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时 汉代儒学 课件(26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时 汉代儒学 课件(26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时 汉代儒学 课件(26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时 汉代儒学 课件(26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时 汉代儒学 课件(2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汉代儒学,【学考报告】,1.背景(1)汉武帝时,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2)汉武帝起用之士,咨询治国方略。,考点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专制主义,汉民族,儒学,2.经过(1)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2)董仲舒提出文化的“一统”是“一统”的根基。(3)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儒学,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影响(1)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的自由发展。(2)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3)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学术思想,教育,要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史料汉武帝问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理解思考史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该主张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提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纳的原因: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答案c,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d.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做是加强思想专制,而非思想自由故选d项。答案d,考点二太学的创建(b),1.创立(1)中央: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2)地方:各郡国皆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教育系统。2.影响(1)对教育:使儒学教育和。(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文化的传播。(3)对统治基础:打破对官位的垄断,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太学,地方,官方化,制度化,贵族官僚,议政运动,要点太学的创建史料,理解思考(1)西汉太学是怎样设立的?学生在太学学习什么内容?太学里的教师是哪些人?(2)学生在太学毕业后有何去向?这有何意义?提示(1)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学习内容:“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师:儒家五经博士。(2)去向:学完“五经”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意义: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局面,为平民百姓子弟进入仕途提供了途径。,1.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所产生的影响是()a.使汉朝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b.使儒学在各郡县得以推广和传播c.大大提高儒学的地位d.使新儒学思想体系完全形成解析汉武帝推崇儒学兴办太学,把儒家经典“五经”作为教科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答案c,2.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a.春秋战国b.汉朝c.隋朝d.唐朝,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后,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县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授内容。同时在选官制度上推行察举制,以儒家孝廉为选官依据。由此可以判断b正确。答案b,考点三(加试)科举制的文化影响(c),1.创立:时代,科举制开始实行。2.特点(1)以作为选官的标准。(2)考试内容主要是。3.影响(1)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和生活。(2)有利于中国的稳固。(3)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隋唐,考试成绩,儒学经典,政治,文化,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科学技术研究,要点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史料一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史料二,理解思考(1)两则史料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2)该制度有何影响?提示(1)科举制度。(2)科举制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利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1.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文人学士集团”“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这一特点的制度是科举制。答案c,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解析科举制有利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削弱皇权是不正确的。答案b,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教材第9页)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提示秦王朝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医药、种树之书,跟儒学等思想无关,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卜筮之书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是其思想统治的工具。2.(教材第10页)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政策有没有关系?,提示汉武帝改革官吏制度,大力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问题;惩治豪强,打击不法贵族;推行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抗击匈奴,保证了北方边疆的和平稳定;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提拔儒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为以上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做了理论和人才准备。,3.(教材第11页)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提示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汉明帝的举动,表明汉王朝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根本目的是加强汉王朝的统治。,4.(教材第11页)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提示这反映了“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现象。“学而优”是“仕”的基础,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学而优”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做官,应该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我测评】(教材第12页)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提示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趋势加强,私学相对减弱,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增强;尊儒重教风尚的形成;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12页)阅读并分析以下材料,谈谈你对“焚书坑儒”事件的看法。提示李贽认为“焚书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