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宏村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右患乙换徘傲鞴沟么迕瘛颁郊澄捶料吩叮壹颐畔镉星迩薄芭痹诹魅氪逯斜怀莆芭浮钡脑绿梁螅耍从秩莆荽飨虼逋獗怀谱魇恰芭恰钡哪虾俅喂肆魅牒哟玻绱怂担俺浦泄糯迓浣帐踔痪巳毡尽拦鞯碌裙谕庾医吁喽淳难芯俊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座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北方女孩200709280718皖南古村落今昔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但文化历史,却悠长细致,小如一条村落,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精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皖南古村落,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主要由安徽省黟县及歙县组成的皖南古村落,曾是明清时期辉煌的商乡,其独特的村落民居建筑更寄寓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济形态及文化意识,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当日的商乡如今虽已风流云散,剩的民居也住进了粗朴的农民,而不再是富裕文雅的商官仕宦;但只要走进这大好山水下的古村落,便能感受她的风流余韵。北方女孩200709280719皖南古村落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勃兴于南宋以后,繁荣于明清时期;这种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质。URLJAVASCRIPT/URL徽州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为大批的徽州商人,他们由于远游四方的经历,对各地的文化结晶相容并蓄,从而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徽州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如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剧、徽菜,都成了徽州别树一帜的本土文化。这些都可以从皖南的徽商社会和人事生活中一一体现出来。URLJAVASCRIPT/URL北方女孩200709280720皖南古村落建筑艺术皖南古村落,大多为宗族聚居之地,一个村一个姓,如西递胡氏、宏村汪氏。这些村落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强大影响力。皖南古村落的选址、营造,包括每一幢民居的形成过程,既融入了传统社会所推崇的儒学思想,又贯穿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风水观念。皖南古村落中的民居,集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为一体,形成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走入皖南古村落,仿佛漫步久远的中国历史文化长廊。北方女孩200709280722徽州文化儒商文化图片徽州历史上非常重视教育,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徽人大多是因避乱而从中原地区迁居的士族,他们以耕种经商为业,却视读书作官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像明代歙商汪海要儿子学经,希望他像叔父一样入太学,为的是光宗耀祖。因为他们是先读书后经商,并把儒学倡导的行为规范作为经商理念,所以被称为儒商。由于对文化有着一种不解的情结,使得他们在经商发财后,以强大的经济支援家乡的文化事业,由此培育了大批专家学者,进而形成独特色的徽州文化,后人也称之为儒商文化。北方女孩200709280723徽州文化清廉文化图片1268年前后,中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第30代孙陶庚四,举家由江西九江迁居黟县,据陶氏宗谱记载,陶氏后裔迁居黟县的动因是,认定黟县是其先祖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理想境界。陶氏后裔迁居黟县,在宗族祠堂里悬挂大幅楹联承先祖德以交付儿孙不必田园金玉;读圣贤书即担当宇宙何分韦布荐绅。向后人昭示,要把先祖淡泊功名、关心民众疾苦的崇高品德代代相传。这种清廉文化的传播为古徽州培育了大批忠君爱民的廉廉吏,像明代歙人汪贵在浙江任知县期间,因替百姓伸张正义而惹怒权贵,结果被诬陷冤死,死后被发现其家庭生活非常清苦。北方女孩200709280724皖南古村落经济意义中国古代历来重农抑商,商人向来被贱视,但明清时期徽州商帮的出现却突破了这框架,他们融会了儒家道统,以独特的经商理念,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并雄据中国经济数百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兴盛的典型例子。同时,徽商的异军突起,也标志着中国经济重心从北向南移的发展里程。中国历史上随着北方战乱,大批北人南迁;尤其是南宋偏安江南,和明代以南京作都城,更令整个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徽州地处江南,紧靠杭州、南京,正好承接了这一时代转移,创造了历史一页。北方女孩200709280725皖南古村落地理成因图片徽州地区多山,环境偏僻,这种在闭锁环境下的大好山水,又成了乱世避难,治世隐居的世外桃源,吸引了大批中原士族聚居于此。但是,经过历史上三次大迁徙后,徽州人口陡增,碍于土地贫瘠,加上旱灾水涝,难以发展,村民被迫往外谋生,经商便成了徽人的第一等生业。于是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歌谚,刻画了古徽州商人自幼随父兄出外经商的情况。这些走遍天下的徽商,成了徽州的最大开拓者及创造者,因而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南屏屋群北方女孩200709280726皖南古村落传统观念图片西递刺史牌坊的倒挂石狮皖南古村落传统观念徽州商人以义取利,鄙视见利忘义者。以诚、信、义作为行为规范,使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300余年。同时,又由于他们崇文尚义的传统,令他们更重视荣誉名节,视之为身份的象征,这可以体现在遍及村中各处的具表扬意义的牌坊匾额。而徽商成功后,不少人都回到了家乡,一方面是因为宗法观念的影响和光宗耀祖神圣责任的驱使,另一方面是徽商长期离妻别子远走他乡,形成的思乡情结所致。长时间的孤身拼搏,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都市的灯红酒绿固然迷人,但家乡的天伦之乐和恬淡平静,却让人感到身心愉悦。面对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大多数徽商选择了后者,表现了他们对故乡及人类自然属性的追求。北方女孩200709280727皖南古村落建筑文化图片皖南古村落建筑文化徽州建筑鼎盛于明清年间。这一时期发展的建筑有两大特点一是体现了商人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明万历以前,徽州人生活以节俭简朴著称,但随着徽商经营于都市,亲历繁华,激发了他们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致使建筑趋向豪华;另一特点是,建筑中渗透了儒学文化由于这个时期的徽商经济儒学文化,成为徽州物质与精神两柱,因此,造成徽派建筑色彩上素洁雅秀、造型上别具一格,布局上紧凑通融,结构上奇巧多变,装饰上精致优美,陈设上精巧细致,这些正是儒商文化的融会贯通。北方女孩200709280727皖南古村落牌坊图片皖南古村落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为徽州古代建筑中的三绝。牌坊,是一种象征性的石雕的门,包含着封建理论学的深刻意义,它不是平民百姓随意可建的,而是经皇帝批准为某人的行为而特别奖赏的象征物。因此,便成了家族荣誉的象征。皖南古村落中的牌坊有两类一类是代表政治地位的,如西递胡文光牌坊胡文光为官清廉、政绩显着,生前被皇帝赐与牌坊一座;另一类是代表家族对正统礼教的虔诚,如歙县棠樾的烈女坊、孝子坊。北方女孩200709280728皖南古村落祠堂图片皖南古村落祠堂祠堂,是体现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凝聚宗族精神与力量的一种建筑。皖南古村落中的祠堂大致分为三种家祠、支祠和宗祠。家祠是不出五服的父系亲属祭祀祖先的场所;支祠为同一支脉繁衍的后代,祭祀祖宗和举行婚丧嫁娶仪式的场所;宗祠为整个宗族祭祀、议事、嘉奖族中贤人、惩治族中不肖子孙的场所。祠堂一般都有三重门大门,气势恢宏;中门后为祭祀大厅,大厅分上下庭,悬挂展示宗族显赫的匾额;里门后为享堂,供奉祖宗牌位。宗族通过在祠堂中开展祭祀、奖惩等活动,巩固族人同宗共祖,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协力达致光宗耀祖。北方女孩200709280730皖南古村落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初探1皖南古村落多是明清时期的遗存,是地域文化徽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徽商鼎盛时期的社会侧面,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大部分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整体性保存完好的已为数不多。皖南古村落的价值在八十年代后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同,屯溪老街、黟县西递村最早开始了以保护为主,以旅游带动保护和发展的思路,随后徽州区的唐模、棠樾,黟县的宏村、南屏,歙县的渔梁、许村、县城的斗山街等陆续展开了保护性整治管理,同时借助文化旅游扩大知名度,发展旅游经济,带动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皖南古村落的保护管理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步入正轨。黟县西递最早成立了村级的古民居管理机构和旅游公司,近年来,黟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制定西递、宏村古民居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古民居为显著特色的人文旅游,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发展旅游保护古民居建筑的成功之路,取得了保护与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西递、宏村依靠发展旅游成为闻名遐迩的富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以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歙县棠樾由县旅游局为主进行保护和发展旅游;徽州区唐模、黟县宏村、南屏利用外来企业进行承包经营,以旅游业牵头,也走出了保护、旅游开发的路子纵观各种保护管理的方式方法,其保护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但保护的主体一致古村落代表性的建筑、街道、古迹、水系、民俗传统文化等等,不外乎以下基本方法1、各级政府重视、牵头、领导,各职能部门各施其责自我国颁布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各省市颁布实施条例以来,各级政府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特别是皖南地区保留了丰厚的历史遗存,数量之多、价值之高,省内罕见,国内也为数不多,省人大专门颁布了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作为皖南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基本法则,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古村落保护工作,依据各级政府划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各县先后设立了文物管理局(所),颁布了相关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建设局、土地局、文化(文物)局、旅游局、乡镇政府等具体的职责。如黟县还成立了遗产申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有土地、城建、文物、旅游、乡镇政府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遗产的整治、申报、协调工作,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同时还带动了南屏、屏山、关麓等古村落的保护整治和管理。2、以文物保护为基础的同时,重视建筑群体环境的保护整治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其真实性、完整性,皖南古村落是活的有机体,保存着一定的社会生活,还应保持其生活的延续性。皖南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如西递、宏村、许村、唐模、棠樾、渔梁、万安等在重点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更注重其历史风貌环境的保护整治利用,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要求,保护再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物境、情境乃至意境。各古村落保护规划当中,首先明确的是古村落保护区的保护层次划分,依据其保存的价值、完整性,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同时依据传统建筑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进行分级保护。3、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目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皖南古村落大多区位偏远,交通不便,其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唯有利用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内涵及村落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开展文化旅游,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如西递、宏村,如唐模、棠樾,如屏山、南屏,如渔梁、昌溪等等,开发传统建筑文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资源,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了古村落,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4、适当利用外来资金进行先期保护的启动和旅游经营承包方式运作目前西递、屯溪老街等地开发较早,利用地方政府的投入,经过原始积累,抢先一步,形成了一定的旅游气候,占据了黄山市旅游市场古村落系列一定的份额。其他的古村落因起步较晚,资金短缺,较难有较大作为。为此,一些外来企业看准了古村落潜在的优势,采取承包经营方式,买断古村落的旅游经营权。这些企业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整治古村落的基础设施,修缮古建筑,兴建旅游接待服务配套设施,扩大旅游宣传,通过旅游门票收入,获取利益,为古村落的保护带来了双赢效果。如唐模被徽州旅游开发总公司承包,宏村、南屏、关麓被北京中坤集团公司承包,为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经济的发展,古村落建设改造速度加快,古村落风貌面临建设性的破坏;非本土的建筑装饰手法和现代化的装饰材料不断涌现,原本古朴素雅的古村落有变得面目全非的危险;有些村落过多地强调单幢古建筑的保护,而忽视整个古村落风貌保护;村民生活质量如何提高、社区如何保持稳定。如此等等为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许多新课题一是开发压力古村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量的居民,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传统建筑的使用有许多不满意之处,古民居面临着拆毁和改造的压力,对遗产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改、扩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现代风格、或改变原有结构;少数古民居改变用途,破墙开窗用作旅游商业用房,与传统风貌很不协调,破坏古村落原有风貌。二是环境压力气候的变化和树木的砍伐造成了山体植被逐渐减少和水土流失。由于赖以生存的水溪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提高,古代村落的水系原形逐渐萎缩,对古村落产生一定的影响。古村落部分巷道青石板年久失修,排水不畅。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垃圾的侵袭和生活污水的自由排放,对古村落环境造成局部污染。三是防灾压力由于古建筑均为木结构,建筑密度很高,道路狭窄,防火能力薄弱,而且古村落供电线路老化现象严重,极易引发火灾,对古民居产生极大危害。古建筑内部木质材料受白蚁侵蚀较为严重,部分古建筑因此而倒塌、毁坏。北方女孩200709280731皖南古村落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初探2四是旅游压力随着一些古村落如西递、宏村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量迅速增加,旅游管理能力与旅游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游览面积过小与游客量过大的矛盾,使游客在旅游旺季过于饱和,旅游压力明显,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足与落后,旅游内容也较为单一。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度增加,特别在主要旅游线上各类商店的开设和商店装修,破坏了整个古村风貌;建筑用途的改变,破坏了原有民居的格局。游客的增多,虽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附带来一些的旅游公害,由于古建筑绝大部分属私人所有,使游客和居民难免产生一定的矛盾。为保持古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古村落的景观环境,使古村落保护整治更新落实,使古村落更加健康发展,延缓其衰老,促使其保护管理走上良性循环,做到可持续发展,应在古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及时进行后续管理工作1、加强古村落保护的领导皖南有关市县应成立古村落保护委员会,将古村落的保护提到议事日程,该委员会由政府市县长、文化(文物)局长、建委主任、规划局长、各乡镇长等组成,负责本市县范围内的古村落的保护管理协调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进行具体操作。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古村的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1)政府发布通告,明确规定古村落保护范围,并设立标志说明。2)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对古民居建筑群、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管理,建立文物档案,明确专人负责。3)建设、土地主管部门负责对古村落内的建设活动进行管理。4)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古村落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2、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颁布符合古村落保护特点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对古村落严格进行科学管理,明确古村落保护范围内所有建设活动均要求按法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及时编制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明确保护、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如核心保护区,要严格限制室外装修和改扩建,严格限制其功能转变;建设控制区要严格限定改造区域,严格保存古村落原有的肌理,严格限定拆迁范围,严格建筑高度、风格、建筑色彩、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严格控制改造速度;加强古村落的活力,保持社区的稳定等。将古村落的规划管理纳入县一级规划管理范围,对古村落的主要建设活动须经过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等部门组织专门小组审查,并报古村落保护委员会备案。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及时反映和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有关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并预测保护发展的各种动态,有效地了解和把握信息。制订乡规民约,约束村民无序的建设行为,提高村民保护的意识、热爱遗产的意识。3、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管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逐步建立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对古村落、古建筑实行分级保护,对不同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分等定级,运用微机进行管理,跟踪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着重对古村落文化进行研究、展示,对具有价值的古建筑及其历史风貌采取政策保护和鼓励措施。可以考虑采建立古村落保护数据库,利用微机建档,方便查询。4、建立古村落历史文化展示体系挖掘、整理并建立以古村落为窗口的徽州文化展示体系,包括徽州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等,用作商业、民俗旅游和文化研究。具体有建立徽商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中心、专业博物展示馆、徽文化展示馆、民俗博物馆等;推广介绍古村落音像图书系列资料,使古村落成为徽文化的研究展示基地。5、建立古村落保护专项基金建立古村落保护专项基金,接受各种捐款、拨款、集资、管理税费,保证古村落保护的正常运作。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6、成立民间保护组织成立各级保护协会,由古村落个产权所有者、管理部门、文化团体和热心古村落保护事业的人士等参加,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指导保护和发展。古村落保护协会的主要职能应是反映古村落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和意见;遵照古村落的各项保护规章采取自律行为、互相监督;积极筹措保护资金,监督保护专项基金的使用;组织开展古村落保护有关政策咨询;开展各种文化交流。如黟县的西递、宏村,歙县的许村、昌溪等先后成立了古村落保护协会。7、培育稳定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人员和古建筑修缮队伍对古村落保护管理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制度,培养稳定的技术管理队伍,保证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同时对参与古建筑修缮维修的设计施工队伍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古建筑的维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8、审慎对待易地保护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方法应是原则不予易地保护,特别是已毁的文物古迹不宜恢复重建;但是位于特别边远地区的、极有价值的个别文物建筑,其环境已遭受严重破坏,可以经过省级文物部门的鉴定和批准后,有规划地易地集中修建,如潜口的明代民居博物馆。但不宜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进行易地重建。北方女孩200709280732挖掘皖南古村落的旅游价值分布于黄山和宣城地区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村落约有四五十座,徽派古建筑多达7000处以上,是目前国内古村落保存最多,分布最密集,又最具整体保护价值的少有区域。皖南古村落立体地浓缩了徽文化,而且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民间艺术和徽派饮食文化等鲜明特色,如果加以有效利用,一定能成为国内旅游景点开发中的一大亮点。挖掘皖南古村落旅游价值的意义何在呢一是尚未有效开发,旅游潜力巨大。皖南古村落不仅保存最多,而且各村落自身又独具特色,使其成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类型。单说徽派建筑,它既是一所建筑课堂,又是一幅历史画卷,其建筑特色鲜明,在造型、结构、装饰、功能等诸多方面都自成一体,其木雕、砖雕、石雕技艺超群,闻名遐迩,定会让游人细细观赏,流连忘返。与旅游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的黄山相比,皖南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要更加丰富,加上它受气候的影响更小,游客承载量也更大。如果在保护的基础上,把它与黄山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开辟出一系列的旅游热线,使广大游客能够上山看风光,下山观人文,那么,黄山旅游的淡季也可以旺起来,旅游效益也就能成倍增长。二是可以重构山水画廊。一群群白墙黑瓦民居组成的古村落点缀在山水之间,简直就是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廊。可以说,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孕育在山水之间,其饱含的人情意味积蓄在风光之中,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在自然和民俗之中。切不可小看皖南古村文化的魅力,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历程和独特背景秦汉至隋唐时代,一是由于朝廷设官治理,促进了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二是东汉以后发生了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而多次南迁的大规模移民活动,迁徽士民之中有众多的世家大族,他们聚族而居,严格维系原有的宗族组织不变,又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使之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此外,由于它地处皖南,北靠长江,南联赣粤,下通苏杭,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不遥远,便利的交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挖掘和提升皖南古村落的旅游价值就是要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回忆,将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民俗的宝贵东西展示出来,让这一特有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北方女孩200709280733皖南古村落保护启示录让文化传承生生不息19月下旬,由市委组织的一支身负特殊任务的考察团从苏州启程,奔赴皖南、赣北。本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悉数参加了这个团队。作为苏州传统文化保护的积极关注者,他们此行的任务在于考察学习当地古村落保护经验,为苏州的相关工作建言献策作充分的调研。这是一次被称为“文化之旅”的考察。短短一周时间里,这群来自吴文化故里的“游客”频频探寻古徽州村落,虚心造访当地官员,鞍马劳顿却心生愉悦。面对那一处处被保护得几近完美而又活生生的历史文化遗存,赞叹、羡慕之余,同样拥有丰富古村落资源的苏州该如何借鉴“复制”这些成功经验,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弘扬吴文化,这样的话题引起了他们深深的思考。古村落保护,我们可以学点什么“徽州经验”的点面解析“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这首诗因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而广为流传。对这首诗,苏州考察团许多成员并不陌生。但是,真实地走进安徽黟县西递、宏村这两个皖南古村落的代表时,他们还是不禁为眼前的美丽而惊讶。尽管地处游人如织的黄山脚下,但西递、宏村仿佛是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一幅历史画卷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祠堂、书院、牌坊和宗谱。当年的造房人早已不知何处去,每一个花尽心思布置的老屋,却似乎还在静静诉说着他们的陈年旧事。同样的惊讶在原属徽州的江西婺源县被不断重复。婺源现有古村落900多个,多数村落的生态、人文、风俗民情等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精良的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透过这些古老文明的遗存,分明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脉动。时至今日,古徽州大地上,灿若星河的古村落为何能被保护得如此完美经过一番仔细解析,古村落保护的“徽州经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考察团每一位成员面前。首先是“保护为先”。散落在古徽州大地上的古村落,在选址、建筑与居住环境营造等方面,多运用古代堪舆学理论,择吉而居,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和美的极致。于是,充分尊重原有建筑布局,并使之得到延续成为保护的首要问题。一般的做法是,从村落环境、形态、人文理念等方面对现有古村落进行普查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村落、建筑的保护等级,分别实施保护措施。在安徽黟县的西递村、宏村,为了防火,古村落的保护措施甚至细到每幢古民居都配置消防器材的地步。此外,针对窗棂、雕梁等古民居建筑构件因非法买卖而不断流失的问题,这里还严格执行着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对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其次是规划严密。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拒绝发展。无论是黟县还是婺源,除了制定了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或相关政府规章外,还都严格执行着专业规划设计院为其“度身定做”的古村落保护、整治和发展规划。这些办法、规划不仅对古村落保护、建设以及旅游业开发划定了范围,而且对保护维修经费来源、建立各级保护组织等作了细化规定,从而构建起一整套保护与开发的“规则”。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的环境,同时满足部分村民追求新生活方式的愿望,在宏村,开始在保护区外建设新区,并逐步把核心村落内的企事业单位迁出。同样为了保持古村落的原始形态,在江西婺源,按照规划,被实施保护的古村落里,村民建房必须经过严格的报批手续,且必须按徽派样式报批后才能动工。于是,如今在婺源,“粉墙青瓦、飞檐翘角”的村庄比比皆是。第三是多元投入。保护开发古村落必然要投入巨资,这非一家一户力所能及。在黟县,就形成了当地政府、村级组织及个人、外来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除了村民个人投资外,县政府每年用于保护与开发的投入就达到数千万元。对于一些村民无力修缮保护的古建筑,当地政府或村级组织进行收购整修,再出租给外来投资者经营,并指导他们进行定期修缮保护。这样一来,既“盘活”了古建筑,又使当地政府增加了收入。第四是注重民生。古村落保护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这就必须把当地人的利益纳入保护开发计划中,而不是把他们视为被动的制约对象。在黟县,除了积极鼓励村民个人开办古村落“家居旅游”外,还普遍建立了村级旅游开发公司,吸引当地村民入股,年终按股分红。在西递村,每户“股民”每年仅此一项就有数千元的收入。村民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得到了实惠,保护热情自然高涨。擦拭每一寸实木雕刻,防范白蚁的侵入,修补漏雨的屋顶,维护根根古木梁柱日复一日,许多仍居住在古民居中的西递村民俨然已成保护专家。“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荷载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也是保护一段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自己的历史。”考察团一位成员说,除了上述一些具体措施,“徽州经验”最大的借鉴价值还在于较好地处理了古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与当地居民的关系,而这对于苏州而言应该更具典型意义。北方女孩200709280734皖南古村落保护启示录让文化传承生生不息2吴文化传承,古人遗产该怎么用由徽文化保护引发的三个命题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无疑是“徽州人”弘扬其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本。通过一处处古村落、古建筑,徽文化的文化底蕴、精神元素、建筑艺术、历史风貌被如此巧妙地结合起来,真实而又不乏活力。当有关“徽州经验”的解析话题不断引申开来,考察团成员发现,这个样本简直就是吴文化保护和弘扬的一面镜子。和徽文化一样,吴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吴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长期以来,吴文化资源作为吴地的历史资本,构成了吴地历史进步的惯力,使吴地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支撑力;吴文化资源作为吴地的精神资本,又奠定了吴地社会发展的精神层面,使吴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特殊的魅力。对于吴文化发祥地的苏州而言,这不啻为老祖宗留下的一大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关键问题在于,今天我们该如何用好这笔遗产再次审视“徽州经验”,考察团成员认为,由此引发的关于吴文化保护和弘扬的三个命题似乎不应回避。命题一如何找准切入点,更好地弘扬吴文化文化是一个动态概念。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在这一点上,“徽州人”找到了答案。他们以徽商为切入点,以古村落遗存保护、开发为载体,使传统历史文化得以有机融合,达到了“言徽文化必及徽商”的保护、宣传效果;同时徽商敢于创业的精神、重教崇文的传统又被重点挖掘,并赋予了新时期的内涵,激励当地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尽展才智。考察团成员认为,包括园林文化、昆曲文化、吴门医派文化、工匠文化等在内的吴文化博大精深,门类繁多。在新时期传承弘扬优秀的吴文化,也必须寻找一个切入点,使之在品牌形象、文化品位等方面更加契合时代特征,并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核,这是今天的吴地人肩负的使命。命题二如何打响文化品牌,造势吴文化旅游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考察团成员认为,相比于古徽州“文化之旅”,苏州目前在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结合发展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如何有效地整合利用吴文化资源,开发并打响一个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最大限度地盘活文化与旅游市场,使文化与旅游业达到共赢,应该是当前吴文化保护的又一个崭新课题。命题三如何发扬优良文化传统,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是传统文化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文化传统只要得以发扬,在今天依然能够在道德教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婺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而这与徽州文化中重视生态保护的乡规民约有很大的关系。这里许多村庄至今还保留着“保护山林绿化,不许村民乱砍乱伐”的村规民约。如果有人违规,村干部就会罚他的款,或者把他家里的猪无代价拿出来宰掉,分肉给村民吃,以示惩戒。考察团成员认为,吴文化中也不乏大量优秀的文化传统元素,在强调“协调发展”的今天,不断发掘、积极鼓励这些元素,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润滑剂”,也是弘扬吴文化的题中之意。北方女孩200709280735皖南古村落期待文化旅游新模式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提交了关于将皖南古村落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建议案。李修松代表说,皖南古村落及其所承载的百科全书式的徽文化,可以称得上中华文明发展至明清时期在徽州地区的民间积淀。根据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皖南古村落可以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一种新的保护类型,成为一个试点。同时,皖南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要大大超过黄山、九华山,是极具潜力的新的旅游类型。对该区的保护利用,可以为全国范围内的同类文物保护积累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经验。皖南古村落的现状皖南古村落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和宣城部分地区。目前,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约四五十座,拥有徽派古建筑7000处以上(含许多明代建筑),立体地浓缩了徽文化,体现了居住建造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皖南古村落的布局、外行、水系、水口园林等十分考究,居民大多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居住理念;村内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反映了不同的功能,如有商人、宦官、教师、财主、平民之宅(其建筑形式、体量及陈设都各具特色),祠堂(总祠、分祠、家祠)、更楼、社屋、牌坊、古塔及桥、亭等公共建筑。而且,各个村庄各具特色。在目前全国现存古村寨中,皖南古村落是分布最密集、古建筑最多,最具整体保护价值的村寨。20世纪90年代,皖南古村落作为我国古代民居、古村寨的典型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命名为“皖南古村落西地、宏村”。这样的命名用意包含了整个皖南古村落。当时,因为西地、宏村的古村落保护状况良好,立足于整体保护皖南古村落的初衷,先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在皖南古村落中,除西地、宏村外,还有两座历史文化名村、5座完整的古村落被列为全国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概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CEO年度工作计划与公司战略发展方案
- 2025年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粉体烧结技术》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充电桩故障排除员培训教材大纲
- 2025年大学《国际经贸规则-国际服务贸易规则》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更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零售业管理-零售业管理概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玻璃材料学》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行星科学前沿专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药剂师秋招笔试题及答案
- 分数除法与比应用题(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天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精神科叙事护理
- 商场消防设施检测及整改报告
- 外事办公室翻译招聘笔试(韩语)经典考题含答案
- 2025版荒山荒地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合作协议书
- 水暖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APW基础运用+FSSE进行工位人机工程评价
- 幼儿园洋葱讲解
- 口腔诊所宣传简介
- 商场多经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