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讲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目录,1.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和现状2.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3.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温升4.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与减排义务分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和现状(1)温室气体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有六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碳(SF6)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CO2占76%,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燃烧(56.6%)和毁林(19.4%),甲烷占17.1%,主要来自农业。能源及废弃物等。,(1)温室气体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续),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相当。美国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均约占20%,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人口与CO2排放比例(2005年),(2)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应率先采取减排行动,2004年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16.1tCO2e,约为发展中国家4.2tCO2e/人的4倍,(2)自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应率先采取减排行动(续),发达国家2005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1.2吨,是发展中国家2.3吨的4.9倍美国2005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9.6吨,是中国3.9吨的5倍,人均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人均CO2排放(2005年),(3)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的人口2005年占世界人口的20%,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到2005年,累积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5%自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累积排放量占世界的29.6%,欧盟占27.3%,而中国仅占8.4%。,累积CO2排放(1850-2005年),人口与CO2累积排放比例(1850-2005年),(3)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续),人均累积排放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利用有限大气空间为自身现代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所做的累积贡献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人均累积CO2排放量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美国的1/20,人均累积CO2排放(1850-2005年),(4)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呈增长趋势,增长量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根据IPCC报告,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增长2590%,其中CO2排放将增长40110%,排放增长量的2/33/4将来自发展中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2.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1)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为支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1)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为支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续),能源消费弹性=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年增长率在工业化阶段,能源弹性一般都大于1.0CO2排放=能源消费量*能源的碳排放因子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取决于能源消费构成排放因子(kgc/ce):煤炭:0.744;石油:0.548;天然气:0.4092008年世界一次能源构成:石油34.8%,天然气24.1%,煤炭29.2%,非化石能源(水、核等)11.8%,美国1850年以来能源消费和GDP的增长情况,(2)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随人均GDP增长而增长,但实现工业化后(约人均GDP10000美元),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缓,工业化阶段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效能产品需求增长强劲,能源消费随GDP快速增长而持续增长,各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3)一个国家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与碳强度的高低及变化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工业化过程:增加工业化之后:下降能源强度=能源消费量/GDP碳强度=能源强度*碳排放因子,不同国家的能源强度变化历史,(3)一个国家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与碳强度的高低及变化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续),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一般要高于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世界各国人均GDP与GDP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4)我国GDP的CO2强度高,但下降速度很快,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2005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倍,OECD国家的5.9倍,印度的1.5倍,主要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CO2排放,(4)我国GDP的CO2强度高,但下降速度很快(续),我国GDP碳强度下降速度快,2005比1990年下降47%,为世界罕见。反映了我国节能成效。同期,附件I国家平均下降26%,世界平均下降14%,我国GDP能源强度变化趋势分析,(5)我国GDP的CO2强度高,反映了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单位GDP能耗强度高的原因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过大产品增加值率低汇率比价、自然环境等不可比因素,我国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高1530%左右,能源系统效率低25%左右。但单位GDP能耗是OECD国家的3.8倍,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经济产出效益的差距远大于能源技术效率的差距。,主要耗能产品的能源单耗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与国外产业结构构成比较,(5)我国GDP的CO2强度高,反映了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续),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因子高的原因我国2005年煤炭占68.7%,非化石能源只占6.7%OECD国家煤炭比重仅为21%,非化石能源比重则达15%,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因子为0.62kg-C/kgce,OECD国家为0.47kg-C/kgce,我国高出1/4以上。,(6)我国走低碳发展路径,将实现比发达国家低排放的现代化道路,到本世纪中叶之前,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GDP的CO2强度将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相同人均GDP的水平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5%以上,年下降率超过4%。到2050年将比2005年下降80%以上,3.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温升,(1)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显著,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到90%以上。,大气中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已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v。近百年来,全球地表温升0.74,(2)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水平取决于未来温室气体排放轨迹,稳定450ppmCO2e,2010年左右全球CO2排放需达到峰值,2050年比1990年至少减少50%稳定550ppmCO2e,2020年左右全球CO2排放需达到峰值,2050年CO2排放与2000年大体相当由于海、气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未来温室气体排放轨迹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之间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范围,(3)未来全球地表温升将取决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水平,未来全球温升取决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水平,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稳定在450ppmCO2e(目前约430ppmCO2e),未来温升不高于2的概率为50%。稳定在550ppmCO2e,未来温升超过2的概率为80%,超过3的概率为30%。,(4)虽然不同研究对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和温升之间的数量关系存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给出了结论性意见,不同稳定浓度水平下的温升与相应CO2排放,资料来源:IPCC(2007),(5)未来温室气体排放仍将维持增长,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仍会持续上升,预计到本世纪末仍将上升1.16.4,IPCC报告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应碳排放进行了几种情景分析,虽相互间有较大差距,但未来温升趋势都十分明显,(6)尽管科学上还存在不同认识,但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已是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地球气候冷暖交替,周期为10万年左右。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50年气候快速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本世纪末可能成为最近一千年甚至一万年来最暖的时期。,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基本适应了当今的气候状态,如果未来气候变化幅度太大,速度太快,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来不及适应,超过某个临界点,将造成突然和不可逆转的后果,4.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与减排义务分担(1)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使实现公约中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按目前排放增长趋势,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尽快达到峰值,并开始大幅度下降,公约的最终目标: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2)综合分析表明,未来存在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充分挖掘这些潜力,有可能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水平的目标,(3)减排温室气体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可以支撑实现全球长期减排目标,IPCC报告指出,利用已有和即将产业化技术,2030年可以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或控制在当前水平及以下,且成本低于100美元/tCO2,其中半数以上低于20美元/tCO2,(4)实现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全球付出的宏观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将低于全球变暖带来的损失,气候变暖情况下全球GDP的损失估计,全球宏观经济成本估算,(5)欧盟提出控制温升2,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450ppmCO2e,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半的目标,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意向。,实现450ppmCO2e稳定浓度目标,2050年排放量比1990年减半,约2tCO2e/人与1990年相比,2050年发达国家减80%,发展中国家要减20%。按IPCC情景分析,2050年发达国家将增40%,需比基准情景减90%2050年发展中国家将达4倍,需比基准情景减80%,(5)减排义务的分担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要体现公平原则,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国际合作要遵照公约的原则。发达国家倡导的“紧缩趋同”减排轨迹不符合公平原则,紧缩趋同分配原则下的排放空间分配,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人均排放的累积趋同路径,(6)气候变化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危机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共同合作,积极应对,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能力提高训练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公路水运检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强化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自考)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高校教务招聘笔试模拟题及考点解析
- 2025年高级测试工程师面试题解析及测试技巧
- 2025年金融专业毕业生求职面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考试无忧技术类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速递
- 校长读书汇报课件
- 202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中级模拟题与答案指南
- 热电厂锅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工防护用品知识培训课件
- 役前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职中专入学开学第一课正视职业教育开启未来征程课件
- 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正式版)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久保田平板膜技术手册
- 企业注销鉴证工作底稿
- 报废船舶转让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