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3)_第1页
雁门太守行 (3)_第2页
雁门太守行 (3)_第3页
雁门太守行 (3)_第4页
雁门太守行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雁门太守行,李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诗意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4、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赏析本诗艺术特色,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作者介绍,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初读诗歌,读准字音,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自读诗歌,了解内容,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军中所吹的号角,长城一带,这里泛指北方边境,即胭脂,这里指战场上的血迹,凝聚,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曾置千金以招揽人才。,提起,指宝剑,再读诗歌,思考问题,1、全诗作者构思唐军的活动哪三幅画面?,白天,严阵以待;,黄昏,刻苦练兵;,中夜,奇袭敌营。,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3、“黑云压城城欲摧”渲染出怎样的氛围?现在常形容什么?“压”字有什么作用?,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常形容局势的危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4、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怎样的战地气氛?,苍凉悲壮的战地气氛,5、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齐读诗歌,理解特色,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颜色鲜明、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悟读诗歌,体会情感,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引用哪些典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和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课堂小结,雁门太守行,李贺,首联:兵临城下,严阵以待(夸张,比喻)颔联:战斗场面,悲壮惨烈(听觉,视觉)颈联:视死如归,壮怀激烈(用典,侧面)尾联:誓死杀敌,尽忠报国(用典,主旨),布置作业,此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急行军到战斗的全过程。色彩凝重,景物鲜明,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