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极限塞规-1.ppt_第1页
光滑极限塞规-1.ppt_第2页
光滑极限塞规-1.ppt_第3页
光滑极限塞规-1.ppt_第4页
光滑极限塞规-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塞規的公差2.1量規屬精密量具,設計時必須給出合理的加工公差。2.2國家標准(光滑極限量規)規定,工作量規的公差帶是安置在被檢孔軸的公差帶內側。這是因為:a.這樣設置與前述在公差帶內內縮安全裕度的作用是一致的,這樣只可能將實際尺寸位于公差帶邊緣的合格工件誤檢為廢品,而不會把超差的廢品誤檢為合格品,對保証產品質量有利。b.通規在檢驗工件時,頻繁地被檢工件相互磨損,為保証通規有合理的使用壽命,需要有一定的磨損儲備量,即將其公差帶相對被檢孔軸的公差帶內移一定距離Z。2.3量規的公差帶位置如圖1.1所示.2.3.1Z為通規的公差帶中心到被檢工件公差帶的邊界(孔的最小極限尺寸,軸的最大極限尺寸)之間的距離,稱為位置素2.3.2T為量規的制造公差。因止規極少磨損,不需設磨損儲備量。,圖1-1量規公差帶位置,3量規工作尺寸的計算公式如表1-1所示:表1-1工作量規極限偏差計算公式,4量規極限偏差的計算4.1求出產品尺寸的公差等級根據產品圖紙要求,查出被檢孔軸的上下偏差,求出其公差(如已知道其公差等級,則可略去上一步)。4.2求制造公差T和位置要素Z根據標稱尺寸和公差的大小,查表1-4得出制造公差T和位置要素Z。如產品尺寸的公差等級靠不上較低的一級,則只能取較高的等級,如:直徑為50的孔,其公差為0.09mm,查表1-4知,IT9為0.06mm,IT10為0.10mm,則該孔的公差等級只能取IT9。4.3計算量規的制造偏差4.3.1根據表1-1極限偏差公式計算量規的制造偏差。4.3.2量規通止規的基本尺寸和被檢工件尺寸的極限尺寸對應相等。4.3.3通規的軸向工作部分長度,應等于孔軸配合的長度。4.4量規工作表面的粗糙度量規屬精密測量儀器,其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有較高的要求,應盡可能的符合表1-2的規定,其Ra值不得超過(表1-2)的規定。例:設計30H9/h8孔和軸檢驗用量規,孔軸配合長度為28mm.孔用塞規軸用卡(環)規,表1-2量規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1.查表4,產品公差T=0.0521.查表4,產品公差T=0.033量規公差T=0.004量規公差T=0.0034位置要素Z=0.007位置要素Z=0.0052.計算偏差:2.計算偏差:通規:通規:基本尺寸:30.00基本尺寸:30.033上偏差:+(Z+T/2)=+0.009上偏差:-(Z-T/2)=-0.0033下偏差:+(Z-T/2)=+0.005下偏差:-(Z+T/2)=-0.0067止規:止規:基本尺寸:30.052基本尺寸:30.00上偏差:0上偏差:+T=+0.0034下偏差:-T=-0.004下偏差:02.量規工作長度2.量規工作長度通規:28+(02)通規:28+(02)止規:10止規:10,4.5硬度量規工作部分的硬度要求為HRC5865.4.6形位公差量規工作部分的圓度、母線直線度、平面度、平行度公差不得超過表1-3的要求。,表1-3量規的形位公差(um),現在應該明確,A嚴格量規制造公差的原因B孔、軸量規的公差帶的位置及區別C量規通止端檢測尺寸的類型D量規制造公差的計算步驟E量規設計時的其它要求,設計實例例:設計30H9/h8孔和軸檢驗用量規,孔軸配合長度為28mm.A計算量規制造偏差,孔用塞規1.查表4,在尺寸為3050的行和IT9的列查得:產品公差T=0.052量規公差T=0.004位置要素Z=0.0072.計算偏差:通規:基本尺寸:30.00上偏差:+(Z+T/2)=+0.009下偏差:+(Z-T/2)=+0.005止規:基本尺寸:30.052上偏差:0下偏差:-T=-0.0043.量規工作長度止規:1020通規:28+(02),軸用卡(環)規1.查表4,在尺寸為3050的行和IT8的列查得:產品公差T=0.033量規公差T=0.0034位置要素Z=0.0052.計算偏差:通規:基本尺寸:30.033上偏差:-(Z-T/2)=-0.0033下偏差:-(Z+T/2)=-0.0067止規:基本尺寸:30.00上偏差:+T=+0.0034下偏差:03.量規工作長度通規:28+(02)止規:1020,B查取其它要求B.1依表1-2查行表面粗糙度數值B.2依表1-3查得所需形位公差的數值。B.3標注熱處理硬度要求B部分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計算出的標稱尺寸和制造偏差應按實際情況,依據下述的數據修約原則進行數據處理。,數據的處理測量數據和計算數據,均應只取適當的有限的位數,多余的位數應按GB8017-87的規定作修約處理。2.1數據位數的確定2.1.1任何測量數據,都含有測量誤差,多取數據的位數,并不能減小測量誤差,測量數據的位數,應與其測量誤差相適應。一個正確有效的測量數據,只允許最后一位不准確,即只估讀一位(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