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醉翁亭记_第1页
22、醉翁亭记_第2页
22、醉翁亭记_第3页
22、醉翁亭记_第4页
22、醉翁亭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欧阳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堂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着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安徽滁州的琅琊山上就有这样一座亭子,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而声名远播。今天让我们跟随着先生的足迹,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声。,导游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1、明确本文写景的方式和作用,理解从“乐”和“醉”中抒发的政治理想。2、探讨“太守之乐”所指的内容,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比较有什么异同。3、理解文章中涉及的苦乐主题,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旅游目标,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年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滁州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写景特色:利用空间的变幻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水特写。,行程,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太守是谁?,导游有话说,醉翁的“醉”只是醉酒的“醉”吗?哪两个句子点出了“醉翁”的深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号称醉翁,却不以酒为意;不在意酒,正反衬出在意山水。可见太守是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统领下文,鉴赏评论,你们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山间朝暮,赏山水之乐,山间四时,山水之乐,其乐无穷,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随太守游,其乐融融,(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政治清明,滁地富足,乐在其中,赴太守之宴,文中还写了哪些“乐”,禽鸟的山林之乐游人从太守游而乐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返程总结,“太守之乐”指什么?,乐民所乐,与民同乐;为自己使人们生活得快乐的政绩而乐,返程总结,拓展延伸,1.同为逆境中的借景抒情寄意之作,你认为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侧重表现欧阳修豁达乐观的精神。,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不同点:,相同点:,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积极进取,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拓展延伸,谈一谈:通过这次旅行,我感受到了:,旅游体会,(你所欣赏的身处逆境时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课堂小结,醉翁亭记,(一),写景:山泉亭,(由远到近)(整体到局部),叙事:作亭者名之者自号,抒情:(破题句,名句。),(二),分,山间朝暮之景山间四时之景,总,(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