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ppt_第1页
儿童营养不良.ppt_第2页
儿童营养不良.ppt_第3页
儿童营养不良.ppt_第4页
儿童营养不良.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一、概念与现状,营养不良概念,长期来人们往往只把营养缺乏看作营养不良。现认为由于营养失衡或营养过度产生的肥胖亦属营养不良。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肥胖是一种疾病。营养不良(Malnutrition):营养缺乏(Undernutrition):热能、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缺乏。营养失衡(Overnutrition):肥胖,肥胖(Obesity):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10年间718岁男生超重从2.75%上升到8.65%,女生从3.28%上升到7.18%,13岁时达16.2%。913岁是儿童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的高峰期。肥胖的儿童有40%成年后肥胖,而1520%肥胖成年的儿童时期是超重或肥胖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是世界上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能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者,多表现为消瘦型,以蛋白质缺乏而能量的摄入接近正常者,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浮肿型)。,儿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了儿童体质,而且影响其生存年龄和生存质量,同时也影响了认知能力和智力发育,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全球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全球5岁以下儿童有1.68亿患热能-蛋白质缺乏,占此年龄组儿童的27%,而亚洲(主要在南亚)就占70%。,1995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1160万)构成,疟疾5%麻疹7%其它32%营养不良54%腹泻19%围产18%急性呼吸道感染19%,中国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从整体上讲,以往长期困扰我们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国儿童营养缺乏的主要问题是微量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国际上把微量营养素缺乏称为潜在饥饿(HiddenHunger)以提示其严重性。,表11998年85个贫困县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男性女性合计类型中重度重度中重度重度中重度重度调查数人数患病率人数患病率调查数人数患病率人数患病率调查数人数患病率人数患病率体重低210738.011302309527.48207.324777697728.218937.6发育迟2306523.510982502445.7244622.3240421118246.5551122.9消瘦131189577.32401.8110387857.12382.22426917427.25912.4我国儿童PEM的发生率低于东南亚一些国家,但在个别地区仍在25%以上。,浙江省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根据1995年的调查,本省04岁儿童轻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52%,中度为4.83%,重度为0.69%。,二、病因,(一)长期摄入不足所致常见于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小儿。或长期以淀粉喂养的儿童(如米糊、荷花糕等)蛋白质供给不足所致。(二)消化吸收障碍常由于消化系统疾患所致(如唇、腭裂、幽门梗阻、慢性腹泻、过敏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症等)。可影响儿童营养素的吸收。,(三)营养需要量增多见于生长发育迅速而未及时给予补充的儿童。常因需要量大而造成相对缺乏。(四)消耗过多糖尿病、恶性肿瘤、甲亢、大量蛋白尿、发热性疾病等均可导致营养素消耗过多而引起营养不良。,三、病理生理,(一)新陈代谢异常1蛋白质:蛋白质摄入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水平下降。当血清蛋白40g/L,白蛋白20g/L时可发生低蛋白性水肿。2脂肪:脂肪动员消耗后引起血清胆固醇降低。由于脂肪在肝内代谢,因此可造成肝脏的脂肪变性(脂肪肝)。3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不足、消耗过多引起血糖下降。严重时可致死。,4水盐代谢:大量脂肪消耗,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而低蛋白血症加剧浮肿;细胞外液一般呈低渗状态,易出现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血镁、酸中毒和锌缺乏。5体温调节:由于热能摄入不足、散热快、血糖低、氧耗多等,易发生体温低。,(二)各系统功能低下1消化系统消化液、酶的量及活性降低、蠕动减弱、菌群失调,易消化功能低下、腹泻。2循环系统心脏收缩力减弱、心博量下降、血压偏低、脉细弱。3泌尿系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低下,尿量增多、比重下降。,4神经系统精神抑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条件反射难以建立。5免疫系统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低下。IgG、IgA低下。易继发各种感染。,四、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病程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步减少或消失。消减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四肢、最后为面颊部。在营养不良早期,若仅看面部而不作全身检查,则不易发现消瘦。,随病情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如老人状,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皮肤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精神萎糜,反应差等。,五、并发症,1营养性贫血临床上以小细胞性贫血为常见。主要与营养不良所致铁、叶酸、维生素B12、蛋白质等营养素缺乏有关。2各种维生素缺乏最常见是维生素A缺乏。3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4自发性低血糖常是儿童死亡的原因。,六、诊断,病史中有长期喂养不当,摄入热能不足,和或慢性疾病史;临床上有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与体征;胆固醇值降低,血钾、镁降低,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演变,1.严重型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评分方法(Mclaren,于1967年):体征:评分:浮肿3皮损2浮肿+皮损6头发改变1肝肿大1血浆白蛋白(或总血浆蛋白)g/dl1.00(3.25)71.001.49(3.253.99)61.501.99(4.004.74)52.002.49(4.755.49)42.502.99(5.506.24)33.003.49(6.256.99)2,2.Wellcome对PEM的分类(WellcomeWorkingParfy,1970):标准体重%身高别体重水肿低体重8060小营养性侏儒60小消瘦60夸希奥科8060消瘦-夸希奥科60,3.Gomez分度:这种分度是以疾病的转归为依据的。度的体重为正常均数的90%76%度的体重为正常均数的75%61%度的体重为正常均数的60%以下营养不良的分度和分型体重为正常按身高的生化改变水肿皮肤毛发%体重改变度9076稍低度7561低度:消瘦60明显低夸希奥科60低消瘦-夸希奥科60明显低,4.Waterlow营养不良的分度营养不良度数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占标准体重的%)(占标准身高的%)0909518190909527080858937085,5.国内制定的标准(1961年黑龙江省儿保会议上)初生3岁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15-25%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25-40%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40%以上37岁轻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15-30%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30%以上714岁轻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20-30%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30%以上,6.WHO推荐的诊断标准(人体测量法)体重低下(Underweight):其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者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要反映患儿有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生长迟缓(Stunting):其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消瘦(Wasting):其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要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采用人体测量方法评价儿童营养状况时结论应谨慎。因人体测量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常是粗略的评价,并不能代表机体功能的测定,应结合临床表现、膳食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免仅以个人身体形态的大小来评价个体的营养状况。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如遗传、内分泌、代谢等。,亚临床营养素缺乏,是指由于摄入不足导致的各种营养素的轻微缺乏,其特点是无典型临床表现,但实际上,体内总体水平已经低下,血液或组织液测定处于正常低值,或略低于正常水平,且为时不长。,七、治疗,1、去除病因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加强皮肤和口腔卫生。2、根据病情轻重,调整饮食。病情越重,消化耐受能力越弱,补充营养的过程应越慢。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能量供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食物选择时注意蛋白质不可增加过快过高。),3、药物疗法:对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补充维生素制剂及消化酶。4、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如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继发感染、贫血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等。,八、预防,合理喂养:首先要鼓励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疾病防治:对患有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及幽门狭窄等,必须及时予以适当治疗。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小儿有充足的睡眠,饮食定时,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养成不挑食、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各种感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赵正言,一、概念,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征。,二、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D3是由人体或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转变而来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体内无生物活性,须经过2次羟化作用才能发挥生物效应。(肝脏、肾脏),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首先经肝细胞微粒体和线粒体中25-羟化酶作用生成25羟维生素D(25-OHD)。这是维生素D在人体血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常作为评价个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检测指标。25-OHD活性较弱,须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中的1-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1-25(OH)2D3。,生成1-25(OH)2D3的影响因素,1、甲状旁腺素(PTH)2.血钙、磷水平:低钙可刺激PTH分泌增加,从而可以间接促进1-25(OH)2D3的合成以提高血钙水平;低磷可以直接增高血浆1-25(OH)2D3。3.1-25(OH)2D3自身:过高时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减慢1-a羟化过程。4.其它: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均有促进1-25(OH)2D3的作用。,1-25(OH)2D3的生理作用,1-25(OH)2D3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CaBP),以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促进骨钙素的合成、与羟磷灰石分子牢固结合构成骨实质。促进间叶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其骨质重吸收的作用。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排出、提高血磷浓度,有利于骨的钙化作用。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功能的调控过程。,PTH的作用,对骨的作用:可以促进1-a羟化过程、增加1-25(OH)2D3的合成。对肾的作用:作用于肾小球,促进钙的回吸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增加。对肠的作用:促进肠钙的吸收。与1-25(OH)2D3起拮抗作用。,降钙素的作用,降钙素来源于甲状旁腺、胸腺、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主要作用为抑制骨盐溶解,使钙含量降低抑制肾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三、病因,(一)、日照不足: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可以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3。若日照不足或在冬季紫外线较弱,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二)、天然食物中含量不足(乳类中甚少)若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也易导致佝偻病。(三)、生长过速(早产、多胎、发育迅速者等由于需要量大,若不及时补充易导致佝偻病),(四)、疾病因素(胃肠道、肝、肾疾病、腹泻、胆道闭锁等可影响维生素D羟化过程,导致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的发生。)(五)、药物因素(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影响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四、发病机理,维生素D缺乏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降低甲状旁腺肾小管重吸PTH分泌增加PTH分泌不足收磷减少破骨作用加强血钙不能恢复正常低血磷骨重吸收增加手足抽搐症钙磷乘积降低血钙正常或偏低骨样组织堆积佝偻病,五、病理,正常骨的发育,骨的生长有两种方式:1、软骨成骨:在长骨端进行,使骨变长。2、膜性成骨:在骨干皮质和扁平骨进行,使骨变粗。长骨生长主要在骨骺软骨中进行。骨质钙化的最主要条件是骨样组织周围钙磷的正常浓度,如钙磷乘积不足则发生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细胞外液中钙、磷浓度不足(即钙磷乘积40);碱性磷酸酶(AKP)增高(正常1530金氏单位)。,X片表现,常规摄片部位为手腕。长骨干骺端活动初期最早的变化是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略凹,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活动期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状,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恢复期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逐渐致密并增宽,骨质密度增浓。,鉴别诊断,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软骨营养不良3、其他(家族性低磷血症、D依赖性佝偻病、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肝脏疾病等),(1)家族性低磷血症本病多为X连锁遗传病,亦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佝偻病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后,在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对用常规维生素D治疗无效的患儿应与本病鉴别。,(2)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为远曲小管泌氢不足,从尿中丢失大量钠、钾、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脱钙,出现佝偻病症状。患儿骨骼畸形显著,身材矮小,有代谢性酸中毒,多尿,碱性尿,除低血钙、低血磷之外,血钾也低,血氯增高,并常有低钾症状。,(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为两型: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使25-(OH)D转变为1,25-(OH)2D3的过程发生障碍,血中25-(OH)D浓度增高;型为靶器官1,25-(OH)2D3受体缺陷,血中1,25-(OH)2D3浓度增高。两型均表现为重症佝偻病,血清钙、磷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并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型患儿还可有高氨基酸尿症,型患儿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八、治疗,(一)目的: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二)方法:1、口服维生素D:50-100ug(2000-4000IU)或1.25-(OH)D3(罗钙全)0.5-2.0ug,情况改善后2-4周改为预防量。2、肌注:VitD320-30万IU,一个月后复查。2-3个月后改口服。,恢复期的治疗:在夏秋季多晒太阳,冬季出生的小儿应添加维生素D制剂,以防佝偻病。对于已进行正规治疗而无明显效果的患者应注意与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鉴别。对已有严重骨骼畸形的患儿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九、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以1岁内儿童为重点,作到“抓早、抓小、抓彻底”。胎儿期的预防:鼓励孕妇经常到户外活动。给予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新生儿期:母乳喂养;尽早户外活动。早产儿生后2周、足月儿1月补充维生素D制剂。婴幼儿的预防: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加强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一、病因,1、应用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时使钙沉积于骨骼,但肠道吸收钙相对不足造成血钙降低。2、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由于母体的储存不足,易致低钙血症。3、人工喂养儿长期以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喂养会导致高磷、低钙血症。4、长期腹泻或患有能影响钙、维生素D吸收的疾病易致手足抽搐症。,二、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血钙下降甲状旁腺分泌不足血钙不能恢复正常手足抽搐,三、临床表现,本病的主要表现为手足抽搐、喉痉挛、惊厥。部分患儿有程度不等的佝偻病活动期的表现。,(一)、隐匿型没有典型的发作症状,血钙浓度为1.751.88mmol/L。可有以下体征:1Chvostek征:以手指尖或叩诊锤轻击患儿颧骨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可引起眼睑和口角的抽动为阳性。但在新生儿可出现假阳性。2腓反射:以叩诊锤骤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处可引起足向外侧收缩为阳性。3Trousseau征:用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内该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