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白石徐悲鸿_第1页
1齐白石徐悲鸿_第2页
1齐白石徐悲鸿_第3页
1齐白石徐悲鸿_第4页
1齐白石徐悲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大师齐白石、徐悲鸿,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齐白石,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似与不似,篆刻自成一家,齐白石一生以卖画卖印过活,别无经济来源。在客厅里长期挂着1920年写的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同年还贴出一张告白:“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乡心、童心和农民之心是真心和本质的艺术表现。以本质、自我、变法、变意以及本质的艺术表现,是“衰年变法”的深刻底蕴。沟通世俗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晚年画风日趋简化的,是日益强化了“不似之似”的造型,也日益强化了“神”的主导地位,臻于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进入无法而法的高妙表现,是艺术家主宰艺术形象的最高境界。,2017年12月17日,北京保利秋拍夜场,1925年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元成交,成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自幼随父习诗文书画,1912年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5年在上海从事插图和广告绘画,1916年入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29年移居南京,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1933年起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尽精微,致广大”,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徐悲鸿自画像,徐先生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李印泉先生像,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宽351厘米,高139厘米的中国画,极其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朴实、智慧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纵136厘米,宽98厘米。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酬四万新币,应为此一时期于南洋募捐中画酬最多的一幅(总数为十一万一千多元新币);2014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490万港元成交。,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借以表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抗战时期(19371945年)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是画家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高度成熟的时期。“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徐悲鸿“遥看群息动,伫工待奔雷”,以画笔为武器,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画跃起的雄狮、长征的奔马、威武的灵鹫等,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奋起觉醒的热切期望。从悲天悯人到人定胜天,这是徐悲鸿艺术思想的一次升华。,双猫立轴,鸡立轴,战马,奔马,六骏图,这一时期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象征,成为了处于濒危之中的中华民族意欲超越艰难险阻、奔向光明的表现。,黄新波(1916年1980年),原名黄裕祥,笔名一工,生于台山市斗山镇的一个华侨工人家庭。1933年赴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中国美术家联盟,并与刘岘组织未名木刻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新兴木刻运动。1936年发起成立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并参与举办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出版了第一本木刻作品集路碑。,黄新波,1936年鲁迅先生葬仪26cm36cm,怒吼,皖南事变后为纪念殉难烈士,于1941年创作了他并没有死去(13.6cm17.5cm)等作品。,1943年孤独流亡途中所见,1946年卖血后,1961年年青人41.9cm31.7cm,創世紀(1979)是一幅科學幻想畫,黃新波在完成後,寫下一段200多字的說明。這是他近五十年創作生涯唯一的一篇文字說明,與作品本身珠璧輝映,杨善深(1913年10月26日-2004年5月15日)广东省台山县赤溪镇客家人。创作中西兼取,注重写生,在继承“岭南画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另辟途径,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当代“岭南画派”主要代表画家。作品构思新颖,笔墨凝练,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以花鸟、走兽见长,人物亦自具特色。,杨善深,杨宇远:字全刚、号三石。台山赤溪象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