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教育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一课至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要求:1、随课文会认生字20个,会写生字27个。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欣赏童话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情境,品位童话的语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4、指导学生初学文言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教学“语文百花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说一说,读一读,练一练,写一写扎实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点: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涵的情感和哲理。教学难点: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蕴涵的道理。教学时间:11课时。1. 稻草人教学要求:1、认识5个会认字,11会写字,掌握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学重点;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 结果如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学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布置学习任务。 二、简介作者和他 作品稻草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在小组中简要地讲述这个故事。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分几段?每段讲什么?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师小结,质疑问难。四、指导朗读课文。五、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感悟课文,总结课文。教学要求:总要求的第3点。教学重难点:与总重难点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布置学习任务。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主学文,思考。 (1)找出课文中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2)联系上下文,体会他感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情况。 3、汇报交流: (1)你喜欢稻草人吗?谈谈自己的理由。 (2)把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再说说你为什么感 动。 4、师小结,质疑问难。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并结合思想教育。 1、汇报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学习稻草人的美好品质,做个心地善良的人。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题,练习题。 2、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 事,再写下来。板书设计: 稻草人 扇子轻轻摇动 高兴 扇子摇得更勤 惊恐 忠诚、尽职看守田地 使劲摇动扇子 着急 心地善良 斜着扇子 弯下腰 痛心 教后记:2. 寓言两则教学要求:1、学会4个会认字5个会写字。2、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课文一些字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 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自相矛盾。教学要求:总要求的2.3点。教学重难点:与总重难点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新,布置任务。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1、教书范读。 2、学生自学生字,自渎课文。 3、采用小组互读,指名读,齐读等式,反复熟读课文。三、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读懂课文内容。 (1)自学,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字义,记下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汇报交流。 2、理解寓意,思考,交流。 (1)那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 (2)你怎么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 盾”的情况吗?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分小组表演这个成语故事。六、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 1、汇报 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要 实事求是。七、作业:背诵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画蛇添足。教学要求:与总要求相同。教学重难点:与总重难点相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新,布置学习情况任务。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自主学习,记下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 1、汇报交流:你怎样理解“画蛇添足”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2、思想教育:画蛇添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希望同学们今后踏踏实实做事,尽量把事情办好。 六、作业:1、背诵课文,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成语故事。板书设计: 2. 寓言两则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自相矛盾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画蛇添足: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教后记: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和11个会写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布置学习任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默读课文,学习生字。 2、再读课文,说一说: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写了哪几 部分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情况。 4、全班汇报交流。 5、质疑问难,师小结:课文写了三部分:现实幻想现实。三、指导朗读课文。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感悟课文,直接课文。教学要求:总要求的2. 3点。教学重难点:与总重难点同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布置学习任务。二、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学习第一部分。1、 学习方法:(1)朗读。(2)旁批、体会。(3)交流。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买火柴的小女孩的处境和心情。学习第二部分。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体会、感受。擦燃火柴出项幻想回到现实感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2、体会:“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3、选择最打动你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三部分。1、 交流、体会重点句子。2、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3、 质疑:故事结尾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三、 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1、 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教育学生同情弱小及苦难人们,同时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四、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完成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 3. 卖火柴的小女孩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烧过的火柴梗(寒冷) 第二次 香喷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一颗星落下来(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在快乐飞走了(无人疼爱)教后记:4* 刺猬汉斯教学要求:1、学会4个会认字,读记新次。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注意默读要有一定速度。 3、引导学生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表达意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布置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 自主学习生字,默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 师根据学生所用时间和读的效果对默读情况进行评。三、 再读课文,交流感受。1、 小组合作学习,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刺猬汉斯的看法。2、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谈对刺猬汉斯的看法。 谈对其他人物的看法。四、 质疑问难。五、 总结课文 ,结合思想教育。1、 汇报交流;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格,同时要做个言而有信的人。六、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积累好词佳句。板书设计: 坚毅勤劳 4* 刺猬汉斯 纯朴 言而有信 善良教后记:5*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教学要求:1、学会5个会认字,读记新词。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独立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童话中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良好品德的教育。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新,布置学习任务。二、 简介作者。三、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学感悟课文。2、 认读生字。3、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4、 简要说说故事内容。四、 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 小组合作探究: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2、 全班汇报交流。3、 质疑问难,师小结。五、 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1、 汇报交流:文章讲了尼尔斯的什么故事?你觉得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跟同学说说你的感受。2、 教育学生学习尼尔斯知错就改、勇于舍己、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做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人。六、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积累好词佳句。板书设计: 5*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知错就改尼尔斯 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教后记: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要求:1、了解一字有多种解释的现象,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2、认识破折号,知道破折号的作用。3、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收获与想法。4、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寓言诗两首,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特点。5、 积累12个来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6、 选择课内外自己喜爱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7、 写一篇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教学重点: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认识破折号的作用;注意抓住重点语句,场面描写或重要情节进行思考、阅读。教学难点:通过合理的想象,清楚、完整地编写故事,并通过故事表达一定的意思。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温故知新”。教学要求:总要求的1-5点。教学重难点:与总难点相同。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布置学习任务。二、 学习“温故知新”。 字义的理解。1、 学生读题,按要求自主完成练习。2、 汇报学习情况,交流答案。3、 师小结学习方法。 认识破折号.1、 出示课件:破折号的作用。2、 学生认识破折号。3、 自主完成练习题。4、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情况。5、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师小结。 拓展与交流.1、 学生读题并自由读YY等人的话,再读图下面的小结。2、 小组交流:在阅读时,要注意什么?3、 汇报交流:你学到了一种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你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或课外阅读时,又是怎么做的呢?4、 师小结。 阅读平台.1、 学生自主学习寓言诗两首,并完成文后的要求。2、 小组合作探究:两首寓言诗写的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全班汇报交流,师小结。4、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诗。 积少成多1、 自由读12个成语,想想这些成语故事大致内容及其含义。2、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情况。3、 汇报交流,师小结。4、 读背这12个成语。 作业:复习破折号的作用,抄写”积少成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总要求的第六点 教学重难点:注意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思考故事蕴涵的情感或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布置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主读导语,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三、自主学习“活动建设”及“活动评价”,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四、汇报交流“活动建设”及“活动评价”要求。 五、准备发言提纲,后小组内进行“口语交际”。 六、每组派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七、师总结。 八、作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或伙伴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教学要求:总要求的第7点教学重难点:把你想象的故事写清楚,写完整,并说明一个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布置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主读导语及习作平台,明确习作要求。 三、学习小组根据“习作讨论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并有拟习作提 纲。 四、大胆想象,依据提纲,完成初稿。 五、指导自改习作,完善习作。 1、课件出示修改要求:(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 (2)故事是否写清楚,写完整。 (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情节是否具体生动。 (4)读后是否能给人启发。 2、学生对照要求,读读初稿,进行修改。 六、学习小组互批互改。 七、抄正。 八、作业: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想象 合理有趣 习作:假如我是一只尼尔斯的鹅 情节 具体生动 故事 给人以启发教后记:第一单元试卷质量分析总分平均分参考率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6课至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儿女回祖国母亲赤诚而炽热的爱的情怀及无限赤诚之心。3、理解内容与领悟写法相结合,吸收课文语言,以利用在自己的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中进行迁移作用,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高层次要求.教学重点:注意抓住重点语句去理解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不同课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领悟写作方法,吸收课文语言,以利于在自己的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高层次要求。教学难点:注意阅读文字与观看插图结合,让学生更多地动口、动眼、动手去接触课,在自主阅读中感知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现象,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间:11课时6.开国大典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领袖,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多读多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学习恩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记叙的顺序,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录音、投影。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全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学要求:了解典礼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及课文大意。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二、 检查预习。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 自悟学习课文第一段。1、 你读懂了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写出简要文字。 2、 你还有什么不懂。五、 课堂小结: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六、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画出自己西画的句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全文,深入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学要求: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二、品读语句,构建形象画面欣赏着这样盛大的开国大典,再回忆看过的电影,你的心情怎样?1、自主读书,读中悟情打开课本,速读课文,从中选择出你体会最深,认为最能表达人民激动、自豪的一个场面,练习朗读,读出感情。2、合作品读,点拨深化(1)学生自由汇报,整体交流朗读,师生适当评价。(2)教师相机点拨,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想象,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三、创设情景,强化爱国之情(放录像)1、展示学生自编自办的“庆国庆”手抄小报。2、播放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录像。四、设问促思,升华情感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温了开国大典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不禁心潮起伏,那么你想说些什么?五、作业设计,拓展延伸(任选)1、我会读(有感情地品读课文)2、我会写(生字新词)3、我会积累(摘抄背诵优美句段)4、我会运用(运用本文的表达方法,试着以“节日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段,写出夜晚焰火的形态变化,灯光的设置,人群的反应等或写写生活中的“-庆典”,写出参加人员,会场设置,台上表演人员的表现及台下来宾的表现等)。教后记:板书设计:6 开国大典会场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大典7*望大陆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诗人。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二、学习诗歌1、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3、体会诗歌感情。(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山之上,国有殇”(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指导朗读三、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四、指导朗读、背诵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朗读后试着背一背。五、布置作业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板书设计:7*望大陆望故乡山之上,国有殇(爱国)望大陆教后记:8明天更辉煌 -献给香港回归之日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表达出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2 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诗句领悟语文章情感,并有感情地诵读文,熟练背诵诗歌第三节。3 认识本课4个生字,并学会本课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诗句,体会作者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诗句了解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展望香港的美好未来。教具准备:投影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教学要求:认识本课4个生字,概括三节诗的意思,并用小标题标明。教学重难点:查找、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了解香港的昨天与今天。教具准备:查找、搜集香港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2说说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三、集体反馈、学习课文。 1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2概括每节诗的意思。 四、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诗句,体会情感。教学要求: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又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精读诗句,体会情感。 学习要求:1读完每一节,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2重点诗句反复读、反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每一节诗。 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四、师生反馈交流。 五、指导背诵诗句。 六、课堂小结并思想教育。 让我们共同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七、布置作业。 继续查找、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了解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展望香港的美好未来。板书设计: 8明天更辉煌 献给香港回归之日 忆往昔,盼归航 寻发展,血脉连 绘航向,望未来 (表达了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教后记:9.山海关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背诵三至五段。 3、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山海关,将以它的伟大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刻在人们心中”这个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具准备:山海关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要求:1、掌握生词。2、读通课文。教学重难点: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介绍山海关。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干戈扰攘浑然一体捍卫忠贞慷慨悲歌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学生交流。四、课堂练习出示问题(小黑板)比一比,组词语。嘱泳抢员瞩脉沧贞给带横线的字注音。铮铮响嗬渤海嘉峪关纵缰驰马广袤盔甲干戈扰壤殷红五、作业熟读课文。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要求:总要求的2、3点教学重难点: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1、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好一座威武的”“这号称。”等感叹号)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3、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 然段,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5、在阅读课文14段时,要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有关语言文字。 在理解各部分内容时,要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或段落。不要把理解和朗读分离、割裂开来。三、学生轻声试读文章。1、逐节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2、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四、小结。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城楼2、山海关 地理位置历史作用现在的作用教后记:10*.太阳与士兵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 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五个生字。 4、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读后练习,用书信的形式写出读后感。教学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边防军人对祖国的无限赤诚之心。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读。 谈话:生活中,有各种对话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可是,你听过这样的对话吗?二、初读对话。 以个体自读为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对话。 三、再读对话,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东方一哨”士兵怎样的形象? 1、读第一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清晨高唱上岗,在太阳照耀下升旗的情景。 2、读第二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凉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场的情景。 3、读第三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的情景。 四、巩固练习。 1、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想想这样写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北国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种子都带着战士的馨香在这里落户。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祖国!2、为课文插图配一首小诗,题目是太阳与士兵。3、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倾吐你心中想说的话。 五、作业:积累词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 10*太阳与士兵 第一次对话写 第二次对话写 第三次对话写教后记: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要求: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与运用、拓展、积少成多教学要求:总要求第1、2、3点教学重难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1)投影:“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 (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馈交流: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第2个句子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那样震天动地。(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2、拓展与交流(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2)各自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3)教师酌情进行点评。3、积少成多 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这首诗是他回家途中,读陶潜诗的有感而发。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将灭亡的封建制度,抗击朝政,表现他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以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1)对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注解去解决。(2)指导朗读并能背诵。(3)可以让学生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例如: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宋。岳飞)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趁之?(清。林则徐)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清。秋臻)人在异域最思念家乡,人在异国最怀念祖国。(侠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语文大课堂教学要求:总要求1、2点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1、讨论2、调查与采访(1)组成小组,组成小组,走进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进行调查和采访。(2)围绕调查对象,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书店,还可以上网查阅、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实物、图片、或录像等。(3)整理与分析 把调查记录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汇总、分析和整理。以“今日家乡的为题,写一份表格式的调查报告。(4)交流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自由作文教学要求:总要求第5点教学重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过程;1、 审题: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题目要求有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说明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第一句话);第二层解释“两不限”的具体含义:“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你特别熟悉的景物或物”这是“不限内容范围”,“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日记或诗歌”这是“不限文体样式”(第2句话);第三层提出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题目恰当,自作修改等(第3、4句话) 2、 看“平台”,参与习作讨论。可按“习作讨论平台”的四点,先个体思考,再与同学交流。 3、 自动笔,进行初步试写。根据各人选定的内容、文体动笔的练习,可先列提纲,也可直接写。4、 选例文,组织交流评改。 教师审阅全班学生的初作,从中选择内容、不同的问题理文若干篇,分类与点评,使学生从别人的习作中的优点或不足受到启发。注意:要让学生也参与点评、发表意见。教后记:第二单元试卷质量分析总分平均分参考率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三者11课至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要求:1、认识28个生字,会写字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课的段落。 3、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一个个故事中饱含的课情,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4、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5、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能力。6、能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教学重点: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饱含的深情,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教学时间:11课时11 永远的歌声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 好,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交流:第210自然段 三、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全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阅读推广培训课件内容
- 气淤血滞中医特色护理
- 科学抗老健康养生知识培训课件
- 供应链管理优化工具指南
- 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
- 科学实验课件表格
- 特色面包制作培训课件
- 企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研发协议
- 药剂师培训知识课件
- 铁路认知知识培训课件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药店医保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 新人教版必修1丨化学第一课(绪言)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查房
- 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考试(单选题题库)
- 嘉兴华雯化工 - 201604
- (完整版)初一英语完形填空(20篇)
- 酒店工程部维修流程图
-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巧做寿司-(22张)ppt
-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与体质调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