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皮瓣移植科室学习PPT课件_第1页
面部皮瓣移植科室学习PPT课件_第2页
面部皮瓣移植科室学习PPT课件_第3页
面部皮瓣移植科室学习PPT课件_第4页
面部皮瓣移植科室学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部的皮瓣移植,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别远志,整形外科起源于鼻再造,最早的鼻再造就是通过皮瓣移植完成的早在公元1000,古印度医生就会通过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15世纪中叶意大利医生创立上臂带蒂皮瓣法鼻再造,开创了远位皮瓣移植的先河,历史,皮瓣移植意义,皮瓣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创面修复、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和某些器官再造,皮瓣移植又有很好的美学价值,用于头面部暴露部位,能达到治疗疾病,又保持了较好的功能和形态的目的。,一、按供区远近与转移方式分类局部皮瓣1、推进皮瓣2、枢轴皮瓣远位皮瓣1、直接远位皮瓣2、间接远位皮瓣3、游离皮瓣,皮瓣的分类,二、根据血供类型分类随意皮瓣轴型皮瓣三、根据创面形状和修复后切口形状分类H型皮瓣V-Y,Y-V皮瓣“风筝”皮瓣A-T,O-T皮瓣O-Z或方-Z瓣,头面部常用的皮瓣修复,头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外伤先天性畸形,单向推进皮瓣,H型推进皮瓣,1、切除病损形成一正方形,沿缺损的两条平行的边向外延伸切口,形成舌状皮瓣2、将皮瓣向前牵拉覆盖缺损处,两端处分别切除两个burow三角3、依次缝合,缺损的闭合程度依赖两个因素:皮肤弹性,皮肤可被拉长周围皮肤可被牵拉向皮肤运动实际中,大部分皮损并非方形,要做到方形必然要牺牲正常组织,额部表皮囊肿,右额部表皮囊肿,皮肤菲薄将囊肿切除后创面修成方形,沿创面延长切口,分离皮瓣推进、缝合皮瓣,修整猫耳缝合切口,术后7天术后1年,Burow推进皮瓣,菱形皮瓣,菱形皮瓣根据他所缺损区域形状命名的皮瓣利用临近处的皮肤,采用旋转和推进结合的方式直接覆盖缺损区,常用于额面部、颏部及鼻侧部,有很好的效果。实际应用中改良菱形皮瓣应用较多,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2、切开皮瓣3、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4、缝合,鼻尖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术前划线标记切除范围设计改良皮瓣,皮瓣转移至鼻尖创面分层缝合切口同一患者,术后两年,鼻唇沟瓣,常用于鼻侧面的组织缺损优点是:可以提供同鼻部皮肤一样富含皮脂腺的皮肤有充分的皮下组织该皮瓣位于面动脉分布区域,很少发生血供障碍,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2、切开皮瓣,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3、缝合,鼻尖色素痣,术前标出切除范围,设计皮瓣切除病损,翻起皮瓣缝合术后半年,双叶皮瓣,此种方法文献中常报道,实际中并不常用主要因为:1、产生两个继发性缺损2、皮瓣大,蒂相对小,可能发生血运障碍3、切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不易隐蔽,皮瓣分为两叶,由B瓣修补缺损,C瓣弥补B处缺损,再将C瓣缺损处闭合,通常C皮瓣较B皮瓣稍小,鼻尖基底细胞癌,术前标记切除病灶及设计皮瓣,游离皮瓣缝合术后1年,插入皮瓣,插入皮瓣不密切接近缺损区,它与缺损区相间有正常组织,转移需通过皮下隧道才能到达缺损区,1、设计皮瓣,修整缺损区2、游离皮下皮瓣,打通隧道3、缝合切口,鼻唇沟岛状皮瓣插入修复鼻尖缺损,术前鼻尖、鼻小柱缺损,正面观仰头位,清理鼻尖,设计皮瓣游离鼻唇沟瓣,皮瓣皮下转移至鼻尖分层缝合切口,术后6个月,正面观术后6个月,仰头位,风筝皮瓣,此种皮瓣推进距离有限,修复后遗留瘢痕像风筝,故名风筝皮瓣。由于切口线又像从字母“V”变为“Y”。故又名V-Y推进皮瓣。此种方法表皮没有旋转和扭曲,局部平整,无“猫耳”等畸形产生,可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特别适用于眼睑及鼻唇沟处损伤的修复。,风筝皮瓣皮瓣由一块岛状皮肤及与之相连的皮下织织构成,皮肤血运由皮下组织供应,皮肤移动能力由皮下组织蒂牵伸能力决定,鼻翼基底细胞癌,术前切除病灶,设计皮瓣形成皮下带蒂鼻唇沟皮瓣,修整皮瓣,皮瓣推向创面缝合术后两个月,额鼻旋转皮瓣,旋转皮瓣指围绕某一轴心点通过旋转方式至受区的一类皮瓣。此方法要求皮瓣弹性要好,若弹性差,则会形成较大猫耳。,沿创面一侧切线延长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牵拉皮瓣对缝,鼻尖基底细胞癌,设计皮瓣翻起、游离皮瓣皮瓣向下旋转,覆盖创面,鼻孔内放支撑术后两周术后1年,A-T皮瓣,A-T皮瓣因具有各种变化形式特别适用于发际、鼻翼沟及唇缘的修复,因为可以把“T”的设计在交界处,瘢痕不明显,可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缺点是:1、遗留“T”型瘢痕2、皮瓣中央有一个三点汇合处,易产生瘢痕。只有在特殊的解剖部位才使用A-T皮瓣,清理创面,将创面修成等腰三角形沿底边向两边顺延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缝合切口,上唇血管瘤,术前设计切口切除病灶,沿长切口,游离皮下组织缝合切口术后7天,O-Z皮瓣,O-Z皮瓣是旋转皮瓣的一种变化形式,通常用于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的创面,因创面呈“O”形,而闭合后切口线呈“Z”形,故有O-Z皮瓣之称。,设计好皮瓣剥离、掀起皮瓣,将皮瓣引导闭合,无张力方可固定缝合,皮肤色素痣,左额皮肤色素痣,术前标记切除范围切除病灶,设计O-Z皮瓣,将皮瓣旋转推进缝合术后1年,随意皮瓣设计原则,1、选择妥当供区:邻近隐蔽松弛2、注意长宽比例:最好1:1头面部1:1.53、顺应血管走向4、采用逆行法设计5、皮瓣的设计面积应大于创面:大于受区创面10%-15%,皮瓣移植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和设计皮瓣2、掌握供区的应用解剖及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3、严格无菌操作4、皮瓣穿隧道时,隧道应足够宽敞5、移植后一般不宜加压,尤其是蒂部,以免供血障碍,并发症及处理,1、血供障碍:皮肤苍白、发凉处理:术前全身检查,术中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创伤,术后常规应用扩血管、抗凝和改善微循环药物2、血肿:皮瓣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处理:无菌条件下拆除部分缝线,结扎出血点,放置引流管3、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