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念建国60周年“六十年巨变”,上海交通工具六十年巨变,1,独轮车,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江北车,原先用来载货,因重心较高,不易掌握。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一些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并且渐成风气。从当时的照片看,一辆车上约有八九人,分坐两边。据1874年的统计,英法租界共有独轮车3000辆,简直是近代上海一支不容忽视的“出租车队”。由于收费低廉,一般贫民苦力均乐以独轮车代步或运物。但是好景不长,人力车兴起后,因其车速快于独轮车,而且乘坐舒适惬意,独轮车遂趋没落,仍旧以载货为主要功能。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大概认为有损面子,是决不肯坐独轮车的。他们出出入入,均乘坐轿子,而且比阔斗富,把一顶轿子弄得花样百出。新娘出嫁,所坐花轿有红绿二色,绣有“凤穿牡丹”“福禄鸳鸯”的轿帘;闺秀淑女乘坐的轿子,顶垂缨络,旁嵌玻璃,谓之“撑阳轿”;一般市民如郎中或私塾先生,只坐普通的蓝布小轿;而官场中人,轿子的等级式样却马虎不得,不能越雷池半步,上海道坐的是八抬八杠的绿泥金顶大轿,知县只能用四人抬的红漆朱顶蓝泥轿了。,2,独轮车,3,黄包车,人力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故又称东洋车。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进了这个新玩意儿,又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雇日人拉车营业。后因言语不通,拉车人才为华人顶替。为求醒目计,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开始的时候,黄包车车辆高大,座位宽敞,轮为铁制,行驶时隆隆作响,震动很厉害。后有人加以改进,由双座改为单座,轮子改成类似现在的橡胶胎,行驶时悄然无声,拉跑速度也明显加快。当年的许多商界和文化界人士,最喜欢乘坐黄包车,常常包租一辆供其使用,或为家人使用。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4,黄包车,5,汽车,汽车来到上海交通工具中的“骄子”汽车,据说是寓沪西医为求出诊方便,大约在1901年时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的。那一年,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汽车样式奇异,速度飞快,路人为之惊讶不已,租界当局也不知如何对其征税。1902年1月30日,工部局开会讨论通过了为上海第一辆汽车颁发牌照的决定,不过因从未征过汽车税,无例可循,遂按马车规格征税,每月捐银2元。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有外侨陆续携汽车来上海,或从国外订购汽车。受西风熏陶的华人也开始成为汽车的主顾。1903年上海只有5辆,1908年就增加到了119辆,但初期会驾驶车辆的人很少,所以这些汽车空搁一年半载不足为奇。在当时,汽车驾驶员是最吃香的职业,有此技术,不愁没有人出大价钱来雇你,问题是要学会驾驶技术,谈何容易。办驾驶学校,招收驾驶学生,是后来的事情了。,6,汽车,一号汽车与蓝布小轿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当时人力车的数量最多,1909年上海发放了8471辆人力车的牌照,“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有趣的是,当时上海马路上煤气灯、电灯和油灯也是交相辉映,后来居上的电灯正在拼命竞争老大的位置。可以说,新生事物得以脱颖而出,都有过一个逐渐演进甚至不断反复的过程,但先进替代落后终是必然之结果,从轿子、独轮车、马车到电车、汽车的发展史,也可见一斑。,7,8,电车,伴张爱玲入睡的电车铃声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电车的起始点是静安寺,沿愚园路、赫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穿过南京路(今南京东路),并沿着外滩,抵达广东路外滩。从此,叮当叮当的电车铃声,是上海繁华都市形象一道移动的风景,是张爱玲每天晚上枕着入睡的伴奏声。在她以写上海风情出名的小说中,电车也是上海的一座人生舞台,各不相干的人在此登场,但往往来不及表演,却要下场了。当年那部封锁,全是写电车上发生的故事,开头写得颇经典:“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9,有轨电车,10,无轨电车,无轨电车则开通于1914年,为上海首创,他处没有,被当时报刊称之为“上海唯一之新发明”,“按电车之制,轨有多种,因地制宜,而无轨之法则创自上海,环球各国未之先有,差足称豪”。1934年,上海又出现双层公共汽车,还有双层码头、双层轮渡,被称为上海“双层交通工具”。最初的电车车身为木壳,外包钢片,漆深绿色,车身两侧有六扇大窗,光线明亮。车箱内长条椅子沿侧横放,乘客相对而坐。电车初行时,因乘客稀少,车门没有后来的铁栅护栏,便于乘客上下,一些年轻人自恃胆大,常在电车行驶途中,飞车上下。后因乘客多了,为防止乘客掉落车下,才在驾驶台和车门设拉闸、护栏。,11,电车,12,铁路,1876年,往返于吴淞和上海的淞沪铁路开通了,全长14.5公里。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改变了从吴淞到上海只能走水路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货运和客运速度。可惜的是,这条铁路运行了两年就被拆除了。但上海的交通建设步伐不会因此而放慢。从有轨电车、公交巨龙车到轨道交通、磁浮列车,城市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地铁已经成了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根据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11条线、400公里长的轨道交通网络。同时,内环区域内,不超过一公里就会有一个地铁车站,乘客在25分钟之内可以到达各主要场所。另外,上海5年内还将建造6条越江隧道,使车道总数增至82条。,13,老火车,14,轨道交通,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上海市不断优化轨道交通投资环境,创新投融资模式,政府大力号召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近年来,上海市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开发逐渐成熟,轨道交通的集聚效应诱发大量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开发及轨道交通枢纽商业运营都成为投资热点。为从根本上缓解上海交通拥堵状况,确保2010年世博会交通顺畅,上海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立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健全轨道交通行业安全体系。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12条线、运营里程超过4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模将跻身世界城市前三位。预计2012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可达510公里左右,总长度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97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15,上海轨道交通路线图,16,出租车,17,新旧公交车对比,18,新旧火车站对比,19,动车组,20,浦东机场,21,后记,从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祖国的成长是那么的明显,上海交通工具的变化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从独轮车到黄包车,再到有轨电车,直至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智能机器人租赁合同违约金及赔偿标准协议
- 2025年新型建材厂房建设安全施工及环保达标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运输船舶租赁与环保责任承诺合同
- 2025年幼儿园棉被智能化采购与仓储物流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高校后勤集团农产品直供与质量追溯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车贷续保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医疗设备投放与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 海尔冰箱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绿色节能型办公设施销售与智能化维护综合服务合同
- 《西红柿移栽和管理》课件
- 《肺癌早期筛查与干预》课件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
- 2025届高考新型题目“纠正错别字”新题模拟练习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 2025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参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琯溪蜜柚生产操作规程
- 民办学校教职工学年度考核方案模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