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情境化互动化的习作教学]_第1页
[化情境化互动化的习作教学]_第2页
[化情境化互动化的习作教学]_第3页
[化情境化互动化的习作教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情境化互动化的习作教学 习作对学生来说往往感到难处较大,他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米元炊”,难以落笔,原因在于他们找不到习作的素材。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其达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景可写、不吐不快的情景呢?我谈谈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捕捉生活素材。使习作“真实化” “真实化”,是指作文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达言志,抒发感情”之真实内容,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在语文教育中,不是单存为了生活去写作,而是为了倾听生命的呼唤、表达生命的需要去写作。如果跟人类的生命需要无关,生活再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枯燥乏味、无血无肉的文字垃圾;若跟生命需要相适应,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内容丰满,笔调生动而活泼起来。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边学边联系周围的生活实际,捕捉生活素材,抒发爱国爱人爱己的思想感情,唤起他们强烈的语言表现欲。 例如,我们西江小学原为西江河畔的一所美丽学校,江水晶莹清澈,碧波荡漾,江岸柳树成荫,风景十分秀丽。而今却完全变了,变得不堪想象:清澈的江水不见了,江面上垃圾成堆,五颜六色的包装袋、死鸡死鼠随波逐流,恶心的臭气扑鼻而来学校不得安宁,周围的群众也不得安宁。大家都感到十分痛心:母亲河啊!您为何残忍得不堪想象啊?同学们通过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后,面对如此情境,在老师的带动下成立了“保护母亲河”水质勘测小分队,调查沿江周边情况,摸清污染原因何在,向政府、向环保单位发出呼吁。班会演讲、手抄报张贴、小作者发表、网络询问一形成了群众性的舆论。现实的环境联系着实际的生活,过去的美景对比着眼前的现实,想象到发展的危害,并迫切要求拯救的欲望。这样一来,生活充实了。习作素材就多了,多姿多彩的语言使每个人的作文变得生动活泼、朝气蓬勃。如小鱼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习作写出了小鱼哈哈的笑声呜呜的笑声欢乐的跳跃声,真是栩栩如生! 二、多方刨设兴趣活动,使习作“情境化”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要千方百计点亮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学生的作文也是。反之,就必然导致学生厌恶作文。为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我尽量运用直观、形象、新颖、可视性强的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我通过网络采集了大量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按照课文顺序播放出美丽的画面,每词每句图文结合,学生们既听又看,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效果倍增。 作文要从课内到课外。深秋时节,我带着四年级学生去郊外写景,体验金秋丰收的特色金黄的远山、金黄的公园、金黄的橘林尤其是学生们进入我老家的一大片橘林后,那兴奋劲儿完全释放出来,赞叹声、惊奇声、呼喊声不断吹向我的耳际。那些将要成熟的橘子似乎颇通人性,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客人,也变成一个个“小精灵”,挂在树枝上露出一个个可爱的“笑脸”,任由秋风吹拂,还不住地点头,好像在说:小朋友们,欢迎您!优美的外景,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启迪了智慧,激发了灵感。有位男生在作文中写道:“这是让我记忆的胜景远山近景皆金黄,橘乡黄岩风景独秀;金色橘子挂枝头,品尝一个香甜滋心头;大伯辛劳得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让学生角色换位,使习作“互动化” 可能许多同行都有体会,学生从三、四年级开始,学习上往往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周边。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正是调动学生潜能的良好时机,如经常让大家角色换位,在课堂上互动,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扬长避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前文提到的男生的作文,思路和内容不错,但是文字处理和韵味明显欠缺。我特地让该男生向全班朗读,先给予肯定和表扬,稳住他的阵脚,然后提出不足,欢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认为没有达到该男生的水平。其中一张姓女生很有见地,经修改文章似乎有画龙点睛之妙:“这是让我记忆的胜景远山近景皆有色,橘乡黄岩景独秀;扬名优果沉枝头,伸口品尝滋心肺;大伯辛劳得回报,一分耕耘一分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