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华大学药学专业(自考)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姓名XXX学号XXXXXXXX班级XXXX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2012年03月25日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2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年月日答辩组意见答辩组长签名年月日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3毕业论文(设计)分项成绩项次分项内容分项标准实际得分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102规定任务的完成情况103论文设计论据是否正确,论点有无创见104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5设计,计算含电算,翻译及其他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106文献资料检索与使用参考资料及工具书的能力107设计图纸与说明或论文的质量108答辩情况30合计100成绩评定指导老师答辩组长年月日主考院校审核(盖章)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4南华大学药学专业(自考)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XXX班级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毕业论文题目试论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题目来源2学生自选题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2012年01月01日至2012年03月25日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或内容纲要;字数500字)摘要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药品方面的因素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及时间、药物相互作用,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异常、病理状况、心理因素、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不仅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而且有时甚至还能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一方面应掌握各种常用药物固有的药物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运用药物防治疾病,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关键字药物药物剂量药物方面机体方面1、药物方面的因素11药物剂量12药物制剂及给药途径、时间13药品相互作用131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5132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1321药动力在体内的相互作用132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2、机体方面的因素21年龄、体重22性别221妊娠期222分娩期223哺乳期23遗传异常24病理状况25心理因素26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261耐受性262耐药性263药物依赖性3、合理用药1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题目来源工作任务题;生产实际题;模拟或虚构题;学生自选题。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62、主要参考资料1周希瑜和凌伯勋药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2007;(12)2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3许永付中国医药报4王新杰实用药品调剂技术,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211)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阶段阶段内容起止时间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设计方案,书写任务书2012年1月1日2012年1月15日第二阶段收集资料,核实资料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5日第三阶段整理及分析资料2012年2月16日2012年2月29日第四阶段写论文及论文的修改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25日指导教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系部负责人(签名)时间年月日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7目录一、摘要二、关键词三、正文1、药物方面的因素11药物剂量12药物制剂及给药途径、时间13药品相互作用131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132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1321药动力在体内的相互作用132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2、机体方面的因素21年龄、体重22性别221妊娠期222分娩期223哺乳期23遗传异常24病理状况25心理因素26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261耐受性262耐药性263药物依赖性3、合理用药四、参考文献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8摘要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药品方面的因素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及时间、药物相互作用,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异常、病理状况、心理因素、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不仅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而且有时甚至还能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一方面应掌握各种常用药物固有的药物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运用药物防治疾病,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关键字药物药物剂量药物方面机体方面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9试论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摘要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药品方面的因素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及时间、药物相互作用,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异常、病理状况、心理因素、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不仅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而且有时甚至还能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一方面应掌握各种常用药物固有的药物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运用药物防治疾病,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关键字药物药物剂量药物方面机体方面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效。差异可能很大,甚至出现质的差异,即一般病人不会出现的异常危害性反应。这种随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可以存在于药物产生效应的任何一个环节,包括药物剂型、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病理等许多因素。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不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不考虑如何加以调整,就难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反应的治疗目的。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受药物和机体等方面的影响,熟悉各因素作用的影响,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或浓度明显影响药物作用。例如,阿司匹林片,小剂量(50MG100MG/日)产生抗血栓作用;大剂量(3G5G/日)产生抗风湿作用。消毒防腐药乙醇,7075乙醇可杀菌,用于皮肤及体温计消毒;2030的乙醇用于物理降温。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用药目的选用不同剂量或浓度。2、药物制剂及给药物途径、时间药物可制成多种机型,采用不同的途径给药,如供口服给药的有片剂、胶囊、口服液;供注射的有水剂、乳剂、油剂;还有控制释放速度的控释剂。同一药物由于剂型不同、采用的给药途径不同,所引起的药物效应也会不同,通常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到达作用部位的时间快,因而起效快,作用显著。注射剂中的水溶性制剂比油溶液和混悬剂吸收快、起效时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10间短。口服制剂中的溶液剂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控释制剂是一种可以控制药物缓慢、恒慢或非恒速释放的制剂,其作用跟为持久和温和。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也可能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如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量的地高辛(DIGOXIN)片,口服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可相差7倍,20MG的微晶螺内酯(SPIRONOLACTONE)胶囊的疗效可相当于100MG普通晶型螺内酯。有些药物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时,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如硫酸镁(MAGNESIUMSULFATE)内服可以导泻和利胆,注射则引起止痉、镇静和颅内压降低。临床用药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时间不同,药物达峰时间和峰值可能不同。例如,患者口服叫噪美辛,如在7时服药则血药浓度之峰值较高,约比一昼夜各时间点服药时浓度之峰平均值高20,到达峰值也快;而如在19时服药,则峰浓度比24H平均值低约20。掌握这些节律性,可以实时给药,以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如雌激素早晨一次服用,可减轻对垂体抑制的副作用。另外一般情况下,饭前服药吸收较好,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如食物可增加吠喃妥因、普蔡洛尔、叫噪洛尔、苯妥英钠、螺内醋、氢氯唾嚓、脐屈嗓、地西伴、双香豆素等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这些药物以饭后服为好。灰黄霉素与高脂肪食物一道服用时也可增加其生物利用度。还有一些药物如异烟脐、利福平、氨节西林(口服)等的生物利用度可因食物的影响而降低,最好在饭前LH服用。研究生物体的昼夜节律对于对药物作用或药物体内过程影响的科学称为时辰药理学。研究证明,糖皮质激素在早上6至8时给药,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比其它时间给药要弱。硝苯地平的抗心绞痛作用上午强下午弱;茶碱类药物白天吸收较快,晚上吸收较慢,根据这一特点,可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3、药物相互作用因治疗需要,临床上常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即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药物产生的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变化即药物相互作用。合理的联合用药应使疗效增强,不良反应应减少或延缓药性产生,反之,为不合理用药。31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在配制药物时,特别是配制液体药物的过程中,药物相互间可发生化学或物理性相互作用。如这种相互作用使药物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称药物配伍禁忌。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11在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但不是任何药物都可加入到静脉输液中。全血、血浆、氨基酸等特殊性质的输液不充许加入任何药物。原则上,酸性药物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否则可发生沉淀反应。例如,PH9511的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PH3555的5及1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时,可使磺胺嘧啶钠溶解度降低,析出结晶。有些药物溶解度很小,制成注射液是需要加特殊的增溶剂,这些药物的注射液加到任何一种静脉输液中时,可因增溶剂浓度被稀释而析出药物结晶。例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是50乙醇溶液,当与其它水溶液注射剂混合时,由于乙醇浓度被稀释,溶解度下降而发生沉淀。因此,在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必须重视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药物配伍变化表。32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321药动学的相互作用配伍要可通过影响药物吸收、分布、转化、排而影响药物作用。含2价或3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如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硫酸亚铁等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时,可形成难容性络合物使四环素类抗生素吸收减小、疗效降低;对氨水杨酸与利福平合用时,可使后者血药浓度降低一半;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皮质激素类药、口服抗凝药、避孕药等多种药物代谢。碳酸氢钠促进水杨酸类、巴比妥类药物排泄。32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指药物效应的相互影响,可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例如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不仅可产生协同作用,还可延缓耐药性产生。协同作用可使疗效增强,也可使毒性增加。例如,钙剂对强心苷类药有协同作用,可增强强心苷毒性反应。拮抗作用可用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或解救药物中毒。例如麻黄碱、氨茶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导致失眠,可服用镇静催眠剂拮抗,镇静催眠剂药过量中毒时,可用中枢兴奋药解救。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年龄、体重年龄、体重对药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儿和老年人。年龄影响药物疗效。小儿与老人最为突出。小儿因各种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均不完善,药物消除能力低,易发生中毒反应。同时,小儿体重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如服用氯霉素时,由于其在肝内代谢缓慢,容易导致“灰婴综合征”。老年人(60岁以上)个器官功能逐渐减弱,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功能明显降低,故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1/2至4/5。如长期服用地西泮(安定),副作用增加,宜减少用量。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12又如应用铁剂,因胃酸分泌减少而致吸收量不足,疗效不明显,需同时服用稀盐酸。体重不同的人对相同剂量的药物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要想得到相等的血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就必须按体重计算剂量。脂溶性药物易贮集在脂肪组织中,对多脂肪肥胖的人适当增加剂量是必要的。2、性别除性激素外,男女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应注意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的用药。21妊娠期主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3周至3个月时为胚胎形成期,此时对药物特别敏感,用药不到可致胎儿畸形,应尽量不适用药物,尤其是不适用抗肿瘤药、抗甲状腺、性激素等可致畸的药物。3个月以后,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减小,但某些药物可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如抗甲状腺可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氨基苷类抗生素可致新生儿听力受损。故除非特殊需要,妊娠期以不用药为宜。22分娩期要考虑药物对子宫及新生儿的影响。例如吗啡用于产妇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导致新生儿呼吸抑制,同时吗啡还可拮抗缩宫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而延长产程,故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23哺乳期应考虑药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和药物对乳儿的影响。母乳喂养有利于小儿生长,也有利于培养母婴感情。但用药不当可抑制乳汁分泌,不利于母乳喂养,如避孕药,可抑制乳汁分泌。一般能进人乳母血循环的药物均可进入乳汁,但含量很低。少数药物可在乳汁中达较高浓度。如甲硝唑、异烟肼、红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乳母血浓度的50左右,应考虑对乳儿的影响。3、遗传异常遗传是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决定因素。遗传变异可导致药物效应发生量或质的变化,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作用影响的科学称遗传药理学。由于遗传差异,有些人代谢药物的速度慢,药物易蓄积并引起中毒,有些人代谢药物速度快,药物在体内不易达到有效浓度。遗传还可影响药物代谢的其他方面,例如常用剂量下药物代谢速度正常,当药物剂量过高或和另一同类药物合用时,超过其代谢能力会导致药物蓄积中毒。遗传差异对药效学影响小于对药物动力学影响,尽管如此,遗传在某些种族和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13人群显得尤为重要。大约一半的美国人N乙酰转移酶一种能代谢某些药物和许多毒物的肝药酶活性低。N乙酰转移酶活性低的人比活性高的人代谢药物慢而且药浓度维持时间也长。大约1500人中有1人血中假性胆碱酯酶活性低,此酶能灭活琥珀胆碱肌肉松弛剂,虽然该酶缺乏不常见,但所引起的后果很严重。若琥珀胆碱不能有效地灭活,会导致肌肉麻痹甚至累及呼吸肌,这时就可能需要人工呼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或简称G6PD,正常情况下存在于红细胞中保护细胞免受毒物影响。大约10的男性黑人和少量女性黑人G6PD缺乏,治疗疟疾的药物,如氯喹CHLOROQUINE、扑疟喹啉PAMAQUINE、伯氨喹啉PRIMAQUINE及阿司匹林、丙磺舒PROBENCID和维生素K可以破坏G6PD缺乏患者的血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一些全麻药可引起高热恶性高热,其发生率约为5/10万。原因是骨骼肌的一种遗传缺陷使肌肉对全麻药敏感性增加,致肌肉僵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尽管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可以致命。肝脏灭活药物的主要机制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P450活性高低不仅决定药物失活速度而且还是整个酶系的关键所在。许多因素可改变P450的活性,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例如,正常酶活性的人,用催眠药氟西泮FLURAZEPAM药效持续18小时,而酶活性低的人,可持续3天之多。4、病理状况病理状况可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或耐药性。如解热镇痛药可使发热者体温下降,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耐受超过极量数倍的阿托品而不中毒;肝肾功能损害时因药物消除减慢,因导致蓄积中毒。5、心理因素影响药物效应的心理因素有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及对药物的期望效应。医护人员应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心理因素对药物的积极作用。药物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其机理比较明显,因为人的心理及精神活动与大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统,故凡能影响脑细胞代谢作用的药物均能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使人的神志、情绪、性格等发生种种变化,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就具有这种作用。少为人知的是,患者在求医问药时所持的观念、态度等也能影响所南华大学药学院毕业论文14用的药物,使药物的作用得以强化或弱化,发生量或质的变化。患者心理何以会影响药效其原因在于,人的心理作用可使机体的机能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主要见于一是用药治疗某些与精神因素有关系的疾病如心血管病、溃疡病等时,病人的心态能强化和削减药物的功效;二是用药治疗某些以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如神经衰弱、头痛或其它部位的疼痛等时,病人的心理暗示作用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心理影响药效的实例不在少数,如有的病人服用同样成分的药物,价格高的药效果常优于价格低的,进口药优于国产药;有的病人就医时,老医生所开的药的疗效常高于年轻医生开的同种药。据报道,心绞痛患者如果对医生信任度高,以“安慰剂”代替抗心绞痛药物来治疗,80以上的患者可起到同样的效果;癌症患者使用“安慰剂”止痛,止痛效果持续4小时以上者达77。这些事实说明,人的心理作用的确能影响药物疗效。6、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生物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反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耐受性、耐药性和依赖性。61耐受性(TOLERANCE)是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前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长期保留,多与这类患者体内某些药物代谢酶过度活跃有关。后者往往是连续多次用药后才发生的,增加剂量后可能达到原有的效应;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其耐受性可以逐渐消失,重新恢复到原有的对药物反应水平。容易产生耐受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牡丹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无线电设备运维员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院常见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知识竞赛防汛抗旱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模拟题库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6月四级真题及答案
- 创业指导师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档案管理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浦江初一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
- 2025年三峡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10KV变电送受电安全作业方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海上作业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ARVR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初中数学】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课件)+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