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安全管理_第1页
十大安全管理_第2页
十大安全管理_第3页
十大安全管理_第4页
十大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及护理实践,骨一科:胡烈榕,十大目标,十大目标,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1、 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 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3、 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4、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5、 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6、 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7、 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一:预防足下垂,踝泵运动,目标二:正确摆放肢体功能位,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4、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5、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6、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7、 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功能锻炼,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下肢内收外展运动压膝训练臀部收缩训练,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1、 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 子。2、 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3、 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4、 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5、 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6、 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7、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架/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8、 按照使用防跌到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到护理。9、 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出现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坐乘车辆方法,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1、 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2、 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3、 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cm度。4、 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长一直线。,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5、 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量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6、 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7、 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8、 发现牵引弓脱落、移开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目标六:防止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循环不良,1、 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 按照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再植、皮瓣移植的患者。3、 保持室温25-32摄氏度。4、 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目标六:防止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循环不良,5、 正确使用床托架,避免患肢受压。6、 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7、 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吸烟、喝咖啡、茶和可乐。8、 正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30cm。,目标七:及时发现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1、 评估患者手术肢体的体位。2、 观察膝部绷带包扎松紧情况,以能伸入一指为宜。3、 按外周血循环观察评估护理单评估标准评估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并记录。,目标七:及时发现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4、 发现病人患肢足部不能背伸或背伸乏力,发现患肢小腿前外側伸肌及足背前、内側出现麻痹感等感觉障碍情况时马上报告手术医生。5、 准备好拆除伤口敷料及加压包扎绷带的准备。6、 组织护士学习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典型个案分享。,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1、 收治颈椎损伤前及颈椎手术前常规准备吸氧、吸痰装置。2、 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方法。 3、 在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指导下运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4、 颈椎术后24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有以下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引流量100ml/h,呈血性,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引流量术后12小时内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提示有颈部切口血肿发生的可能。,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5、 痰液粘稠度3度伴排痰困难、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1、 有脊柱专科翻身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 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请、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3、 翻身前有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4、 每2-4小时翻身一次或根据病人需要翻身。,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5、 有足够人力和使用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6、 翻身前后放置好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7、 指导具有配合能力的病人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双腿曲起。8、 翻身过程始终保持患者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生理曲度。,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9、 翻身过程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询问舒适度。10、翻身时为患者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并防止坠床。11、翻身时为患者背部有翻身枕支持身体,两膝之间放有软枕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12、准确记录翻身时间。,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1、 根据肘杖护理单评估内容:使用前评估双上肢肌力需达到四级、双下肢三级肌力以上。2、 正确调整助步器高度:患者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2.5cm。3、 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