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游步道规划设计原理.ppt10.30.ppt_第1页
景区游步道规划设计原理.ppt10.30.ppt_第2页
景区游步道规划设计原理.ppt10.30.ppt_第3页
景区游步道规划设计原理.ppt10.30.ppt_第4页
景区游步道规划设计原理.ppt10.3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区游步道规划设计原理,迪斯尼乐园道路“设计”获奖的启示:产品设计的标准不只在专家的大脑中,也在消费者的心里。顺应消费者所期望的标准,就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产品。,道路是风景区、公园、花园的骨架与脉络,其中包括车行道路与步行道路两种,其中具有游览功能的步行道路便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游步道。游步道的分类山地游步道、峡谷栈道、园林游步道,1.游步道的设计要求,A.游步道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保证游人“无脚下之忧”,把全部精力用于观光游览。路面质量做到平、稳、实。“平”指路面没有坑洼,没有障碍物;“稳”指架空的游步道不摇晃,路面有防滑措施;“实”指路面没有翘曲、倾斜和塌陷。B.游步道应符合生态性要求,尽量使用木头、木板、竹子、卵石、石板等生态材料,少用或不用水泥、灰渣、沥青等人工材料。,C.游步道设计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功能,使游客能在游步道的引导下欣赏到景区核心的景点和景观,同时引导游客有序流动,以约束游客游览的随意性,减少对资源的破坏。D.游步道自身应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与游憩体验。,2、游步道四大要素,(1)步行道长度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自然公园内应尽可能少修机动车道,多以人行步道引导游客为宜。当然还应考虑地形地貌实际,考虑一般游客所能承受的体力和心理因素。身体健康的中老年游客在景观单调的路段(步行纵坡小于15%)步行,体力和心理正常承受的距离为23公里,对年轻游客为2.53.5公里,因此规划安排的穿越景色单调路段一般不要超过2.5公里。,(2)登山步道坡度高度在山岳类自然景观的公园内,登山爬坡是一种乐趣,但从游客体力考虑,游客在景色单调的山地爬坡(步行纵坡大于18%),体力和心理正常承受的攀登高度一般不要超过300m为宜。建议在规划自然公园景区的无特色景观的步行道时,其长度不宜超过2500m,或攀高不宜超过300m,一般两个条件都应满足。,(3)步行道宽度主干步道。由园区大门到各景区的步道称主干步道,其宽度由旺季高峰时人流量决定,还应考虑游客心理和景观,以高峰人流量每分钟20人为一个步道,每个步道宽1.20.8m,主干步道至少不少于3个步道,其宽度分别是2.7m、3.4m、4.0m。一般不会超过4m宽,如该园区高峰小时人流超过3600人时可考虑再增加步道。,步行支道。由各种交通工具的停站点或主干步道到各观赏点的步行支道,一般不会像主干步道那样出现十分集中的高峰期,加上越深入景观内,地形空间越窄,不宜修更宽的步道,一般分为三级:1.2m、2.0m、2.7m,很少出现超过3m宽的步行支道。,(4)步道的线形步道的线形包括平面和竖向。总的原则是顺其自然,顺坡就弯,以少动土石方,减少对原有地形的破坏。对于景点密度高的区段,要仔细现场考察,不仅要保护景观资源,而且要考虑步移景换的要求,使纷繁的自然景观能逐一展示给步道上游览的游客,这类步道称观景步道或游道。,3.需要考虑的因素(1)游步道本身、游步道与旅游区内的主干道、次干道等路面要形成环路,不使游人走回头路,这是所有旅游区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2)应避开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或过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如果难以避让,应建设安全防护设施。,(3)是要有利于保护资源。游步道建设应尽量避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易于遭到破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