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DOC_第1页
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DOC_第2页
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财富的影响,从而为我国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号传递理论,即企业可以通过传递信号履行社会责任。以200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的关系,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满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关键词:股东财富;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Abstract:It is not allowed to ignor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when a corporation handles its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n analysis is therefore made for the CSR influence on stockholders wealth,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ly a support for Chinas enterprises to perform their CSR. The relation between CSR and stockholders wealth is discussed with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theory proposed, i.e., an enterprise may perform its CSR through signal transmission. Taking the listed companies o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as data sources in 2005 as example, a multi-element regression analysis is made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CSR and stockholders wealth. And it is found that if a listed company has performed its CSR to satisfy the interest requirements of other stakeholders, all stockholders wealth will increase even be maximized. Key words:stockholders weal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 2006年11月14日,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这是对世界级的财富领先企业在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评估。此次评估主要针对能源、电子、汽车、金融、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企业,由英国Account Ability和CSR Network两家咨询公司共同进行。评估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公开披露信息以及是否进行独立审计确认等五个方面,满分共计100分。排名显示,中石油及国家电网公司,在榜单中位居倒数前两名。当然,财富杂志的评选标准不能简单作为目前国内此类评选的标准。但是此次评选可以引导中国的企业在重视财富的同时,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目前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意识还很薄弱,许多公司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甚至认为社会责任的履行会导致股东财富下降,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愿履行社会责任呢?这应该从企业的本质来分析,企业是契约的集合体,价值创造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落实到财务管理上,就演变为采取一切合法有效的手段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从理论上讲,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也是本着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来生产运营的,只要满足了股东利益最大,企业目标也就实现了1。但在实践中,企业通常把社会责任的履行当做一项额外成本,且这一成本与经济绩效不挂钩,属于非相关成本,也就是履行社会责任并不能提高股东收益,只能增加负担,因此企业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盈利性及价值创造是相辅相成的,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中,特别是那些以会计指标衡量企业绩效方法的实证文献,半数以上的实证结果都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布拉格顿和马尔林(1974)以及鲍曼和海尼(1976)都是通过使用股东权益回报率(ROE),证明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的ROE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帕克和艾尔伯特以及斯图蒂温特和吉特(1978)则使用了包括ROE、利润率和普通股每股收益(EPS)或资产回报率(ROA)在内的若干不同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2,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确实有一种正相关关系。上述实证研究都是从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的直观表现选取变量来作分析的,然而,企业绩效本来就有不同的表述,可选择替代变量众多(如ROE,托宾Q,EPS等),选择不同的替代变量得出的实证分析结果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将以2005年底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 3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普通股每股收益(EPS)作为衡量股东绩效的指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股东财富的影响,从而为我国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持。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关系的理论分析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认识,问题的焦点在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能否达到一致。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在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利益相关者,他们与企业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为企业提供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维护着市场秩序和市场效率,竭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企业通过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和市场效率完成了价值增值过程,理应支付给所利用的资源合理的费用;另外,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企业对提高公众利益负有责任,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因此,本文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源,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形象,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获得更多的财富,而且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应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某种索取权4,这便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象,享受这一权利的承载主体。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并不只和股东发生交易,其与债权人、职工、政府、公众、供应商等等都时刻存在着交易行为,这就导致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各种交易费用。当企业不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时,他们将不愿与企业合作,那么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进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反之,二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就下降,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5。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企业可以通过重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降低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费用,获得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绩效。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大部分是通过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来增加股东财富。因此应把股东拿出来单独考虑,即根据相关群体与企业的紧密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满足(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否带来股东财富的增加,这项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职工、政府、债权人、顾客及公众,本文将围绕着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展开论述,探讨企业履行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后,能否带来股东财富的增加。 3. 信号显示理论 在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彼此信任,都将花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鉴别对方提供的信息的真伪,去摸清对方是否有合作的诚意,然后进行漫长的讨价还价来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还要防止对方不履约6。这些都导致双方的大量资源浪费在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上,无形地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正是由于存在大量交易成本(不履行社会责任是交易成本大量存在的重要因素)而影响了企业股东的财富。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彼此信任,就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给股东带来更多财富。那么企业应怎样履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社会责任如何实现呢?股东可以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谈判,从而使得双方各尽其责,使双方都获益。不过,有时谈判的成本很高;而对有些利益相关者,如对顾客和公众来说,由于他们人数众多,难以组织,所以谈判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股东会选择向外界传递信号的方式来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7,如积极主动纳税、不拖欠货款、按时支付债券持有人利息以及积极参加社会福利捐助事业等8,并希望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选择合作。在这一信号传递过程中,企业可以提升自身在社会中的声誉。设企业的社会声誉为F,则可以得到以下的方程: F=f(a,b,c,d,e,g,)(1) 其中,a代表供应商的利益,b代表职工的利益,c代表政府的利益,d代表债权人的利益,e代表顾客的利益,g代表公众的利益。 式中,F0,即企业的社会声誉是关于供应商利益、职工利益、政府利益、债权人利益、顾客利益、公众利益等变量的增函数。当a,b,c,d,e,g等值增加时,F值也随之增加。当其他利益相关者观察到企业社会声誉值增加时,就知道企业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则会寻求同企业的合作。这会降低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股东的财富。因此,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实现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赢。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关系的研究假设 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不但可以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还可以增加股东财富,进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1)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增加股东财富的有力保障。股东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的契约关系,契约的不完全必然导致交易双方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交易成本,如企业无故拖欠货款,供应商提供低质产品或服务及双方漫长的讨价还价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交易中断,使得企业无货可买,供应商有货难卖,影响双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两败俱伤。鉴于此,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供货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价值的提升。由此,提出本文的假设1:供应商权益与股东收益正相关。 (2) 员工权益的保障是实现股东财富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激励政策将发掘员工的潜力,进而决定企业的未来。所以,企业通过改善员工工作条件,扩大雇员权利,增加工资待遇及社会福利,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进而增加股东财富,由此,提出本文假设2:员工权益的保障与股东收益正相关。 (3) 政府公共收益的满足是股东财富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自我调控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时有发生。现实经济中,需要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节,还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来进行宏观调控,这已经为各国市场经济实践所证实9。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来分享收益活动,因此政府的公共收益主要是靠税收收入。当政府的公共收益得到满足时,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完善市场机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政府公共收益的保障程度与股东财富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关系,由此,提出本文假设3:政府公共收益保障与股东收益正相关。 (4) 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是股东财富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需求与竞争规律的双重作用,必然导致企业的内部资金积累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从而外部债务筹资成为必然需求。企业一旦陷入“债务纠纷”或“债务危机”,会极大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声誉,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与获利。所以,与债权人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不但会提升债权人的价值,还会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由此,提出本文假设4:债权人的利益保障与股东收益正相关。 (5) 良好的顾客及公众关系是股东财富实现的前提。企业绩效的实现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收益大小。顾客作为企业产品的最终所有者,直接影响着企业获利的多少,从而决定着股东财富的高低。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是实现股东财富的重要手段,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文假设5:良好的顾客及公众关系与股东收益正相关。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关系的实证分析 1. 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是以2005年为研究窗口,应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与其股东收益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截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 343家。为保证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依据以下原则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了ST公司。这主要是考虑到ST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恶化,不能将其与正常公司相对比。剔除了数据披露不全的上市公司。依据上述原则,最后得到1 065家样本公司。本文数据均来自万得资讯(www. )。文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及检验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 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及提出的假设,本文选择EPS作为衡量股东绩效的指标,并分别用应付账款比重、工资所占比重、税费所占比重、已获利息保障倍数和捐赠额衡量供应商利益、职工利益、政府利益、债权人利益、顾客及公众利益,具体变量选择见表1。 由此,我们构建如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 EPS=0+1YFZK+2ZFGZ+3ZFSF+4LXBS+5JZ+6ASSET+7LEV+(2) 其中:0为截距项,17是回归系数,为随机误差。 3. 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 各变量的统计结果描述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下现象。2005年,上市公司平均普通股每股收益(EPS)为0.064 8元,最大值为1.56元,而最小值只有-7.07元。这说明公司间的股东收益有较大的差异。上市公司平均应付账款比重(YFZK)为15.48%,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各公司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公司应付账款比重不足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0.01%,而有的却超过了100%,说明各公司间在还款意识上有较大差别。在支付的工资和税费方面,各公司所获收入中,用于这两部分的比例也各有不同,而且差异较大。上市公司平均利息保障倍数(LXBS)为13.488,可以达到债权人的要求,但也应看到,有些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却在-100以下,其还款能力令人担忧。在2005年,共有42家(1 0650.039 437=42)上市公司的捐赠数目达到了100万元以上,这在整个1 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占4%左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捐赠意识还比较薄弱。 4. 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各统计量进行了回归分析与检验,方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的回归结果来看,方程调整后的R2为0.3,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差,这可能与各行业、各地区情况各异有关;F值为59,很显著;各自变量也均显著,除了变量ZFGZ外,均与预期符号相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注:一般情况, R2越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越好,R2越小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越差;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F)是指方程中的系数不同时为0的程度,F值30表示整个回归方程很显著;T值的显著程度是指它所对应的变量的系数不为0的程度,|T|2为很显著,|T|在2左右为较显著。)。 (1) YFZK(应付账款比重)显著为负。这说明应付账款占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小(即企业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还款期越短),在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公司的信用越好,供应商就越愿意与公司合作,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引起股东收益的增加。这与假设1相符。 (2) ZFGZ(工资所占比重)显著为负。这说明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越高,股东的收益越低,与我们的假设不符。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报表中的工资项目还没有引入公允价值,其值只包含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没有包括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项目,也没有包括其他福利,所以统计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3) ZFSF(税费所占比重)显著为正。这表示公司实际支付的税金占收入中的比例越大,不但不能损害股东的利益,而且还可能会提高其所获得的收益。这是因为,当公司能够及时、充足纳税时,可以使得公司和政府之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它会使公司得到许多政策上的优惠,降低政治成本,减少政府管制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提升股东的价值。这与我们的假设3相符。 (4) LXBS(已获利息保障倍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当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越高时,从债权人角度来看,公司能够按时支付利息或按时还款的可能性越大,即公司违约的风险越小。此时,债权人可能会降低贷款利息并减少限制性条款,从而提高了股东的收益。这与假设4相符。 (5) JZ(捐赠)系数为正,较显著。这表明当公司从事福利事业时,可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对企业进行大量的正面报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公司形象,而且还可能会减少广告费用支出,为公司带来大量的客户,所以捐赠能提高股东的收益。这与我们的假设5相符。 (6) ASSET(总资产)和LEV(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显著。这说明股东的收益会受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等公司自身因素影响。公司规模越大,股东的收益越高;公司资产负债率越大,股东收益越低。 四、结语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履行社会责任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社会公益行为,而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是增加股东财富的有利条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他们就会乐于和股东共同创造一块更大的“蛋糕”,此时股东分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