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市联合收割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为全面真实地了解、掌握当前我市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今年9月份,我市农机部门采取集中座谈、重点走访和抽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联合收割机数(质)量状况、作业市场现状和农民需求三大重点,对全市联合收割机市场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活动共发放抽样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5份,回收率85%;走访了6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相关负责人,召集了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进行了座谈交流,系统了解、掌握了我市当前联合收割机市场的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我市联合收割机市场的基本情况(一)保有量及质量情况1.数量状况: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全市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1918台,其中背负式收割机912台,占到保有量总数的48%,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006台,占到保有量总数的52%(见表1)。在1006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中,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447台,占比45%;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559台,占比55%。表1: 2011年我市联合收割机保有量 单位:台项目单位 保有量 现有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中:背负式 自走式 合计 2006年以后购买 2002年以前购买半喂入 全喂入 半喂入式 全喂入式 半喂入式 全喂入式全市 912 559 447 1918 118 230 302 157江阴市 244 171 29 444 31 29 140 0宜兴市 81 259 380 720 70 170 50 150锡山区 307 87 36 430 17 29 70 7惠山区 136 17 1 154 1 17 滨湖区 21 19 40 19 新区 113 6 1 120 1 6 2.质量状况:全市912台背负式收割机已基本处于淘汰阶段,只在三麦收(新文秘网省略127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11年的659台,下降幅度为38%,年平均降幅近10%,作业面积及创收也同比下降。表4: 本地联合收割机作业市场情况项目年度 三麦收获(台、万亩) 水稻收获(台、万亩)本地作业 跨出作业 本地作业 跨出作业台次 面积 作业率 台次 面积 台次 面积 作业率 台次 面积2008 2407 44.16 60.2% 1059 50.5 1062 38.57 40% 1895 115.352009 2138 35 49.6% 894 46.2 1239 37.9 40.9% 1915 117.62010 1975 37.6 52.6% 806 40.2 1183 38.92 42.9% 1222 65.952011 1461 36.12 47.5% 659 33.62 2.水稻机收作业方面:由于水稻收获机械多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机具性能较为稳定,正常使用寿命均在58年左右,因此,近4年来本地收割机在秋季水稻机收市场的占有率相对稳定,年均保持在40%左右。但由于我市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机龄在五年以内的只占保有量的22%,近80%的机具机龄较长,接近报废更新期,因此在今后几年中,本地收割机在秋季水稻机收市场的占有率将呈逐步下滑趋势,从近3年来外出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数量上也可见一斑,已从2008年的1895台减少到2010年1222台,下降幅度达36%,年均降幅为12%。3. 引进跨区作业机具方面:夏忙机收作业引进机具逐年递增。从20052011六年间,全市夏忙机收引进跨区作业机具由起初的807台,猛增至2005台,增加了149%,年均增幅为25%。秋忙机收作业引进机具增幅相对小些。由2005年的1670台,增至2010年的2179台,增加了31%,年均增幅为6%。目前全市机收作业市场引进机具作业量占比均超过了50%。其中三麦机收作业市场引进机具作业量占比逐年递增,由2005年的22%,增加到了2011年的51%;秋收作业市场引进机具作业量占比始终稳定在54%以上,2011年将接近60%(见表5)。表5: 引进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数量状况项目年度 三麦收获(台、万亩) 水稻收获(台、万亩、%)引进机具数量 作业面积 种植面积 占比 引进机具数量 作业面积 种植面积 占比2005 807 12.22 57.68 22 1670 64.98 120.6 542006 1448 19.4 58.68 33 2028 61.85 114.2 552007 1694 29.17 80.95 36 1873 60.83 107.8 572008 1608 29.23 78.64 38 2350 57.83 101.23 582009 1724 35.6 72.18 50 2062 54.7 96.5 572010 1667 33.9 70.7 48 2179 51.82 92.1 572011 2005 40 78.51 51 87.3 (三)跨区作业效益状况 本次调研,我们对30户水稻机收跨区作业农机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选取了其中23个有效样本计算近三年来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平均效益状况,得出如下结论(见表6):1.外出跨区作业比重逐步降低。从表6中看到,20092011三年间,本地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的比重由起初的43.8%,下降到34.8%,下降了9个百分点,这和近几年来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激烈、我市联合收割机机龄逐步老化等现状趋势相一致。2. 跨区作业成本逐年提高。2009年,跨区作业成本合计占收入的61%,到2011年则上升到了66%,呈逐年提高趋势;在成本构成中,人工工表6: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效益情况分析表 单位:元/亩、%、元项目时间 作业面积比例 平均收费价格 费用成本情况 利润率外地 本地 人工 占比 油料 占比 维修 占比 运输 占比 其它 占比 合计 2009年 43.8 56.2 65.5 13.14 34 13.73 35 4.45 12 3.01 8 5.29 14 39.63 40.42010年 46.2 53.8 69.7 14.08 33 14.35 34 5.25 13 3.32 8 5.89 14 42.89 38.62011年 34.8 65.2 76.2 17.40 35 17.30 35 5.83 12 3.47 7 6.29 13 50.29 34资和油耗各占到了35%左右,合计占比为70%,是影响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3. 平均作业收费价格呈上涨趋势,但利润率走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来人工工资和柴油价格上涨较快,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跨区作业收费价格。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跨区作业的平均收费价格为65.5元/亩, 2011年上涨到了76.2元/亩,涨幅为17%,而利润率却呈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40.4%,下降到了2011年的34%,降幅为 16%(见右图)。(四)联合收割机需求情况1. 总体缺口较大,潜在需求旺盛。从表7统计数据看出,在不引进外来机前提下,完成我市三麦、水稻机收作业需要的联合收割机分别为1630和1903台。而从表1数量中看到,全市全喂入、半喂入式联合收割保有量只有447、559台,除去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缺口数量分别达到1183台和1344台,这和表5列举的引进跨区作业机具情况基本相符;同时,从表2数据中看到,全市447台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机龄5年以上的达217台,占比49%,559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机龄5年以上的达441台,占比更是高达79%,更加显示了我市联合收割机当前实际缺口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见表7),近12年内,各地购机需求分别为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72台、半喂入121台,分别占到现有保有量的61%和22%,市场需求旺盛,如果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农民的购机意愿将更加强烈。(未完,全文共8262字,当前仅显示3584字,新文秘网/wen/137/272643.html提供免费的“收费文章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金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
- 森林公园防火知识培训课件
- 棕色化反应课件
- 梯队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机械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桥梁架设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A特种设备相关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制造业企业招聘面试技巧及热点预测题解答
- 2025年道路安全法规测试题集
- 2025年酒店管理职业资格认证面试题详解
- 工厂产品交付管理制度
- 果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 2025年中国铂金属制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TSG 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登高车施工作业方案
- 急救药品知识课件
- 设备搬迁调试协议合同书
- 中证信息技术笔试题库
- 监护学徒协议书范本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