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事业单位(省直)备考讲座_第1页
甘肃事业单位(省直)备考讲座_第2页
甘肃事业单位(省直)备考讲座_第3页
甘肃事业单位(省直)备考讲座_第4页
甘肃事业单位(省直)备考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甘肃事业单位(省直)备考讲座,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一)报名1、提交报名申请8月21日至8月27日每天8:30至18:00期间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报名工作页面申请报名。报名期间,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于每天下午17:30以后,公布截止当日各招聘岗位报名初审通过的人数。特别提示:根据以往网上报名情况,部分报名人员常常选择报名后期集中报名,结果造成网络拥堵而无法报名,错失报名机会。建议报名人员选择好报名应聘岗位后,及时提交报名申请。,考试流程,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一)报名2、查询报名序号3、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初审)由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根据本公告公布的应聘人员基本条件和招聘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提交的报名申请材料进行网上初审。网上报名资格初审工作时间为2014年8月21日至8月29日毎天8:30至18:00。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考生提交的报名申请材料,应在两天内初审完毕。,考试流程,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一)报名4、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已提交报名申请的人员,一般在提交报名申请两天后,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网上报名资格初审。已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其中,8月27日18:00前,报名应聘申请尚未进行资格初审或资格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8月28日至8月29日每天8:30至18:00期间,报名资格初审工作继续进行,但报名申请暂未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人员,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考试流程,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二)笔试笔试时间:2014年9月14日(星期日)9:0011:00笔试科目: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主要测试从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应当具备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能力。笔试地点:笔试在兰州进行,具体考试地点、考场以准考证为准。,考试流程,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三)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为2014年10月6日至10月7日。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和岗位招聘计划3倍的数量确定资格复审对象,并在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网站公布(包括资格复审的要求、具体时间和地点)。有工作单位的考生还需出具工作单位人事管理机构同意报考的证明等材料参加资格复审。,考试流程,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四)面试面试工作在2014年10月18日至10月19日进行。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主要测试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面试题由省人社厅提供,实行百分制,现场评分,当场亮分。面试组织工作由招聘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高等院校面试的组织实施,由其主管部门确定)。报考人员的总成绩按照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7:3的比例确定。即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30%。计算公式为: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70%+面试成绩30%。,考试流程,刺探敌情,知己知彼,一举成公,(五)体检(六)考察(七)公示和聘用,考试流程,笔试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题型详解,逻辑填空题型:重在考察语境和近义词辨析相结合的题目方法:分析句子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句子中找到一种对应和暗示。逻辑关系包括相对、顺承或解释说明。,题型详解,例1: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讲认真、不,重理解、不,肯钻研、不,爱思考、不。填在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浅尝辄止人云亦云马马虎虎囫囵吞枣B.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人云亦云马马虎虎C.马马虎虎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人云亦云D.人云亦云马马虎虎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题型详解,例2:在京剧艺术舞台上,一个圆场,也许就表示走出百里之外;几声更鼓,在短暂的时间内则已是夜尽天明。这种时空的二重性,使得舞台的局限性巧妙地转化为艺术的。为了反映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景,则往往打破舞台条件的制约,而采取的手法来表现规定场景,如花园、战场、江河等。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灵活性虚构丰富性抽象广阔性艺术多样性夸张,题型详解,例3:在许多大城市,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似已_,没几个会停下来给予施舍或提供援助,一般都会_。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样的告诫:一味地给这些人钱,只会养成他们懒惰、依赖的生活方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习以为常熟视无睹B蔚然成风视而不见C司空见惯呼啸而过D见怪不怪一笑而过,题型详解,片段阅读,题型详解,分析材料的技巧:关联词法:转折、递进、因果、条件、解说、并列、假设关键词句法:表示总结;直接引出观点主题词法:围绕叙述的主题和对象,题型详解,例4: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数量巨大,情况也非常复杂,如果不分情况,一位花重金购买,就等于承认了这部分文物流失海外的合法性,这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而中国文物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它是在国家手中还是在个人手中,重要能够项公众展示,它代表的都是中国文化,这个文化是需要宣传和展示的。文物保护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于利用它,利用它来宣扬我们的文化。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A.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复杂B.文物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文物宣扬文化C.文物归还,要冷静思考、理性从事D.中国流失海外是文物合法性未得到承认,题型详解,例5: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先保证了居民获得幸福的物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寿命都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获得最大的物质享受。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些都是人们保持幸福的无知保障。然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很多收入颇丰的中产阶层甚至富裕阶层还往往比工薪阶层更容易“抑郁”,这当然不是因为“有钱”让人变得不幸福,而是因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A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B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C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D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题型详解,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数的整除统筹问题行程问题数的拆分年龄问题对策分析工程问题数的重排植树问题传球问题利润问题因式分解方阵问题图论问题几何问题数列求和盈亏问题流水行船极值问题算式等式鸡兔同笼时钟问题排列组合数列求和公车问题浓度问题概率问题和差倍比思维推理牛吃草题容斥问题,题型详解,数字推理对数字的敏感:(121)2(111)3对数字的拆分:局部拆分(幂、积、和、差)整体拆分(间隔项、俩俩合并、三三合并)运算:加法、乘法、除法,题型详解,题型详解,数字推理例6:3141592()A.1B.3C.7D.6例7:573619()1A.10B.12C.13D.16例8:1/81624()A.23B.64C.48D.56,数学运算: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题型详解,例9:现有100块糖,把这些糖分给10名小朋友,每名小朋友分得的糖数都不相同,则分得最多的小朋友至少分得(_)块糖。A.13B.14C.15D.16,题型详解,例10:一个人到书店购买了一本书和一本杂志,在付钱时,他把书的定价中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准备付21元取货。售货员说:“您应该付39元才对。”请问书比杂志贵多少钱?A.20B.21C.23D.24,题型详解,例11:某人共收集邮票若干张,其中1/4是2007年以前的国内外发行的邮票。1/8是2008年国内发行的,1/19是2009年国内发行的,此外尚有不足100张的国外邮票。则该人共有()张邮票。A.87B.127C.152D.239,题型详解,例12: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溶液倒入甲桶,请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A.无法判定B.甲桶糖水多C.乙桶牛奶多D.一样多,题型详解,题型详解,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常规图形规律图形分组,直言命题:表达一个意思、一个判断的命题。共有六种形式:1、所有是:所有的女孩都是爱漂亮的。2、所有非:所有的女孩都不喜欢刘亦菲。3、有些是: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4、有些非: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5、某个是:张三是公务员。6、某个非:张三不是公务员。,题型详解,矛盾:定义:有一个全集,由两个子集组成,两个子集没有交集,两个子集的并集就是全集,这两个子集的关系才是矛盾关系性质:必然一真一假命题的矛盾关系:某个是/某个非所有是/有些非所有非/有些是,题型详解,上反对:定义:所有集合加起来不等于全集,比全集小,他们没有交集,这样的两个集合就是上反对集合性质:必有一假(可以全假)命题的上反对关系: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某个非所有非某个是,题型详解,例13: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如果以上不是事实,则下列哪项一定正确?()A大家都不赞同方案B.有少数人不赞同方案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D.至少有些人是反对方案的,题型详解,例14:陈华、刘刚、王明三人中,星期日只有一个人在家做作业。陈华说:“我在家做作业”,刘刚说:“我没在家做作业”,王明说:“陈华没有在家做作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说真话的是()。A无法判断C刘刚B王明D陈华,题型详解,例15: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小王:我想这次大家都能过吧!小张:怎么可能?你没看见我乌云密布吗?小李:小顾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王B.小张C.小李D.小顾,题型详解,资料分析:考查重点:1、有效阅读材料提取数据2、对列式的足够敏感3、快速计算、比较制胜法宝:1、跳读材料法2、对基本概念、列式的敏感3、掌握有效数计算、比较方法,题型详解,跳读法阅读材料: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僧,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18.6辆,比2002年度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庭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拥有电冰箱61.5台,比2002年度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0/百人,比23002年提高1.8倍。,题型详解,跳读法阅读材料: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僧,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