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与男护士_第1页
急诊医学与男护士_第2页
急诊医学与男护士_第3页
急诊医学与男护士_第4页
急诊医学与男护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男护士与急救护理学,男护士从事急诊护理的优势护士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女性特有的职业,至今如此。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柔可人的女性形象,工作细心的女性确实就是做护士的好材料。男护士尽管稀少,但也并不是受保护的“熊猫”,只有在一些特殊岗位上受欢迎。目前,男护士大多集中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骨科、神经外科、精神科等少数几个科室。,男护士从事急诊护理的优势,1.体力好:急诊工作强度大,如抬担架、心肺复苏等。2.摆弄机器天分更高:呼吸机和监护仪等的使用与维修比女性普遍要好。3.心理素质好:急诊工作血腥场面较多。4.安全性较女性好:急诊科是全医院最不安全的地方,男性较易保护自己。,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尸横遍地,颌面颈部穿透性刀伤,腹部穿通伤,合并右上肢严重挤压伤,患者39岁,颌面部严重多发伤,开放性腹部损伤并腹壁缺损,男护士从事急诊护理的优势,比起女护士的温柔体贴,男护士更能给病人安全感,特别是细心温柔而有心理学基础的男性护士,往往在欧美各大医院以及私人护士岗位上有高出女性较多的薪水。,男护士在抢救患儿,男护士在给患者理发,男护士在观察患者的尿量,男护士在病房,须眉不让巾帼,手术室的男护士,医院新来的男护士,男护士操作仪器的能力较强,男护士操作仪器的能力较强,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许多边缘学科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急 救 护 理 学,Emergency Nursing,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定义: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重要临床护理学科。,急诊医学的范畴 1急救医学:亦即现场急救(first aid),运送病人(包括途中监护、急救)及医院内急诊三个部分。 2灾害医学:系专门研究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造成的后果及其防治的医学科学。组织抢险救灾,包括现场的初步急救、分诊、安全转运的科学。,急诊医学的范畴 3危重病医学:系指在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大面积重度烧伤,心、肺、脑、胸、腹等大手术后,以及病理产科等危险情况下,出现单一或多发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能量代谢、氧代谢以及出血、凝血、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相互关联的变化。它有着临床与技术上的特殊性,同时还强调危重病医学与基础学科开展科研的必要性。,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重症监护病房急救三部分组成。,(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的任务: (1) 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前急救;(2) 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前急救;(3) 执行救护值班的特殊任务;(4) 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5) 普及急救知识。,院前急救的内容: 现场急救; 途中救护。,(二) 医院急诊科(室)急救 急诊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急诊医学医疗、教研的基地,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而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急诊科环境布局及秩序(1) 自成一区,建设布局及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及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2) 建立绿色通道,设有醒目的急诊和分区标志。(3) 病人就诊程序简捷、方便、合理、设施完善。(4) 儿科单设。急诊传染病隔离病房独立成区。(5) 急诊医疗各区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急诊秩序。,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1) 急诊科室设置 分诊台; 抢救室; 急诊各专科诊室; 急诊手术室; 急诊病区(留观室、急诊病房); ICU。 其他;,急诊抢救室设备应包括心电图机、除颤示波器、心脏起博器、心脏按压机、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吸引装转置、供氧装置、喉镜、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洗胃机和各种无菌备用的基本手术器械等。,急诊科的设备:,医疗、医德、医风规范化; 科学管理制度化; 质量标准化。 操作程序化; 抢救设备完好化; 急诊医务人员培训方法多样化;,急诊科的管理:,管理:,急危重病人,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急性活动性大出血等病人,可能由于获得提前数分钟的有效抢救时间而拯救了生命,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树立“急诊第一时间”概念。,(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1 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对象: (1) 严重创伤; (2) 呼吸衰竭及需要严密呼吸支持者; (3) 急性心力衰竭(包括心肌梗死); (4) 急性肾衰竭; (5) 肝功能衰竭; (6) 心肺复苏后(包括脑功能衰竭); (7) 休克; (8) 败血症及中毒病人; (9) 昏迷 (10)严重心律失常。,男护士在急诊ICU,EMSS 一体化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EMSS系统,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急诊服务;强化治疗(ICU)。,专业化EMSS的发展方向,院外急救人员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术,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脑复苏技术。止血技术。骨折固定技术。伤口的清理和包扎技术。搬运伤病员的脱险技术。常见病情、伤势的判断。呼吸的技巧。各种灾害伤病员的脱险技术。伤病员的心理治疗。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搬运、体位等操作技术和四大生命体征(T、P、R、Bp)的监测。,急救用品的配备,急救包急救盒急救箱救护车,院外急救护理,护理体检基本物理检查:望、触、叩、听三清:听清、问清、看清护理体检原则上不移动病人体检顺序:四大生命体征、意识、瞳孔一般:表面损伤、言语表达、四肢活动、耐受依次头颈、脊柱、胸腹、四肢体检三情况:轻症病人、中度病人、重度病人,救护要点,安置舒适体位:平卧位头偏一侧或屈膝侧卧,注意保暖。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均选静脉留置针,静脉用药注意三清一核对。松解或去除病人衣服的技巧:脱上衣、脱长裤、脱鞋袜、脱头盔。,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急诊医学特点,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边缘临床医学学科与临床各科有密切关系,是临床各科危重急症诊治的第一环节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有效抢救与合理转归不以系统器官定界而是以病情急缓和程度界定临床活动范围急诊医学科医生和护士应具有特殊的临床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临床技能,独特的临床思维方式,传统专科 有病 急诊科 什么脏器 什么病 严重度 危重期 生命威胁 处方,学科定位,改善微循环,稳定内环境,保护脏器功能重视营养支持院内感染的防治呼吸机操作科学化,气道管理规范化医疗诊治的整体观念,急诊医学特点,急诊临床工作是时间依赖性的,强调第一时间的诊断正确率与抢救成功率临床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各种临床信息得出结论并能正确处置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医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与各级医院间、与院内各科室间、与家属之间等的协调合作能力的培养均是必须的,急诊工作内容,识别病情危重病情判断是急诊科医师和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经过训练才能达到,危重病情判断,即死的非即死的下颌样呼吸,BP 00,瞳孔不等大致死的非致死的大面积AMI胸膜炎器质性的功能性的,急诊工作内容,诊断对于立即抢救病人,完成初步抢救后,问病史,体检,化验检查等非立即抢救者,通过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心、肺、脑、肾等功能评价,做出预后判断,交代病情,急诊工作内容,治疗处置此为急诊科特殊工作,决定抢救、住院、回家、留观、转院稳定生命体征是抢救的真正含义Stabilization Room抢救室,急诊工作特殊内容,晚期肝肾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等晚期癌症高龄患者80岁以上者,一律按危重病人对待糖尿病人作为伴随疾病高度重视DM病史大于10年,血糖控制差者,均按危重病人对待无钱收入院无钱支付基本诊治患者,急诊工作方法,掌握生命体征始终放在首位,先救命,后辨病,急诊工作方法,确保病人ABC Aairway ,B=breath ,C=circulation 确保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判断ABC,支持ABC如:用分钟听心律心率,叩心界大小,数呼吸次数。如心界在腋前线,易发生左心衰竭和猝死;R,为呼吸急促;R,ARDS诊断条件之一,急诊工作方法,诊断思路应从重症到轻症首先把最致命疾病放在首位,不要按概率排序腹痛:血管内脏破裂(宫外孕,肝脾破裂,胃穿孔,主动脉夹层等),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肠系膜动脉栓塞;AMI,急诊工作方法,诊断思路应从重症到轻症胸痛:AMI/UAP,肺栓塞,气胸,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食道穿孔头痛:颅内感染,脑血管病,CO中毒,青光眼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梗阻,张力性气胸,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急诊工作方法,反复查看:病史反复问,病情、体征反复查实事求是:对诊断不清的,就写XX待查,不要写具体疾病,以免给人误导纵横周全:“纵”指某个疾病的深度(并发症),如AMI的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横”指合并疾病,如XX病 XX,急诊工作方法,善于沟通:善于和各类人员联系,医技科室,传统专业科室,行政人员等。善于求助他人。经常向家属交代病情,随时洞察家属反应,随时沟通家属要求与意象,不要等问题闹大再解决。牢记“随时”二字,争取主动权及时记录:片段记录很有价值,抢救记录非常重要胸襟豁达,急诊医疗责任事故与纠纷,先决定再谈话与先谈话再决定谈话主题:医学的有限性与风险共担摒弃生命与可能纠纷间的犹豫纠纷分类:技术/经验制约;责任心;服务意识与服务态度责任感与自豪感 I am a DOCTOR!,中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53家三甲医院急诊科情况,平均急诊量162人/日,年均6.4万人,内科3.92万人,外科1.4万人,抢救1556人/年。,77%急诊科为独立科室,急诊科工作人员:37%有固定医师,100%有固定护士,平均34.4人。,仪器设备及结构:,100%有观察床及抢救室,96.2%有EICU,有手术室者仅占5.8%,31%有实验室,均有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洗胃机、吸痰器;42%有B超,23%有血气分析,19%有生化分析仪,9.6%有胃镜。,急诊医学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已逐渐被承认,77%医院急诊科为独立科室,配有ICU、观察室、抢救室以及必要设备。卫生部明确规定急诊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53所医院表明:,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急诊医务人员结构不够合理,设备配置不足,原因可能与地域环境、服务对象、经济条件、医学科技水平、医院领导重视有关。,我国农村急诊体系功能定位 县、乡、村三级网络,二、乡镇卫生院的功能: 1、院前急救 2、一般急症的处理 和 急危重症的 初步抢救 3、各类卫生信息 的收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