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7课,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具体措施及其内容,认识其特点和意义。3.探究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秦国快速崛起的内在联系,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本课以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视频为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主题“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对于本课内容,初中时期学生们都有所了解,再加上三本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书本改革框架,从商鞅入职场、改革措施、改革影响三方面介绍,引入材料,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认识;了解商鞅变法在富国强兵方面的贡献,这是秦朝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改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探究商鞅变法对当时不同阶级人群利益的影响。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评价。对于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及影响,要引导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明确各项内容所带来的影响,理清商鞅变法的价值意义所在。难点是每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社会的正反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商鞅变法的价值。,1979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来中国西安参观,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过中国。那么说到秦兵马俑,大家回想一下,秦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呢?其发展离不开谁的贡献?,阅读书本第一子目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一、七嘴八舌话商鞅(人物简介),2.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3.秦孝公为什么对称霸之道情有独钟?,1.商鞅是怎样一步步踏入政坛?,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人生三步曲,1.成长历程,富有传奇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1.商鞅是怎样一步步踏入政坛?,(出生卫国,热衷法学),(投身魏国,惠王弃之),(孝公求贤,志同道合),2.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秦国,商鞅,求贤若渴,强国,时世,法家代表热心政治怀才不遇,3.秦孝公为什么对称霸之道情有独钟?,(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伯乐,千里马,“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史记,求贤令,商鞅入秦,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治世不一道;变法不法古。商鞅,徙木立信,BC356年,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宋)王安石商鞅,产生怎样的效果?,二、千古功绩集于此(变法内容),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材料一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通典食货志,废井田、开阡陌,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上述三项措施都是涉及什么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有怎样的影响?,经济领域,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封建经济基础。,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封建经济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强经济实力,稳定财政收入,发展小农经济,3.统一度量衡,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利于统一赋税消除割据势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的目的,继续阅读下列材料,看看商鞅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它体现在什么领域的变革?,有军功者,各(各自)以率(标准)受上(等级)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归属)籍(公族簿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等级)名(名号)田宅、臣妾。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打击旧贵族的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途径,军事领域,树立地主阶级优势,强兵,商鞅变法军事措施,材料二令(下令)民为什伍,而相(互相)牧司(管理)连坐。不告(举报)奸(违法)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史记商君列传,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商鞅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体现在什么领域的变革?,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集合)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史记商君列传,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政治领域,1.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兵源,强化地方统治,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焚烧诗书,制定秦律,材料一: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材料二:秦律(竹简),这是什么领域的什么措施?,思想领域,加强思想统治,使改革合法化,增加财政收入,维持社会稳定,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史记商君列传,改革社会风尚习俗,阅读材料,思考这是什么方面的改革?,商鞅变法主要措施,经济领域,军事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社会领域,(1)废井田、开阡陌(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1)二十等军功爵制(2)废除“世卿世禄制”,(1)废分封、行县制(2)严密户籍、连坐制,(1)焚烧诗书(2)制定秦律,(1)改革社会习俗,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根本性变革,商鞅变法,变法背景,个人简介,崭露头角,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二十等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废分封、行县制;严密户籍、连坐制,焚烧诗书;制定秦律,改革社会习俗,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C.提高军队战斗力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主要说明()A.儒学无积极意义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C.儒学行不通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B,B,D,4.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