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刘伯承的故事_第1页
十个刘伯承的故事_第2页
十个刘伯承的故事_第3页
十个刘伯承的故事_第4页
十个刘伯承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个刘伯承的故事,段新网名:duanxinxyz,摘要,本PPT讲述了刘伯承的十个故事:1.“神枪手”刘伯承;2.妙用比喻谈形势;3.巧用对比讲练兵;4.举例剖析论细节;5.一针见血揭阴谋;6.避开锋芒转话题;7.后发制人抢先机;8.活用类比教战术;9.不顾安危寻希望;10.“敌人”也是同胞。,目录,1.“神枪手”刘伯承/42.妙用比喻谈形势/63.巧用对比讲练兵/84.举例剖析论细节/105.一针见血揭阴谋/126.避开锋芒转话题/147.后发制人抢先机/168.活用类比教战术/189.不顾安危寻希望/2010.“敌人”也是同胞/22,1.“神枪手”刘伯承,1935年,红军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垇。营房安置妥当后,刘伯承与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忽然,大家发现在大树枝丫上站着一群乌鸦。有个警卫员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大家不约而同鼓起巴掌来。刘伯承哈哈大笑后说:”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说完,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手一举,“砰”的一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警卫员半信半疑地说:“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刘伯承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考我,看到底及格不?麻烦你去找个鸡蛋来。”警卫员从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刘伯承叫他用力朝天上甩,警卫员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当鸡蛋飞向天空,看上去小得像一粒黄豆时,刘伯承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鸡蛋随着枪声四分五裂,纷纷洒落下来。警卫员们纷纷要拜刘伯承为师,请他教大家枪法。刘伯承谦逊地说:“功多艺熟,业精于勤嘛,我们互相学习。枪法越准,越能更好地消灭敌人。”,1.“神枪手”刘伯承,点评:刘伯承文武双全,既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又能举枪射击,百发百中。难怪他会赢得警卫员们的心服口服和真心爱戴。有才不骄,谦逊谨慎。这是成功做人的诀窍和法宝。,2.妙用比喻谈形势,1940年5月,在白晋铁路大破击的战术总结中,刘伯承说:“日寇现在企图对我们大块根据地,用据点的铁路公路构成网状,把抗战军民紧缠起来。打个比方来说,敌人要用铁路作柱子,公路作链子,碉堡作锁子,来造成一个囚笼,把我们军民装进里边去,凌迟处死。”1947年夏季,蒋介石把主力集中在陕北、山东两翼,对我方进行重点进攻。刘伯承在一次作战会议上分析道:“蒋介石凭借黄河天险只以少数兵力实施防御。这种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其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2.妙用比喻谈形势,点评:刘伯承元帅的著名军事思想,在中国军事史上被誉为“战神”的他,不仅有着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其形象生动、充满理趣的军事指挥语言,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伯承非常注重战场形势的掌握,他把任务、敌情、我情、时间、地形五个要素比作五行,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千干净净。”在这里,他用“柱子”喻铁路、“链子”喻公路、“锁子”喻碉堡,形象地道破了日军的“囚笼战术”;而对于蒋介石两头粗、中间细的兵力部署,他用了一个“哑铃”来概括,极为精当。一个“囚笼”,一个“哑铃”,敌我形势顿时明了。比喻的运用,让“战神”对敌的精确判断,化为战士们听得懂的通俗语言,为指导我军民采取有效的战术,粉碎敌军战略意图,发挥了重要作用。,3.巧用对比讲练兵,1942年10月10日,刘伯承在人民武装干部测验大会上的讲话中,他这样强调练兵:“我们要发扬各种武器,利用敌人的一切漏洞和机会消灭它,逐渐强化我们的武器。但是无论新旧武器,有了以后还要熟练才行,要将技术练成如用筷子吃饭的样子,咱们用筷子吃饭是百发百中的,要吃哪一块就夹哪一块。“大家不要以为懂了以后就算可以啦,还要时时练习,只有时常练习,才能熟练,只有熟练方能生巧。用筷子吃饭是百发百中的,我们用枪也要像用筷子吃饭百发百中。”,3.巧用对比讲练兵,点评:“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伸?”没有武器,难以取胜;有了武器,运用不熟练,也难以取胜。为了激励战士们平时多练兵,刘伯承提出了用枪“百发百中”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在战争中,优势才会越来越明显。然而,用枪要“百发百中”,谈何容易。刘伯承巧妙地把“用枪”的熟练程度和“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进行对比。用筷子,“要吃哪块夹哪一块”,为什么我们用枪就不行呢?就是因为筷子天天用,而打枪却没有时常练习。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现象一对比,产生了非凡的说服力,极大地唤起战士们学军事、学技术的积极性。,4.举例剖析论细节,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刘伯承讲道:“山西有种圆毡帽,正反面不分,前后也不分,怎么戴都可以。有的报告跟它差不多,说激战一昼夜,双方无伤亡,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激战而又无伤亡,叫人无法捉摸。“我还看到一份情报,写着敌人集结数千余人,似欲侵犯我军模样。这种情报毫无用处,空话!究竟敌伪军各有多少?日军是什么番号?伪军是皇协军还是匪顽?是从太原、石家庄来的,还是从济南来的?都不清楚。“敌军的师团各有特点。有的擅长山地战;有的擅长平原作战;司令官的经历、战术思想和性格也有差异。笼里笼统说敌人集结数千余人,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脑壳!”,4.举例剖析论细节,点评:细节足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深明此义的刘伯承对此要求十分严格。在干部大会上,为引起大家的注意,刘伯承首先列举了一件事物“山西毡帽”,这样的帽子正反前后怎么戴都可以,与我军有些工作情况差不多!于是,刘伯承通过举例,进行了形象、有针对性的批判。“激战一昼夜,双方无伤亡”“敌人集结数干余人,似欲侵犯我军模样”,这些非常典型的“毡帽作风”,深刻地反映了工作不重细节的现象,其危害不言自明,辛辣地批评和讽刺了这种作风,令人警醒。,5.一针见血揭阴谋,1945年8月底9月初,刘伯承作为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最高军事首长,与美国和国民党方面的军事代表在新乡进行了关于“战后华北地区军事方面安排的过渡”的谈判。美代表想先发制人,他先表达了希望中国“和平”、共治战争创伤的“愿望”,然后话题一转:“为了帮助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华北地区尽快恢复经济和工农业生产,我们认为,应当尽快修复平汉铁路、津浦铁路等主要干线,并尽快恢复华北与内地的交通运输。”刘伯承微微一笑说:“不错,国家是太需要休养生息了,铁路当然要修复,但是要在和平的事情有了保证以后才能恢复。不然,脱离了这个前提,尽快恢复也就没有意义。”美代表以为刘伯承没有听懂意思,又说:“刘将军,现实情况是贵国的华北地区迫切需要尽快修复铁路,可以尽快地将救济物资送到因战争流离失所的难民手中。”刘伯承则说:“我们关心难民的安置,因为他们是同胞。我们也欢迎国际援助来帮助他们,越多越好。可是,铁路不仅能运救济物资,也能运兵运枪炮弹药!现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单方强调要尽快修复铁路,本意恐怕不止在恢复重建吧?”,5.一针见血揭阴谋,点评:美代表首先想以“尽快恢复生产”为幌子,让共产党答应修复铁路,实现运兵的阴谋。刘伯承深谙其意,但并未接下美代表的话题,而是通过陈述己方只有和平才能修复铁路这一条件,含沙射影地指出美代表的居心不良。谁料,美代表竟得寸进尺,又以“救济物资”要尽快送到“难民手中”为新的借口,仍然要求修复铁路,如此嚣张,怎能不让人气愤?刘伯承当即一针见血地把敌人急于修路的阴谋揭示出来,揭穿了对方的阴谋。,6.避开锋芒转话题,美国代表有些尴尬,但很快又说:“现在和平是国际共同呼吁的主题,贵国当然也不例外。对于阻碍和平建设的势力,我们认为它是和平的公敌,我们有信心和力量来维护和平。在欧洲和太平洋,我们已经让对手充分领教美国的力量,刘将军该不会不知道吧?”国民党代表接过美代表的话:“刘将军,你见过美国的战术吗?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术就是圈定一个地方,把炮弹、炸弹倾盆暴雨一样往下倒,任凭你什么样的战术,在美国强大火力打击下都完全没用,被美国人圈中的地方,就连蚂蚁也不能幸存。贵军那两条破枪在这种力量前恐怕什么也剩不下。现在是钢铁时代,美国盟友为国军也配备了同样的装备。所以刘将军还是识时务的好。”刘伯承不笑了,平静地说:“我知道美国有现代化的飞机大炮坦克,也知道美国为你们换了美械装备。可是你永远不要忘记,决定战争的首要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事实上给你们再好的武器,蒋委员长也推不掉运输大队长这差事。”,6.避开锋芒转话题,点评:美方代表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把“破坏和平”的罪名强加在刘伯承的头上,并联合国民党代表一起,以武力威胁逼迫刘伯承就范,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谈判目的。刘伯承则以退为进,先承认美国武器的厉害,避开锋芒,然后话释一转,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这番论断的错误之处“决定战争的首要因素是人”,彻底否定了论敌的恐吓,也巧妙地批驳了“唯武器论”。最后反唇相讥,转守为攻,挖苦蒋是“运输大队长”,真是既贴切又生动!刘伯承这番反驳,把两大论敌驳斥得狼狈不堪!,7.后发制人抢先机,美代表见国民党代表脸色发黄,干脆说:“刘将军你应该知道,除了上面说的,美国手中有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刘伯承也直截了当地说:“你所说的改变世界的力量不就是原子弹吗?我们承认它的威力确实很大,但还没有到你所说的能够改变世界的程度!中国人民经历了100多年外国的侵略、8年的浴血抗战,是不会惧怕任何新的外来强敌的!任何敌人,无论怎样先进的武器,都休想使中国人民重新回到任人宰割的黑暗中去!不管是外国势力还是他们的走卒,我们都能把他们全部消灭、埋葬在中国的土地上!不管是运输大队长的部下,还是运输大队长的外国大老板派来远涉重洋的军队,我们的原则都是一贯的,就是人和武器照单全收,而且不打收条!”听了此话后,会场上沉默了。,7.后发制人抢先机,点评:面对论敌的恐吓,刘伯承先指出它的局限性:不能够达到“改变世界的程度”!揭破了他们吹嘘过头的谎言,让美国的威胁成了无用功,刘伯承这招釜底抽薪,用得巧妙!而后,他又来了个居高临下的幽默:“人和武器照单全收,而且不打收条!”挖苦带嘲笑,充分展示刘伯承左右逢源的论辩风采。这样气势磅礴的论辞,使论敌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只好败下阵来,无言以对。刘伯承在论辩中常常以守为攻,后发制人,抢占先机,始终掌握着论辩的主动权,值得我们学习。,8.活用类比教战术,1946年6月25日,刘伯承在邯郸的作战部署会上讲道:“要以我们的重点对付敌人的弱点。牛抵角的战术是非常糟糕的。马的战术比牛的战术高明。狼的战术又比马的战术高明。”他强调:“对付敌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牵牛宰牛,不要顶牛。因为顶牛是消耗战,是不聪明的战术。假若和敌人牛抵角,最多也不过是把敌人打退而已。而战术的全部结晶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刘伯承也不赞成马的战术,他说:“不管马蹄子甩得多厉害,终属黔驴之技,免不了被老虎吃掉。”刘伯承认为狼的战术很高明,他生动地讲了一个故事:“成都有一条坡路,狼每天都悄悄地趴在路旁等猎物。等到有推车人爬到半坡时,狼就蹿上去,照准他的屁股狠狠地扯下一块肉。车至半坡,不进则退,推车人正用尽全力,不敢有半点松懈。忽遭狼袭,推车人手放不开,注意力也无法分散,只好自认倒霉。这就是狼的战术出其不意,扬长击短。可见,狼的战术是高明的。我们是人,总比狼聪明些。”,8.活用类比教战术,点评:刘伯承用兵打仗讲究谋略,人们尊称他为“谋帅”。而在教部下作战时,他的语言又是如此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牵牛”宰牛”生动地阐释了以“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战略战术。而“运动战”中又该采用“狼的战术”,出其不意攻击,以有利因素战对方不利因素。动物仿生学运用到战术当中来,听之让人拍案叫绝。刘伯承巧妙地将人的战争与动物“战争”进行类比,将自然界中的“战术”与真实的战争相结合,取长补短,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将士上们明确了各种战术的优劣,非常有利于指导作战实践,克敌制胜。,9.不顾安危寻希望,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要刘伯承、邓小平带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插到蒋介石的心腹部位去。他们坚决执行,在要过淮河时,却出现了问题:原来打算徒步涉过淮河,突遇到上游涨水。看来只能以十只小渡船把大家渡过去了。而时,国民党的部队正加紧向解放军追来,怕时间不够。该旅领导对刘伯承说:“水深,根本不能徒涉。淮河忽涨忽落,现在涨得很深。河边老百姓说,从来没人敢在这样的季节涉水。”刘伯承又进一步细心周密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你们是不是亲自侦察过?试过徒涉?亲自找向导查了没有?找过几个老乡?他们怎么说的?能架桥吗?”旅领导虽一一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但他还是不放弃,亲自拄着一根竹竿,带着两个手提马灯的警卫员来到了渡口,登上了一只小舢板向南划去。这一调查的确产生了效果,很快,还在北岸的部队就接到了刘伯承的命令:“我亲眼看见上游有人牵马过河,证明完全可以徒涉,不要架桥了,部队立即徒涉过河!”于是,成千上万的人马,浩浩荡荡地从淮河上徒涉而过。国民党的部队追赶不及。人民解放战争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到蒋介石统治区去了。,9.不顾安危寻希望,点评:战争中时间的拖沓是要用战士的鲜血和战役的失败来做代价的。面对旅领导的结论刘伯承并不是多疑,而是出于一种对战役成败的责任感。他心怀着上万士兵,心装着共产主义事业,才会不顾个人安危地去寻找哪怕一寸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认真的察,为部队赢得了时间,为战争胜利加上了砝码。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一支团队成败存亡的重大意义。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多一盎司”。这“一盎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