的性质,许多外来势力在此曾建立过统治权。东哥特王国(489554年)东罗马帝国(554568年)伦巴德王国(568774年)查理曼帝国(774962年)神圣罗马帝国(9621268年)诺曼人统治南部(11031194年)法国的安茹伯爵(12681285年)阿拉冈王国(12851714年)北部意大利还存在着教皇国,以及众多独立城市(佛罗伦萨、米兰、热那亚、威尼斯等)。,(二)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发展和繁荣1、威尼斯城市共和国2、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3、使徒兄弟派,威尼斯风光,佛罗伦萨风光,使徒兄弟派基督教异端派别。1260年悉加列利在帕尔马附近建立。纲领:公有、平等、暴力行动:1304-1307年,意大利西北部爆发由使徒兄弟派多利奇诺领导的多里奇诺农民起义。后失败。,五、中世纪的西班牙1、中古之初,“哥特时期”2、711年,阿拉伯人统治3、“后倭马亚王朝”统治(7561031)4、再征服运动,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再征服运动背景:西班牙基督教小国的发展阿拉伯西班牙内部矛盾时间:始于8世纪,结束于1492年性质:表面是两种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之间的战争,实质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的扩张战争。,上图:费迪南二世右图:伊莎贝拉女王,影响:随着天主教国家“再征服”运动的进展,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伊斯兰封建制度逐步被西欧内地的封建领主制所取代,西欧封建区域得以进一步扩大。在政治上促进了中央集权化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天主教会在收复失地运动过程中既获得了大量财富,又增强了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使西葡两国逐步接受了先进的阿拉伯文化,提高了半岛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四节西欧封建教会和封建文化一、欧洲的基督教化二、教皇国的形成三、教会的制度化发展四、封建文化,一、欧洲的基督教化法兰克王国皈依罗马派基督教,从此基督教便借助于法兰克王国的力量得到迅速扩展。其他蛮族王国先后皈依和北非退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