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 气 岗 位 题 选一、单选题( 50分,每空一分)1、煤气发生炉内燃料从上至下分为五层:在燃料层的最上部燃料与煤气接触燃料中水份蒸发,这一区域(E);依次往下一个区域燃料在此受热分解释放出低分子烃,燃料本身也逐渐焦化 因此称为(C);依次往下是(B)和(D) 二者统称为气化层,已成为游离炭状态的固体燃料在此气化剂中的氧所氧化成为碳的氧化物;在炉箅上面由固体残渣而形成,可以预热至炉底进入的气化剂同时灰渣被冷却已保护炉箅不致过热而损坏,这一区域为(A)。A. 灰渣层 B. 还原层 C. 干馏层 D.氧化层 E. 干燥层2、固定层间歇法制气每个循环分六步进行:第一步( F)阶段:以空气为气化剂,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目的是通过碳与氧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并储存于燃料层中为制气阶段提供热量;第二步( A)阶段:以蒸汽为气化剂,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与碳反应生成水煤气,从烟囱放空或送入吹风系统,该步主要置换炉内残余的吹风气;第三步( C)阶段:以蒸汽为气化剂,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与碳反应生成水煤气;第四步( E)阶段:蒸汽改变方向自上而下通过燃料层生产水煤气,以保持气化层的位置和温度稳定在一定的区域内;第五步(B)阶段:蒸汽改变方向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即生产水煤气,又排净炉底残留的水煤气,为空气通过燃料层创造安全条件;第六步( D)阶段:为了避免二次上吹直接转入吹风放空造成的煤气损失, 增加一个空气吹净, 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 生成空气煤气将原来炉内的水煤气一并排入气柜。 A蒸汽吹净 B二次上吹 C上吹制气 D空气吹净 E下吹制气 F吹风3、吹风过程的主要反应为:A: C+O2=CO2+Q B: 2C+O2=2CO+Q C: 2CO+O2=2CO2+Q D: CO2+C=2CO-Q 以上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D )A. A B. B C. C D. D4、空气温度对吹风强度的影响:在鼓风机送风量不变的条件下,空气温度升高,空气体积膨胀,则风机送出的有效气体的量减少会造成吹风强度下降。根据计算风量为30000m3/h的风机,当空气温度由0度升至30度时有效风量减少(A)。A. 11% B. 12% C. 15% D. 10 % 5、湿度对吹风强度的影响: 空气湿度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多,单位体积内的有效气体量下降。 根据计算:冬季气温0度相对湿度为60,夏季气温30度相对湿度为85,当大气压为101325帕斯卡时两者有效气量差(B )。A. 3% B. 3.2% C. 3.5% D. 2.5% 6、制气过程主要是碳与H2O的反应,通常称蒸汽分解。该反应过程主要是吸热反应,温度愈高, 愈有利于蒸汽和CO2还原反应, 越不利于副反应甲烷和CO2生成的进行,从而可获得较高的蒸汽分解率, 即得到质优量多的煤气,因此适当控制较高的炉温对提高煤气的质量和气量有利。但是炉温的提高受( D)的限制,炉温过高超过其限值则会熔结成块,使造气炉结疤,造成操作条件恶化,因此应保证炉温在燃料限值以下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炉温。A. 原料煤机械强度 B.原料煤热稳定性 C. 原料煤粒度 D.原料煤灰熔点7、在稳定碳层的前提下,一般采取( A ),可减少吹风气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降低热量损失,碳的消耗,可延长制气时间,有利于提高炉生产能力。A、强风短吹 B、 强风长吹 C、 弱风短吹 D、弱风长吹8、生产强度:适宜的生产强度应一要根据原料煤性质确定,二要根据生产负荷调节,我厂2650的造气炉一般 ( C )m3水煤气/m2h台A、900-950 B、800-850 C、700-750 D、600-6509、我厂气柜高度:(1)控制指标:30%-85%(2)高限:85%(8500M3),措施:停炉(3)低限:30%(3000M3),措施: 减量 ;10%(1000M3),措施: ( D )。A、减为一机 B、保持不变 C、 通知加量 D紧急停车 10、水蒸气与碳反应属于动力学反应,影响其反应速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提高温度可显著提高其反应速度,蒸汽流速提高,对反应速度影响不太大,但由于其接触时间短,反应不完全,蒸汽分解率下降,且气流带出热量多,燃料层温度下降快,反而使反应速度下降。入炉蒸汽压力提高,必然造成炉内蒸汽流速大,故入炉蒸汽压力提高和流速提高对制气过程的影响是一致的。但蒸汽压力低和流速低,则使制气能力下降和炉内局部温度过高,造成(B),因此蒸汽压力和流速必须控制在制气气化条件内,不能过低,以保证安全生产。 A.风洞 B. 结疤 C.偏流 D. 夹碳11、不同的煤其发热值不一样,为了方便计算煤的消耗,比较煤的质量,国家规定低位发热值为( A )的燃料为标准煤。A. 29270KJ/Kg B.28000 KJ/Kg C. 25000KJ/Kg D.30000 KJ/Kg 12、在气化过程中,煤中的硫约有70%-80%转入到气体中,其中90%-95%呈H2S形式,其余呈有机硫形式存在。这些含硫化物,不仅腐蚀金属设备、管道,而且能使甲醇催化剂中毒,煤中的硫约有10%-20%在气化过程中转化到灰渣中,能降低灰熔点,对气化不利。因此我厂规定固定层煤气发生炉使用原料煤要求含硫(C )。A.0.5% B. 1% C. 0.5 % D. 1% 13、煤的灰熔点的高低是影响造气炉内温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灰熔点低的原料,气化层温度不能控制过高,这就限制了气化温度的提高,导致蒸汽分解率低,发气量和气体质量不高,当燃料层局部温度达到或超过灰熔点时,则会造成炉内结疤等现象,致使炉内某一截面阻力不匀,严重时会造成造气炉不能正常生产,因此,煤的灰熔点越( B)对气化过程越有利。A.低 B. 高 C. 大 D.小 14、水煤气中CO2含量高或低,反应出气化层温度高或低和气化层厚度的变化,当气化层温度高时,有利于C+H2O=CO+H2-Q的反应进行,不利于C+2H2O=CO2+2H2-Q的反应进行,而降低温度则有利于C+2H2O=CO2+2H2-Q的反应进行;气化层厚度也影响CO2的变化,当()时CO2含量高。水煤气中CO2含量高低变化是衡量和正确判断煤气炉气化层温度高低和气化层厚薄变化的主要尺度,也是正确调节水蒸气加入量的重要依据:水煤气中CO2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煤气炉生产恶化,故在正常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CO2在 指标之内。A气化层变厚气化层紧凑气化层温度高气化层变薄或松散15、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取空气样做一氧化碳含量分析,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A)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A、30/m3 B、50/m3 C、100/m3 16、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取空气样做一氧化碳含量分析,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B)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A、30/m3 B、50/m3 C、100/m317、一定量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当温度由100上升至200时,则气体的 (D )A、体积减小一半 B、体积减小但并非减小一半C、体积增加一倍 D、 体积增加但并非增加一倍18、煤气柜的主要作用是(A)。A、稳定管网压力 B、储存煤气 C、供给用户煤气19、造气循环水离心泵的开车顺序(A)、加润滑油到规定油位;、打开密封水或泵机封冲洗水;、打开泵的进口阀,对泵进.出口管线充液排气;、关闭泵的出口阀;手动转动联轴器盘车;、点动、确认转动方向正确;启动泵,打开泵的出口阀;、观察泵压力表在正常范围内。 A.1 2 3 4 5 6 7 8 ; B.1 2 3 5 4 8 6 7 ; C. 2 1 3 5 4 6 7 820、什么是水煤气?(B )定义:以空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主要成分: N2,CO,CO2,H2。特点:热值低,主要作为化学工业原料,煤气发动机燃料等空气煤气 A 混合煤气 A 半水煤气 A 水煤气 A 工业煤气 定义:以空气和适量水蒸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主要成分: N2,CO,H2,CO2。特点:工业上一般用作燃料。定义:以水蒸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主要成分: H2,CO,CO2,N2。特点:H2和CO含量达85以上,一般用作化工原料定义:以水蒸气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主要成分: H2,CO,N2,CO2。特点:(H2+CO)=3N2(质量),一般用来合成氨。A、以空气为气化剂通过煤气发生炉所生成的煤气B、单纯以水蒸气通过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所生成的煤气C、以水蒸气为主加入适量的空气混合后通过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所生成的煤气D、用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进入气化层所得到的空气煤气和水煤气的混合物 21、固定层气化对固体燃料块煤质量的要求:项目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粒 度大块50-100mm灰 分一级6%固定碳一级75%中块25-50mm二级16-20%二级70-75%小块13-25mm三级20-24%三级65-70%水 份6%硫一级0.5%二级0.5-0.8%三级0.8-1%灰熔融性一级1350、二级1300-1350、三级1250-1300挥发份10%热稳定性70%22、ppm指( C )体积空气所含有害气体的体积。A.1万B.10万C.100万D.1000万23、煤气作业区须使用( A )制工具。A.铜B.铝 C.铁D.合金24、煤气中具有有毒,易燃,易爆性质的主要气体成分为( B )。A. CO2 B.CO C.O2 D. H225、煤气柜检修过程中发生事故,现场处理的临时指挥是( D )。A.运行主操 B.作业长 C.检修组长 D.项目负责人26、CO报警仪的检验周期为( C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27、下列条件是煤气系统发生爆炸的充要条件( D )。 A.在一定的容器内 B. 空气和煤气达一定的混合比例 C.遇明火,电火及与达到着火温度的物体相遇 D.以上都具备28、下列物品不属于煤气防护品的是( B )。 A.氧气发生器 B.防爆电筒 C.CO检测仪 D.空气呼吸器29、CO检测报警仪正确使用方法是( D )。 A.别在腰间 B.拿在手上 C.放在工作袋中 D.放在工作服上口袋中30、( A )和( B )的煤在气化和燃料层移动的过程中,在煤气炉中破碎率高,易形成小粒度煤或煤粉,这些煤屑受气流作用,有的随气流被带出造气炉,有的会积聚在一起,煤粉易燃烧,容易造成结疤现象,使炉内炭层阻力分布分布不均,极易造成造气炉内出现风洞、结疤,使气化恶化,以致于无法维持正常生产。A机械强度差 B热稳定性差 C机械强度强 D 热稳定性强 31、吹风时间和入炉风量 :在吹风和制气中,制气吸热和吹风放热必须达到平衡,由入炉空气总量决定煤气炉生产负荷。调节入炉空气总量方法有两种:一是( A )大小,二是( B )长短。A、调节吹风速度 B、 调节吹风时间 C调节上吹时间 D调节下吹时间32、安全生产中对设备操作要做到“四懂三会”指(D ) A性能、结构、用途、保养, 使用、工艺原理、排除故障 B性能、使用、用途、工艺原理 结构、保养、排除故障 C性能、结构、使用、工艺原理, 用途、保养、排除故障 D性能、结构、用途、工艺原理, 使用、保养、排除故障33、造气炉停车情况不同分为:( A )、事故停车、紧急停车。A、计划停车 B、误操作停车 C、联锁停车34、蒸汽缓冲罐气开调节阀是在仪表空气中断时,调节阀( A )。A、关闭 B、打开 C、不动作35、上行制气时气化剂离开炉篦依次进入( A )A.灰渣层、燃烧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B.灰渣层、还原层、燃烧层、干馏层、干燥层C.灰渣层、还原层、燃烧层、干馏层、干燥层D.灰灰层、燃烧层、还原层、干燥层、干馏层36、造气循环水离心泵抽空、无流量,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有(D)启动时泵内未灌满液体 泵轴反向转动吸入管路堵塞 泵内漏进气体吸入池内液面过低 底阀漏液A .、 B .、 C .全都不是 D .全都是37. 煤的热稳定性又叫(A ),可以理解为固体燃料在落入高温区时保持其块度的性质,它的性质除了与其形成年代有关外,主要与煤化程度有关。A.抗热强度 B.抗摔强度 C. 抗压强度 38、蓄能器是储有高压液体的一种容器,它是将位能储成压力能,当接入工作时再将压力能输出。其主要用途是:一是用作( A ),即:积蓄能量,紧急操作时,作为应急动力源;短时间内提供足够的压力油源;补充密封液压系统的漏油;补偿压力和流量。二是用作( B),即:吸收油泵的油压脉动;缓和冲击力。A、蓄压 B、液压缓冲 C、储存液压油 D、增强压力二、多选题( 120分,每空4分)1、固定床间歇制气对炉箅的要求有:(ABC )A.能均匀分布气化剂和火层 B能有效的承渣 降渣 破渣 和排渣 C炉箅不仅能适应烧优质煤 还能烧劣质煤并在不同的负荷下取得理想效果即灰渣的含炭量低 D.承接气化层2、造气原料煤中水份有3种:游离水,吸附水和化合水。水份的影响有:( ABC )A.水份高使煤有效成分降低,增加运输费用;B.由于水份蒸发带走热量,使消耗定额增高,降低蒸汽分解率;C.水份高引起炉温下降,水蒸汽分解率下降,影响气体质量;D.可以节省蒸汽3、原料煤中灰份对操作的影响有:( ABCD ),因此,烧高灰份的原料,操作上应维持气化层正常为主,炉条排灰快速运转且留有余地,一般要求灰份不超过15-20%。A.灰份高增加运输费用;B.灰份增加,相对降低煤中固定炭含量,排灰量增大,带走部分未燃烧的炭和显热,使定额增高;C.灰份含量高,增加机械排灰强度,使其磨损加剧;D.灰份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妨碍气化剂和炭的接触,不利于气化。5、造气炉的操作依据是(ABCDE )。A、炉温(炉上、炉下) B、炭层高度(空程) C、气体成份、 D、灰渣数量及质量 E、气化层位置 6、煤气炉操作中“四稳”是指(ABCD )A、气体成份稳 B、碳层稳 C、炉温稳 D、气化层稳 E.炉底压力稳7、影响炉温的因素很多,操作时应采取以下措施稳定炉温:( ABCD)A、对入炉原料进行分析,根据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定合理的制气工艺,尽量降低入炉原料的水分含量B、稳定入炉蒸汽压力,采用过热蒸汽制气,及时排放蒸汽系统的冷凝水避免入炉蒸汽带水C、稳定加碳和排渣,定期检查炉内燃料层情况,合理控制炉温避免燃料层结疤、结块,形成悬料和空洞,控制合理的碳层高度D、选取合理的吹风时间和吹风量以及降低系统压力8、检查煤气是否漏气,以下哪些方法是错误的( ABD )。A.划火柴 B.闻气味 C.肥皂水 D.用手摸9、造气炉的安全停车步骤有(ABCDEF )A、接到停车命令后,适当减小负荷,停止加炭; B、当微机运行到吹风阶段20秒后,手动点击停炉;C、炉子压力回零后,打开炉盖点火; D、关闭蒸汽,打开放空阀;E、停炉条机; F、做好记录。10、造气炉炉内憋压有以下( ABCDE )种原因。A、煤气总阀不起或上下行煤气阀不起或开不到位 B、油压系统出现故障,压力低或油泵跳闸C、炉况反常出现塌火,灰仓内存有积水,也能造成憋压D、吹风或烟囱阀不起或起不到位E、系统阻力大,管道积灰或集尘器满等原因也可以造成炉子憋压。11、煤气炉吹翻的危害有( ABCDE )A严重影响煤气炉产气量,使产气量大幅度下降B水煤气质量下降,有效气体成分降低。C造成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增高D煤气炉吹翻会造成带出物增多,热损失增加使消耗增加。E煤气炉吹翻破坏了煤气火层的分布,使炉况恶化火层上移,易结疤挂壁,易出现流生现象。12、根据( ABCD )情况加减炉条机转速?A、以火层变化情况为依据,上行温度高,火层上移,要加速炉条机转速B、原料中灰分高,下灰多疤块且量少等,要加速炉条机转速C、下行温度高,火层下移,灰细且返焦多,应减少炉条机转速D、负荷较轻,灰层较薄,原料好灰分含量低等应减少炉条机转速。13、如何降低灰渣中返焦率,坚持“三高一低”操作法,即( ABCD )。维持气化层在灰熔点附近操作,充分提高气化剂,速率达到强化煤气炉操作。A、高风量 B、高炉温 C、高炭层 D、低CO2操作法 E、蒸汽压力高14、气柜猛升的原因有( ABCD )。A 罗茨鼓风机跳闸,脱硫岗位大减量或因突发事故紧急停车B 吹风时阀门动作失误,吹风气进入气柜C气柜出口水封积水过多,产生液封,气体送不出去D 洗气塔冷却水中断,高温气体送入气柜 15、 气柜猛降的原因( ABCDEF )。A 后岗位加机加量,没有与造气联系B 洗气塔下部水封液位过低,气体从溢流管排除C 洗气塔断水,煤气倒流D 气柜入口水封积水过多,产生液封,使气体封住而不能进入气柜E 发现操作事故,煤气炉出现反常现象,结块,结疤,烧灭等F 吹风气回收阀不落或关不严,或烟囱阀门不落,或其它阀门失误等煤气送不到系统内16、煤的工业分析包括( ABCDE )等的测定。A、水分 B、灰分 C、挥发份 D、固定碳。E、发热量。17、1标准大气压(atm)等于( ABCDEFG )。A、760Hg B、1.033f/cm2 C、10.33mH2O。 D、1.013105Pa。 E、1.01325bar。 F、0.1013MPa。 G、101.3kPa18、下列各点容易发生着火事故的是(ABC)。A.管道人孔 B.法兰处 C.放散阀门处 D.管道上20、CO报警仪最好放在(CD)。A.手上B.裤袋里C.上衣上口袋里 D.肩上21、CO报警仪使用前要检查其(ABCD)。A.有效期是否过期 B.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C.检测口是否被堵塞D.电源开关是否在开的位置23、所有进入煤气柜区域的人员将(CD)放入火种盒。 A.手机B.小灵通 C.打火机D.火柴24、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当班运行人员立即向(ABCD)。 A.作业长 B.部领导 C.公司调度 D.拨打12025、发生煤气严重中毒者,应及时采取(BCD)救护。 A.在空气新鲜处休息 B.进行人工呼吸 C.进行体外心脏按摩,送医院治疗 D.呼吸器强制送氧26、煤气着火过程由哪几个阶段(ABC)组成?A、煤气和空气混合 B、混合后的可燃气体的加热和着火(点火)C、完成燃烧化学反应,形成火焰 D、以上均不正确27、气化炉夹套泄漏有何症状( ABC )。A、灰中有残炭和未燃烧的煤. B、夹套给水耗量增大 C、粗煤气中氧含量可能增高 D、夹套内压力增大28、造气炉气化时结渣的原因( ABC )。A、灰熔点降低B、汽氧比低C、煤的粒度不均,细煤多,矸石多29. 夹套锅炉汽包液位下降快的原因有( ABC )。 A、未及时加水或加水装置失灵,供水压力低B、加水阀或排污阀泄漏 C、夹套锅炉漏30. 影响水蒸气与碳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有(ABC)等因素。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9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人教版
-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说课稿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五年级体育下册 第十九课 对墙投掷小沙包、立定跳远 游戏:迎面接力说课稿
- 关于公司职工工作总结5篇
- 辅警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模拟试卷附完整答案
- 商业地产店面转让与运营管理合同
- 条码打印机专业维修与定期保养服务合同-@-1
- 创始股东投资与知识产权归属协议书
- 辽宁省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 医院手术室质控体系构建与管理
- 喷涂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驻外内聘考试题库
- 中铁四局工作汇报与战略规划
- 幼儿园教师防恐防暴安全知识培训
- 中国禁毒法课件
- 浅谈机关干部身心健康
- 湖南省多测合一收费指导标准(试行)2024年版
- 企业融资培训课件
- 2025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