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剖析.ppt_第1页
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剖析.ppt_第2页
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剖析.ppt_第3页
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剖析.ppt_第4页
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剖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第一节白话小说的繁荣,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刻的话本小说今仅存四种,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种,元一种,明两种。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宣称“的是元人写本”,但被多数学者疑为伪书。,二、冯梦龙与“三言”,1、冯梦龙的生平冯梦龙,明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字犹龙,一字子犹,又字耳犹,别号龙子犹;又曾自称冯仲子。其室名墨憨斋,故常自题为墨憨斋主人。他用过的笔名,尚有姑苏词奴,吴下词奴,顾曲散人,前周柱史等,“三言”序曾分别署名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笔名之多者,无一人可比得上冯梦龙。,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弟兄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冯梦桂是画家,弟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年轻时,他除了像一般读书人一样,准备应考以入仕外,也出入青楼酒馆,并已开始收集及编辑了一些民经流行的歌曲小调、博戏笑话等,可见他很早便对通俗文学有兴趣。他中年的活动无考,大概主要从事文学工作,编写小说剧本,“三言”大概是成于这一阶段。直到他五十六岁那年,冯梦龙才考取了贡生,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在任四年,颇有政绩。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保存了珍贵历史资料的书。,清顺治三年(1647年),冯梦龙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冯梦龙勤于著述,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是通俗文学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下面略作介绍:民歌类: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记、三报恩等十七种;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2、冯梦龙的文学思想综合冯梦龙的小说创作,他的文学主张主要有:第一,冯梦龙在文学上主张“情真”。冯梦龙重感情,认为情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东西,甚至提出要设立一种“情教”,用它取代其它的宗教。小说中,他在警世通言序中说小说要做到“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在他的有关小说的眉批里,常可看到“叙别致凄婉如真”,“话得真切动人”,“口气逼真”,“真真”等。情真、事真、理真是冯梦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反复提到的,是他追求的总目标,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第二,他虽然不反对文言小说,他的情史便收集了很多文言作品,但他更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作品通俗易懂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在古今小说序中就: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这里,“文心”指的是文人典雅的作品,“里耳”是闾巷平民的感受,只有通俗的作品,才能得到闾里小民的欣赏。,第三,冯梦龙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而且主张把社会教化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他在警世通言序中举了里巷小儿听三国故事受小说人物影响的例子: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这个例子生动的说明通俗小说的巨大影响力,确不是被奉为经典的孝经、论语这类书所能达至的。所以冯梦龙解释“三言”的命名: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3、“三言”: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较优秀的白话短篇,包括旧本汇集和新著创作。宋元旧作约占1/3,明代新作约2/3。“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三、凌蒙初与“二拍”,1、凌濛初的生平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祖父和父亲都中过进士,所以他是出身在一个仕宦之家。但到了凌溕初出生后,这个家庭已步向衰落。他十二岁入学,十八岁才获得一个补廪膳生的位置。其后,他曾应举入试,但一直科场不利。到崇桢七年(1634年)他55岁时才以优贡生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颇有政绩。崇桢十五年(1642年),他六十三岁,擢升为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治河。但过了二年,明朝已在风雨飘摇中,李自成、张献忠作反,大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凌濛初在房村被乱军包围,他拒绝投降,终于呕血而亡,时年六十五岁。凌濛初除撰作通俗小说“二拍”外,也精通戏曲。,2、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受李贽的影响,与当时的文学家如汤显祖、袁中道、冯梦桢有来往,也有比较相同的文学见解:第一,凌濛初主张小说必须能一新读者耳目,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享受。换句话说,作品必须是带有娱乐性的,他在拍案惊奇序中说到这部书的写作目的和过程时说:,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要使作品有娱乐性,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追求故事情节的“奇”,这也是他把书名叫做拍案惊奇的本意。他极力主张小说必须“谲诡幻怪”,写出“耳目前的怪怪奇奇”(见拍案惊奇序)。当然,如果因为“好奇”而导致小说的“失真”,他是反对的。所以在二刻拍案惊奇序中又提“出无奇之所以为奇”的理论作补充,认为“奇”可以在“耳目之内,日用起居”(拍案惊奇序)。这是对“奇”的理论的深入发挥。,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商品,必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群和其它的文艺形式如诗词一类,可以摆在案头供自己消遣,或供一二好友欣赏的作品不同。凌濛初多次表示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民编”。凌濛初可以说是比较早觉察到要把文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这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也有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凌濛初起初写小说,是因为科场失利,因而借小说以发泄心中的不平,“姑以游戏为快意耳”,目的是“聊舒胸中磊块”。同时,他认同小说必须要有教化的功能,即他所说“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虽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便做不到这一点,在作品偶然有庸俗趣味的描写,如写得较为露骨的性欲,但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食色、性也”,是他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表现。,3、“二拍”:是凌著“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崇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故实有小说78篇。,冯氏多为编选改订,凌氏则着力创作。从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是凌濛初。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四、其他白话短篇小说集主要有: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华阳散人的鸳鸯针、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等等。以上作品随着明末政治形势严峻,人文思潮变化,大都从侧重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虽更关心现实,但说教气更浓。比之“三言”“二拍”的成就呈下降趋势。,第二节话本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明代“三言二拍”,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三言二拍”文言短篇小说代表作:瞿佑剪灯新话,一、“三言二拍”的进步思想倾向1、对商人“好货”的肯定。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反映了晚明海运开禁以后,市民百姓对于海外贸易的兴趣,表现了作者对商人们投机冒险、逐利生财的肯定。叠居奇程客得助不是从道义角度,而是从获利角度描写经商,确实更贴近商业活动的本质,更准确反映了晚明商人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2、对男女爱情和情欲的肯定,即对“好色”的肯定。这类作品数量约占“三言二拍”的3/5。(1)一般地歌颂男女情爱。,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作品歌颂了排除金钱、门第、等级观念,追求彼此知心如意,相互尊重的理想爱情。,(2)痛斥负心薄幸行为。如金玉奴捧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篇,赞扬了女子坚贞执着的爱情,谴责了喜新厌旧、富贵易妻,始乱终弃的卑劣行为,揭露了门第观念、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3)把情跟欲相联系,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情。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等篇中,受情欲驱使而越礼的行为常受到同情,“失节”妇女常被原谅。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开篇伊始,就为情欲张目: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吒。”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报高嫌低,耽误了婚姻日子。情窦开了,谁熬得住?男子便去偷情嫖院,女儿家拿不定定盘星,也走差了道儿,那时悔之何及!,“二拍”的满少卿饥附饱飏中,有这样一段关于两性关系的议论:天下事有好多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有人道他薄幸负心,作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子愈加放肆。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乔太守乱点鸳鸯簿判词,“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女爱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变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孙氏子因姊而得妇,搂处子不用逾墙;刘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相悦为婚,礼以义起。所厚者薄,事可权宜。使徐雅别婿裴九之儿,许裴政改娶孙郎之配。夺人妇人亦夺其妇,两家恩怨,总息风波;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三对夫妻,各谐鱼水。人虽兑换,十六两原只一斤;亲是交门,五百年决非错配。以爱及爱,伊父母自作冰人;非亲是亲,我官府权为月老。已经明断,各赴良期。”,3、对黑暗的政治统治和地主恶霸的揭露批判。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等少数篇章,或通过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斗争,或通过恶霸横行最后遭到惩治的故事,歌颂了正义,善良,鞭挞了邪恶、强暴。4、歌颂友谊,斥责背信弃义行为。这类题材未可谓新,但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如施润泽阙滩遇友歌颂了小商之间诚挚的友情。吴保安弃家赎友写吴保安十年如一日,专心营救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贾石冒着灭门的危险,救助落难的沈链。这些故事都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相反,桂员外穷途忏悔则严厉谴责了朋友间忘恩负义的行为,作品结尾让桂富五全家变狗以示惩罚,虽落入因果报应的藩蓠,却表现了作者申张正义的思想。,二、“三言两拍”的艺术成就,1、将平凡故事写得曲折工巧常采用巧合、误会手法,使情节波谲云诡、曲折多变。十五贯戏言巧成祸,以“巧”传“奇”,以“巧”寓“真”。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围绕“珍珠衫”写蒋氏夫妻离合悲欢,既巧合,又曲折。善将悲喜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