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6张).pptx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6张).pptx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6张).pptx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6张).pptx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6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宜都一中翟晖,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一场惊世骇俗的婚礼,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概念释疑,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南朝(420589),北朝(439581),探究一鼎新与革故落后民族的智慧选择,二、课堂合作探究,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魏书食货志亦云:“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背景:鲜卑政权进入中原后,制度不够完善,致使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材料四把游牧民和被征服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计口授田,有利于中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时加速了北魏经济方式的进一步封建化,最终使落后的游牧经济为先进的封建农业经济所代替。杨建新浅析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两次少数民族改革,二、课堂合作探究,材料三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探究一鼎新与革故落后民族的智慧选择,二、课堂合作探究,材料五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史仲文中国全史,(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措施:推行均田制(计口授田),发展封建农业经济;禁止鲜卑宗族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改汉姓、讲汉话、变制度、易服装等。,探究一鼎新与革故落后民族的智慧选择,(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二、课堂合作探究,材料六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促进民族交融,为唐朝大一统和繁荣奠定基础。,探究一鼎新与革故落后民族的智慧选择,材料七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弘,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鼎新革故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二、课堂合作探究,材料一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丢掉的恰恰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1)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探究二争鸣与反思文明交融的理性思考,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学习汉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汉族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不同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鲜卑族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加速了鲜卑族迈入先进文明经济和文化体系的步伐,并对消除民族隔阂和孕育隋唐时期灿烂的文明,作出重大的贡献。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进步的时代潮流。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二、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二争鸣与反思文明交融的理性思考,材料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钱玄同高声呐喊废除孔学,废除汉文。傅斯年也要求用欧式语言代替汉语。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急于冲破一切不同于西方先进文化观念的束缚,急于把中国带入到世界发展的领先潮流之中,因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为未来中国的文化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选自刘晨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与反思,二、课堂合作探究,(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新文化运动与孝文帝改革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异同。,(3)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现象对后世的借鉴意义。,探究二争鸣与反思文明交融的理性思考,二、课堂合作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同时应该保留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3)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现象对后世的借鉴意义。,(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新文化运动与孝文帝改革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异同。,同:都主张用先进文化替代传统文化。异: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先进文化替代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帝改革是用汉族先进文化替代鲜卑传统文化。,探究二争鸣与反思文明交融的理性思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三、思维延伸,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习近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从历史中寻找我国“文化自信”的根基。,文明载体:传承数千年的汉字、璀璨无比的书画艺术等独具一格;制度设计: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考试选官制度等影响世界;民族心理:大一统的国家观、以民为本的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