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生命化课堂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在二十一世纪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拥有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一些现象也常令我们不安社会上出现虐待生命的现象有的人会因自我愿望未得到满足或遇到挫折就厌倦生命而自杀有人因别人妨碍了自己而杀人等等。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不知道珍爱自己,不知道珍爱别人及其他的生命。现在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只知道享受上一辈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作为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还缺什么”不错,答案就是他们缺的是与高度物质文明相匹配的高度精神文明。从“四有新人”到“八荣八耻”的提出,无不说明我们的教育在人文道德建设上曾经留下过遗憾。如今,当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与目标的明确。这两份具有指导性的文件明确了民族精神是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之根,生命教育是学生健全健康人格之本。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命做起,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不践踏小草,不掏乌窝,不欺负小动物,不食稀有的动植物,使他们养成爱惜生命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将生命教育自然而又贴切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呢曾经有人说在其它学科,如语文、政治、历史、生命科学等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还是很容易的,在英语学科中怎么去渗透呀英语本身就是西方文字,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确实,刚听到“要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大家会一下子不知从何做起。但仔细挖掘教材后,就会发现其实在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中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呢。教材分析初中英语六年级下UNIT8WHYDOYOULIKEKOALASSECTIONA的核心问题是描述动物和表达个人喜好,句式“WHYDOYOULIKEBECAUSE”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较流利的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动物,表达个人喜好。本课出现了许多描述动物的形容词,所以我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情感目标,希望学生们都能用正面的描述词语来描述自己,比如“CLEVER”、“SMART”、“FRIENDLY”、“CUTE”,要大家远离“LAZY”。案例描述我设计了一个GOTOTHEZOO的FLASH动画,让学生先认识动物,随后我设置了一个学习形容词的环节,同时渗透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争取用在自己身上的都是好的形容词,让学生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教学片段T代表TEACHER,S代表STUDENTT在新课导入和动物图片出现以后,我展示了一些形容词,也是本节课的新单词。NOW,LETSLEARNSOMEADJECTIVESFIRST,LOOKATTHEPICTURES随即展示动物的图片,我让学生用汉语说出用来形容动物的一些形容词,学生们非常积极,踊跃。第一个我出示的是一只海豚的图片,同学们都用CLEVERBEAUTIFUL来描述T我趁这个机会问一位男生AREYOUCLEVERS不好意思地回答,不过还是很有自信的。YES,IAMT我又问DOYOUWORKHARDS该生不是很用功,我特意找的。NO,IDONTT这时我及时地把情感教育渗透了进去IAGREEYOURECLEVER,ANDIHOPEYOUCANLISTENCAREFULLYANDSTUDYHARDITHINKYOUCANBESUCCESSFULDOYOUTHINKSOS该生不好意思地说YES,ITHINKSOT我突然感觉这样的谈话,气氛会有点尴尬,所以我又说LETSENJOYTHEWEEKENDSFOREXAMPLEIWANTTOSLEEPONSUNDAYWHATDOYOUWANTTODOONWEEKENDS这时学生们的兴致来了,都争先恐后地准备发言。S1IWANTTOWATCHTVTOH,ITSOUNDSBORINGS2IWANTTOPLAYBASKETBALLTTHATSOUNDSINTERESTINGSIWANTTOGOTOTHEMOVIESTITHINKITISVERYFUN还有好多学生发言,有想玩电脑游戏的,还有想出去旅游的等等。这个时候,我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刹住学生们放纵的思维,及时把情感教育渗透进来。TONWEEKENDSWECANRELAX,BUTONWEEKDAYSWESHOULDTAKEANACTIVEPARTINTHESTUDY,ANDWESHOULDNTBELAZY,IHOPEYOUWORKHARDERDOYOUTHINKSO这个时候的情感教育水到渠成,学生们回答的非常肯定与诚恳,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反思和探索这节课我秉承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情感渗透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什么这一“退”就能起到如此奇妙的作用呢经过反复的琢磨和思考,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一、它建立了和谐、民主、平等,尊重的气氛。生命化课堂要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同一平台上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以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同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建立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堂英语课中,教师的“退”让学生感觉到老师跟他们是平等的,创造了非常和谐的气氛,老师没有把自己的思路与观念强加给他们,而是反过来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就能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二、它使语言内容的学习和情感教育的探讨达到了和谐统一生命化课堂是一个生命体在催生另一群生命体,一个相对完善的人在引导一群不完善的人走向完善。英语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把情感教育渗透进来,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相结合,使语言学习和情感态度形成完美的统一,而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又是生命化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让学生自然无痕中接受情感教育。三、实现情感教育的人性化所谓人性化,就是要反对强行的灌输法以及其它违反人的特性的教学方法,这正符合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要求“眼中有生命,课堂有活力”,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力与时间,教师只能起启发、指导、调控的作用。这一节课时时提醒着我,要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渗透情感教育,就要本着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的态度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信任、理解、尊重老师,从而使师生之间共同创建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生命化课堂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索,一定会找到合适而独到的方法。让生命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案例在二十一世纪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拥有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一些现象也常令我们不安社会上出现虐待生命的现象有的人会因自我愿望未得到满足或遇到挫折就厌倦生命而自杀有人因别人妨碍了自己而杀人等等。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不知道珍爱自己,不知道珍爱别人及其他的生命。现在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只知道享受上一辈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作为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还缺什么”不错,答案就是他们缺的是与高度物质文明相匹配的高度精神文明。从“四有新人”到“八荣八耻”的提出,无不说明我们的教育在人文道德建设上曾经留下过遗憾。如今,当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与目标的明确。这两份具有指导性的文件明确了民族精神是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之根,生命教育是学生健全健康人格之本。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命做起,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不践踏小草,不掏乌窝,不欺负小动物,不食稀有的动植物,使他们养成爱惜生命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将生命教育自然而又贴切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呢曾经有人说在其它学科,如语文、政治、历史、生命科学等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还是很容易的,在英语学科中怎么去渗透呀英语本身就是西方文字,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确实,刚听到“要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大家会一下子不知从何做起。但仔细挖掘教材后,就会发现其实在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中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呢。案例一关于环境的话题牛津英语教材每一册书都有关于环境的话题,这些都是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极好素材。如在6B的MODULEIIUNIT3WILLYOUBEFRIENDSOFTHEEARTH一课中,我以迈克尔杰克逊的HEALTHEEARTH拯救地球这首歌引入新课,他充满磁性的歌声和富有感召力的歌词唤醒人们为了后代,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在教学中,我侧重突出情感目标的贯彻,把歌词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其中的含义HEALTHEWORLD(拯救地球)/THERESAPLACEINYOURHEART在你心里有个地方ANDIKNOWTHATITISLOVE(我知道那是爱)ANDTHISPLACECOULDBEMUCHBRIGHTERTOMORROW(这个地方明天会更明亮)ANDIFYOUREALLYTRY(如果你真的努力)/YOULLFINDTHERESNONEEDTOCRY(你会发现没必要哭泣)/INTHISPLACEYOULLFEELTHERESNOHURTORSORROW(在这个地方你感觉不到伤害和痛苦)/THEREAREWAYSTOGETTHERE(有很多办法可以实现)/IFYOUCAREENOUGHFORTHELIVING(如果你对生命真的在意)/MAKEALITTLESPACE(开辟一个小空间)/MAKEABETTERPLACE(使它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FORYOUANDFORME(为了你,也为了我)通过朗读和歌唱,学生深受感染,我还布置学生查找了大量的有关污染的资料,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立志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最后每人写一封倡议书,有学生写道THEEARTH,OURONLYHOME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WEMUSTKEEPTHEBALANCEOFNATURE保持生态平衡;IFTHEREISNOLITTER,PUDONGWILLBEMOREBEAUTIFUL垃圾不落地,浦东更美丽。LOOKAFTERTHEENVIRONMENT,SOTHATWECANLIVEBETTER照顾环境,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课堂上严肃、庄重的气氛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把环境与生命联系起来。我乘机启发他们保护环境就是爱护生命,而随手捡起一片纸,爱护身边的花草树就是珍惜生命的具体体现。案例二关于食物的话题FOODANDDRINKS事物与饮料也是牛津教材反复出现的内容,这是帮助学生认识健康饮食与健康生活的好机会。通过对HEALTHYDIET健康饮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哪些食物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我还给学生呈现了食物的金字塔的图形,就更直观了。但是我注意到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经常有骨折的现象发生,经了解这些同学基本以可乐等碳酸饮料代替水,我便请他们上网查找碳酸饮料的成分,以及他们进入人体后的变化,知道了为什么喝这些饮料容易引起骨折。有的学生说“以前家长也有时不让我喝这些饮料,但我不知为什么,所以也没听进去。”我趁热打铁,用FLASH展现了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快乐的心情强壮的身体。从此,学生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改善。这件事让我认识到生命教育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案例三关于安全的话题在进行交通安全(TRAFFICRULES)的内容讲授前,我首先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认为现在社会上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怎样2你和你的家人每次都遵守交通规则吗在讨论中,我听到了如下的句子SOMEPEOPLEDONTFOLLOWTHERULES,THEYTHINKITSOKFORTHEMTOCROSSTHEROADSWHENTHERESNOTAPOLICEMAN(有些人不遵守交通法规,他们觉得没有警察在就可以过马路。)SOMETIMESIDOTHESAMETHING,ESPECIALLYATNIGHT我有也这样,尤其在晚上。听到这里我终止了讨论,放了一个交通事故的片段,画面中一男孩走在放学的路上因乱穿马路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学生们很震撼,在接下来的交通规则的教学中也格外认真。最后回到前面的讨论,启发学生遵守规则不是给人看的,而是保护自己生命所必须做到的,同时,作为司机,也是为了保护他人生命必须做到的。最后,我请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问道“你们知道老师希望你们做什么吗”“请家长一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案例四关于节日的话题在牛津教材7(A)有关FETIVALS节日的单元中,谈到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的话题,自然的涉及屈原的生平,他的伟大诗篇,尤其是他的生命结束的方式在备课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话题,于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当时的黄帝,当时的政治,更主要的讨论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讨论在我的引导下顺利地进行着,有的同学对当时的新皇帝表示痛恨,说他昏庸,更多的人赞赏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莫大勇气突然,有一个学生非常激动地站了起来,“我非常欣赏屈原的才气,尤其他的诗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赏他的爱国精神,但我对他的自杀行为很有看法老师平常不是经常据我们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吗”听了他的话,我眼前一亮,对呀,于是我又给出了第三个讨论题“假如你是屈原,你会怎样做会自杀吗”学生们纷纷“表示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应该自杀“。“应该想办法取得战争的胜利,救民于水火”等等。当然,特定历史时期的无奈凭现在的学生的年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等的限制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积极向上的想法得到了我的高度评价。生命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就是要使课堂充满活力,使人受感动,使内心变得善良、温柔、细腻就是要在课堂上把知识的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就是要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学出意义,学有思想,学得快乐;就是要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将来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艰巨重任。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生命意识,而教材是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载体。中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及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关键词英语教学;生命教育;有效策略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力,为了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并关怀的一种事业”。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业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教材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个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充分地发挥教材作为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载体这一作用,有效地利用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激发学生生命意识,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一、对英语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的理解所谓生命意识教育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工具但又超越于工具,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英语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知识的教育,也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弘扬的生命意识的培养。二、英语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期,英语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培养呢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生命教育素材从教材等教学内容入手,让学生在语言素材中感受生活的意义、生命的可贵。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课文所涉及学校、家庭、家乡、购物、网络、保护动物、自然保护区和健康生活方式、自然灾害、交通安全、慈善活动等的题材,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与人为善,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习建设性地与他人沟通与交往;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上网;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珍惜水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学习并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设计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生命的意义。2让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1任务驱动策略。这个策略要求在教学中以任务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要求,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对生命的认识和关爱。这一策略比较适用于学生认识较模糊的内容。如珍惜和关爱自己身体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在“AHEALTHYLIFESTYLE,THECHINESEWAY”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完成基本的语言教学任务后,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ISYINANDWHATISYANG”让学生先了解一下中国医学中的阴和阳,然后再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提问学生“IFYOUHAVETOOMUCHYANG,WHATWILLHAPPEN”“IFYOUHAVETOOMUCHYIN,WHATWILLHAPPEN”学生通过阅读回答道“IFYOUHAVETOOMUCHYIN,YOUSHOULDEATYANGFOOD,SUCHASBEEF”“IFYOUHAVETOOMUCHYANG,MAYBEYOUSHOULDEATYINFOOD,SUCHASDOFU”接着笔者告诉学生“当我们TIREDORWEAK时,WESHOULDDRINKSOMEMILK,EATFRUITS这些食物对我们此时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然后,笔者继续问学生“IFYOUSTUDYHARD,WHATFOODISGOODFORYOU”学生立刻回答说“MILKANDBEEF”有的学生还说党参和黄芪对身体也有好处。最后,笔者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4人一组讨论如果学习累了我们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吃些什么食品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同时关爱自己珍惜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的心里也得到了渗透。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2小组合作策略。这一策略要求教师构建一个平等的课堂,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责任明确地进行互助性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对话,可以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相互接纳、相互诉说、相互倾听中尊重他人的品质,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共同解决问题中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不同的人,生命价值观是不同的,在讨论中分享各自的看法,摆正心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感悟尊重生命非常重要。这个策略尤为适用于那些比较复杂、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内容上。比如在学习“WHATSHOULDIDO”这个单元时,有篇文章是征求意见的,开始时作者说“IHAVEAPROBLEMINEEDYOURHELPMYFRIENDSAREPLANNINGABIRTHDAYPARTYFORMYBESTFRIEND,ANDTHEYDIDNTINVITEME,IDIDNTKNOWWHY”根据文章的内容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首先找找原因,然后给出建议,各个小组把自己的建议派一个同学说出来。然后组与组之间讨论这个办法是否行得通,通过辩论的形式说出各自小组建议的合理性。各个小组的建议是截然不同的,有一个小组的三位学生是这样说的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1)YOUNEEDNTGOTOTHEPARTY,YOUSHOULDSTAYATHOMEANDPLAYCOMPUTER,ORWATCHTV(2)HEDIDNTINVITEME,IDONTWANTTOTALKWITHHIM(3)IAMVERYANGRY,IWONTINVITEHIMNEXTTIMEIFIHAVEAPARTY另外一个小组的三位学生这样说(1)IFTHEYDONTINVITEYOU,YOUCANBRINGFLOWERSTOTHEPARTYORYOUSHOULDCALLYOURFRIENDSANDASKWHYTHEYDIDNTINVITEYOUMAYBETHEYFORGETYOU(2)YOUSHOULDCALLTHETVSTATIONFORHELP(3)YOUMAYTALKTHISTHINGTOYOURPARENTS学生的建议,有的消极,有的积极。这个时候,笔者问学生哪种建议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与别人的相处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知道怎样活得健康,懂得如何尊重生命。三、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TEACHERSDAY”(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LOVEYOU,MUM/YOUARETHEBESTFATHERINTHE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四、让生命教育的理念灌输于每个细节中于细节处关心爱护每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自信,对学生注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于细节处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身先示范开展生命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关注人在教学中获得多少知识,更关注人的生命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彰显和扩展。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使命更应如此。英语课堂中的生命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遵循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也是个性化教育与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不能用预设的框框去限制鲜活的生命自由绽放。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激励并且适时满足不同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更要引领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发展,走向真正意义的生命成长。记得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一名年轻教师问他用多少时间才能备好一节课,老教师回答是“一生”。读罢,深思。我们的课程教学的导体是教师。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对生命感悟的深浅、对生活的执着程度等关系到对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厚度。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新课程下必须更要加强个人修养,懂得不断反思过去、现实与未来,以自己的生命感悟去激扬学生的生命意识。站在教育大背景下来看课堂,教室就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空间的过程,是生命相互润泽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生命在场才能发生。“在场”就是存在。或许有人说,我人在教室里,怎么能说我不在场我们不妨这样来分析上课的时候,学生都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讲或者练习,他们是存在的。但每个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未必都在用心听课。我们都知道,学生上课时有心猿意马、心不在焉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那么,这时虽然他人是“在场”的,但只是作为自然人的身体(物)在场,而其灵魂(神)是不在课堂现场的,即生命不在场。由此我理解,生命在场,一方面应该是老师的生命在场,不是机械的完成知识的传输任务,而是用心授课,让生命完全投入课堂中和学生进行交流碰撞。包括老师对知识的敬畏和遇见新知识的那份惊喜,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未知世界的渴求与期盼,都始终洋溢在老师的脸上,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由此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向往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命在场,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完成作业,不是简单的会做题考高分,而是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和老师对话和同学交流,让潜能得到发展。这种“在场”,可以使学生愿意主动将学习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主动求知探索,发现更多的知识,增长能力,让天赋得到最大发挥。由此可见,课堂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场,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生命在场,而老师在其中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造好这个动态的生命场,并由教师的生命在场引发、促动学生的生命在场,这必然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有人问,既然将自己的课堂命名为生命化课堂,那它究竟有什么模式也有人总是试图从课堂里找出、或者归纳出生命化课堂的基本要素,却只是从表面上来看课堂上是不是老师少讲学生多讲,是不是热闹非凡,是不是催人泪下,是不是震撼心灵,是不是恰好在你说“再见”的时候响起下课铃声那么,我所追求的生命化课堂究竟什么样子我想,它不是一节课的呈现,而是每一节课贯穿起来所形成的立体的课堂;它不会在一节课里有多大的成效,而是努力发生在师生整个成长过程中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到课后,它会因生命的投入而鲜活,因生命的相互润泽而成长,因生命的自由而绽放出灿烂之花。简言之,我希望能让课堂努力上出生命的味道走向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堂追求的是在师生双方得到完整生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使师生双方生命价值都得以生成。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一、突出人性养育,实现三维教育目标的整合1、思想政治课程是是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是一种关爱学生生命,特别是关注学生精神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教学。教师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的生命亮丽起来,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成长,让每个年轻的生命体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地实现生命的价值。(1)教学不纯粹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更是学生文化感受、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形成的成长过程。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把认知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一堂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能力、情感、策略与价值观目标是否实现往往被忽略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把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开来,把完整的生命体仅当作认知体来对待,从而使课堂教学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即识记、再认和教师呈现的知识,忽视对学生社会生活的体验与锤炼,教师凭知识进行教学,主要充当教材或教参的搬运工的角色。思想政治课程需要学生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其他人文素养知识,但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折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2)教师传授知识绝不意味着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该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种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唯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渗透到他们的待人和处事之中,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形成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只能交易会的知识。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3)知识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经验或体验则不仅仅是个认识的问题,它常常渗透着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学生如何成长,成长成什样的人,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伴随着对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它主要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的苦与乐,并得到认同和升华,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使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以及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与方法),才能得到提升。这种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拓展。2、尊重生命,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放飞学生的心灵体验。(1)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是要给学生强加教师的观念,而要倾听学生的观念,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只有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具备了创新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课堂资源,促进学生人格的体现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学氛围,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它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课程是师生在从事创造性的课堂实践中创造出来的。(2)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学生,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学生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心,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课堂环境。我们通过讨论、辨论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而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灵魂与创造的必要条件,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压抑、不自愿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可能有“出格”的表现。(3)课堂教学生活是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教学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要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还要激发他们的情感潜能,使学生人格的体现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张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一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二、转变教学的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1、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1)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成”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允许师生对于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这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等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应该即时地捕捉、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体性、创造性以及节奏、语言、形象、机智、变通等等这些含有“生成性”的因素往往制约着一堂的成败。生成性课程,它把课程看作是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互动逐渐生成和建构起来的某种东西,如学习的“经验”或“体验”等,按这种课程观,课程实际上是以“活动”或“过程”的形式而存在,因此,这种课程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2)生成性课程也不排斥教学“计划”或“方案”的使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或“方案”,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课程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有”中生“有”。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教学活动可以不完全遵循线性逻辑秩序,可以允许间断式、迂回式、跳跃式发展状况的存在。教学不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方案为主要任务,不以追求整个教学活动的平衡为目的,而是允许干扰、错误、断裂、突变等等现象存在,甚至将这些因素看成教学中与反思性、创造性活动相伴的自然现象,并且它们有可能成为师生发现问题、探究创造的教育新契机。2、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1)现代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设计往往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也是从学生现有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开放性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最后,回顾和总结学习的历程,表达并展开学习的成果,共同分享和交流学习的经验。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我生成的过程。老师起到“支架”作用,学生的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2)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教师不能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束缚学生、限定学生,不能把外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目标强加给学生,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师生共同解读文本,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师生双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案例研究点击数2312次录入时间2011/1/7154400编辑WALTER75宣传赚点一、问题的提出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的科学,但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生物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导致生命与知识的脱节,引发了许多无生命的思想和无思想的生命,脱离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忽视了教育的实质是关注和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新的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生命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与技能,还要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人生境界,实现生命价值,这是生命科学课程所特有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生命科学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理应担当起生命化教育的重任,将生物学知识、技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有机融合。因此,本课题将在理解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展开生命科学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案例研究,归还学生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意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研究的过程(一)研究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探究活动等渠道,让生命科学教学与生命化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积累一定的可具操作性的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教学案例,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使课堂充满生命化气息。(二)研究的内容1、生命化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学习与借鉴。2、生命科学教学中有效进行生命化教育的实践研究。3、生命科学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案例研究。(三)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生命化教育教学理论与经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2、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化教育的行为进行即时性的观察、记录、反思、分析,揭示和提炼成功的经验,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关注课堂教学行为中生命化教育的实施情况,使案例研究的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与一定的推广价值。(四)研究的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2007年4月6月)拟订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申请。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与研究,收集并积累生命化教育理论与经验的资料。阶段性成果课题申请报告,获得生命化教育理论的情报资料。2、课题实践研究阶段(2007年4月2008年6月)以教学实践与案例的形式组织课题研究实施,不断收集、整理和反思自己进行生命化教育的具体案例。对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反思,解读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找到生命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探索并总结生命化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阶段性成果学科中凸现生命化教育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学案例。3、课题总结阶段(2008年9月12月)以研究目标为依据,收集整理资料,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阶段性成果课题报告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三、研究的结果(一)生命化教育内涵的认识与解读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消极层面上是使人不自残生命,也不残害他人及其它动物。在积极层面上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自然、社会建立良好的共存共荣关系。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解读和界定。它以生命教育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需要,遵循生命特性,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意义与价值。生命化教育以生命为教育原点,点化和润泽生命为教育核心,回归生命本真、凸显生命灵动为教育使命,展现生命尊严、自由、幸福为教育的永恒追求。因此,生命化教育需要呵护生命的存在,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二)生命化教育的原则生命化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升生命质量。1、立足生命根本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化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在于使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鼓励学生勇敢坚强地活着,并且活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2、形成生命合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师先要提升自身的生命意识,努力创设温馨、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环境,树立热爱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活出精彩。教师不该丢弃自己的生命个性,也不该漠视学生的生命个性,不仅做到授受知识,还要做到开启智慧与润泽生命,充分体现生命个性与生命个性的碰撞、相接、融合。以自己的灵思感动启悟学生的灵思,以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发展与成全为旨归,使师生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师生生命的互动与共生,给双方以生命的滋润与扶持。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触动孩子,孩子触动教师,形成人性的相互激荡。同时,教师应树立起自身的天职观念,一种对自己及学生生命的承诺,并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康和富有个性的生命为最终目标。3、尊重生命差异不同的生命个体,其发展的可能性往往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必须接受生命存在差异这一事实,尊重学生发展内在规律,对不同的生命个体开启不同的发展方向,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相信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神奇的、独一无二的。不仅要让每个生命个体获得尊严,感到自身生命价值的存在,还要对未来充满期待与自信。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从关注每一个生命开始,从尊重每一个生命开始,从满足每一个生命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生命开始,从开启每一个生命的智慧开始,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有待成全的工艺品,相信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在都蕴涵了发展的潜能。4、张扬生命个性学生学习的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等是生命个体独特性的综合反映。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划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营造一个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提供人人享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以个性的认可为前提,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创造发展的空间,激发生命动力,张扬生命个性。5、凸显生命灵动生命化教育,关注的不是空洞抽象的生命,而是具体真实的生命。因此,关注生命化教育,要把学生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自我超越,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意识,激发他们内在的发展动力。(三)生命化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案例研究初中生命科学是进行生命化教育的显性课程之一,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路和电流课件
- 大学高校保安服务投标方案
- 电脑课件VIP服务
- 数据管理平台技术服务方案
- 技改、修理类工程监理合同
- ps考试题目模拟试题及答案
- nike兼职考试及答案
- 电缆工程专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玩城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课件
- JB∕T 13977-2020 液化天然气(LNG)低温潜液泵
- 药物的结构性质与生物活性
- 少年中国说五线谱乐谱
-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
-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主机更换(增加)施工方案
- 国际公法学-第三章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 山西省太原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建筑结构及选型
- 质量管理统计工具(共102页).ppt
- (完整版)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