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及Z传递函数分析法,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与差分方程的解,2.Z传递函数,3.离散系统的误差特性,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5.离散系统的动态特性,4.1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与差分方程的解,4.1.1线性连续系统与线性离散系统,1连续系统,输入r(t),输出y(t).微分方程:,2离散系统,或,3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离散化用差分代替微分,一阶导数(微分),(后向差分),二阶微分(导数),三阶微分(导数),积分,,T为采样周期,4.1.2差分方程的解法,1迭代法,2古典法,3Z变换法,仿照连续系统引入拉氏变换,可使求解微分方程的,微积分运算变为代数方程进行求解。对离散系统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使得求解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简化了计算方法。其步骤如下:,(1)对差分方程作Z变换(主要用到平移定理);,(2)利用输出初始条件或求出初值y(0),y(T),,代入Z变换式;,(3)整理Z变换式求出,(4)由利用长除法、部分分式法,或留数法作Z反变换,可求出差分方程的解y(kT)。,例4.1-1某二阶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输入为单位阶跃序列,初始条件为0,求y(k).,【解】,Z变换:,Z反变换,例4.1-2已知差分方程y(k+2)+3y(k+1)+2y(k)=0,,初始条件为y(0)=0,y(1)=1,求y(k).,【解】Z变换:根据超前定理,上式变为,Z反变换:,4.2Z传递函数,4.2.1Z传递函数的定义,Z传递函数也称为脉冲传递函数(pulsetransfer,Function),,(零初始条件下),若已知R(z)和G(z),则,4.1.2Z传递函数的求法,1由差分方程求Z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取Z变换,系统的特征方程,例4.2.1设线性离散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求差分方程。,【解】,2积分环节的Z传递函数,传递函数,输入输出关系,y(t)采样后为y(kT),(前向矩形积分),(后向矩形积分),(梯形积分),对上式分别作Z变换,整理后得Z传递函数为,!连续系统的积分环节G(s)中的s可以用不同的近似方法代替,即用不同的离散实现,但z=1的极点相同。,3由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G(s)求G(z),在连续系统中,输入是单位脉冲,输出是单位,脉冲响应函数h(t),则有,在离散系统中,按定义有,步骤:G(s)h(kT),例4.2-2已知,求G(z)。,【解】,相当于将采样时间延长了T,根据Z变换的,线性定理和滞后定理,通过查表可得,4开环串、并联的Z传递函数,(1)两个离散环节串联,(2)两个连续的串联环节之间有理想采样开关,(3)两个串联环节之间没有采样开关,n个环节串联:,一般地,,图4.2-1环节串联,(4)环节并联,(a),(b)(c),5带有零阶保持器的开环Z传递函数,零阶保持器可分解成两个单位阶跃函数之差,,传递函数,Z传递函数,图4.2-3带有零阶保持器的Z传递函数,例4.2-3如上图所示,已知,求.,【解】,6闭环Z传递函数,设闭环系统输出信号的Z变换为Y(z),输入信号的,Z变换为R(z),误差信号的Z变换为E(z),则定义,闭环Z传递函数,闭环偏差Z传递函数,(1)简单闭环Z传递函数,+,-,(2)复杂闭环Z传递函数(与采样开关的配置有关),a.与之间没有采样开关,+,-,b.与之间有采样开关,+,-,c.与、与之间没有采样开关隔开,+,-,!闭环传递函数求不出来,因中分离不出.,4.3用Z传递函数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误差特性,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精度及抗干扰能力.,引起稳态误差的原因:,(1)系统的结构、参数,(2)输入信号的形式,(3)外来的干扰,(4)系统中的各种非确定性因素:如零件参数,离散,摩擦,不灵敏,在连续系统中,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用拉氏变换终值定理,(2)从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出发的动态误差系数法,由于离散系统没有唯一的典型结构形式,所以误差,脉冲传递函数也给不出一般的计算公式,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需要针对不同形式的离散系统来求取。,4.3.1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输入形式与误差的关系,+,-,稳态误差,(终值定理),系统的开环Z传递函数可写成,系统也分别称为0型,型,型,,系统。,1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差,其中,当具有一个以上的极点(z=1)时,则,(3)若具有2个z=1的极点,则,(1)若具有0个z=1的极点,则,(2)若具有1个z=1的极点,则,2单位速度(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3)当具有3个以上极点时,,(2)当具有2个极点时,,(1)当具有0,1个极点时,,3单位加速度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三种信号输入时各类系统的稳态误差,4.3.2扰动作用下的系统稳态误差,+,-,由扰动引起的误差,其稳态误差,由输入引起的误差,由输入和干扰引起的总误差,4.4用Z传递函数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连续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系,统的特征值具有负实部,即闭环系统的极点均分布,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线性离散系统是否稳定,要看闭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的极点分布情况。,令,则有,4.4.1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Z变换的定义:,(4)当每变化一个,则对应地在Z平面上重复,(3)当0时,1,右半平面单位圆外部;,(2)当0时,1,左半平面单位圆内部;,(1)当时,虚轴单位圆;,画出一个单位圆。主频区。,(5)左半平面无穷远处对应Z平,面的圆心。,设,则,对应于Z平面:从原点出发,幅角的,(6)S平面上平行与实轴的直线,一条射线。,(7)S平面的一条射线,又称为等阻尼线。,即:z的模,z的相角,!对数螺旋线,都分布在Z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1.,4.4.2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条件,线性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特征方程的全部,根,或者说闭环Z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可用解析的方法说明,上图所示闭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系统的输出为,设输入为,即,当无重极点,时,可分解为部分分式,若系统稳定,则随着时间增长,即时,,若1(i=1,2,n),则上式满足。若有一个根,大于1,系统不稳定;若有一个根的模等于1,则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4.4.3系统稳定性判别方法(准则),1(修正)劳斯-霍尔维茨稳定判据,S域:基于传递函数的连续系统稳定条件是特征根,的实部为负数可直接用劳斯判据,Z域:基于Z传递函数的离散系统稳定条件是特征,根的模小于1不能直接用劳斯判据?,作一种ZW变换,变换后W平面的左半平面对应,Z平面的单位圆内,于是在W域内可使用劳斯判据。,这种坐标变换称为W变换,或称为双线性变换。,若令,代入上式,则有,复变函数双线性变换,则有,Im,Z,Re,+1,-1,0,jv,W,0,u,Z-W映射关系,(1)r1,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则u0,W平面的,左半平面;,(2)r1,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则u0,W平面的,右半平面;,(2)作变换,经整理后得到;,系统的特征多项式经变换变成,,(3)r=1,在Z平面的单位圆上,则u=0,,表示为W平面上的虚轴。,劳斯判据,对使用劳斯判据,其步骤为,(1)求出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3)对列写劳斯表,判别系统的稳定性。,例4.4-1利用劳斯判据,讨论图示系统的稳定性,其中,K=1,T=1s.,+,-,【解】,系统的特征方程为,采用双线性变换,即令可得W平面的特征方程,建立劳斯表,由劳斯判据可知系统稳定。,例4.4-2某离散系统如图所示。试用劳斯准则确定使,该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设T=0.25s.,【解】,Z特征方程,W特征方程,Routh表:,由Routh稳定判据,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0k17.3,另外,采样周期T对系统稳定性有影响,缩短采样周,期,会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本例,若T=0.1s,,则0k40.5.,【结论】,(1)使用劳斯判据,可确定系统稳定极点的个数;,(2)可分析系统各参数(如放大系数K、采样周期T、,对象特征参数等)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控制系统中加入零阶保持器后,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4)开环放大系数K对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连续,系统类似,K加大,系统稳定性变差。,2舒尔-科恩(Schour-Cohn)判据适用于高阶系统,线性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为,以三阶特征方程为例,当特征方程高于三阶时,可按上表的规则推出。,舒尔-科恩判据:若行列表中第一列单数行的各元素,均为正,则系统稳定。,3二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Z域直接判别法,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当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1,(2)0,(3)0,则系统是稳定的。,例4.4-3在例4.4-2中,试用Z域直接判别法确定满足,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解】,特征方程,根据Z域直接判别法,1,0,0,可得满足系统稳定的条件为0k17.3.此结果与上,例用劳斯判据给出的结果相同。,(即超调量与过渡过程时间)。即,进行Z反变换,就可获得动态响应采样值y(kT)。将,设单位阶跃输入的输出的Z变换为Y(z),那么对Y(z),4.5离散系统的动态特性,线性离散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过渡过程特性(或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Y(kT)连成光滑曲线,就可获得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一般地,采样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可写成,输入:,输出:,对应的暂态响应分量是等幅的。,(2)极点在单位圆与正实周的交点,例如,,的暂态响应分量单调发散。,1闭环实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对上式取逆Z变换,得采样系统的输出响应,其中包,含稳态响应,及由实极点和复极点所引起的暂态响应.,(1)极点在单位圆外的实轴上,例如,对应,对应的暂态响应分量是正负交替的衰减,应的暂态响应分量单调衰减。,(3)极点在单位圆内的正实轴上,例如,对,(4)极点在单位圆内的负实轴上,例如,,振荡(周期为2T)。,(5)极点在单位圆与负实轴的交点,例如,对,应的暂态响应分量是正负交替的等幅振荡,(周期为2T)。,(6)极点在单位圆外的复实轴上,例如,对,应的暂态响应分量是正负交替的发散振,荡(周期为2T)。,2闭环复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1)复极点在Z平面单位圆外,对应的暂态响应分量,是振荡发散的。,(2)复极点在Z平面单位圆上,对应的暂态响应是等,幅振荡。,(3)复极点在Z平面单位圆内,对应的暂态分量是,振荡衰减的。,综上所述,对离散系统极点分布作如下讨论:,(1)为使离散系统具有满意的瞬态特性,其闭环极,应尽量避免分布在Z平面单位圆的左半部,尤其不,要靠近负实轴。闭环极点最好分布在Z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桥》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2025军事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图
- 建筑物抗震设计方案
- 钢结构施工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阿坝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佛山税务知识培训班课件
- 医生给警察培训防疫知识课件
- 城市公园中的自然场景与人工场景的整合设计
- 低空飞行任务支持与信息管理系统
- 合伙开店合伙合同(标准版)
- 【MOOC】英语写作-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台球厅员工工作流程
- 5203措施巷作业规程
- 小班歌唱活动《小手拍拍》
- 转租房转租合同
- 147-2020-PM01 安全防护及维修技术文件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东华大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2章平面
- 油气管道保护工(中级)题库(516道)
- JJF 1012-2007湿度与水分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 GB/T 25729-2010粮油机械撞击松粉机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