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测评(二)(第二章一三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1.A2.C第1题,读图可知,a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地,河谷狭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因此以侵蚀为主;b位于河流中游,河谷较宽,河流以搬运为主;c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谷宽,流速慢,河流以堆积为主。第2题,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或湖口),沉积形成三角洲平原。3如下图所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水侵蚀B流水堆积C岩浆活动D风力侵蚀A图中海蚀柱等地貌主要受海水侵蚀形成。4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已在宁夏银川市西郊的荒漠中孤独地耸立了近八百年。263座陵墓已成残垣断壁,9座帝王陵虽骨架尚存,但陵墓外表早已千疮百孔。造成西夏王陵损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C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该地位于干旱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貌,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5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有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内力侵蚀D海浪侵蚀D海边奇形怪状的岩石主要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下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6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A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读下图,回答78题。7图示地貌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8图中沿ABC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7.A8.C第7题,根据图中地貌形状为扇形和位于出山口的位置,可判断为冲积扇。第8题,流水的搬运物质途中,因流速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从山口向外依次为砾石、粉砂、黏土。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BCD10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D西南地区9.B10.B第9题,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从中上游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以及海水的顶托作用大量沉积而形成的。第10题,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风力作用强,此地貌广泛分布。11夏季电闪雷鸣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A风、云、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中。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4分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距离地面390千米的高空运行。据此回答1214题。12“长征二号FT2”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先后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依次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C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D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13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返回舱降落至万米高空,继续往下降落时,经历大气层气温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气温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14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 以上,但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12.B13.B14.C第12题,根据地球大气结构,“长征二号FT2”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先后穿过地球大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第13题,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返回舱降落至万米高空,继续往下降时,经历的大气层是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海拔降低,一直上升。第14题,300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气温很高,但空气稀薄,气压低,人造卫星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且卫星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很少。读下图,完成1516题。15图中曲线表示的是()A臭氧层的高度B对流层的高度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16对图中甲、乙两处的正确叙述是()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B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C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D甲处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15.B16.B第15题,由纵坐标可读出该曲线的分布高度主要在818千米,应为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分布高度。第16题,同一纬度,乙处高于甲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乙处气温低于甲处;地面是对流层的热量和水汽来源。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1718题。甲乙17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18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17.D18.B第17题,该实验利用土层模拟地面,通过实验发现有土层的玻璃箱气温较高,原因是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较多,地面辐射较强,这表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第18题,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乙箱底部不放土,两箱下垫面性质不同,甲箱地面辐射强于乙箱,因此甲箱气温高于乙箱,B项正确;实验中的日光是一样的,故A项错误;两箱中空气是一样的,故C项错误;两箱大气辐射强弱的差异是箱中气温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气温变化的原因,D项错误。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曾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拍摄节目。下面的上图为大气受热示意图,下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明显感觉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弱、强B强、弱C强、强D强、弱20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A的减弱B的增强C的减弱D的增强19.D20.C第19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为太阳辐射、为削弱后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月牙泉地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强;晚上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最终导致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第20题,深秋容易出现霜冻是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夜晚气温过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霜。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2123题。21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A. aBb CcDd22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A增大B先小后大C减小D先大后小23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B处风力大于A处B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C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21.C22.A23.A第21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读图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第22题,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气压差异增大,则气压梯度力增大。第23题,B处等压线较A处密集,风力较大;图示为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与等压线斜交。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2425题。24下列地理现象与拉萨大气运动原理相同的是()A城郊环流B副热带高气压C昆明四季如春D温室大棚25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 夜晚迅速降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凝结成雨24.A25.C第24题,城市气温高,空气向上运动,地表形成低压中心,高空形成高压;城郊地区气温低,空气下沉,在地面形成高压中心,在高空形成低压,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即城郊环流,与拉萨山谷风形成的原理相同。第25题,河谷地区,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温度高于谷地,山坡盛行上升气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故白天谷地水汽不易凝结成雨。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图所示地貌景观为_,一般分布在山区_的部位;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2)乙图为_地貌,多分布在_。(2分)(3)两地貌形成的动力是_,所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2分)解析第(1)题,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属于流水堆积地貌,在河流出山口处,河面变宽,流速变慢,泥沙堆积,形成以山口为中心的扇形。第(2)题,河口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第(3)题,两种地貌均属于受堆积作用影响而形成。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河流出山口处形成过程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在流出山口处,坡度减缓,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碎石泥沙等物质堆积形成冲积扇。(2)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3)流水堆积(或外力作用)27(12分)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_层,B代表_层。(2分)(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_,原因_。(3分)(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原因是_。(3分)(4)C层中的_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1分)(5)天气最复杂的是_层,试分析原因是什么。(3分)解析据图判断出各层的名称,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各层的主要特点。答案(1)对流平流(2)降低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3)上热下冷,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上升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增温(4)电离(5)对流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云致雨28(12分)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建温室大棚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2分)(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2分)(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口感较好的是_,试分别简析其原因。(4分)(4)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4分)解析第(1)题,温室大棚根据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制作而成,能够改善冬季农作物热量不足的问题。第(2)题,水汽可以吸收地面与大气长波辐射,储存更多热量。第(3)题,A、B两地位置不同,导致热量、温差都存在差异:B处热量条件较好,蔬菜长势较好;A处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产生的糖分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较少,集聚在蔬菜内的糖分多,口感好。第(4)题,大棚技术改变了冬季的光、热、水资源条件,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答案(1)热量大气保温效应(2)棚内洒水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储存更多的热量。 (3)B处A处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蔬菜生长状况好;A处在门口位置,温差较大,蔬菜储存糖分多,口感好。(4)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29(14分)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理由是_。 (4分)(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理由是_。(4分)(3)若该图所反映的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季节差异,据图判断,此时北半球为_(冬、夏)季。(2分)(4)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分)解析第(1)题,等压面上气压处处相等;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应急广播系统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船舶航行受限空间作业岗前培训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攻克练习题
- 直条图:从文字到线段图的桥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卷(附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练习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综合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章节练习试题(含详解)
- 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据共享合规考核试卷
-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人教PEP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三年级起点)
- 牙周病学课件
- 大型体育馆满堂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佛山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防控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2025年(完整版)全国高考一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版本管理手册
- 2025年交管12123版学法减分全部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