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文献的糖尿病肾病方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步骤_第1页
[基于古代文献的糖尿病肾病方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步骤_第2页
[基于古代文献的糖尿病肾病方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步骤_第3页
[基于古代文献的糖尿病肾病方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步骤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古代文献的糖尿病肾病方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步骤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中华医典第四版为检索工具,通过检索糖尿病肾病相关古代文献,对其治疗方药进行梳理。共检索到方药87首,方药记载古籍年限起自唐朝止于民国。其中六味地黄丸、加减肾气丸、白茯苓丸、加减四物汤被记载引用较多。然而仅少数方药目前在临床推广应用。初步研究认为,现代医家可根据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两大原则应用古籍方药,但是如何让古籍方药更好的在现代临床应用仍值得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方药;古籍研究 R255.4 A 1673-7210(xx)07(b)-0091-03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ZHANG Lei LIU Xusheng Department of Nephropathy,Guangd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to b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using Chinese Medical Tantras, and analyzing ancient literature. 87 ancient formulae were retrieved, which were recorded begin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Pill of Six Ingredients with Rehmannia, Shenqi-pill, Poria Alba Pill and Decoction of Four Drugs were recorded more frequency. However, only a handful of prescription has set up a file in the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wo principles could help modern physicians using ancient formulae, that wa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But how to guid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cient formulae in modern clinic is still worth further explored.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xx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目前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达9 240万人,而糖尿病伴有慢性肾脏病变的不同人群患病率为25%60%。若如此庞大的人群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多年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具有肯定疗效。然而,中医学中并无“糖尿病肾病”病名。本课题组通过前期文献及专家咨询研究,确定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肾消”、“消肾”、“下消”范畴,并以此为检索词,以中华医典第四版光盘版为检索工具,对古籍文献中有关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药进行提取和归纳总结,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检索结果概况 共检索到“肾消”相关条文191条,“下消”相关条文336条,“消肾”相关条文190条。通过条文归类及信息提取,共提取中药方剂87首。其中,六味地黄丸和加减肾气丸被古籍记载引用频次最高,分别被46部和39部古籍记载。而白茯苓丸和加味四物汤紧随其后,分别被18部和12部古籍所记载。被510部古籍记载的方剂有16首,4部古籍记载的方剂有7首,3部古籍记载的有14首,2部古籍记载的有23首,1部古籍记载的有23首,见表1。 87首中药方剂记载书籍年限起于唐朝止于民国,明朝记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古代方剂最多,共58首。其后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清朝、宋朝、金元、民国和唐朝。有些方剂被多个朝代古籍传载引用,如六味地黄丸和加减肾气丸均被金元、明、清、民国古籍记载,白茯苓丸被宋、明、清、民国古籍记载,人参散被宋、金元、明、清古籍记载。见表2。 2 讨论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如何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传承医家经验,汲取各家精华十分重要。而古代文献则是古代医家经验之荟萃。据现代文献报道,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87首古代方剂中仅六味地黄丸2-4、加减肾气丸5-6等是临床上常用方剂,大部分方剂均未有临床应用报道。由此可见,古籍梳理十分重要,然而,如何让梳理出的结果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更加重要。本课题组根据87首方剂的古籍条文描述,对这些古代方剂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应用于临床。经总结,主要有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两大特点。 2.1 辨证论治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然火烁真阴,津液燥竭为其根本。纵观古籍文献记载,认为糖尿病肾病属胃肠之燥热传入肾中,致肾之真阴耗竭,心火亢盛,治以滋阴养血,燥热自除。如明医指掌中提到“善治者,补肾水真阴之虚,泻心火燔灼之势,除肠胃燥热之甚,济心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渴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