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_第1页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_第2页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_第3页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_第4页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第一部分习题一、名词解释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PH染色体3多毛细胞白血病4全髓白血病5双系列型(镶嵌型)白血病6双克隆型白血病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多发性骨髓瘤9骨髓增生性疾病10类白血病反应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脾功能亢进二、简答题1简述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2简述ALL三个亚型之间的细胞形态学区别。3简述AMLM3可能出现的融合基因及对维甲酸的敏感性。4有哪些方法可检测残留白血病5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特点。6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7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诊断标准。8简述多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9试述MDS红系细胞发育不良的形态学表现。10试述WHO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11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要点是什么12如何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三、论述题1试述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标准。2试述CML加速期的诊断标准。四、选择题【A1型题】1FAB分型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A20B25C30D10E152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7,早幼粒细胞53,其FAB分型应为AAMLM1BAMLM3CAMLM2A2DAMLEAMLM4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造血组织肿瘤新的分类方法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有A20B25C30D10E154急性AMLM3特异的核型异常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DEL(11)(Q23)DT(9;22)(Q34;Q11)ET(6;9)(Q23;Q234)5大多数AMLM3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BCR/ABLBPML/RARCPLZFRARDNPMRAREDEKCAN6某ALL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骨髓增生活跃,原始淋巴细胞2,幼稚淋巴细胞7,该患者目前处于A完全缓解期B部分缓解期C未缓解期D复发期E临床治愈期7急性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起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无白血病复发达A12年B13年C34年D35年E5年以上8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指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达A2年以上B3年或3年以上C5年或5年以上D8年以上E10年以上9急性白血病中,浸润症状如牙龈增生肿胀较明显的是AAMLM1BAMLM3CAMLM2ADAMLM4EAMLM510有关ALL细胞化学染色说法正确的是APOX染色阴性BPOX染色阳性CNAP积分降低DPAS染色阴性ENBE染色阳性11有关AL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学分型将T细胞ALL分为4个亚型B免疫学分型将B细胞ALL分为3个亚型C仅10AL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相关性D除ALLL3型以外,ALL的免疫学亚型与FAB亚型之间无相关性E免疫学分型将ALL分为T细胞ALL、B细胞ALL、T、B细胞混合性ALL12发热、肝脾肿大合并全血细胞减少首先应考虑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多发性骨髓瘤D白血病E巨幼细胞贫血13非白血性白血病是指患者A血象中白细胞不升高,且无幼稚细胞,有白血病骨骨象B血象及骨髓象尚不能证实为白血病的可疑病例C血象类似白血病,实际上并无白血病骨髓象D白血病患者血象中白细胞15109/L3E白血病患者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性病变14某患者感头昏乏力,脾左肋缘下5CM,HB80G/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60,幼红细胞类巨幼样变,原始粒细胞30NEC,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AMLM2ABAMLM6C巨幼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EAMLM115AMLM6红白血病期增生明显的是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晚幼红细胞D网织红细胞E成熟红细胞16AMLM6时,红白血病亚裂孔现象指哪一阶段的红细胞减少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1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时,骨髓中哪一阶段的巨核细胞应大于30A原始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巨核细胞D产板巨核细胞E裸核巨核细胞18急性白血病时,提示预后较好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是AT(8;21)BT(6;9)CT(9;22)D5QE7Q19急性白血病时,提示预后不好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是AINV(6)BT(15;17)CT(8;21)DT(12;21)E7Q20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时,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在A102以下B102104C104106D106108E106101021检测B细胞ALL患者MTLC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ARAS基因突变B降钙素基因CBCL2DSMIGEWT1基因22检测T细胞ALL患者MTLC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ARAS基因突变B降钙素基因CBCL2DSMIGEWT1基因23提示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好的指标是ACD34阳性BP糖蛋白阳性CBCL2高表达DPMLRAR融合基因ECMYC高表达24有关急性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成熟障碍发生在较晚阶段B具有高度异质性C目前最新的分型是MIC分型D发病主要涉及与生长相关的基因EWHO分型是目前最全面的分型标准25有关ALL骨髓象特点正确的是A多数病例增生低下B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C粒细胞系地生活跃D红细胞系增生活跃E篮细胞多见2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是A多数病例增生低下B早幼粒细胞与原始粒细胞比例在21以上C胞质中含大量嗜苯胺蓝颗粒4D分类以原始细胞为主E巨核细胞正常27AMLM3典型的免疫表型是ACD34阳性BCD14阴性CCD15阴性DCD33阳性ECD19阳性28AMLM5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强阳性BPAS阴性CNSE阳性,不被NAF抑制DSSB强阳性ENBE阳性,且诊断价值较大29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AC染色阳性B核苷酸酶染色阴性CPAS染色阴性DMPO染色阳性ESSB染色阳性30AMLM0的免疫表型特点是A无髓系分化抗原表达B可表达B细胞特异抗原CD19、CD20C可表达T细胞特异抗原CD3、CD5D表达CD34、HLADREMPO阳性31CLL的免疫学特点是A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B大多数为T细胞异常增生CTCLL主要表达幼稚细胞标志DBCLL轻链同时有、两种ECOOMBS试验均为阴性32CLL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应A3109/LB4109/LC5109/LD6109/LE7109/L33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初期即出现贫血B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C原始粒细胞大于10D嗜碱粒细胞减少E发病初期血小板减少34HCL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阳性BACP阳性,不被酒石酸抑制CNAP强阳性DNSE阳性EPAS阴性35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点是A胞核小B核染色质细致C核仁有明显切迹D有较多微绒毛EFMC7强阳性36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A50岁以上女性多见B起病较急C脾大突出,一般无明显淋巴结肿大D自觉症状突出E肝大明显37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特点是A多数病例属T细胞性B单抗FMC7几乎100阳性5CCD19、CD20阳性率低DCD103、CD5阳性E无玫瑰花形成细胞存在38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幼淋巴细胞应A20B30C45D55E6039FAB分型中,AMLM1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细胞的A30B40C50D70E9040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应占非红系的A30B40C50D80E9041AMLM3骨髓中异常增多的细胞主要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细胞42最易并发DIC的白血病是AAMLM3BAMLM1CCLLDHCLEPLL43常出现绿色瘤的白血病是AAMLM1BALLCCMLDCLLEPLL44AUER小体易见于AAMLM3BCMLCALLDAMLM0EAMLM745AMLM4EO常出现哪一染色体异常A5号染色体B7号染色体C10号染色体D22号染色体E16号染色体46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双表型时,检测T细胞最具有特征性指标是ACYCD3BCD2CTDTDCYCD13ECD1547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双表型时,检测B细胞最具有特征性指标是ACD10BCYCD22CTDTDCD19ECD1548AMLM2B常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是AT(8;21)BT(15;17)C4DT(9;22)EINV/DEL49AMLM2常出现的融合基因是ABCRABLBAML1MTG8CPMLRARADMLLENLEIL3IGH50AMLM4E0出现的特异的融合基因是ABCRABLBCBFMYH11CPMLRARDMLLENLEIL3IGH51AMLM5B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的A80B80C90D90E85652AMLM2A的骨髓特点是AAUER小体少见B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C红细胞增生正常D巨核细胞系增生正常E细胞退行性变少见53AMLM5B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APOX阴性BNAP活性增高CPAS强阳性DNBE弱阳性,可被NAF抑制E原幼粒细胞出现PHI()小体54AMLM2A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应占非红细胞系的A90B3089C30D5089E6055AMLM2B的骨髓特点是A以原始及早幼粒细胞为主B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C核染色质浓集D核仁不明显E无AUER小体出现56FAB分型将ALL按细胞大小分为A3型B4型C5型D6型E7型57ALLL3的细胞形态特点是A以小细胞为主B核染色质较粗C核仁小而不清D胞浆量少E胞浆嗜碱性,空泡明显58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表达淋巴细胞系及髓系特征,称为A双表型B双系列型C镶嵌型D双克隆型E系列转化型59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B外周血片分类中有无幼稚细胞C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比例增高E有发热及出血征象60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A急粒(),急单(),急淋()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白血病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与急单白血病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常呈阴性反应61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A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B临床上可因贫血、感染、出血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C异常增生的细胞因分化成熟障碍而阻滞于较早阶段D外周血出现大量幼稚细胞E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62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7A核仁多为25个B核染色质呈细致网状,均匀分布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且不被氯化钠抑制D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E胞浆出现较多特异性颗粒63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0,应考虑A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1型B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2型C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3型D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4型E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5型64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的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APAS染色BPOX染色CNAP染色DACP染色ENAE染色65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的主要原因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D白血病细胞浸润E血小板破坏过多6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亚洲发病率较高,占成人白血病总数的百分数为A10B20C40D70E806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下列哪种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A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造血干细胞E原始粒细胞6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阴性病例约占CML的A9095B1015C515D510E56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核型异常是AT(8;21)(Q34;Q11)BT(22;9)(Q11;Q34)CT(11;14)(Q13;Q32)DT(14;19)(Q32;Q13)ET(9;22)(Q34;Q11)7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性核型异常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DEL(11)(Q23)DT(9;22)(Q34;Q11)ET(6;9)(Q23;Q34)71大多数CML患者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BCR/ABLBPML/RARCPLZFRARDNPMRAREDEKCAN72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进行性脾肿大,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大于20,考虑其可能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3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发热、乏力,脾脏明显增大,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25,考虑其可能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8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骨骼疼痛,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30,考虑其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应A10B20C30D40E5076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A10B10C20D30E2077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为P190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积分明显升高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胸骨压痛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粒细胞分类等同于周围血常规78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说法正确的是A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升高B血清LDH降低C血清钾降低D血尿酸降低E血清溶菌酶降低7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起病缓慢,最突出的体征是A乏力、盗汗、消瘦及低热B脾肿大C胸骨压痛D贫血E出血8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分子遗传学上的标志是APMLRAR融合基因BCAMLAF10融合基因CBCRABL融合基因DPLZFRAR融合基因EAML1MTG8融合基因81慢性粒细胞白血端正慢性期出现何种染色体异常与急变无关A2PHBI(17Q)C16D8EINV/DEL8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检验中下列哪一项显著升高A血清乳酸脱氢酶B溶菌酶C血清钾D血清维生素B12E尿酸83鉴别慢性与类白血病反应,首选APOX染色BPAS染色CNAP染色DASDCE染色E铁染色8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象呈哪一种类型贫血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双型性贫血8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中粒细胞显著增生,以哪组细胞居多A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分叶核粒细胞B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9C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D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E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8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A明显升高B重度降低C轻度降低D中度降低E正常或稍高87关于慢粒急变期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型型)10B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C外周血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DNAP积分减低甚至0分ECFU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88与慢粒加速期的诊断标准不符的是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型型)10B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C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D一般无PH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E脾脏进行性肿大8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A多见于老年人B白细胞计数增高C骨髓中可见大量幼淋巴细胞D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篮细胞增多9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约占A510B515C1015D1020E15209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发AIHA时A淋巴细胞显著增多B红细胞减少C粒细胞系增多D粒细胞系减少E幼红细胞显著增生9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贫血B出血C感染D皮肤病变E营养不良9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是于A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殖B主要是B淋巴细胞增生C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D髓细胞恶性增生E以上者不是94可决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是T细胞性的指标是A14Q11B14Q32C13Q14D9Q34E22Q119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约占慢淋的A70B80C95D60E5096部分慢淋病人可见13Q14异常,1314带是下列哪一个抑癌基因所在位点ALG基因BBCL2基因CCT基因DRAS基因ERB基因97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95的CLL为T细胞性,B细胞性仅占5B染色体异常以12最多见10CTCLL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为INV(14)DCLL患者核型演变很少见,一旦发生往往预后不良E染色体结构异常以14Q最常见9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血象常表现为A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B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升高C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D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E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增高或降低99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的是APAS阴性、NAP积分降低BPAS阳性、NAP积分降低CPAS阴性、NAP积分增高DPAS阳性、NAP积分增高EPAS积分值增高、NAP积分值降低100下列哪一项与慢淋的诊断标准不符A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50,绝对值5109/LB外周血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C骨髓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D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40E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排除其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101关于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A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B以嗜酸性粒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为特征C根据形态学可分为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和成熟细胞型D原粒细胞5E可有白血病裂孔现象102“花细胞”是下列哪种白血病细胞形态的特征性改变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多毛细胞白血病D成人T细胞白血病E浆细胞白血病103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A形态学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C免疫表型检查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104某灯细胞,直径1214M,胞浆丰富,浅蓝色,无颗粒,核/浆比率低;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较原始淋细胞为粗,但又比成熟淋巴细胞细,为颗粒状或块状;有大而显著且多为单个的核仁。血象和骨髓名胜中以这种细胞为主,提示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多毛细胞白血病D成人T细胞白血病E浆细胞白血病105TCLL中下列哪项检测结果表明预后良好ACD2阳性BCD4阳性CCD6阳性DCD8阳性ECD5阳性106大多数毛细胞白血病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ASMIG阳性BCD2阳性CCD14阳性DCD13阳性ECD33阳性107大多数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为11ACD13阳性BCD2阳性CCD14阳性DSMIG阳性ECD33阳性108证实“多毛细胞”的最有效手段为A细胞化学染色B染色体核型分析C骨髓象和血象综合分析D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查E骨髓组织病理检查109多毛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细胞化学染色为APOX阳性BNAP阳性CTRAP阳性DNAE阳性ESBB阳性110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最常出现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为A8和ISO(Q17)B7C21D16和T(5;12)ET(5;9)和T(1;5)111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巨幼细胞贫血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多毛细胞白血病112细胞化学染色TRAP阳性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B多发性骨髓瘤C多毛细胞白血病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E浆细胞白血病113氰化物抗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性细胞化学染色A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B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C浆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14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A临床有贫血、脾大及反复感染B全血细胞减少C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的多毛细胞,ACP染色阳性,且不被酒石酸抑制D骨髓常“干抽”E免疫表型检查115甲苯胺蓝染色强阳性对下列哪种病的诊断有意义A成人T细胞白血病B浆细胞白血病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E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16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中,骨髓原粒细胞应A5B20C15D5E30117关于毛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POX阴性BNAP阴性CSBB阴性DACP阳性ETRAP阴性118血清抗HTLV1抗体是诊断下列哪种疾病的重要依据AMDSBCLLCPLLDATLENALL119TCR基因重排及整合的HTLV1原病毒基因序列的检出可有利于哪种白血病的确诊AALLBCLLCATLDPLLENALL120ACP染色阳性,且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12AALLBCLLCHCLDPLLEATL121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可见典型的细胞是A多毛细胞B镜影细胞C花细胞D异型淋巴细胞E淋巴瘤细胞122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病密切相关的是AHTLV1BHTV2CHIVDCMVEEBV123关于多毛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AHCL属于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HCL来源于T细胞系CHCL患者以中老年居多,男多于女D“多毛细胞”为HCL的特征细胞EHCL患者常有骨髓干抽现象124诊断为双表型急性温合细胞白血病时必须A一个细胞同时有T细胞和B细胞的标志B一个细胞同时有髓系及淋巴细胞系的免疫标志C同时有T细胞和B细胞存在D同时有髓系和淋巴系的原始细胞存在E同时有淋纠细胞、单核细胞及原始细胞增多125以下哪项与骨髓低增生性MDA和CAA的鉴别无关A外周血小板形态异常B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异常C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D贫血程度EALIP1262001年WHO的MDS分型方案中不包括哪种类型ARARSBRACRCMDDRAEBTECMML127按照WHO新的分类诊断标准,骨髓原始粒细胞20且30,应诊断为ARAEBTBRAEB1CRAEB2DAMLECMML128按照WHO新的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标准,骨髓原始粒细胞18,见重现性T(8;21)(Q22;Q22),应诊断为ARAEB1BRAEB1CMDSUDAML伴T(8;21)(Q22;Q22)ERCMD129下列哪项与MDS血细胞发育不良的形态学无关A红系巨幼样变B多核幼红细胞C假PELGERHUETD粒细胞颗粒粗大E卡波环130下列哪项细胞遗传学改变预后较好A7/7QB8C孤立性5QD5E11Q131对于MDSRCMD,不正确的是A无ARER小体B环形铁粒幼细胞15C原始细胞10D2系3系发育异常细胞10E以上都是132根据2000年WHO修订的MDS分型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MDS亚型A5Q综合征13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伴过多难治性贫血C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D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E难治性贫血(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不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133MDS的外周血常见粒细胞异常生成,除了APELGER核异常B胞质内颗粒减少C幼稚粒细胞出现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E核分叶过多134对于MDSRAEB1,不正确的是A外周血单核细胞1109B骨髓原始细胞59C无AUER小体D单系或多系发育异常E血细胞减少135对于MDS5Q综合征,不正确的是A孤立性5QB骨髓原始5C血原始细胞5D无AUER小体E8136骨髓涂片中的哪一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病最有价值A可见REEDSTERNBERG细胞B淋巴细胞增多C非造血细胞增多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纤维细胞增多13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呈患钱状排列,主要原因是A血液中钙离子增加B血膜涂片偏厚C严重脱水D纤维蛋白原增加EM蛋白增加138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类型是AIGG型BIGA型CIGD型DIGM型E轻链型139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检测,不正确的是A血清碱性磷酸酶常明显增高B血钙常升高C2微球蛋白增高程度与预后有关D乳酸脱氢酶增高程度与预后有关E当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可增高140浆细胞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区别为A前者骨髓增生活跃;后者骨髓增生低下B前者尿凝溶蛋白阴性;后者尿凝溶蛋白阳性C前者外周血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后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D前者骨髓中浆细胞以原始和幼稚浆细胞为主;后者骨髓中浆细胞以成熟浆细胞为主E前者无溶骨现象;后者有溶骨现象141多发性骨髓瘤发展至浆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浆细胞应A10B15C20D25E30142多发性骨髓瘤发展至浆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浆细胞绝对值应A1109/LB2109/LC3109/LD4109/LE5109/L143浆细胞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的主要依据是A外周血浆细胞数B骨髓浆细胞数C浆细胞的形态14D浆细胞的免疫表型E细胞遗传学改变14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贫血B出血C骨骼病变D感染E脑膜浸润145关于浆细胞白血病描述不正确的是A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多升高B血片中可见大量的浆细胞(大于20或绝对值大于2109/L)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骨髓各阶段浆明显增生D各种浆细胞包括原始浆细胞、幼浆细胞、小型浆细胞和风状浆细胞均可在骨髓中出现E各阶段浆细胞多无形无态异常,这是与多发性骨髓瘤区别的要点之一146WALDENSTRAM巨球蛋白血症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老年人B可多年无症状C溶骨性病变较多见D可有神经系统损害E血液粘滞度增高147关于意义未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不正确的陈述是AM蛋白比骨髓瘤的水平高B无溶骨病损C无骨髓瘤相关性症状D骨髓中浆细胞增生10E浆细胞形态与正常浆细胞相似148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不正确的陈述是A是一种主要累及巨核细胞系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B可有出血倾向C可有血栓栓塞倾向D脾肿大多见E白细胞计数正常149以下哪项不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实验室检查A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生B骨髓粒系、红系增生正常C血小板持续性增高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E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150下列哪项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血象特征A血红蛋白增加,男性180G/L,女性170G/LB血细胞比容增高,男性050,女性048C红细胞数增加,男性501012/L,女性451012/LD血涂片中出现幼粒细胞和粒细胞分叶过度E多染性红细胞明显增多151骨髓增生性疾病属于下列哪一种疾病A造血障碍性疾病B无效造血性疾病C干细胞疾病D白血病E白细胞疾病152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A多见于40岁以上B可有骨骼疼痛C常出现干抽D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均减少E骨髓病理学检查将本病分为三期153下列哪项不是鉴别骨髓纤维化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要素APH染色体检查BNAP染色的积分C脾肿大程度D骨髓活检E泪滴状红细胞比例154下列哪项不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点15A除慢粒外,其他NAP积分常增加B各症之间可相互转化C常发生髓外造血D常并发出血、血栓形成E常有脾肿大而肝常不肿大155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不正确的是A出血和血栓形成多见B脾肿大多见C血小板计数常大于1000109/LD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常明显增多E急性时相反应物IL6、CPR、FG常明显增高156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哪项不正确A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B骨髓粒系增生正常C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D纤维组织并非肿瘤性增生E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幼稚红细胞157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鉴别,以下哪项不正确AET通常无脾肿大BIMF幼稚粒、红细胞血象多见CET血栓栓塞表现多见DET通常无畸形红细胞和泪滴状红细胞EET以血小板升高为主要特点158下列疾病不会出现巨大脾脏的是A慢粒B高雪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慢淋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59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不见于A溶血性贫血B急性再障C急性失血性贫血D红白血病E骨髓纤维化160以下哪种疾病不会出现血沉增块A多发性骨髓瘤B恶性淋巴瘤C系统性红斑狼疮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严重贫血161血象见较多泪滴状红细胞及幼稚粒、红细胞,应首先考虑ACMLBPVCETDIMFEMDS162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10岁的儿童低于12109/LB1014岁的儿童低于12109/LC1014岁的儿童低于15109/LD成人低于25109/LE成人低于20109/L163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15109/LB12109/LC10109/LD08109/LE05109/L164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患者A血象中白细胞不升高,且无幼稚细胞,有白血病骨髓象B血象及骨髓象尚不能证实白血病的可疑病例C血象类似白血病,并无白血病骨髓象D白血病患者血象中白细胞10109/LE白血病患者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性病变16165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正确的是AEB病毒为本病的病原B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C主要通过经口的密切接触或通过飞沫传播D传染性低,甚少引起流行E常通过骨髓检查确定诊断16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的诊断,不正确的是AEB病毒膜壳抗原(VCA)的IGG抗体阳性B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C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D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损害167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A骨髓检查BIGM含量检测C嗜异性凝集试验D冷凝集试验E血沉测定168类脂沉积病中的脂质堆积在什么细胞中A内皮细胞B淋巴细胞C纤维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系统E粒细胞169与尼曼匹克病密切相关的酶是A鞘磷酸酶B葡萄糖磷酸脱氢酶C腺苷酸环化酶D葡萄糖脑苷酶E丙酮酸激酶170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了A伴髓外造血的骨髓纤维化B恶生肿瘤骨髓转移C地中海贫血D红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171“泡沫细胞”是指A戈谢细胞B尼曼匹克细胞C浆细胞D脂肪细胞E以上者是172与“桑椹细胞”相关的A尼曼匹克细胞B戈谢细胞C淋巴细胞D多发性骨髓瘤细胞E脂肪细胞173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A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形态B白血病细胞分裂受阻C白血病发生时,白细胞系成熟受阻,停顿于某一阶段D在慢性白血病时,该现象较为突出E慢性白血病的一项重要指标174下列哪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特点A血涂片异常组织细胞检出率高于骨髓涂片B可见幼粒细胞、幼红细胞及小巨核细胞C破碎红细胞易见D网织红明显增加E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进行性下降【A2型题】175男性,22岁,头昏乏力,鼻黏膜出血及牙龈出血1周。检验血红蛋白85G/L,17白细胞42109/L,血小板23109/L,外周血片中幼稚细胞;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50,早幼粒细胞占21,POX染色强阳性,NAP染色(),NSE染色部分呈阳性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型是AM1型白血病BM2型白血病CM3型白血病DM4型白血病EM5型白血病176某25岁男性患者,头昏乏力,牙龈出血,查体见皮肤瘀斑、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脾大,血常规HB62G/L,WBC20109/L,PLT23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脾功能亢进E巨幼细胞贫血177男性,26岁,近1个月来出现贫血,发热伴出血1周。HB60G/L,白细胞43109/L,分类正常;骨髓中原粒细胞10,早幼粒细胞52,凝血酶原时间18S,正常对照13S,血浆纤维蛋白原015G/L。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CM3型白血病并发DICD急性感染并发DICE脾脏功能亢进178患者,男性,70岁,乏力、盗汗1年余,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脏左肋级下2CM,WBC12109/L,淋纠细胞7109/L,骨髓中成熟淋巴细胞占50,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多毛细胞白血病179患者,女性,54岁,因低热、乏力半年余就诊。查体脾肋下3CM,无压痛。血象;HB为94G/L,WBC31109/L,分类示早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为15,中性晚幼粒细胞为19,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为20,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22,嗜碱性粒细胞为11,淋巴细胞为8,单核细胞2,PLT为150109/L,NAP积分为0。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类白血病反应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细菌性感染E病毒性感染180患者,女性,48岁,因低热、乏力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4361012/L,HB124G/L,WBC18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细胞14、中性杆核细胞3、淋巴细胞82、单核细胞1、PLT149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系增生为主,幼淋细胞5,淋巴细胞8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ALLBAMLCPLLDCMLECLL181女性,48岁,因肾功能衰竭伴发热到肾内科就诊。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24109/L,血小板数78109/L,血沉112MM/H,血清总蛋白为118G/L,血涂片中红细胞呈患钱状排列。你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A慢性肾炎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C恶性淋巴瘤D再生障碍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182女性,62岁,皮肤、脸部紫红半年,无心、肺疾病史。体检脾肋下3CM,肝肋下1CM。检验血红蛋白175G/L,血小板数6859/L,白细胞数17109/L。首先考虑18下列哪一种疾病A骨髓增生性疾病B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83女性患者,28岁,咽痛、发热8天,口服头孢氨苄抗感染治疗5天无效。查体T385,颈后三角、腋下及腹股沟均可触及从黄豆到花生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制裁软,有压痛,可移动。咽明显充血,扁桃体度肿大,未见脓点及伪膜。肝、脾肋下示触及。血象WBC34109/L,淋巴细胞占42,异型淋巴细胞占20。从该患者的上述表现,应首先考虑A恶性淋巴瘤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急性扁桃体炎E结核病【A3型题】患者,男性,62岁,因低热、乏力、左上腹部饱胀就诊。查体,脾肋下6CM,质地坚硬,胸骨压痛明显。HB为100G/L,WBC为40109/L,分类示早幼粒细胞4,中性中幼粒细胞为17,中性晚幼粒细胞为16,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为18,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21,嗜碱性性细胞为11,嗜酸性粒细胞3,淋巴细胞为8,单核细胞2,PLT为130109/L。184确立诊断进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可能与骨髓检查不符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B以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增生为主C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D原粒和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细胞常大于10E巨核系增生基本正常185该病例最常见的染色体改变为AT(8;21)(Q22;Q22)BT(9;22)(Q34;Q11)CT(15;17)(Q22;Q11)DT(9;11)(Q21;Q23)EINV(14)(Q11;Q32)186T(9;22)(Q34;Q11)称为PH染色体,关于PH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染色体存在CML的整个病程中,一般不因治疗而消失BPH染色体阴性CML预后较好,而阳性预后较差CPH染色体可见于90以上的CML患者DPH染色体可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PH染色体可出现于幼红细胞、巨核细胞中187有关该病的实验室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甚至为0分BCFUGM培养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减低C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及其结合力明显减低D粒细胞形态大致正常E只有PH染色体阳性者,才可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男性,29岁,发热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3CM4CM),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85G/L,白细胞数1935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56、淋巴细胞36、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9109/L。188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多发性骨髓瘤D急性白血病E恶性淋巴瘤189应首先选择哪一项检查A淋巴结活检B骨髓活检C骨髓常规检查DNAP染色E淋巴细胞亚群分型190如果骨髓检查中,可见本病细胞,临床分为哪一期A期B期C期DE期E期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3个月,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0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00109/L,白细胞数21109/L。191首先考虑是下列哪一种疾病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骨髓增生性疾病192患者鼻出血是由于什么原因A血小板数增多B血小板功能异常C凝血因子减少D鼻黏膜下血管畸形E鼻黏膜炎症193该病临床上易并发A血栓形成B溶血C肺部感染D骨骼破坏E皮肤出血【A4型题】患者,女性,46岁。因乏力、左上腹部饱胀就诊。检查贫血貌,胸骨压痛明显,脾肋下5CM,质地坚硬。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WBC为38109/L,分类以中晚幼粒及杆状粒细胞为主,嗜碱性粒细胞为8,血小板为200109/L。骨髓穿刺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骨髓象特征。194为确诊慢粒,下列哪项检查最可靠APH染色体B造血干/祖细胞培养C检测BCRABL融合基因D细胞免疫学检查E细胞化学染色195关于慢粒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染色体为慢粒特有BBCRABL融合基因仅见于PH染色体阳性患者C典型易位T(9;22)(Q34;Q11),只见于粒细胞D部分病人经治疗后,PH染色体消失E慢粒病程中可检测到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异常196关于该病人的骨髓象描述,错误的是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B原粒和早幼粒细胞易见,原粒细胞大于1020C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D粒细胞胞质中可偶见AUER小体E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197如果病人以后出现干抽现象,骨髓活检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明显增生,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B急粒变C急淋变D慢粒合并骨髓纤维化E类白血病反应【B1型题】A原始细胞(型和型)10B原始细胞(型和型)10C原始细胞(型和型)20D原淋幼淋10E原单幼单1019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外周血和骨髓中19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外周血和骨髓中20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外周或骨髓中AT(8;21)(Q22;Q22)BT(9;22)(Q34;Q11)CT/DEL(11)(Q23)DT(8;14)(Q24;Q32)ET(6;9)(Q23;Q34)20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具有的染色体核型20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5A型具有的染色体核型A急性红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成人T细胞白血病D毛细胞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3某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NAP为0分,PH阳性204某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似大淋巴细胞,边缘模糊,呈锯齿状,TRAP阳性205某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数1000109/L,骨髓除以中性晚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外,还伴有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多206某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似淋巴系细胞,核形极不规则,呈花瓣样,HTLV抗体阳性207某白血病患者血片中可见各阶段幼红细胞及幼粒细胞,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增高AMDSB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成人T细胞白血病E毛细胞白血病208某白血病患者白细胞800109/L,血及骨髓中主要以晚幼为主的中性粒细胞209某白血病患者,骨髓原始粒细胞占95,过氧化物酶阳性3210某白血病患者,骨髓粒系占95,主要是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极低211某白血病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占92,胞浆中易见AUER小体212某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似大淋巴细胞,边缘不整齐,有多数伪足状突起,21TRAP阳性,HTLV抗体阴性A5B10C15D20E50213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骨髓中组织嗜碱细胞明显增多,在有核细胞的比例多大于214浆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应大于215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粒细胞大于ACMLBCLLCHCLDATLEPLL216在细胞遗传学上有恒定的、特征性PH染色体的是217在外周血和骨髓中可见到“花细胞”的是218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占805,形态与正常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分,可能是219在白血病细胞的胞质中有特异性包涵体核糖体板层复合物的是A12号染色体三体BINV(14)(Q11;Q32)C甲苯胺蓝染色及闪光蓝染色强阳性DACP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E氰化物抗过氧化物酶阳性220嗜酸性粒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