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种植技术_第1页
黄芪种植技术_第2页
黄芪种植技术_第3页
黄芪种植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芪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成本效益分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黄芪的高产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种植方法:用种子繁育。冬前播种和春天播种均可。冬前在霜降立冬节,春播在春分至谷雨节。需注意的是,种子硬实较多,吸水力差,出苗率较低,故应掌握采种季节和采种期。在种子呈褐色时采收,种子老熟变为黑色带斑点时则成为硬实,很少发芽,为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作催种处理。将种子浸于50的温水中,随时搅拌到凉,加水量心浸种子为度,浸泡612小时后将种子捞出装入布袋催芽,而后播种。黄芪种子一般3天出芽。如不能及时播种,会造成损失,所以一般不做催芽处理直接播种,但事先作好发芽试验。亩用新种子11.5公斤。播种前选地势高、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沙质土壤,施足底肥,翻耕细耙,做成宽、畦整平,浇水过35天后,能入畦操做时,用铁耙搂平畦面,按行距2327厘米开2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里,用大锄角顺沟推一遍,将种子与沟底湿土紧密结合在一起。再将畦面活土搂平搂细。因品种不同,有的第一年只生茎叶,不开花结籽,二年后才开花结籽,有的品种当年开化结籽。人们习称硬杆和软杆黄芪。 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少浇水,多松土,以促使根系下扎。苗67厘米时株距1013厘米定苗。苗高1720厘米时进行追施,每亩施硫酸铵1015公斤,发酵饼肥2540公斤。将要开花时需水量逐渐增多,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种子于小暑成熟,这时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如果雨水多,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收获加工:种植当年秋后或第二年秋后,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将根细心挖出,抖去泥土,去掉芦茎,晒干,捆成小把出售。一般当年亩产干品300350公斤。主要病虫害:78月易发生红根病(也叫黄花紫纹羽病),虫害有钻心虫和地老虎,对病治疗。种植成本计算:1、每亩地需要黄芪良苗50公斤,现在市场黄芪良苗价格在26元/公斤,50公斤26元=1300元。2、本地多以山地为主,每犁一亩地需要100元。3、栽种一亩地需要3人栽种一天,每个人工资100元,3人100元=300元。4、生长周期9个月锄草需要花费5个工时,每个人工开支40元:5人40元=200元。5、化肥每亩需要施肥1包,每包费用200元。6、10月秋收,每亩需要5个人采挖一天,每人工资在100元:5人100元=500元。合计种植一亩黄芪需要的种植成本2600元。利润预算:秋收黄芪平均每亩可收1800斤鲜货,每市斤鲜货平均售价在3元:1800斤3元=5400元。收入减去成本,收入5400元-种植成本2600元=2800元,每亩黄芪收入大约在2800元。鲜黄芪5.5市斤左右折干1公斤,那么1800斤鲜货折干后的黄芪大约在300公斤,按照市场售价每公斤20元来算,每亩300公斤干货20元=6000元,再减去种植成本3100元黄芪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成本效益分析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黄芪的高产栽培技术,欢迎阅读参考任何物种,销路都是种植的关键之一,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药农才敢种植,效益是种植者最敏感、最关注的问题,提供种植技术,有药厂签定保价回收合同,确保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才要发展种植。黄芪在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春季在地温达到58时即可播种,播种后应该保持土壤湿润,经14d左右即可出苗。夏播在67月雨季到来前进行,如果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高,播种后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