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氧化与燃烧分析.ppt_第1页
第2节-氧化与燃烧分析.ppt_第2页
第2节-氧化与燃烧分析.ppt_第3页
第2节-氧化与燃烧分析.ppt_第4页
第2节-氧化与燃烧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奇魔术,沾有某种液体的纸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第2节氧化与燃烧,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一、氧化反应:,上述5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这一性质属氧气的化学性质),而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再举例吧,金属的生锈现象,一些麦堆的自燃现象,橡胶、塑料的老化现象,氧化反应实例,食物腐败,酿酒和醋,呼吸作用,燃烧,动动脑,你能尝试给这些现象分类吗?,有些爆炸,请你比较下列两组氧化反应的异同点: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苹果变色、铁生锈。,的反应剧烈,有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缓慢,无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思考与讨论:,共同点:,不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热。,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如:橡胶、塑料的老化现象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败,二、燃烧,一篇关于火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认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创造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毁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小心用火呀!”,你认为火有哪些益处?又有哪些害处?,say,1、燃烧定义:,思考,燃烧一定发光发热,发光发热一定是燃烧吗?,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二、燃烧:,发光发热不一定是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需要可燃物?,需要助燃物(氧气)?,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你的猜测是:,探究实验,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总结:,缺一不可,着火点:物质燃烧所达到的最低温度,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一般不改变。,【问题讨论】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与纯氧中燃烧现象不同?为什么小木块、刨花比大木块好燃烧?,3、燃烧的现象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决定燃烧的现象不同。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1)森林里的枯枝落叶长期堆积后为什么有时会自己燃烧起来?(2)夜晚的山头发现火星点点,认为是“鬼火”,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未及时释放,达到着火点,自发燃烧,4、自燃:,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思考与讨论:,(白磷自燃实验),为什么纸片自己会燃烧起来?,秸杆、柴草、煤炭、擦机器的棉纱等,由于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就可能自燃,这在以前曾被称为“天火”.,汽车自燃,稻草堆自燃,观看影片,问题讨论:油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5、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explosion)。,爆炸条件:可燃性气体(H2,CO,CH4)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明火.,思考: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高压锅爆炸、鞭炮,爆炸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也有可能是化学变化,观看影片,爆炸有利也有弊,关键看人类怎么对待它,三、灭火和火灾自救,如何灭火,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消除燃烧发生的条件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撤离可燃物,思考与讨论:,燃烧条件,1、灭火的措施:,1、撤离可燃物;,2、降温法(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隔绝空气法(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小结,(1)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2)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下列灭火方法分别用了什么原理?,泼水,1.做菜时,油锅起火,该怎么办?,2.你是如何熄灭酒精灯的?你是利用什么原理将酒精灯熄灭的?,3.扑灭森林大火,有一种方法是设置隔离带,原理是什么?,4.高压水枪是如何将火扑灭的?电器和油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吗?,5.你知道最常见的灭火设施吗?它主要产生什么物质来灭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讨论题,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灭火?油库着火应怎样灭火?当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当如何灭火?,思考与讨论,常用灭火器,若你正在大楼里怎么逃生?(观看影片后讨论逃生方法),2、逃生方法,如果你无法离开火灾现场时,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利用简易灭火器材救火,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灭火,家庭中遇到火灾几种常见处理方法,一、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二、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三、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四、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逃生自救方法:,五、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六、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七、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1)立即关机,拔下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2)如果是导线绝缘体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3)不得用水扑救电视机火灾,以防引起电视机的显象管炸裂伤人。(4)注意: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电器火灾,否则,扑救人员随时都有触电的危险。1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2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3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4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5诀:明辨方向,迅速撤离。6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7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8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9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10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11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12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13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消防安全标志:,认识常见的安全消防标志:,四、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像燃烧这样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能放出热量,而有些化学反应则需要吸收热量。,活动:,课堂练习,1、物质然绕应具备三个条件,香港教材中称之为“火三角”,请在三角形的三个定点的括号中分别填写三个燃烧的条件:,课堂练习,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的“火三角”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由于与充分接触而燃烧,从图中可知,燃烧的条件有,在此所谓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意思是。,课堂练习,3、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右图)。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变化的优点是:。,促进燃烧的主要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2)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下列说法: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A、B、C、D、,C,下列标志你认为可以贴在加油站的标志是()、,D,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C,A,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点燃(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氧气的气味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B,B,3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C)液态氧气为无色(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下列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可燃性(B)能支持燃烧(C)不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B,C,D,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