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新加坡成功的秘诀是重视人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春秋政治家管仲,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本课探究:,探究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1966)1、背景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经过)3、取得的成就?探究二:动乱中的教育(19661976)1、原因2、表现3、影响探究三:教育的复兴(“文革”结束后)1、“文革”后初期拨乱反正(措施)2、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接挑战(措施)3、影响,探究一:1、背景?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经过)2、取得的成就?,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1966),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1、拉开序幕,2、制定方针,(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3、初具规模,(1)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进行初步改革。,(2)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手中),(3)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以为基础,吸收,借助”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学校要向,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旧教育有用经验,苏联经验,(二)经过,1、拉开序幕,国家建设服务,广大工农开门,意义: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a、“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全面发展的人才,2、制定方针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才,b、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田头识字学习,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新中国头十七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思考: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什么成就?原因是什么?,(三)、成就初具规模,(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模式: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一、人民教育的奠基,(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原因: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二、动乱中教育,1.原因:,曲折发展,“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1966年8月,“破四旧”,有几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校门被拆毁,修建了一座毛泽东塑像。,a.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扫四旧”活动,c.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d.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2、表现,3、影响,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人才缺乏;整个民族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b.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批“走资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教育的复兴,1、措施,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一)文革后初期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组织编写新教材,提倡尊师重教,1、措施,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一)文革后初期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2、影响,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邓小平复出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其拨乱反正的措施有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启动“希望工程”a.b.c.d.,(c),1、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促进教育改革步伐,(二)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接挑战(措施),对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对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2、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促进教育改革步伐,3、允许社会办学,启动希望工程(1989年),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邓小平(1990年9月5日),希望工程实施后,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4、20世纪90年代,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5、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现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有何经验教训?,历程:奠基时期;曲折时期;复兴时期。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思考:,情感升华难点探究,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d),(2)动乱时期的中国教育a成了政治的牺牲品b整体水平还是得以与建国初期持平c通过严格考试录取的制度基本不变d.还是起到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作用,(a),(4)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教育制度”的提出工农速成班的创办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善教育立法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a.b.c.d.,(3)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a.科教兴国b.教育革命c.三个面向d.信息高速公路,(a),(b),(5)“211工程”实施以来,推动了()a.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b.职业教育的发展c.高等教育的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濮阳美食介绍
- 餐饮连锁公司承包经营合同7篇
- 更换桌面壁纸课件
- 申请书 望领导批
- 保全强制执行申请书
- 中层岗位的申请书
- 铁丝网申请书
- 增加公积金申请书
- 潜水艇教学课件
- 安全检查标准培训课件
- 肝癌超声课件教学课件
- 合规岗位季度工作计划
- 制造业生产管理:Excel2024版高效培训教程
-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23版)-定额质监中心
- 漫展嘉宾合同模板
- 药物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试卷(一)(解析版)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 必修四
- 小餐饮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 2024年高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应用文专攻20篇解析版)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