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曲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 提起乐器和集体的演奏,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古代东方的几个文明国家埃及、亚述、巴比伦、中国以及西欧的古希腊。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在古埃及所采用的许多原始乐器中,已经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了;这些乐器当时不但用来独奏和作为歌唱的伴奏,而且也用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合奏中。 其实交响曲,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共同发声”或“数音同响”的意思。交响曲简单地说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章构成)。 交响曲大都由四个对比的乐章组成,速度上一般按快、慢、稍快、快的顺序排列。第一乐章通常是用奏鸣曲式写成,体现作品的主要乐思和风貌,这是一个比较典型且富于戏剧性的乐章,擅于概括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内容丰富,有巨大的戏剧性和感人的魅力。;第二乐章被称为行板或慢板乐章,具有如歌的抒情特点;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圆舞曲或带有舞曲性质的谐谑曲;第四乐章习惯用最快的速度,常采用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构成欢乐的终曲。 交响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巴罗克时期的序曲和交响曲 欧洲音乐史上(16001750)被称为巴罗克时期。巴罗克以前欧洲的音乐,都是声乐占统治地位,器乐只是对声乐起到伴奏的作用。到巴罗克时期,器乐第一次达到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地步。同时,由于乐器制作技术和演奏技术的进步,为器乐创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时,三重奏鸣曲、独奏奏鸣曲形式的产生,尤其乐队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形式(每首协奏曲都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的产生,对早期序曲和交响曲的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法国作曲家吕利是法国序曲的创始人,他与莫里哀合作的芭蕾喜剧阿尔西迪亚纳序曲,是最早的法国序曲,法国序曲分为两个部分。17世纪末,意大利出现了意大利歌剧序曲,它们包含“快慢快”三个部分。18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序曲的三个部分发展成为三个独立的乐章,它在充分吸收了协奏曲、组曲、三声部奏鸣曲等形式的技法后,便逐步发展为交响曲,这就是最早的交响曲。二、古典时期的交响曲古典时期(17501820)的交响曲是在意大利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意大利乐派的作曲家萨玛尔蒂尼,被视为古典交响曲的创造者,这种交响曲的结构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德国曼海姆乐派的音乐家,在管弦乐队编制、演奏以及交响音乐创作方面,对推动交响曲的发展作过很大的贡献:这个流派在音乐创作上的鲜明主调风格、主题对比与展开的结构、丰富而生动的管弦音响层次,以及将奏鸣曲式运用到交响曲第一乐章,四个乐章的结构 等方面,都为交响曲的成熟定型开辟了新的坦途。代表人物是德国作曲家斯塔米茨,他为创建古典交响曲作过重大贡献,被人称为“交响乐之父”。 他把三个乐章构成的交响曲形式扩大为四个乐章,以快板、慢板、小步舞曲以及快板终曲为结构原则的交响套曲形式,对交响曲创作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标题”交响曲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标题,但它还是为19世纪的标题交响曲开了风气之先。他的创作完善了奏鸣曲式及交响套曲的标准形式,将这一大型音乐体裁的结构确定与固定下来达到定型化、规范化,使四个乐章的规范形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对古典乐派交响曲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交响曲之父”。他的交响曲富于结构美,充满了普通民众的活力与诙谐。 莫扎特的交响曲,使奏鸣曲式在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中,作了更确定、更稳固、更成熟的实践。他将三个乐章扩充为加上“小步舞曲”乐章的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在乐队的编制上,他第一次使用了单簧管,更缜密细微地运用了木管乐器,扩大了管弦音色上的表现力,构成早期双管乐队的编制原则,并相对固定下来。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曲,把最严肃的人生课题引入交响曲之中。他的交响音乐处处表现着形象、色彩、情感上强烈对比,特别体现在奏鸣曲式各主题呈示时鲜明的对比性,更富有戏剧性地处理和发展音乐素材。在节奏的动力性、交替重音和力度处理方面都有创新,从而加强了戏剧性的交响效果。为了更深刻表达内容,他扩大引子、尾声和发展部的规模,并将再现部作为第二展开部来对待。他是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的作品达到古典时期音乐的顶峰,并将音乐引入伟大的浪漫时期。三、浪漫时期的交响曲 浪漫时期(18201900)音乐感情自由奔放,形式上无拘无束,喜用抒情的手法,强烈地表现个性及民族性。浪漫主义交响曲有奥地利德国为主流的德奥乐派、法国乐派、和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在和声结构上有很大的突破,不协和性更扩大、更自由。七和弦、九和弦经常出现,半音的使用转调的手法在作曲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交响乐队在色彩上及音量上也有所扩展。木管组常使用两支以上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此外有时还加入短笛、英国管和低音管。铜管组常用四支法国号、三支小号、三支长号及大号。打击乐有四个定音鼓、小鼓、大鼓、竖琴、三角铁、响板、锣、钟琴、木琴、管钟、钢片琴等,还可以加进一些民族打击乐器。弦乐组加大数量,与铜管木管的音量成比例。在创作上遵循交响曲的大概结构,但乐章的数量可少到两个乐章,多则五六个乐章。 浪漫主义的交响曲,对前途充满了憧憬,在重视内容表现的同时,逐渐出现创作中忽视理论上的结构、作品细节,而从整体出发表现自我;配器的规模与色彩进一步加强,结构与和声比以前更加复杂;音乐的文学性、标题性也日益深化。 浪漫主义的交响曲吸收了贝多芬的技巧,在多方面取得了进步。如舒柏特的最后两部交响曲b小调第八交响曲、C大调第九交响曲决定了他在交响曲发展史上的地位。他主要以“歌唱性”风格构成了早期浪漫派交响音乐的抒情特征,成为交响曲艺术史浪漫乐派交响曲的序奏;舒曼的第一“春天”交响曲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感美学的主旨,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马勒的交响曲形象鲜明,并具有浪漫主义盛期的标题特点,他的大地之歌是一部交响声乐套曲,可以说是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继承;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规模巨大而复杂,和声极为丰富,经常用齐奏、模进、固定低音和错综复杂的复调手法,阶梯式的力度布局造成了特殊的感觉,巨大强烈的高潮与柔和抒情的段落互相穿插,庄严而深沉的情绪,使扩展的慢乐章充满特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有着鲜明的文学倾向,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学化的交响音乐风格,他将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情感,真实强烈地表现在他创作的交响曲中,使其交响曲极富于浪漫主义的艺术色彩;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六部交响曲,主题常为歌唱性及舞曲性,富有生活气息,充满内心感情及戏剧力量来刻划各种心理和感情的起伏发展,他继承西欧交响曲及俄罗斯交响音乐的传统,恢复了贝多芬时期的现实主义内容和戏剧结构、辉煌的音响及浪漫主义的情调,及新颖的民族色彩,在发展交响乐形式及表现力上作出卓越贡献。四、二十世纪的交响曲 20世纪由于科学技术在音乐中的运用,使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出现了更多表现自然科学或抽象概念、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丰富多采的作品。在交响曲的创作方面,主要是对后期浪漫乐派的继续。 后期浪漫乐派,继续沿袭浪漫乐派重主观、重感情的做法,继承了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及自己民族的音乐传统,但在和声复调配器、音响节奏调性等方面也吸收了一些20世纪创新流派的技法,加进了新的因素。如前苏联的斯克里亚宾创作的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拉赫玛尼诺夫的e小调第二交响曲、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普罗可菲耶夫的C小调第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等作品;美国辟斯顿的第二交响曲、哈里斯的第三交响曲、科普兰的舞蹈交响曲;法国丹第的山歌交响曲、奥湟格的礼拜仪式交响曲;英国布里顿的春天交响曲等。 除此还有印象主义乐派、新民族乐派、新古典乐派等到。他们或是为了追求某些独立的和声效果、某种色彩、某种音响效果;或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复兴,而选用本民族的历史或现实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或是为了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的音乐风格和特征。如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柯达依的交响曲、梅西安的图朗加利拉交响曲等。但大多数作品都有别于20世纪以前的乐派,如乐曲结构偏小、乐队的编制不固定、音响的尖锐对比、无调性、曲式不规则、节奏自由等。因此,这些乐派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