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人得 分一、知识积累(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汲取(j) 机械(xi) B锲而不舍(qi) 玄虚(xun) C儒家(r) 诓骗(kung) D脂粉(zh) 孜孜不倦(z)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一项是( )(3分) A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D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作者邓拓,代表作燕山夜话。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 4下面文字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3分)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A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读书使人充实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C作文使人准确,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 D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 5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论读书是一篇杂文,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 B马南部是邓拓的笔名,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 C论读书是论述读书的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阐述读书的重要作用。 D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先破后立,层层论证。 6对标点符号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破折号表示转折) B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引号表示讽刺、否定) C“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示思考在进行)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问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括号表示解释、说明) 7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4分)眶( ) 脊( ) 诓( ) 嵴( ) 8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B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C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D省悟:反省;感悟。二、阅读理解(44分)(一) (14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1 第1、2两段,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和论据?(4分) 2第1、2两段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2分) 3阅读文章35段,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的“突破口”?(3分) 4阅读文章68段,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你能举出证明作者观点的事例吗?(3分) 5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2分) (二) (22分)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来说,旁观者未必清。 这些“旁观者”究竟清不清呢?其实,一点也不清。 试想,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按理说,人人都应当是“当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难,自己应尽一份力量。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是不主张做旁观者的,何况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呢?如果你竞当了旁观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个人一旦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就会渐渐地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既尝不到创业的艰辛,也领受不到胜利的欢乐。甘与苦,爱与憎,冷与热,跟时代全不相通。这样就会变得庸俗猥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而不顾四化之千秋大业。正是所谓孟子所说的“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都瞧不见),又何“清”之有? 可见今天的旁观者,因为不清对四化前途不清,对社会规律不清,对时代潮流不清才旁观的。而愈是旁观,但愈是“不清”了。 现时,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话似乎应当倒过来:“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这样一改,也许更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俗话又说:“袖手旁观。”“袖手”,正是旁观者的特点。凡事若不动手干,只是袖手观看,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实践。只凭看,怎么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来只属于亲身实践的人们。今天,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狭隘”的“隘”: “不见舆薪”的“舆”: 2给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3分)A“匹夫有责”的“匹夫”: B“庸俗猥琐”的“猥琐”: C“袖手旁观”的“袖手”: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和 两种。上述的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属 文。其中的“敌论”是 。(5分)4“一点也不清”的“一点”指 。(1分)5从“一点也不清”出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批驳?(8分)答:首先 ;其次 ;接着 ;而后 。6本文论证中的结论是 。(3分)(三) (8分)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地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蝜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2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3文中概述柳宗元蝜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4“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一样只知负物,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也”。三、表达交流(30分) 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大山忧心忡忡地对卵石说:“你们都是我的子孙、我的骨肉,怎么越长越不像我了呢?你看我:峥嵘峻峭,岩石嶙峋,岿然不动。再看看你们:无根无基,没棱没角,到处乱滚,成什么样子了?” 卵石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们这样子有什么不好?”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1C 2B 3D 4C 5A 6A 7Kung诓骗,kung眼眶 j脊梁,j贫瘠 8D二、(一)1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证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3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上看似乎也正确,要驳倒对方,自然需要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4正确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事例略。 5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二)1i y 2A平常人 B庸俗不大方 C把手藏在袖子里。 3立论驳论驳论“旁观者清”的观点,即“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